学术投稿

苦参片联合知芙保外用治疗寻常型痤疮疗效分析

李淑玲

关键词:痤疮, 苦参片, 知芙保
摘要:目的 探讨苦参片联合知芙保治疗寻常型痤疮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06例寻常型痤疮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6例和对照组50例,治疗组口服苦参片,1.75 g/次,3次/d,同时皮损处外用知芙保,早晚各1次;对照组仅外用知芙保,用法同前.治疗时间为8用,治疗后观察2组的临床疗效及皮损变化情况.结果 治疗组有效率及皮损消退情况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苦参片联合知芙保治疗寻常型痤疮,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中华全科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螺旋CT导向下在肺部穿刺活检的临床探讨

    目的 探讨螺旋CT导向下在肺部穿刺活检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搜集我院在螺旋CT导向下肺部穿刺活检并经病理证实的65个病例共穿刺68个病灶及临床随访资料作回顾性分析.结果 68个病灶穿刺72针次,穿刺成功率100%,获得正确诊断率93.8%(61例).其中鳞癌28例,腺癌20例,胸膜间皮瘤3例,炎性假瘤3例,肺结核瘤4例,原发病灶不明确的转移瘤4例,恶性淋巴瘤1例.并发症主要为气胸和出血,气胸发生率6.1%,出血发生率为12.3%.结论 螺旋CT导向下肺部穿刺活检术属微创性技术,具有安全、可靠、有效,成功率高,诊断准确,并发症少,操作简单等特点,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彭俊琴;汤日杰;张涛;游佳;林彬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急性非结石性胆囊炎18例诊治分析

    目的 探讨急性非结石性胆囊炎的诊断及外科治疗.方法 时我院外科近12年来收治的18例急性非结石性胆囊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本组以中老年患者居多(平均年龄63.6岁),中毒症状重,并存病多,本组并发胆囊穿孔2例.11例行单纯胆囊切除术,5例行胆囊切除及胆总管探查术,1例行胆囊大部分切除术,1例行胆囊造口术.结论 早期诊断、积极的手术治疗及正确的手术方法是本病治愈的关键.

    作者:周雷;韩继光;黄昆;黄侠春;周宗正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慢性尿毒症患者血液透析中血压观察与护理

    目的 观察慢性尿毒症患者血液透析中的血压变化以及临床护理.方法 透析前后和透析中每小时和连续进行血压监测.结果 68例慢性尿毒症透析患者在透析中血压升高18例,SBP上升25~40mm Hg,DBP上升12~23mm Hg;透析后血压上升11例,SBP上升20~35 mm Hg,DBP上升10~22 mm Hg.透析前后发生血压升高29例,占同期患者的42.6%;低血压发生6例,占8.8%.结论 透析过程中血压变化是常见的现象,密切观察与护理,及早发现和处理血压变化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应提醒医护工作者高度重视.

    作者:蔡懿;汪吉萍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新生儿消化道出血63例临床分析

    目的 了解新生儿消化道出血的原因,探讨防治措施.方法 对63例新生儿消化道出血进行临床分析,总结出血原因及防治途径.结果 63例新生儿消化道出血的原因:新生儿自然出血症10例(15.8%),原发性血小板减少症1例(1.6%),应激性溃疡52例(82.5%).应激性溃疡的原因主要有胎儿宫内窘迫及出生时窒息、早产、重症感染、硬肿、休克.新生儿自然出血症预后好,治愈率100%,应激性溃疡病死率5.8%.治疗除对症输血外,应禁食,应用维生素K1、甲氰咪呱、凝血酶、立止血有效.结论 应激性溃疡是新生儿消化道出血常见的原因,且为新生儿危重病症的合并症,加强围产期保健可减少新生儿消化道出血的发生率.

