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利锋;沙泉;张淑妙;张艳华
作者: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探讨腹腔镜联合胃镜在胃间质瘤手术治疗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50例胃间质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20例行传统开腹手术(开腹组),30例行腹腔镜联合胃镜手术(联合组)。比较两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恢复进食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和并发症等。结果联合组中转开腹手术1例(3.33%,1/30),主要是因为肥胖,术中发生肿瘤破裂1例。两组患者所有标本切缘无肿瘤残留。两组肿瘤直径和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术中出血量、术后恢复进食时间和术后住院时间明显少于开腹组[(26.33±14.21)ml 比(42.57±15.67)ml、(37.96±8.80)h比(60.14±13.41)h和(6.42±2.80)d比(12.04±4.69)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无围手术期死亡发生,未发生明显胃出血、吻合口狭窄、吻合口漏等并发症。传统组术后发生切口脂肪液化3例、切口感染2例,联合组术后发生肺感染1例,均给予对症治疗后痊愈。结论腹腔镜联合胃镜手术治疗胃间质瘤具有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术后胃肠功能恢复快,住院时间短等优势,且未发生重大并发症,是较为理想的微创术式。
作者:金鹏飞;王卫军;邵春法;李剑锋;方钱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分析孕前腹腔镜下宫颈峡部环扎术治疗宫颈功能不全的妊娠结局。方法回顾性分析78例因宫颈功能不全行孕前宫颈峡部环扎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40例行腹腔镜下宫颈峡部环扎术(腹腔镜组),38例行经阴道宫颈峡部环扎术(经阴道组),比较两组手术时间、并发症、妊娠期宫颈长度、孕周延长时间、分娩孕周、围生儿体质量、围生儿存活率、宫腔感染率等。结果腹腔镜组妊娠期宫颈长度、孕周延长时间、围生儿体质量、足月分娩率和围生儿存活率明显高于经阴道组[(4.35±0.52)cm比(3.51±0.66)cm、(116.7±9.8)d比(90.2±5.2)d、(3050±759)g比(2500±431)g、60.0%(24/40)比31.6%(12/38)和95.0%(38/40)比78.9%(30/38)],宫内感染率明显低于经阴道组[2.5%(1/40)比18.4%(7/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手术时间和手术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孕前腹腔镜下宫颈峡部环扎术后能够维持宫颈功能不全患者妊娠期有效的宫颈长度,提高手术成功率,延长孕周,改善围生期结局。
作者:李全香;严凤 刊期: 2017年第01期
重症患者在感染、创伤、休克等因素打击下,易出现新发生的急性肾损伤(acute kidney injury,AKI)或在原有慢性肾功能不全基础上急性加重。急性恶化的肾脏功能与其他重要器官(心、肺、肝、脑等)的功能相互影响及AKI本身对代谢产物、容量及酸碱平衡等的影响,导致患者病情进一步加重,进而可能影响患者预后。因此,需要密切关注重症患者肾脏功能,尽可能避免AKI的发生,一旦发生AKI时应尽量做到早诊断、早治疗。但在临床过程中,如何做到早期准确地诊断以及AKI的规范化治疗策略、肾脏替代治疗(renal replacement therapy, RRT)应用规范等仍缺乏统一的理想标准,仍是目前的热点与难点。
作者:黄英姿;杨毅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取石网篮在输尿管镜下钬激光碎石术治疗上段输尿管结石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96例输尿管上段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均行输尿管镜下钬激光碎石术治疗,其中术中应用取石网篮48例(观察组),术中未应用取石网篮48例(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碎石成功率、结石残留率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两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碎石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97.92%(47/48)比75.00%(36/48)],结石残留率明显低于对照组[4.17%(2/48)比18.75%(9/4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输尿管镜下钬激光碎石术治疗上段输尿管结石术中使用取石网篮可更彻底地清除结石,减少结石残留率,且不影响手术的安全性,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吴运海;郝强;胡彬;贾洪涛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应用快速康复外科(FTS)理念,探讨在胸腔镜肺大疱切除术后不放置胸腔闭式引流管的可行性、安全性及优越性。