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试论医学信息素质教育及其模式建立

王建华;王淑华;杨红珊

关键词:信息素质, 医学生, 教学改革
摘要:实施医学信息素质教育是医学教育改革的发展方向与趋势要求.本文通过对信息素质教育及建模的论述,分析了目前医学教育中与信息素质教育要求不相适应的问题,阐明医学信息素质教育的建模方式和观点,提出信息素质教育必须以教师为主导,融人医学教学中,并贯穿于医学生的整个学习过程,才能提高教学质量,使学生的信息素质得到有效提高与发展,有助于学习并适应未来工作中学习与提升的要求.
中华医学教育杂志相关文献
  • 建立综合诊室进行口腔医学临床实习教学的探索

    临床实习是口腔医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多数院校通过安排学生在不同的专业科室内轮转来进行.北京大学口腔医院建立了综合诊室用于临床实习的教学工作,经过3年的实践发现,综合诊室在临床实习教学方面有如下优势:首先,教学整体性增强;第二,可以对患者进行综合治疗;第三,促进学生临床综合诊治思维的建立;第四,可以更合理地安排和使用医疗资源.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病源不足,此不足可以通过调整专业接诊力度得以缓解,而解决该问题的关键在于:首先,培养出能够进行综合带教的师资;其次,能够使学生在临床实习时真正实行综合诊治,接诊初诊病源时不必局限在某一个专业,必须能够契合当今口腔医学专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要求.

    作者:陈慧敏;江泳;刘宏伟;郭传瑸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医院心肺复苏全新培训模式的实践与探索

    心脏骤停是临床危急重症,心肺复苏是救治此类患者的主要措施.目前,我国的心肺复苏知识普及率及心肺复苏救治成功率不容乐观.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根据美国心脏病协会发表的《2010年国际心肺复苏和心血管急救指南及治疗建议》,实施了新的心肺复苏培训模式.本文在对比传统培训模式的基础上,对新的培训模式进行了总结分析,并探讨了心肺复苏培训面临的问题和解决方案.

    作者:司瑞;宋爱侠;王海昌;杨桂涛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基于模糊评判的学生评教分析

    本文以南通大学医学院学生评教为例,在筛除了异常数据之后,构建了模糊评判模型,由该模型计算出每位教师的评分,并使用方差分析方法分析了教师特征、学生特征以及环境特征对学生评教影响,从而得到这三者对评教影响显著的结论,同时,结合相关的数据给出评教的几点思考.

    作者:高琦;陆志峰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学习档案”对医学生反思性学习作用的研究

    目的 探索学习档案对促进学生反思性学习的作用.方法 选择哈尔滨医科大学2007级临床医学专业354名学生为研究对象,开展学习档案干预研究,进行3次问卷调查,对比前后差异.结果 经过重复测量的方差分析得出P <0.05,说明3次测得分数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学生的反思性学习能力有所提高.结论 学习档案中的反思功能对于学生反思性学习能力的提高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作者:刘乐乐;杨立斌;朴杰;杨琳丽;曹德品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病理学双语教学的整体设计与实践

    在病理学双语教学改革的整体设计和实践中,南通大学医学院围绕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原则,通过优化教学内容,建立课程网络教学资源库和开设双语教学网站,编写系列双语教材,改进教学方法,开展多种教学活动等,丰富了课程教学资源,形成了科学的课程管理与教学质量评价体系,造就了一支稳定的、结构合理的、教学和科研相结合的、学术水平和教学水平较高的优秀教学团队,从而提高了教学效果.

    作者:陈莉;王桂兰;曹晓蕾;季菊玲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我国全科医生培养模式的思考

    全科医生是我国基层卫生服务机构的核心组成部分,提高全科医生的培养质量是我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关键所在.本文对我国全科医生的培养进行分析,依据设定的培养目标对现有培养方式中的问题进行了反思并提出了改进建议,希望能够为构建长效稳定的全科医生培养模式提供一定的参考.

    作者:冀涛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以职业能力评价为核心的健康评估课程考核体系的建立

    传统的健康评估课程考核中,理论考核以客观题为主,技能考核以限定内容的身体评估为主,这样的考核缺乏真实的临床情境,无法体现学生的职业能力,影响了健康评估课程的教学效果.为了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浙江医学高等专科学校从2009年开始对2009级三年制护理专业92名学生实施以职业能力评价为核心的健康评估课程考核体系,即在理论考核中加大了病例分析题的比重,技能考核采用模拟临床过程的考核方式.同时,比较了2008级和2009级学生后续专业课程考核成绩及后续专业课程教师对学生职业能力的评价.结果表明,2009级学生的后续专业课程考核成绩优于2008级学生;后续课程教师对2009级学生职业能力的评价高于2008级学生.以职业能力评价为核心的健康评估课程考核体系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对教学发挥了正向导向作用,提高了健康评估课程的教学质量.