    作者:焦善龙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FOLFOX4双周方案治疗晚期胃肠癌的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FOLFOX4方案治疗晚期胃肠癌的近前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 26例晚期胃肠癌患者采用FOLFOX4方案,即奥沙利铂(L-OHP)85 mg/(m2·d),静脉滴注2 h,第1天;CF 200 mg/(m2·d)静脉滴注2 h,第1,2天;5-FU 400 mg/(m2·d),于CF滴完后静注,第1,2天,5-FU 600 mg/(m2·d),微泵持续泵入22h,第1,2天.每2周重复,双周方案4周为1个周期.用2个周期以上者参加疗效评定.结果 26例患者中CR 3例(7.7%),PR 10例(38.5%),SD9例(34.6%),PD4例(15.3%),总有效率(CR+PR)为46.2%.较明显的毒副反应为骨髓抑制、恶心、呕吐等胃肠道反应及末梢神经炎等,经对症处理,可以逆转.结论 FOLFOX4方案治疗晚期胃肠癌,近期效率好,毒性反应可以耐受,是治疗晚期胃肠癌较理想的化疗方案,值得进一步应用和研究.

    作者:程静;朱益平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尿毒清与肌苷治疗慢性肾衰17例报告

    近年来,笔者采用静脉滴注肌苷及口服尿毒清联合治疗慢性肾衰(CRF)早、中期患者17例,患者临床症状改善,血尿素氮(BUN)、血清肌酐(Scr)降低,效果理想.

    作者:刘成新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CoulTER Jen's检测网织红细胞参数临床意义分析

    目的 通过对CoulTER Jen's型血液分析仪测定的强光反射网织红细胞(High Laser Reticuloyte,HLR)参数做相关调查,探讨网织红细胞参数在各类贫血患者中的应用及意义.方法 调查80份正常人血液标本,统计其参考范围,调查110份贫血标本,观察HLR的平均值,观察不同类型贫血HLR的差异.同时做网织红细胞成熟度(IRF)的统计分析,观察与HLR的相关情况.结果 正常人的HLR平均值为0.42%,贫血标本的HLR的均值为1.88%.再生障碍性贫血、急性白血病、溶血性贫血、缺铁性贫血、巨幼红细胞贫血、慢性肾炎和恶性肿瘤的HLR平均值依次分别为0.11%、0.32%、3.2%、0.88%、1.06%、0.86%、1.26%.结论 观察网织红细胞参数对于贫血患者的诊断、判断病情的发展和预后、指导临床用药及药物疗效有一定参考价值,比Hb降低敏感,其中IRF和HLR比RET%更敏感,且全自动仪器操作更准确.

    作者:钱兵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静脉留置针在临床应用中的观察及护理体会

    静脉留置针又称套管针,作为一种先进新型输液器材,近年来,在我国应用日趋广泛,并且在临床应用效果、应用范围、穿刺置管方法,以及观察护理研究方面都取得了许多新的进展.

    作者:赵丰君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50例小儿重症肺炎并发颅内压增高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重症肺炎血气改变与颅内高压的关系.方法 对50例重症肺炎呼吸衰竭患儿的脑脊液压力进行测定.结果 小儿重症肺炎并发颅内高压发生率为82%.脑脊液压力增高与血pH、PaO2、HCO3-呈负相关;与PaCO2呈正相关;颅内压增高程度与呼吸衰竭类型、程度有关.结论 脑脊液压力增高是导致重症肺炎呼吸衰竭加重致死的重要因素之一.抢救重症肺炎呼吸衰竭患儿,改善通气,早期给氧,适当应用脱水剂降低颅内压,非常必要.

    作者:高胭;李晓玲;祝伟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48例临床分析

    目的 分析重症监护病房(ICU)机械通气患者并发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临床相关因素和细菌学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患者48例发病时间和病原学特点.结果 ICU重症患者机械通气≥48 h 112例,并发VAP 48例,发病率为42.8%.重症患者并发VAP时病死率35.4%.VAP机械通气平均发生在(5.3±2.5)d,与机械通气时间、意识障碍相关;VAP致病菌以革兰氏阴性杆菌感染为主,占81.8%,药敏试验显示对多种常用抗生素耐药.结论 ICU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病死率高,尽可能缩短呼吸机使用时间、合理使用抗生素、严格无菌操作,有利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控制.

