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肝癌抗转移治疗研究进展

杜玲;杨建民

关键词:肝癌, 抗转移治疗, 肿瘤血管生成, 治疗研究, 治疗失败, 药物治疗, 细胞, 免疫治疗, 基因治疗, 基础研究, 复发转移, 多步骤, 粘附, 死亡, 迁移, 降解, 基质, 患者, 调控
摘要:肝癌复发转移是患者治疗失败甚至死亡的主要原因,是一个由一系列基因参与调控的多步骤的复杂过程,涉及细胞的粘附、基质的降解、细胞的迁移及肿瘤血管生成等多个环节川.抗转移治疗研究已成为近年肝癌基础研究的热点.现本文就肝癌抗转移治疗在免疫治疗、基因治疗和新型药物治疗等方面的新进展作一简要综述.
浙江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子宫内膜浆液性乳头状癌的超声特征

    子宫内膜浆液性乳头状癌(uterine papillary serous carcinoma,UPSC)是子宫内膜癌的一种少见类型,属于BokhmanⅡ型(即非激素依赖型)子宫内膜癌,其恶性程度高、预后差,危险因素、预后因素尚不确定,治疗方法不甚理想.由于UPSC发病率低,临床医师对这类少见肿瘤的认识仍然有限.近年来国内外关于UPSC的文献报道逐渐增多,但主要针对流行病学、病理诊断、临床特征、预后和生存率,而对超声表现报道较少.现对本院收治的18例UPSC患者的声像图特征作一分析,以期提高临床诊断水平.

    作者:秦佳乐;丁志明;鲁红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72例非标量血液产生原因分析

    采血人员在工作中由于多种因素,会造成血液采集量的不足或超量.按GBl8469-2001<全血及成分血质量要求>,采集血液容量的偏差应不超过标准量的±10%,超过±10%的血液称为非标量血液.非标量血液由于袋内血液与保养液比例失衡,血液的理化性质及红细胞的生理状态会发生变化,若用于临床常导致输血反应,一般作报废处理.笔者对72例非标量血液产生的原因作了回顾性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干预措施,以预防和减少非标量血液的产生,现报道如下.

    作者:巩玉梅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妊娠合并水痘1例

    患者女,27岁,G1P0,孕38+4周,因出现皮疹及水疱伴发热3d,于2006年1O月10日人院,发病前无与水痘患者接触史.入院体检:138.5℃,:Bp116/76mmHg,全身散在水疱疹,水疱直径1~2mm,局部有破损,以躯干部多见;产科检查:宫底高32cm,腹围95cm,左枕前位,胎心率150~160次/min,不规则宫缩,胎膜未破.实验室检查:白细胞计数8.8×10~9/L、中性粒细胞

    作者:周淑君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肾动脉狭窄的临床价值

    肾动脉狭窄是.肾性高血压的常见病因之一,发生率约0.5%~5%.现对我院临床疑为肾性高血压,经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确诊肾动脉狭窄患者的临床资料作一回顾性分析,报道如下.

    作者:张天宁;陈涧新;冯俊玲;黄俊英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奥卡西平治疗癫痫54例临床分析

    奥卡西平(oxcarhazepine,OXC)为卡马西平的10-酮类衍生物,是一种新型抗癫痫药,临床上主要用于单药治疗儿童和成人部分性发作和全面发作,或作为难治性癫痫的添加治疗.2004年美国FDA推荐其作为新诊断的部分性癫痫一线用药.国内目前对于OXC的研究相当少,已有的研究观察也仅局限于疗效和副作用的观察,且例数有限.我们对采用OXC治疗的癫痫患者资料进行分析,现报道如下.

    作者:蒋艳;丁美萍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藏毛窦3例报告

    1995~2004年我院诊治经病理检查证实的藏毛窦3例,均为男性,年龄25~29岁,其中1名黑种人,2名黄种人,报道如下.例1男,29岁,黑种人,因骶尾部反复形成脓肿并破溃4年余就诊.查体:骶尾部有一窦道口,流出水样分泌物,周围体毛浓密.治疗:行一期切除缝合术.全层切除包括窦口在内的慢性增生组织.lOd后拆线,切口甲级愈合.术后病理检查:病变组织被覆鳞状上皮,大量淋巴细胞浸润,诊断为异物性肉芽肿.