    作者:潘淑慧;王飞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麻醉科住院医师临床麻醉思维培养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本文探讨了麻醉科住院医师临床麻醉思维培养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麻醉科住院医师在临床麻醉思维培养过程中存在着自身缺乏兴趣、理论和实践脱节、与患者沟通能力差、培养教师教学方法不得当、频繁更换培养教师以及社会不良风气影响等问题.北京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麻醉与疼痛医学教研室采取增加住院医师病例讨论发言机会、提高培养教师水平、推行住院医师导师制度和增加住院医师与患者交流机会等方法,提高了麻醉科住院医师临床思维能力和整体麻醉水平.

    作者:梁汉生;鞠辉;冯艺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RICH研究型与合作式教学模式在医学英语精读课程中的应用

    目的 在医学英语专业英语精读课程中实施“RICH研究型与合作式教学模式”,以充实教学内容安排、完善教学活动设计、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方法 以北京大学医学部2009级医学英语专业全体学生(31名)为研究对象,以《现代大学英语精读》(第二册)为教材,在课程中设计研究型与合作式教学活动.采用课堂观察、录音和访谈方式分析学生对活动设计的反馈,评价教学效果.结果 学生对研究型与合作式教学活动充满兴趣,学生语言、文化知识和人文素养得以提高.结论 “RICH研究型与合作式教学”有效地改进了英语精读课程教学效果,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自主学习能力.同时,“RICH研究型与合作式教学”实施过程中仍然存在不足,有待继续改进.

    作者:李芳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多循环比较积分法在医学院校国家助学金评定中的应用

    现有可以量化的比较科学合理的国家助学金评定办法,评定过程复杂,大多要经过复杂的计算,有的甚至要用到深奥的数学函数,医学院校师生很难准确掌握和熟练运用.为了提高医学院校国家助学金评定的效率和科学性,湖北民族学院医学院采用多循环比较积分法,对申请助学金的学生进行困难程度排序,大大提高了评定的效率和准确性,有效地避免了争议的产生,本文对此方法进行阐述并探讨了评定中出现的问题及其解决办法.

    作者:谭文波;李国贵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牙齿色彩识别训练系统在口腔医学专业学生比色教学中的应用

    目的 探索口腔修复学比色教学效果的规律及合理的比色教学方案.方法 采用牙齿色彩识别训练系统(toothguide training box,TTB)对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八年制口腔医学专业20名学生进行为期9周的比色模拟训练,并在标准光源下,应用含有标准色及中间色的比色板对研究对象进行比色测试.每名研究对象接受4次测试,分别于训练开始前、训练3周、训练6周及训练结束后进行;分别计算标准色标组、非标准色标组及总体色标组的比色正确率,采用SPSS 13.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训练3周后,标准色标与全部色标的比色正确率高于训练前的基线测试,P <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训练6周后,非标准色标的比色正确率高于训练3周时,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训练6周及结束时,各组学生色标的比色正确率均高于基线测试,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TTB和与临床比色实际接近的比色板(含中间颜色的比色板)作为教学工具结合运用,既可以提高学生对于标准色的比色水平,又可以兼顾中间颜色相关知识的培训.采用TTB进行训练,其周期应该在6周以上.

    作者:师晓蕊;李祎;刘峰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从循证医学角度探讨《外科学》教材修订

    本文以人民卫生出版社五年制医学生使用的医学教材《外科学》为例,从循证医学的角度对医学教材修订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外科学》教材中某些观点值得商榷,未能体现“总是采用佳证据”的原则;同时,教材中对于引用他人的观点和研究未给出参考文献的标注,存在着对他人著作权的保护不够的问题.针对以上问题提出了建议,希望能够为医学教材的修订有所帮助.

    作者:邓洲铭;蔡林;吴斌;胡超;于俊超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国内外医学教育热点主题及发展趋势的研究方法现状

    对医学教育领域的研究热点及研究前沿的探测,有利于把握学科发展脉络,加深对本领域的认识和研究.本文采用文献调查的方法,着重从研究方法的角度对国内外医学教育热点主题及发展趋势的研究进行了综述.

    作者:刘静;乔敏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伦敦大学国王学院医学生信息素质教育与启示

    信息素质教育对医学生具有重要意义.目前,我国医学生信息素质教育存在诸多不足.本文以伦敦大学国王学院为例,通过文献和网站,分析该学院医学生信息素质教育的先进经验,结合我国医学生信息素质教育现状,建议我国医学生信息素质教育的对象和内容要全面,贯穿学生整个学习生涯,教育要有层次,以学生为中心,同时建立有效的评价机制.