    作者:宋克义;杜文杰;夏玲侠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空姐式服务模式对提高SAS治疗依从性的疗效评估

    目的 探讨引用空姐式服务模式提高睡眠呼吸暂停综合症(SAS)患者治疗的依从性.方法 对通过多导睡眠图监测确诊为SAS的重度患者86例进行分组护理干预.治疗组为在护理干预中引入空姐式服务模式,对照组为常规护理干预,对照分析.结果 治疗前后第1周,2组治疗的依从性、Epworth得分无差异统计学意义;治疗第2周起,2组均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空姐式服务模式对提高SAS治疗依从性是积极有效的.

    作者:华亚芳;张雪芳;王雪斐;张琴芳;陈莉;阮晓云;曹莉洁;赵杰蓉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SEL1L蛋白、Smad4蛋白在食管癌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目的 观察SEL1L蛋白、Smad4蛋白在食管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90例食管鳞状细胞癌(esophageal squamous cell cancer,ESCC)、35例正常食管黏膜(normal esophageal mucosa,NEM)及20例食管不典型增生(esophageal dysplasia,ED)中SEL1L蛋白、Smad4蛋白的表达.结果 SEL1L蛋白在ESCC、ED的表达阳性率较NEM高(P<0.01);Smad4蛋白在ESCC的表达阳性率较NEM和ED低(P<0.01);ESCC中SEL1L蛋白和Smad4蛋白的表达呈明显负相关.结论 SEL1L蛋白过表达和Smad4蛋白低表达可能在食管癌发生发展中具有协同作用;联合检测食管癌中SEL1L蛋白和Smad4蛋白的表达,对于评估食管癌的发生、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詹鹤琴;张洪福;曹立宇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自体颗粒脂肪移植在颜面软组织凹陷治疗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自体颗粒脂肪移植在颜面部凹陷治疗中的应用.方法 对17例行自体颗粒脂肪移植治疗颜面部凹陷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首先根据颜面凹陷计算所需颗粒脂肪的量,用注射器在自体脂肪丰厚部位手动抽取,将所获颗粒脂肪反复冲洗,在需填充部位分点多层注入皮下.结果 本组17例患者,经3~18个月的随访,其中5例为一次治疗后,3~6个月复诊原凹陷部位外观明显改善,与术前对比效果满意.12例6~12个月后进行第2次补充注射,随访6个月后外观改善明显.结论 自体颗粒脂肪注射移植治疗颜面凹陷是一种经济实用、安全有效的手术方法.

    作者:裴丽丽;张敬德;李小静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静脉留置针的临床应用及存在问题

    静脉留置针又称套管针,因其操作简单,套管柔软,组织相容性好,对组织刺激性小,不会引起疼痛,套管腔富有弹性[1],不易压扁,在静脉内留置时间长,不易穿破血管,并可减少静脉穿刺次数,减轻患者的痛苦,保护穿刺的静脉,提高护士的工作效率,有利于临床用药和紧急枪救,已被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临床.现就静脉留置针的临床应用做如下综述.

    作者:许华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小儿麻醉诱导心理干预的调查

    目的 关注小儿麻醉诱导期的心里干预以达到小儿围术期的心理微创.方法 问卷调查了解小儿麻醉诱导期所有参加者的真实意愿以及选择30例单纯家长要求陪同麻醉诱导组(Ⅰ组);30例患儿家长均要求陪同诱导组(Ⅱ组);30例患儿单独进入手术室组(Ⅲ组)以改良耶鲁围术期焦虑量表(mYPAS)评估全部90例惠儿在术前访视、入手术室、静脉穿刺麻醉诱导、术后6 h 4个时间段的焦虑状态.结果 问卷调查显示参与麻醉诱导期各种角色对实行家人陪伴小儿麻醉诱导看法不尽一致;在入手术室和静脉穿刺麻醉诱导阶段,Ⅰ组和Ⅱ组的焦虑评分明显低于Ⅲ组.结论 小儿麻醉诱导期需要心理干预,可减轻患儿的心理应激反应,从而减少由此引发的心身疾病,有利于围术期安全,但实施心理干预的方式需要因人而异.