    作者:杜毅;陈侃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BASO快速染色法提高白血病细胞中Auer小体检出率

    近年来急性白血病的发病率有所上升,2007年我院平均每3-4d即可收治l例.急性白血病的诊断主要依据白血病细胞形态学检验,目前临床常把白血病分M0~M78个类型,其中M2、M4、M5在区分上相对有难度.而Auer小体的数量和形态可以辅助区分急性单核细胞和粒细胞,故我们采用BASO快速染色法提高白血病细胞中Auer小体检出率,以期对白血病临床分型有所帮助.

    作者:董敖;饶月丽;王友赤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脑干听觉诱发电位对脑弥漫性轴索损伤诊断的价值

    脑弥漫性轴索损伤(DAI)由Adams等于1982年正式命名,用于描述头部外伤后以脑深部神经轴索肿胀、断裂为特征的脑损伤类型,多见于重型颅脑损伤,是头部伤致死和致残的重要原因.而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能较精确客观地反映脑干不同水平的功能状态,故我们通过回顾性分析67例DAI患者临床资料,以探讨BAEP在DAI临床诊断及预后评估中的价值.

    作者:黄俊军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43例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合并胎儿生长受限临床分析

    子痫前期是妊娠期特有的孕妇并发症,其发生率为3%~5%,是导致孕产妇和围产儿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发生于20-34孕周的子痫前期属早发型,处理不当预后极差,尤其是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合并胎儿生长受限(FGR),严重影响围生儿结局,临床应引起足够重视.为此,本文对我院近年收治的43例单胎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合并FGR病例进行总结分析,报道如下.

    作者:郦秀丽;张颖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常见食物及其提取物的血糖调节机制研究进展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方式的不断变化和社会老龄化,糖尿病的发病率逐年升高.WHO新数据显示,2000年全球糖尿病患者约为1.7亿,预计到2030年将增加到3.7亿之多.糖尿病应采用综合治疗,包括饮食治疗、运动治疗、心理治疗、口服药物治疗和注射胰岛素治疗.饮食治疗是基础治疗,许多常见食物都具有一定的调节血糖的功效.现将近年来研究较多的调节血糖的食物及其有效成分和相关机制概述如下.

    作者:吴妍;张爱珍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11例临床分析

    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简称:原发性甲旁亢)在我国是一种比较少见的内分泌疾病,因其临床表现复杂多变,缺乏特异性,体征隐蔽,常导致误诊、漏诊,故加深对本病的认识,熟悉其临床表现,选择合适的辅助检查,是诊断并及时治疗原发性甲旁亢的关键.现笔者结合文献对11例原发性甲旁亢作一回顾分析.

    作者:陈敏;邹玉婷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超声心动图对主动脉冠状窦瘤及其破裂的诊断价值

    主动脉冠状窦瘤又称Valsalva's窦瘤,当瘤壁破裂与邻近的心腔相通形成血液分流时,即称之为主动脉冠状窦瘤破裂.该病临床上较为少见,是心血管疾病的急症之一,若治疗不及时可导致心衰或心包填塞,死亡率较高.尽管主动脉冠状窦瘤破裂临床诊断较为困难,但超声心动图可以为诊断和治疗提供科学的依据.本文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主动脉冠状窦瘤患者的临床资料,以探讨超声心动图对主动脉冠状窦瘤及其破裂的诊断价值,现报道如下.

    作者:叶瑞忠;徐佩莲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外周血调节性T细胞的检测及意义

    类风湿关节炎(RA)是一种以细胞免疫紊乱为主的自身免疫性疾病,RA的免疫学异常包括T细胞亚群失调和T细胞的异常活化.调节性T细胞(Treg)可通过抑制自身反应性淋巴细胞的活化、增殖来维持机体的免疫耐受.本研究对RA患者外周血的Treg(CD4+CD25+high)以及活化的CD4+T(CD4+CD25+)细胞的表达进行了检测,并结合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现报道如下.

    作者:陈磊;张钧;谢鑫友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肝癌抗转移治疗研究进展

    肝癌复发转移是患者治疗失败甚至死亡的主要原因,是一个由一系列基因参与调控的多步骤的复杂过程,涉及细胞的粘附、基质的降解、细胞的迁移及肿瘤血管生成等多个环节川.抗转移治疗研究已成为近年肝癌基础研究的热点.现本文就肝癌抗转移治疗在免疫治疗、基因治疗和新型药物治疗等方面的新进展作一简要综述.

