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小艳;余霞辉;王学珍
社区护理是21世纪护理发展的重要方向,是卫生医疗发展的一种必然的趋势.对社区护理人才的培养、社区护理的工作、社区居民对社区护理的需求、社区护理的开展情况以及社区护士的现状分析等进行思考.
作者:杨志菊;耿建萍 刊期: 2012年第23期
目的:分析以非临床因素为指征的剖宫产原因,寻求降低剖宫产率的对策.方法:对剖宫产终止妊娠的病历进行回顾性分析,选择以非临床因素为指证的剖宫产病例为研究对象.结果:剖宫产率逐年上升,其中以非临床因素为指征的剖宫产率上生为明显.结论:非临床因素剖宫产率的升高是导致近年来剖宫产率升高的重要因素.
作者:杨志云;王笑灵 刊期: 2012年第23期
目的:分析长春地区近20年孕产妇死亡的主要因素,制定相应干预措施,降低孕产妇死亡率.方法:对1992年~2011年长春地区孕产妇死亡监测上报和评审材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992年~2011年长春地区活产数985660,死亡孕产妇298例,死亡率30.31/10万,孕产妇死亡率总体趋势是逐年下降的.产科出血102例(34.22%);妊娠期高血压疾病51例(17.11%).结论:孕产妇死亡以农民、文化低、经济条件差及自我保健意识低有关.
作者:刘凤华 刊期: 2012年第23期
乳腺肿块在女性中常见,能否早期检出乳腺肿块并鉴别其良恶性,直接关系到患者的治疗及预后,是临床关注的主要问题.其中乳腺癌在我国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位居女性恶性肿瘤发病率的第2位,在经济发达地区已跃居首位.随着超声仪器技术的迅速发展,超声在乳腺癌的检出、诊断及指导治疗等方面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国内外较为公认的乳腺恶性肿块虽然具有一定的声像图特征.
作者:郭继霞 刊期: 2012年第23期
目的:比较静注氯胺酮与吸入七氟醚麻醉在小儿疝气手术中的麻醉效果.方法:随机分为氯胺酮组和氯胺酮复合七氟醚组,每组各40例.氯胺酮氯胺酮2mg/kg,术中根据需要追加首剂的1/3;七氟醚组入室在家人陪同下给予氯胺酮0.5mg/kg待小儿入睡后面罩吸入6%~8%的七氟醚,氧流量4L/分.观察两组麻醉效果术中SPO2,HR,术后角膜反射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恶心呕吐发生率及手术时间.结果:与氯胺酮组相比,七氟醚组SPO2>90%无差别,HR增快不明显,角膜反射,定向力恢复时间及手术时间均缩短.结论:七氟醚对呼吸道的刺激小,具有诱导快、苏醒迅速、后遗症少,能有效抑制手术应激反应等特点.
作者:乔方丽 刊期: 2012年第23期
目的:将活动平板运动试验(TET)的结果与冠状动脉造影(CAG)的结果对照,探讨活动平板运动试验对冠心病的诊断价值.方法:对96例具有冠心病的患者进行临床的诊断分析,1周内通过医学的造影观察和平板运动的检查进行分析.统计分析活动平板运动试验的敏感性、特异性,比较对不同程度冠状动脉病变的敏感性.结果:平板运动试验检出冠心病敏感性80.4%,特异性75.5%,准确率78.0%,其敏感性与冠状动脉的病变程度有关,冠脉多支病变的敏感性高于单支病变(P<0.05).结论:活动平板运动试验是一项诊断冠心病较理想的非创伤性的检查方法,尤其对于多支血管病变患者,全面综合分析可提高诊断准确率.
作者:于梅 刊期: 2012年第23期
输液是临床抢救患者和治疗疾病的主要措施,通过静脉给药,使药物直接进入血液循环,具有用药迅速见效快等特点.但在输液过程中多因药品、输液器及操作不当等原因导致输液发热反应,给患者造成极大的痛苦,严重时可危及生命.通过对26例输液发热反应患者的护理,现总结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李晓霞 刊期: 2012年第23期
随着护理学的发展,护理模式也由以执行医嘱为中心的疾病护理发展到了以患者为中心的身心整体护理.要做好患者的身心护理,学会宽容和理解,搞好护患关系,以取得患者的信任.学会理解和宽容,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作者:林中华 刊期: 2012年第23期
目的:分析妇产科手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LEDVT)的原因,尽早预防,降低该病发生率,改善预后.方法:收治手术后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46例,对其临床资料作回顾性分析.结果:46例患者经及时发现、积极给予抗凝、祛聚等治疗,均于7~14天内主要症状消退,下肢疼痛、肿胀明显好转.结论:妇产科手术与深静脉血栓(DVT)形成的三大因素即血流缓慢、血液高凝状态及血管壁损伤关系密切;LEDVT的诊断可结合临床及彩色多普勒超声显像,磁共振检查可确定诊断.围手术期应积极采取预防性措施,降低发病率.尽早治疗是治疗LEDVT的关键.抗凝治疗是DVT的主要治疗方法,祛聚治疗为辅,选择性使用溶栓治疗,合适的治疗可改善预后.
作者:肖凤珍 刊期: 2012年第23期
目的:分析鼻肠管在危重患儿营养支持中的应用及护理方法.方法:收治危重患儿53例,应用鼻肠管进行营养支持,同时进行护理.结果:积极治疗与控制原发病,采取营养支持及积极护理措施,结果患儿存活79.2%,死亡20.7%.结论:鼻肠管经鼻至小肠给予危重患儿营养支持,对于无法进食,需通过肠道吸收营养液的患者,可提供人体必需的营养素,减少不临床并发症,安全高效.