    作者:赵红炜;舒柏荣;钟衍;曾建敏;林清永;黄文东;李水英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连续性血液滤过对多器官功能障碍患者炎性介质的影响

    目的 探讨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滤过(CVVH)在治疗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患者过程中对其炎性介质的影响.方法 选择30例危重患者,诊断符合MODS标准,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进行常规综合治疗和CVVH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综合治疗,观察2组患者血液及滤液中的白介素-1(IL-1β)、肿瘤坏死因子(TNF-a)、C反应蛋白(CRP)的变化.结果 实验组CVVH前后IL-1β无变化(P>0.05),血TNF-a、CRP在CWH后呈降低趋势(P<0.01);临床症状也明显改善;对照组无明显变化,且有轻度升高.结论 对MODS患者应用CVVH治疗,可以清除炎症介质,减少其对组织器官的损害;并通过稳定内环境,调节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进而达到改善临床症状提高生存率的目的.

    作者:刘恩波;牛效清;宋艳玲;李振海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小学生卫生情况初步调查与分析

    目的 了解小学生在校期间的一般卫生情况.方法 采取问卷调查,发放调查表的形式,并时回收的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3年级组玩铅笔、文具占有率为61.3%,与4~6年级组的29.4%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4,P<0.01).1~6年级的学生洗手人数仅占调查总人数的6.1%.买带香文具,书皮,橡皮擦等香味文具成为小学生的普遍现象.结论 在提高小学生素质教育的同时,小学生预防有危害物质的意识仍然很重要.

    作者:龚永启;胡芳;王福群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微型染色体维持蛋白2在结肠癌中表达的研究

    目的 研究MCM2在结肠癌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染色的方法,分别检测MCM2在23例结肠正常组织、69例结肠癌组织中的表达,计算其标记指数,分析MCM2在结肠正常组织和癌中的表达与其临床病理特征.结果 69例结肠癌标本均表达MCM2,与正常组织之间的MCM2标记指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同时显示MCM2表达与结肠癌患者性别、肿块大小、病理学类型、Dukes分期、有无淋巴结转移和远处转移无关,而与结肠癌的分化程度相关.结论 MCM2可能是结肠癌新的增值标记物,根据MCM2染色的组织结构差异和标记指数能比较准确区分结肠正常粘膜组织和癌组织.MCM2表达与结肠癌的分级显著相关,可以提示结肠癌的恶性程度.

    作者:尹嵘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以眼部表现为首发首诊的AIDS特点分析

    目的 研究眼科首诊确诊的AIDS病例的特点.方法 搜集文献报道我院2000年3月-2006年3月眼科首诊确诊的AIDS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其特点.结果 有全身表现者只有2例,主要表现为口腔多发性溃疡,反复不明原因发热.6例有不同程度眼部表现,主要表现为程度不一的视网膜棉绒斑、后极部片状、火焰状出血、Roth斑、毛细血管瘤、血管白鞘、黄斑区视网膜水肿,眼部带状疱疹者1例,眶部肿瘤者1例.结论 AIDS可以是以眼科表现为主,且可以为首发,因此对于有特征性或无特征性眼部表现的患者都要高度警惕,及时排查,防止漏诊、误诊.

    作者:胡宏阁;张有亭;陈彧;程红松;许冰;赵晏黎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心脏起搏器植入术的护理及健康指导

    目的 探讨心脏起搏器植入术的护理及健康指导.方法 通过对20例心脏起搏器植入患者的术前精心准备,心理护理、病情及生命体征的观察及常规检查的护理,术后通过体位、皮肤、饮食、排便及心电信息、起搏器效果的监测,对患者病情全面了解.根据疾病进程及康复程度和患者的心功能,判定具体的健康教育内容,针对术后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及起搏故障,因人而宜,适时宣教.结果 20例患者时起搏器都有正确的认识,术后体能和心理上得到良好的恢复,减少了不必要的顾虑.结论 通过心脏起博器植入术后患者的护理及健康指导可以加强患者的自我保健意识及维持起搏器功能,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曾晓辉 刊期: 2007年第10期

中华全科医学杂志

中华全科医学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安徽省全科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