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心;耿清;宋英魁;胡晓蕾
黄疸是常见的临床表现,中医把黄疸分为阳黄及阴黄等不同类型,由于类型不同,临床治疗亦不同.那么菌栀黄口服液是否都适用呢?答案是否定的,为什么呢?
作者:王景 刊期: 2010年第03期
采用问卷调查方法,对120名社区医生(工作在社区的全科医生)培训课程、培训方式以及影响参加岗位培训原因等问题进行调查,同时对其他专科医生和社区医牛进行访谈.在社区医生培训需求中,常见病和多发病诊疗、预防保健、康复治疗分列前3位.此外还有院前急救、疾病早期筛查与诊断、慢性病规范化管理等内容;专家到社区临床指导受社区医生欢迎.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人员短缺和无法脱岗学习是影响社区医生参加岗位培训的原因.
作者:陈维云;汪云;张晓晖 刊期: 2010年第03期
目的 评价心理干预对围术期食管癌患者康复的影响.方法 选择中山大学附属肿瘤防治中心2008年1月至10月胸外科收治的60例食管癌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31例)、对照组(29例),采用症状自评表SCL-90(syrnptom check list-90,SCL-90)对食管癌患者做心理状况评价,同时由经过培训并掌握一定肿瘤相关知识的医学生对干预组患者进行针对性心理干预,包括健康教育、心理支持,应激处理、应对技术与行为训练,分术前、术后第一疗程、术后第二疗程三个阶段进行,同时进行阶段性评价、分析.结果 与1986年金华等发表的全国常模比较,手术前干预组和对照组的躯体化、强迫、抑郁、焦虑、偏执、敌对、恐怖7个因子分均较常模高(P<0.05),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1).术后第4、24周,干预组的因子积分及其平均分逐渐下降,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_4=4.71,P_4=0.002;t_(24)=3.82,P_(24)=0.005).结论 心理治疗对患者的心理状态产生积极作用,有利于患者术后康复.
作者:陈冠璇;张惠芳;赵擎宇;杨晓平;邱云;吴文杰 刊期: 2010年第03期
回顾性分析45例孤立性肺结节患者在针型胸腔镜下完成肺楔形切除的临床资料,其中22例为良性病变,23例为肺癌.手术时间平均为98 min,平均出血量82 ml,平均住院时间9.9 d.无死亡,无严重并发症.说明该手术在鉴别孤立性肺结节性质及治疗方面安全有效,具有明显的微创优势.
作者:吴昕漪 刊期: 2010年第03期
Wallenberg综合征又称延髓背外侧综合征,由Wallenberg于1895年首次报告,经尸体解剖证实为小脑后下动脉闭塞所致,故又称小脑后下动脉闭塞综合征.现对我院2004年10月至2007年10月收治的31例Wallenberg综合征患者的临床特点进行回顾性分析.
作者:石磊;刘晓芳;迟兰芹 刊期: 2010年第03期
收集近4年皮肌炎患者61例,其中8例无肌病性皮肌炎患者(观察组),53例典型皮肌炎患者(对照组),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特点.结果 示观察组肺问质病变、关节痛、发热者分别为4例、3例、3例;对照组肺间质病变、关节痛、发热、肿瘤者分别为21例(40%)、18例(34%)、17例(32%)和6例(11%).无肌病性皮肌炎者肺间质病变的发生率较高,虽没有明显肌病表现,但可累及内脏.
作者:周晓洁;袁双龙;周蕾;巩路 刊期: 2010年第03期
在过去10~15年中,有越来越多的临床观察和研究显示,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obstructive sleep apnea,OSA)可通过多种机制使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和病死率增加.多项研究表明,冠心病患者中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的患病率明显增高,Mooe等~([1])通过多导睡眠监测发现142例冠心病患者中37%存在OSAS.
作者:王雅辉;张希龙 刊期: 2010年第03期
应用改进的桥式吻合血管背阔肌穿支皮瓣移植方法,修复5例小腿软组织缺损.皮瓣切取连带肩胛下与旋肩胛血管,与健侧小腿胫后动脉行端端吻合.皮瓣全部成活,术后随访8个月~3.5年(平均2.7年),无明显的供区功能障碍.健侧小腿经临床观察与Doppler检查,胫后动脉通畅.此术式适宜修复伤肢软组织缺损仪有1条主要动脉者,行桥式游离皮瓣移植保存了对侧肢体胫后动脉通畅.
作者:张功林;丁法明;王锦华;郭翱;陈克明;郑良君;汪龄剑 刊期: 2010年第03期
全科医生对急性疼痛患者现场急救的首要任务不是止痛,而是对这种伤害的性质、程度和危险性进行临床判断,然后决定是就地治疗还是紧急送往医院.
作者: 刊期: 2010年第03期
分析近4年厦门地区慢性荨麻疹的过敏原及其特异性脱敏治疗效果.对1250例患者进行38种吸入组及食物组变应原皮内试验,阳性率达93.76%,其中吸入组所占比例高于食物组.完成全程特异性脱敏治疗者的有效率为70.65%(378/535).
作者:王勉;黄一锦;杨萍娥;商涛;林维嘉;张益珠 刊期: 2010年第03期
心房颤动(房颤)发病率的增加与多种因素有关,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肥胖率逐年增加,近年来发现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bstructive sleep apnea hypopnea syndrome,OSAHS)是房颤重要的临床相关因素.超重但未达到肥胖标准的西方中年成人OSAHS发病率约为有嗜睡症状人群的4~5倍~([1]).
