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咪唑安定复合芬太尼在硬膜外麻醉中的应用

王昕;张庆

关键词:咪唑安定(力月西), 芬太尼, 芬氟合剂, 镇静
摘要:目的探讨咪唑安定(力月西,Midazolam)与芬太尼(Fentanyl)联合在硬膜外麻醉中的镇静程度、遗忘及抑制内脏牵拉反应的作用.方法将择期腹部手术行硬膜外麻醉患者60例,随机分为2组(Ⅰ,Ⅱ组)各30例,Ⅰ组静注咪唑安定(力月西)0.04 mg/kg,2 min后静注芬太尼0.75μg/kg;Ⅱ组静注氟哌定0.05 mg/kg+芬太尼0.75μg/kg.两组术中酌情追加首次剂量的1/3~1/2.注药后不同时段记录镇静情况,以改良警觉/镇静观察评分法(OAA/S),观察HR、SBP、DBP和SPO2及术中牵拉反应情况.结果两组在术中的镇静效果无差异,术毕Ⅰ组较Ⅱ组苏醒快,能产生较深的遗忘作用,且能更好的抑制内脏牵拉反应.结论只要加强术中管理,咪唑安定(力月西)复合芬太尼在硬膜外麻醉中能够替代芬氟合剂.
中华全科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院内获得性肺炎30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院内获得性肺炎的发病情况、发病诱因、细菌耐药性以及影响预后的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30例院内获得性肺炎的临床资料.结果在30例院内获得性肺炎中,痰培养阳性24例,阳性率80%,绿脓杆菌9例(30%),肺炎克雷伯杆菌8例(26.7%);药物敏感试验发现绿脓杆菌及克雷伯杆菌对多种抗生素产生耐药性增加.经综合治疗后,死亡12例(40%),治愈9例(30%),好转9例(30%).结论院内获得性肺炎多有严重的慢性基础疾病和诱因,绿脓和克雷伯杆菌感染死亡率高,且细菌多为耐药菌株.

    作者:徐月兰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多西他赛为主联合化疗治疗晚期乳腺癌的观察与护理

    1995年以来,紫杉类抗肿瘤药物多西他赛陆续在美国等多个国家用于临床,显示其对多种恶性肿瘤的治疗均有效,尤其对乳腺癌和非小细胞肺癌的治疗效果较佳[1,2].2003年7月~2004年5月,我科对40例晚期或复发性乳腺癌患者应用国产多西他赛为主的化疗方案进行Ⅱ期临床试验,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现将治疗中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燕萍;秦凤展;郑海燕;陈玲;吴子琳;宋迪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在颞骨检查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SCT)三维重建在慢性化脓性中耳炎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使用MSCT对正常30耳,慢性化脓性中耳炎41耳进行1.25 mm/4i薄层扫描,把扫描所得的容积数据用容积重现法(VR)进行三维重建,记录重建结果与术中所见进行对比分析.结果VR法能对正常颞骨内结构,如听骨链、面神经管、耳蜗、前庭、半规管等均显示满意,对外侧半规管淋巴漏的诊断和手术所见完全相符,对胆脂瘤范围和锤骨、砧骨破坏的诊断和手术所见基本相符.结论VR三维重建法可以为临床提供详细、立体的影像资料,对明确诊断、制定手术方案和提高手术安全性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孔庆聪;徐川;张亚琴;王晓红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重度新生儿窒息复苏的配合及护理

    随着社会经济文化及医疗卫生水平的迅速发展,每一个新生儿的健康都受到家庭及社会的关注,围产医学界公认围产窒息是婴儿患病及死亡的首要原因[1].本文着重就如何加强重度窒息新生儿复苏的配合及护理总结如下.

    作者:王庆玲;孙尚慧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健康教育配合治疗观察

    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降压药治疗同时施行健康教育的疗效.方法将15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分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在予以降压药治疗基础上施行健康教育,对照组单纯给予降压药治疗,6个月后观察2组患者的血压及症状自量情况.结果观察组的血压及症状、自评量结果明显理想于对照组.结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健康教育措施增加降压药物的疗效.