    作者:杜玲;杨建民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心包切开综合征患者的急诊护理

    心包切开术后综合征是心脏外科的常见术后并发症,其临床表现主要是发热,心前区疼痛,气促伴心包以及胸膜渗出,多数发生在心脏直视手术之后1~2周内.由于本病起病较急,症状欠典型,且距离术后时间短,因此容易与术后心功能不全及术后特殊感染相混淆,造成误诊、漏诊.我院自2006年以来,共急诊留观、收治了15例心脏直视手术后心包切开综合征病例,通过合理的治疗和精心的护理,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将有关经验总结如下.

    作者:支杭英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慢性肝炎患者干扰素α-2b治疗前后TAR、MDA的变化

    机体患慢性乙型肝炎时,氧自由基穿透肝细胞膜,易使DNA链断裂而导致肝细胞破坏,严重可能导致肝硬化、肝癌等病变,故临床应给予及早有效的治疗.本文观察了32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干扰素(IFN)α-2b治疗前后血清中总抗氧化能力(TAR)和丙二醛(MDA)的浓度变化,旨在探讨IFN α-2b在治疗慢性乙型肝炎中的临床价值.

    作者:王雪春;张晓萍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糖尿病患者ABI、TBI和多普勒血流波形变化的相关分析

    目的 探讨踝一肱指数(ABI).趾-肱指数(TBI)及结合多普勒血流波形改变在评估DM患者周围血管病变(PVD)时的意义.方法 用多普勒血管检测仪和光电容积测定动脉压模式测定289例DM患者ABI、TBI.观察其多普勒血流波形的变化.结果 TBI与ABI显著相关(r=0.48,P<0.01).在ABI≥1.3组,ABI-TBI平均差值变异与其他两组相比有显著性意义(P<0.01),ABI与多普勒血流波形改变的一致性不高(κ=0.241,P<0.01).结论 提示在测定DM患者ABI时,应同时观察多普勒血流波形.当ABI≥1.3时,应同时测定TBI及观察多普勒血流波形改变来评估DM患者下肢动脉缺血的情况.

    作者:叶挽澜;庞晓虹;王永健;单鹏飞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细菌性肝脓肿合并糖尿病与非合并糖尿病者临床及病原菌分析

    细菌性肝脓肿是由于细菌经各种途径进入肝脏.肝实质发生炎症坏死,形成脓肿,是一种继发性感染性疾病.糖尿病是细菌性肝脓肿的重要危险因素,细菌性肝脓肿合并糖尿病(DLA)患者占糖尿病患者的14.9%~40.O%.近年来,细菌性肝脓肿的病原菌结构发生了改变,肺炎克雷伯杆菌已经成为细菌性肝脓肿的主要致病菌.本研究旨在探讨糖尿病及非糖尿病患者细菌性肝脓肿的差异,为其诊断、治疗及预后判断提供依据.

    作者:吴旻;周华;俞云松;黄美先;王淑颖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卡马西平联合氟桂利嗪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

    三叉神经痛是三叉神经分布区短暂反复发作的电击样、刀割样或撕裂样剧痛,在鼻翼、颊部和舌可以有扳机点,导致患者不敢洗脸、进食、刷牙,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三叉神经痛可分原发性和继发性,继发性三叉神经痛常为小脑脑桥及邻近部位的肿瘤、外伤等所致,需要手术治疗;而原发性三叉神经痛原因不明,是一种慢性疼痛综合征,药物治疗通常被作为首选.我院采用卡马西平联合用氟桂利嗪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吴永光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糖皮质激素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病死率作用的Meta分析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是由多种致病因素引起,临床上以呼吸窘迫和严重低氧血症为主要特征的特殊类型的呼吸衰竭.近年来,虽然临床上采用了原发病、抗炎和机械通气治疗等方法治疗ARDS,但其病死率仍然很高.糖皮质激素(glucocorticoid,GC)在临床上运用多,时间久,但其疗效始终存在很大的争议,大多数持否定态度的学者认为它并不能降低患者的病死率.本文旨在通过Meta分析揭示GC能否降低ARDS患者的病死率,为临床上运用GC作一参考.

    作者:楼利剑;娄域峰 刊期: 2008年第09期

浙江医学杂志

浙江医学杂志

主管:浙江省卫生厅

主办:浙江省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