方法回顾性分析通过胸腔镜手术治疗的53例肺大疱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胸腔镜手术后不放置胸腔闭式引流管29例(FTS组),术后常规放置胸腔闭式引流管24例(传统组)。比较两组患者术后24 h氧合指数,术后24、48、72 h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并发症,术后住院时间,住院费用等。结果 FTS组和传统组术后24 h氧合指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12.4±16.4)mmHg(1 mmHg=0.133 kPa)比(330.6±13.2)mmHg,P>0.05]。FTS组术后24、48、72 h VAS 均明显低于传统组[(2.6±1.1)分比(4.3±1.6)分、(1.6±0.9)分比(3.8±1.4)分和(0.8±1.0)分比(2.9±1.4)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FTS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术后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均明显低于传统组[13.8%(4/29)比37.5%(9/24)、(3.2±0.9)d比(6.2±1.2)d和(1.3±0.3)万元比(1.5±0.4)万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FTS理念在胸腔镜肺大疱切除术中的应用是可行的、安全的,具有一定的优势。
作者:李春;刘召;王立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对于慢性硬脑膜下血肿(CSDH)术后并发症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172例CSDH并且行钻孔引流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82例服用阿托伐他汀(阿托伐他汀组),90例未服用阿托伐他汀(对照组),比较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均随访至术后6个月,对照组总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高于阿托伐他汀组[47.78%(43/90)比31.71%(26/82)],其中对照组硬脑膜下血肿复发率、硬脑膜下积液发生率均明显高于阿托伐他汀组[22.22%(20/90)比8.54%(7/82)、28.89%(26/90)比12.20%(10/8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颅内积气、急性硬脑膜外及硬脑膜下血肿发生率和引流管导致脑损伤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可显著改善CSDH患者手术预后,尤其可降低硬脑膜下血肿复发率及硬脑膜下积液发生率。
作者:胡文富;李军;杨非;孙家合;宋怡诚 刊期: 2017年第01期
作者:《中国医师进修杂志》编辑部 刊期: 2017年第01期
摘要应概述研究的目的、方法、结果(包括主要数据)和结论,应具有独立性和自含性,即不阅读全文就能获得必要的信息。中文摘要一般400字左右,英文摘要可略详于中文摘要(约250个实词)。中、英文摘要的主要内容应一致。摘要应着重反映新内容和作者特别要强调的观点。不必列出本学科已成为常识的内容。不要简单地重复文题中已有的信息。摘要采用第三人称的写法,不列图、表,不引用文献,不加评论和解释。中文摘要中使用英文缩略语,应于首次使用时注出其中文全称,无需同时将其英文全称注出;对尚无合适汉语译名的新术语,可使用原文或译出后加括号注明原文。英文摘要中的缩略语,应于首次使用时将其英文全称注出。
作者: 刊期: 2017年第01期
作者:《中国医师进修杂志》编辑部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啶复合舒芬太尼对游离皮瓣移植术后镇痛效果及血管危象的影响。方法选择ASA分级Ⅰ~Ⅱ级择期行游离股前外侧皮瓣移植修复软组织缺损患者4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Ⅰ组和Ⅱ组,每组20例。Ⅰ组患者自控静脉镇痛(PCIA)药物:舒芬太尼1.0μg/(kg · d)+托烷司琼5 mg/100 ml,Ⅱ组PCIA药物:舒芬太尼1.0μg/(kg · d)+右美托咪啶1.0μg/(kg·d)+托烷司琼5 mg/100 ml。两组PCIA泵持续量2 ml/h,单次负荷剂量2 ml,锁定时间15 min。记录两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Ramsay镇静评分、术后48 h内PCIA泵按压次数、术后满意度评分及不良反应和血管危象发生情况。