    作者:颜景信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和护理

    深静脉血栓形成(DVT)是指血液在深静脉下不正常的凝结,好发于下肢.临床上主要表现为下肢肿胀、疼痛、浅静脉怒张,它是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常见的并发症.如果没有预防措施,其发生率约为40%~70%.DVT继发肺栓塞的发生率为4.6%~19.7%.如果不采取积极的措施,0.5%~2%的肺栓塞病人有致死的危险.因而对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DVT的及时诊断、预防、治疗和护理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笔者现将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和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钱平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氟西汀合并脊柱旋转复位法治疗抑郁症临床研究

    目的评价氟西汀合并脊柱旋转复位法治疗抑郁症的疗效和副作用.方法对74例患者分别以氟西汀合并脊柱旋转复位法与单一氟西汀治疗,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不良反应症状量表(TESS)评定疗效和副作用.结果两组疗效、减分率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但氟西汀合并脊柱旋转复位法副作用少而轻,依从性好.结论氟西汀合并脊柱旋转复位法治疗抑郁症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抑郁症的方法.

    作者:林劲松;刘旭阳;刘敬阳;刘永忠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体表心电图对急性下壁心肌梗死相关动脉的预测价值

    目的探讨体表心电图对急性下壁心肌梗死相关动脉的预测价值.方法对30例下壁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进行常规18导联心电图(ECG)及冠状动脉造影(CAG)检查,分析ECG指标A(Ⅲst↑>Ⅱst↑)、B(aVLst↓>Ⅰst↓)、C(指标A+B均阳性)、D(指标A+B均阴性)以及E(V3-5Rst↑)与梗死相关动脉(IRA)的关系.结果在右冠状动脉闭塞组ECG指标A、B、C阳性率明显高于左回旋支闭塞组(P<0.01),指标D预测左回旋支阻塞阳性率明显高于右冠状动脉闭塞组,指标E预测右冠状动脉近段闭塞其阳性率较高.结论ECG指标A、B、C、D、E的观察有助于急性下壁心肌梗死IRA的临床诊断.

    作者:陈以强;桑更生;崔勇;陆江辉;袁志华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粪中脱落细胞端粒酶活性检测筛查大肠癌初探

    目的探讨粪中脱落细胞端粒酶活性检测筛查大肠癌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方法对45例大肠癌患者,34例非大肠癌患者,从新鲜大便中分离脱落细胞并裂角,用聚合酶链端粒重复扩增(PCR-TRAP)银染技术观察端粒酶活性表达情况.同时采用试纸法做受检者粪隐血试验.结果45例大肠癌患者粪便标本中有30例端粒酶阳性表达,1例大肠腺瘤、1例溃疡性结肠炎端粒酶表达为阳性,提示粪便脱落细胞端粒酶活性检测对大肠癌的敏感性为66.67%,特异性为94.12%.粪便隐血试验中大肠癌的敏感性为82.22%,特异性为58.82%.两种方法对大肠癌阳性检出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端粒酶阳性表达与其大肠癌Duke's分期、淋巴结转移和癌肿部位均未见显著相关(P>0.05).结论粪中脱落细胞端粒酶活性检测有望成为一种新的大肠癌筛选方法.

    作者:王亚国;骆杰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高校女教师心理健康问题分析

    随着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高校女教师队伍日益壮大,在高校教师队伍中占有重要地位,今年8月发表的<事实与数据>显示:在高等学校中,女教师比例达40.7%.她们是女性中的佼佼者,作为女性她们有许多优势适合在教育战线工作,在高校这样竞争激烈的特殊环境中,她们与其他男教师共同奋战在高校的一线岗位;她们是我国教育事业的中间力量,近年来随着教育体制的改革,无论在知识经验、教学能力上,还是在心理素质上,她们都面临巨大的压力.面对种种压力,如果调节不当,有可能产生不正常的心理和心态.

    作者:刘卫萍;钱旅扬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医科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探讨

    目的探讨医科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和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途径.方法通过对医科院校大学生心理问题表现及成因分析,提高教师心理健康教育意识和能力,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心理咨询,强化自身素质.结果通过健康教育使医科院校大学生克服不健康的心理状态,形成有正确的人生态度、满意的心境、和谐的人际关系、良好的个性和高尚的人格.结论重视对医科院校大学生消极心理状态的改良和不良行为的矫正,有效维持医科院校大学生身心健康.

    作者:黄中岩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42例系统性红斑狼疮肝损害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肝损害的临床特点和相关因素.方法回顾分析207例SLE有肝损害患者与无肝损害患者的临床资料,将有肝损害患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结果与无肝脏损害的患者进行比较.结果207例SLE患者中合并肝损害42例(20.0%),多为轻中度肝损害;其中ALT升高27例,AST升高24例,ALP升高17例,γ-GT升高38例,TBIL和(或)DBIL升高2例,符合胆汁淤积3例.肝损害多无自觉症状和体征.42例SLE肝损害合并细菌感染21例(50%),165例无肝损害患者中合并细菌感染45例(27.3%),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常见的感染部位为呼吸道、泌尿道、消化道和血液.结论SLE肝损害,以肝细胞损害为主,与细菌感染有一定关系.