    作者:周满英;张士靖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从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研究经历探求临床医学研究生培养模式

    本文通过对伦琴、亚历山大·弗莱明、保尔·赫尔曼·米勒、吕克·蒙塔尼和保罗·格林加德等多位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的科研经历的研究,得到以下五方面的启示:临床科研立题应当注重临床实践发现的问题;临床科研应当重视从临床现象中发现潜在规律;科研成果应当注重加快医学转化;临床科研课题应当加强同企业横向协作的“产学研”转化;临床科研工作者需要献身精神等:期盼能够对优化临床医学研究生培养模式提供参考.

    作者:李小平;王建六;魏丽惠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北京大学医学部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现况调查与分析

    为了解住院医师对规范化培训的看法,本研究对2011年参加北京大学医学部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第二阶段考试的住院医师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表明,北医的住院医师男女均衡,学历层次高,他们充分肯定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必要性,对培训条件、培训内容、过程管理等方面满意度高;不满意之处集中在培训期间待遇低、工作强度大等方面.因此,需要提高培训期间住院医师待遇,保障住院医师权利;制定更为合理的培训计划和培训内容,加强带教教师培训指导;建立更为科学的考核体系.

    作者:杨英;郑丽云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以岗位胜任能力为引导的灾害医学教育特色化研究

    目的 通过对我国灾害医学教育现状的分析,有针对性地构建以岗位胜任能力为引导的灾害医学课程,为提高医护人员的灾害医学救援能力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计算机检索了1995年1月至2013年1月PubMed和中国知识资源总库中关于灾害医学教育的研究文章.结果 PubMed中共检索到灾害医学教育的文章89篇,中国知识资源总库42篇.事实表明,目前,我国灾害医学教育发展较为缓慢,仍然存在明显的问题与不足.结论 构建以岗位胜任能力为引导的灾害医学课程,有助于切实提高医护人员的灾害医学救援能力和我国灾害医学救援水平.

    作者:迟源;李骏;李红玉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以团队为基础学习教学模式在呼吸内科学见习教学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以团队为基础学习(team-based learning,TBL)教学模式在呼吸内科学见习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中山大学中山医学院2007级五年制临床医学专业52名学生为教学对象,将其分为传统教学组(lecture-based learning,LBL)和TBL教学组,每组26名学生,比较两组学生见习结束后的考试成绩.记录TBL教学组学生在TBL课堂中的表现及课后对TBL教学模式的评价.结果 内科学见习结束后进行考试,两组学生考试成绩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与TBL教学内容相关的考题,TBL教学组学生分数为(15.3±1.5)分,LBL教学组学生分数为(14.1±2.1)分,前者显著高于后者,P=0.022.在TBL课堂测试中TBL教学组学生表现良好,课后学生对TBL教学模式评价良好.结论TBL教学模式能够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有助于提高学习成绩,增强处理实际问题能力,培养团队工作意识和能力,获得了学生的高度认可,值得逐步推广应用.

    作者:罗益锋;周燕斌;邹外一;高翔;毛海萍;曹筱佩;王星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高层次应用型中医药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思考

    基于国家教育体制改革、医疗卫生体制改革以及中医药教育事业发展对人才培养需求的分析,本文提出高层次应用型中医药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创新的主要思路与具体举措:以应用能力培养为目标,贯通硕博学制,深化临床实践教学改革,采用全新的管理体制与考核体系,着力培养具有国际眼光、创新思维,能够熟练掌握较为扎实的中医学理论、主要诊疗技能与传统特色疗法,独立解决临床实际问题的高层次创新型临床医师.

    作者:张彩霞;史亚飞;潘华峰;夏叶平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中山大学卓越医师教育培养计划的实践与成效

    “卓越医师人才教育培养计划”是教育部为培养创新型综合性医学人才而提出的改革举措.本文从“卓越医师”的内涵出发,阐述了合校后的中山大学着力构建“卓越医师教育培养体系”的改革措施.具体内容包括:优化医学课程体系,渗透全程的人文素养教育,早临床、多临床、反复临床的实践教育教学体系,拓展的对外交流与合作等等,有效提升了医学生培养质量.学校医科生代表队以总分第一名的成绩,蝉联教育部医学教育临床教学研究中心举办的第二届、第三届全国高等医学院校大学生临床技能大赛特等奖;连续7年来中山大学医本科毕业生通过国家执业医师资格考试率稳居前三甲;学校医科获国家级质量工程的项目数位居全国同类院校前列等.

    作者:王淑珍;肖海鹏;王庭槐;周慧明;王连唐 刊期: 2013年第02期

中华医学教育杂志

中华医学教育杂志

主管: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中华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