结果Ⅱ组术后6、12、24及48 h VAS均明显低于Ⅰ组[(2.18±0.41)分比(3.00±0.63)分、(2.64±0.51)分比(3.82±0.60)分、(2.55±0.52)分比(3.36±0.51)分和(2.27±0.47)分比(3.09±0.70)分],Ramsay 镇静评分均明显高于Ⅰ组[(2.42±0.51)分比(2.00±0.58)分、(2.74±0.45)分比(2.11±0.57)分、(2.58±0.51)分比(2.05±0.52)分和(2.53±0.51)分比(2.00±0.47)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Ⅱ组术后48 h内PCIA泵按压次数明显少于Ⅰ组[(3.75±1.45)次比(8.25±2.61)次],术后满意度评分明显高于Ⅰ组[(2.47±0.51)分比(1.60±0.50)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总不良反应发生率和血管危象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右美托咪啶辅助术后镇痛,可稳定患者术后情绪,增强镇痛效果,降低阿片类药物的需要量及不良反应,患者术后满意度高,且未增加血管危象的发生率。
作者:王冬冬;马婷婷;黄凯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评价CT引导经皮肺穿刺活检对纤维支气管镜检查阴性患者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51例肺中央型病变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均先行纤维支气管镜检查结果阴性后行CT引导下经皮穿刺活检。记录患者的穿刺次数、并发症、病理等。根据病灶大小将患者分为三组:2.5~4.5 cm组、4.6~6.5 cm组、>6.5 cm或肿块已波及段以下支气管组。结果51例患者病灶直径2.5~10.8 cm,平均4.9 cm,共穿刺86次,43例(84.3%)获得明确病理诊断,其中肺小细胞癌14例,肺鳞癌11例,腺癌6例,神经内分泌癌1例,腺鳞癌4例,硬化性血管瘤2例,结核2例,炎性假瘤2例,大细胞癌1例。24例(47.1%)发生并发症,其中少量气胸10例,术中、术后咳血及痰中带血6例,中至大量气胸5例(3例行胸腔闭式引流),针道渗血2例,胸腔内出血合并胸壁血肿1例,无死亡病例。2.5~4.5 cm组22例、4.6~6.5 cm组17例、>6.5 cm或肿块已波及段以下支气管组12例,三组明确诊断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81.8%(18/22)、14/17、11/12,P>0.05],三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63.6%(14/22)、7/17、2/12,P<0.05]。结论对肺中央型病变常规首选纤维支气管镜检查,但由于病变的多样性,难免出现假阴性情况,对这些患者采用CT引导下经皮穿刺活检是可行、安全的,活检阳性率较高,相关风险较低。
作者:张利锋;沙泉;张淑妙;张艳华 刊期: 2017年第01期
“抗生素元年”以来,抗生素在人类战胜各类感染性疾病过程中发挥了关键作用,但近年日益突出的多重耐药(multi-drug resistance,MDR)问题正在不断向临床抗感染治疗发起冲击。相对于敏感菌感染或未感染者,MDR感染患者存在病死率高、感染后住院时间和住ICU时间延长、诊断及治疗的费用增加、抗生素不良反应风险增加及成为传播源等危害[1],患者及家属面临极大的生活困扰及经济负担。因此,有效减缓MDR的产生,防控其传播,成为保障治疗效果、改善预后的重要环节。这一议题引起了全球医学界、政府与社会的广泛关注。
作者:娄然;姜利 刊期: 2017年第01期
镇静治疗已成为重症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对于机械通气患者的镇静深度,不仅学术上仍存在一些争论,而且在不同医院的临床实施中也存在较大的差异。2016年9月在大连召开的中国危重病医学大会上,一场有关“机械通气患者是否应当保持浅镇静状态?”的辩论吸引了众多与会代表的积极参与。各方专家旁征博引,演绎了一场精彩的辩论,同时对临床医师如何正确认识与实施浅镇静策略提供了有益的指导意见。
作者:刘京涛;杨毅;安友仲;马朋林;马晓春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观察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椎间盘形态,探讨其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75例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MRI、X线及CT等临床资料,观察椎间盘损伤程度,并研究其与椎体骨折程度、终板损伤程度的相关性,测量不同椎间盘损伤患者的椎体前缘高度、椎间隙高度及后凸Cobb角。结果患者椎间盘损伤程度与终板损伤程度呈正相关(P<0.01);患者椎间盘损伤程度与伤椎骨折程度呈正相关(P<0.01)。Ⅰ~Ⅳ型椎间盘损伤患者随着椎间盘损伤程度的加重椎体前缘高度、椎间隙高度逐渐变小[(0.68±0.05)、(0.61±0.03)、(0.58±0.03)、(0.42±0.05)mm,(0.31±0.06)、(0.29±0.03)、(0.24±0.06)、(0.22±0.02)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椎间盘损伤程度患者后凸Cobb角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椎间盘形态学观察较为重要,其损伤程度与椎体骨折程度、终板损伤程度密切相关。