    作者:桑道乾;李志军;陈琳洁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老年人常见牙周病的调查分析及健康指导

    随着我国人口出生率的不断下降及人们寿命不断延长,我国将进入人口老年化社会,老年人的保健问题日趋重要.而口腔保健更是不容忽视,特别是农村老年人的口腔卫生要给予关注,因随着年龄的增长其发病率随之增高.因此,笔者对2004年11月~2005年7月就诊的320例58岁以上老年的牙周病患者进行了调查,同时给予了相应的健康指导,其调查结果与统计分析如下.

    作者:盛春生;蒋荣红;余祖红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低分子肝素钠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低分子肝素钠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UAP)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患者71例,随机分为对照组33例和治疗组38例,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低分子肝素钠,疗程7 d.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4.7%,对照组总有效率75.8%,两组比较差异性显著(P<0.05).治疗组无1例发生心肌梗死,对照组发生1例(3%).治疗组均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低分子肝素钠,能有效的控制UAP发作,减少心肌梗塞发生.

    作者:卢晋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发挥健康教育在社区慢性病防治工作中的作用

    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是以恶性肿瘤、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以及骨关节疾病为代表的一组疾病,有迁延性、无自愈和极少治愈等特征,并且有相同的危险因素.WHO指出,20世纪后半叶全球显著的健康转变乃是慢性非传染性疾病迅速上升.不仅发达国家如此,发展中国家也面临着同样的挑战.然而,许多国家和地区都针对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开展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活动,为此,我们需结合我国国情充分发挥健康教育在社区慢性防治工作中的作用.

    作者:贝品联;李水静;王志明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重型肝炎的护理体会

    重型肝炎分急性、亚急性、慢性三型,其病情危重,预后不良,多数在起病后2~4周内死亡,故及早治疗和精心护理是救治成功的关键.我科近两年收治重型肝炎病人34例,其中急性重型12例、亚急性重型18例、慢性重型4例;年龄大70岁,小16岁,平均45岁;死亡8例、治愈12例、好转14例.现将我们的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张淑敏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乌拉地尔治疗高血压急症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应用乌拉地尔注射液治疗高血压急症的临床疗效.方法30例高血压急症患者用乌拉地尔注射液25 mg加入5%葡萄糖或0.9%氯化钠20 ml中静脉注射,然后乌拉地尔注射液50 mg加入5%葡萄糖或0.9%氯化钠250 ml中静脉滴注,观察用药前及用药后5、10、15、20、30、60、90、120 min血压和心率.结果收缩压及舒张压在用药后5min即开始下降,30 min后达到高峰后并保持稳定.结论乌拉地尔治疗高血压急症起效快、降压效果显著、平稳、安全不良反应少,可作为治疗高血压急症的理想药物.

    作者:吴明瑞;罗胜平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病毒性肝炎并发溶血性贫血56例临床分析

    1995年1月~2004年12月我们收治病毒性肝炎并发溶血性贫血56例,现结合临床资料分析如下.

    作者:梁金元;李银杰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护理程序在心肌梗死患者排便问题中的应用

    目的阐述心肌梗死患者排便问题的常规护理.方法以护理程序为指导,通过评估影响患者排便的因素,制定护理目标、护理计划,采取一系列护理措施,如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护理计划,采取一系列护理措施,如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饮食护理、行按摩通便法、温水泡足疗法、指导正确的排便方法等,并及时进行效果评价.结果有效地防止了便秘的发生,且心肌梗死的再发生率明显下降.结论加强护理程序,有利于排便问题的解决.

    作者:袁丽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开放性手术治疗重症乳糜尿49例临床分析

    目的评价传统开放性肾蒂淋巴管结扎术临床疗效及目前的地位.方法对49例确诊为重症乳糜尿的患者行开放性肾蒂淋巴管结扎术.结果术后第2天常规尿乳糜定性试验,转阴性41例(84%),仍呈阳性8例(16%),但肉眼下浓度明显降低.约1/3的病人得到随访,乳糜尿消失率为88%,复发率为12%.结论传统开放性肾蒂淋巴管结扎术疗效相当满意.泌尿外科医生应熟练掌握开放性手术技术,并在此基础上逐步开展腔镜下肾蒂淋巴管结扎术.

    作者:沈洪;吴涛;章久武;吕向东 刊期: 2006年第02期

中华全科医学杂志

中华全科医学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安徽省全科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