作者:于丽瑞 刊期: 2012年第23期
随着医疗卫生法律法规的不断完善和<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的实施,患者就医时自我保护意识越来越强,对医疗护理质量、服务质量和医疗护理安全要求越来越高,护理人员如在工作中稍有粗心大意或违反操作规程就会可能导致护理差错的发生,给患者带来身心伤害,继而引发患者的不满和纠纷.
作者:王欢;王瑛 刊期: 2012年第23期
目的:探讨手术室护士各种锐器损伤的原因及防护措施.方法:整理对护理人员的职业危害、自我保护意识和预防措施的认识.结果:在手术室工作中护士要在自我意识、科室管理、规范操作等方面做好防护.结论:手术室护士在积极救治患者的同时也可以使自己的健康得到保证.
作者:张艳培;周源 刊期: 2012年第23期
目的:观察改进护理方案用于肩关节镜下肩袖损伤修补术患者的临床疗效,评价其实际应用价值.方法:选择32例肩关节镜下肩袖损伤修补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16例采用改进护理方案进行早期综合康复护理,以及对照组16例采用传统护理方案进行康复护理,记录两组术后恢复状况,并进行比较及统计学分析.结果:应用改进护理方案治疗的观察组术后恢复状况明显优于使用传统护理方案进行治疗的对照组,显效率达到100%,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肩关节镜下肩袖损伤修补术患者的术后早期康复治疗对肩关节功能的恢复具有重要意义,护理方案尚需进一步改进以提升整体护理质量.
作者:姚晓红 刊期: 2012年第23期
目的:健康教育的实施更有效的帮助患者控制病情,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方法:运用健康教育使患者在用药、饮食及运动等综合治疗方面更加合理科学.结果:通过健康教育使患者更加充分的了解自身的病情,改变了不科学的用药及饮食习惯.结论:通过实施正确的健康指导,能更有效地控制病情,延缓并发症的出现和发展,从而提高了患者生存质量.
作者:廉兵;李永红;杨芳芳 刊期: 2012年第23期
优质护理服务既是国家医疗体质改革的一部分,也是社会发展的需要与必然.为保证优质护理服务的全面落实,同时抢救患者又能及时有效,精细化的管理尤为重要.现将我科加强精细化管理的方法介绍如下.
作者:游小菊 刊期: 2012年第23期
牙周病是口腔常见的疾病,也是导致牙齿丧失的一个主要原因.牙周病是牙齿支持组织,包括牙龈、牙骨质、牙周韧带和牙槽骨因炎症所致的一种感染性疾病,是一种多因素疾病,其病因可分为局部因素和全身因素.牙周病严重危害人类的口腔健康和生活质量.口腔是人体免疫力的第一道防线,保护好牙齿及口腔卫生是保证躯体健康,提高自身免疫力的关键环节,要通过三级预防的原则切实有效地来预防牙周病,保护人们的身体健康.
作者:罗化冰;王树阳 刊期: 2012年第23期
目的:探讨孕期营养指导对胎儿发育及孕妇健康的影响.方法:将368例产妇分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184例,两组均建立孕期保健手册.对照组根据孕妇的饮食习惯与喜好进食,观察组根据不同孕期胎儿发育对营养需求特点,进行营养指导.结果:两组胎儿进行超声学检查,胎儿股骨长度、双顶径、头围随着孕周的增加而增加,但是观察组胎儿增长的幅度均大于对照组.观察组产妇新生儿出生时的体重没有<2500g,也没有>4000g,观察组有6例新生儿体重<2000g,有32例2000~2500g,>4000g者9例.结论:孕期营养指导有利于促进优生优育,促进孕妇健康.
作者:尚清华 刊期: 2012年第23期
目的:探索妇科患者入院介绍的佳方式.方法:以首次入院的妇科患者为对象,分别以书面形式、集中口头式、示范与讲解结合式三种方法进行入院介绍,2小时后请患者逐一回答入院介绍内容,并将回答情况逐一记录.结果:书面形式平均回答出问题的27.5%,集中口头式为76.8%.示范与讲解结合式为91.87%.结论:示范与讲解结合式优于书面式和集中式.
作者:石诚英;胡明英 刊期: 2012年第23期
肝硬化是一种常见的慢性肝病,是由一种或多种因素长期反复作用,引起的肝脏弥漫性损害[1].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伴发脾功能亢进,一直是医学上治疗的难点.近年来,部分脾动脉栓塞术(PSE)具有操作简单、安全、创伤小、见效快、费用少、术后并发症少等优点,特别是用于不能耐受外科手术的患者.此方法,它既能消除脾功能亢进、降低门脉高压,又保持了脾脏的正常功能,是临床上治疗肝硬化门脉高压的首选方法,被称为内科性切脾术[2].为了更好进行介入术;提高治疗效果,护理的配合十分重要,现将PSE治疗中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刘燕舞;石卫娟 刊期: 2012年第23期
目的:观察电针结合TDP照射疗法治疗周围性面瘫的疗效.方法:治疗组85例用电针结合TDP照射疗法,对照组85例只用针刺疗法治疗.结果:治疗组愈显率100%、总有效率100%.对照组愈显率78.8%、总有效率89.4%.两组愈显率和痊愈病例疗程比较有差异(P<0.05).结论:电针结合TDP照射疗法治疗周围性面瘫疗效较只用针刺疗法更好.
作者:曹法栋 刊期: 2012年第2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