作者:肖运祥;陈海丹;刘杨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观察法舒地尔联合尼莫地平治疗颅内动脉瘤栓塞术后脑血管痉挛(CVS)的临床效果。方法将43例颅内动脉瘤栓塞术后CVS患者按治疗方法分为尼莫地平组(21例)和法舒地尔联合尼莫地平组(22例)。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大脑中动脉血流速度、出院时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于出院后3个月采用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判定疗效。结果两组治疗后7和14 d大脑中动脉血流速度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尼莫地平组:(111±14)和(94±15)cm/s比(147±30)cm/s,法舒地尔联合尼莫地平组:(98±11)和(79±14)cm/s比(132±31)cm/s],而且法舒地尔联合尼莫地平组治疗后14 d明显低于尼莫地平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法舒地尔联合尼莫地平组出院时GCS和出院后3个月恢复好率明显高于尼莫地平组[(13.73±2.55)分比(11.43±3.99)分和90.91%(20/22)比61.90%(13/2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法舒地尔联合尼莫地平治疗可明显缓解脑动脉瘤栓塞术后患者的脑血管痉挛,改善患者预后。
作者:彭龙锋;曲绍霞;姜京超;姜明旭;纪宇明;李学芝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的红细胞容积分布宽度(RDW)与肝纤维化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方法连续性选择CHB患者164例,根据基于4项因素肝纤维化指数模型(FIB-4)指数分为低值组(FIB-4<1.45,116例)、中值组(FIB-41.45~3.25,31例)及高值组(FIB-4>3.25,17例),比较各临床资料及实验室指标;再根据 RDW 的四分位数将患者分为Ⅰ组(RDW<0.113,43例)、Ⅱ组(RDW 0.113~0.119,40例)、Ⅲ组(RDW 0.120~0.127,43例)、Ⅳ组(RDW>0.127,38例),比较FIB-4;采用Spearman法对RDW与FIB-4进行相关分析。结果低值组、中值组、高值组RDW和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逐渐升高[0.117±0.011、0.122±0.010、0.134±0.018和(18.9±7.3)、(28.2±10.4)、(44.1±13.3)U/L],而血小板逐渐降低[(211.3±48.8)、(159.3±40.0)、(150.4±31.2)×109/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Ⅰ组、Ⅱ组、Ⅲ组、Ⅳ组FIB-4逐渐增高(1.07±0.74、1.11±0.56、1.35±0.70、2.03±1.0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pearma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FIB-4与RDW呈显著正相关(r=0.447,P<0.01)。结论 CHB患者随着FIB-4升高RDW也随着增加,RDW与纤维化严重程度密切相关,RDW可能对肝纤维化的进程有潜在的评估价值。
作者:叶扬;钮志林;高胜利;徐密琴 刊期: 2017年第01期
作者: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单孔腹腔镜手术治疗儿童腹股沟嵌顿疝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单孔腹腔镜联合硬膜外穿刺针手术治疗儿童腹股沟嵌顿疝32例的疗效。结果32例患儿均顺利完成手术。25例单侧疝手术时间(16.24±4.67) min,7例双侧疝手术时间(21.69±5.85)min,术中出血量(2.50±0.56)ml。患儿术后肠蠕动恢复时间(16.42±4.86)h,术后住院时间(3.25±0.82)d。术中探查合并对侧隐匿疝7例,嵌顿疝内容物27例为肠管,3例为卵巢,2例为大网膜。手法和无损伤钳协助复位均顺利还纳,32例嵌顿疝内容物血运均良好。随访(15.62±5.34)个月,无复发及睾丸或卵巢萎缩。结论单孔腹腔镜手术治疗儿童腹股沟嵌顿疝可高位结扎疝囊,且不破坏腹股沟管解剖结构,直视下探查嵌顿疝内容物损伤情况,术中可同时处理对侧隐匿疝。该技术安全、有效、微创,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沈刚;李功俊;周立军;陈媛;王晓一 刊期: 2017年第01期
ICU 重症患者营养不良的发生率在30%~50%[1],而营养不良导致重症患者总住院时间及住ICU时间明显延长、并发症增多,尤其是感染性并发症及病死率明显上升,总住院费用增加45%~102%[2],医患矛盾风险增加。重症患者的营养治疗近年越来越受到重视,其临床获益也得到进一步的验证。营养治疗是重症患者综合治疗的重要一环,尤其是感染患者,只有其营养状态好转、机体抵抗力改善,才能真正治愈,否则即使感染一度得到控制,也容易发生二重感染,导致病情加重,甚至死亡。大量重症患者营养治疗相关的研究性文献不断涌现,在此基础上不同国家和地区分别制定了相应的临床营养实践指南,为指导和规范临床实践提供了帮助,同时也存在一些争议。现就重症患者的营养治疗问题进行阐述和分析。
作者:张久之;万献尧 刊期: 2017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