作者:刘丹;张海澄 刊期: 2010年第03期
对8例股骨外髁骨软骨骨折患者,采用关节镜引导下结合微小切口复位可吸收棒内固定术进行治疗.术后随访8~12个月,平均(10±2)个月,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术前(42±4)分,术后(87±6)分(P<0.05);膝关节活动范围术前(78±13)°,术后(125±9)°(P<0.05).关节镜引导下结合微小切口治疗股骨外髁骨软骨骨折,具有创伤小、并发症少、功能恢复好等优点.
作者:张大刚;邓章云;胡兆洋;游红林;胡波;蒲川成 刊期: 2010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不同病因所致胆囊壁增厚的超声图像特征及其意义.方法 选择2007年1月至2008年12月我院住院胆囊壁增厚患者127例,依据临床资料和部分术后病理结果分为:急性胆囊炎组33例,慢性胆囊炎组24例,心、肝、肾疾病组40例,其他原因组30例.选择2008年3月至12月我院88例无胆囊疾患史及其他能够引起胆囊壁增厚的健康体检者,按照是否禁食分为空腹对照组52例和餐后对照组36例.均测量比较其胆囊壁厚度并分析其声像图特征.结果 空腹对照组胆囊壁厚(2.4±0.3)mm,餐后对照组(3.4±0.2)mm,急性胆囊炎组(5.6±0.4)mm,慢性胆囊炎组(4.2±0.3)mm,心、肝、肾疾病组(8.6±0.5)mm,其他原因组(3.4±0.3)mm.餐后对照组及各病变组胆囊壁厚与空腹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慢性胆囊炎组与急性胆囊炎组及心、肝、肾疾病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其他原因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急性胆囊炎超声声像图以内膜改变为重,心、肝、肾疾病胆囊壁呈规则均匀的双边征,这与慢性胆囊炎引起的胆囊壁增厚较易鉴别.而其他原因组部分声像图特点与慢性胆囊炎有类似之处.结论 胆囊壁增厚是一种非特异性病理表现,可由胆囊本身及胆囊外疾病引起.超声显示胆囊壁增厚时,应结合临床资料和声像图特点,鉴别引起胆囊壁增厚的原因.
作者:薛利芳;王雪;赵艺超;张珊珊 刊期: 2010年第03期
抽取于本院初诊的孕10~14周孕妇574例,检测并分析血红蛋白(Hb)水平及其影响因素.孕妇平均Hb 123.8 g/L,27例Hb<110 g/L,占4.7%.孕妇Hb与孕前体重指数、动物肝脏及血制品摄入频次和孕次呈正相关,与孕周呈负相关.因此,孕前体重指数偏低的孕妇应为防治贫血的重点人群,应指导孕妇自孕13周起增加富铁食物摄入频次,同时加强减少孕次的宣传教育.
作者:滕越;杨勤兵 刊期: 2010年第03期
睡眠呼吸暂停(sleep apnea,SA)的主要特点是睡眠过程中由于上气道完全或部分阻塞(或)呼吸中枢驱动降低导致呼吸暂停,从而产生慢性间歇性低氧、二氧化碳潴留、反复胸腔内负压增大、反复微觉醒、睡眠结构异常、白天嗜睡及记忆力下降,并可引起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等.
作者:何权瀛;陈宝元;张希龙 刊期: 2010年第03期
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SAS)和糖尿病均是具有较高潜在危害性的现代常见病,两者的临床并存率较高,提示可能具有较密切的相关性.近年来国内外对两者的相关性和机制、可能的干预治疗方法进行了较多的研究.
作者:孙赟;张希龙 刊期: 2010年第03期
对上海某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老年护理病房供求双方进行问卷调查及小组访谈.内容包括供方的人力资源配置、运营模式、护工状况以及需求方状况等.结果 显示,老年护理病房(150张床)运营模式以医疗为主,医疗费用占总结算费用的82.6%;住院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评分平均为25分,护理需求偏蕈;73%的护工为小学文化程度;供求双方存在护工依赖现象,出入院瓶颈问题凸显.因此需改进服务模式,动员社会护理力量,解决出入院瓶颈问题.
作者:孙海英;徐娟娟;黄海蓉 刊期: 2010年第03期
随着社会的发展,胸部损伤患者越来越多.本研究回顾总结我院自2003年1月至2008年12月收治的210例重症胸部损伤患者情况,总结如下.
作者:魏建强;张华;杨景伟 刊期: 2010年第03期
一、胃食管反流病(GERD)的患者经常就诊于呼吸科GERD是消化系统常见病,约15%~44%的正常人每月发生一次反流症状.值得注意的是,虽然烧心、反酸是GERD常见的症状,但也有少数患者消化系统以外的临床表现更为突出,为此就诊于其他科室,尤其是呼吸科.
作者:吴东;朱峰;陈嘉林 刊期: 2010年第03期
近年来非酒精性脂肪肝(non-alcoholic fatty liver,NAFL)的发病率正逐年上升,并成为人们普遍关注的一个公共健康问题~([1]).现对NAFL的临床特征及危险因素进行分析.
作者:甘小玲;陈庆瑜;洪俊;叶枫;刘小珍 刊期: 2010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