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11例临床分析

陈敏;邹玉婷

关键词:原发性甲旁亢, 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 临床表现, 内分泌疾病, 及时治疗, 辅助检查, 特异性, 诊断, 选择, 误诊, 文献, 漏诊
摘要: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简称:原发性甲旁亢)在我国是一种比较少见的内分泌疾病,因其临床表现复杂多变,缺乏特异性,体征隐蔽,常导致误诊、漏诊,故加深对本病的认识,熟悉其临床表现,选择合适的辅助检查,是诊断并及时治疗原发性甲旁亢的关键.现笔者结合文献对11例原发性甲旁亢作一回顾分析.
浙江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糖皮质激素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病死率作用的Meta分析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是由多种致病因素引起,临床上以呼吸窘迫和严重低氧血症为主要特征的特殊类型的呼吸衰竭.近年来,虽然临床上采用了原发病、抗炎和机械通气治疗等方法治疗ARDS,但其病死率仍然很高.糖皮质激素(glucocorticoid,GC)在临床上运用多,时间久,但其疗效始终存在很大的争议,大多数持否定态度的学者认为它并不能降低患者的病死率.本文旨在通过Meta分析揭示GC能否降低ARDS患者的病死率,为临床上运用GC作一参考.

    作者:楼利剑;娄域峰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妊娠合并水痘1例

    患者女,27岁,G1P0,孕38+4周,因出现皮疹及水疱伴发热3d,于2006年1O月10日人院,发病前无与水痘患者接触史.入院体检:138.5℃,:Bp116/76mmHg,全身散在水疱疹,水疱直径1~2mm,局部有破损,以躯干部多见;产科检查:宫底高32cm,腹围95cm,左枕前位,胎心率150~160次/min,不规则宫缩,胎膜未破.实验室检查:白细胞计数8.8×10~9/L、中性粒细胞

    作者:周淑君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拉米夫定联合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防治肝移植术后乙型肝炎复发的疗效研究

    多项研究结果显示,肝移植术后乙型肝炎(下文简称乙肝)复发(指术后乙肝表面抗原阳性时间持续超过3周或转阴后又重新转阳)是导致其术后死亡的主要原因川.近年来随着乙肝免疫球蛋白及核苷类药物的应用,乙肝复发率已明显降低,但长期应用拉米夫定易增加乙肝病毒(HBV)变异的危险性,且术前发生YMDD变异与术后乙肝复发率有明显相关性;同时,大剂量长期应用乙肝免疫球蛋白不仅价格昂贵,且同样易造成HBV基因突变.

    作者:陈耀敏;郑树森;王伟林;张珉;沈岩;吴健;严盛;徐骁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高滴度IgM抗-E合并IgG抗-c患者的大量输血

    因各种不完全抗体引起配血不合的报道较多,原因多由一种抗体引起,但因IgM型合并IgG型的不完全抗体引起的配血不合则较为少见.IgM抗-E在0.9%NaCl溶液(以下简称生理盐水)介质中即可检测到,但Rh系统中抗体引起配血不合多见于IgG抗-E、抗-C、抗-c,而此类抗体需在特殊介质中(如聚凝胺介质、酶介质、抗人球蛋白介质等)能检测到.本文现将1例特殊的患者输血处理情况报道如下.

    作者:陈荣军;王靖;王春风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心包切开综合征患者的急诊护理

    心包切开术后综合征是心脏外科的常见术后并发症,其临床表现主要是发热,心前区疼痛,气促伴心包以及胸膜渗出,多数发生在心脏直视手术之后1~2周内.由于本病起病较急,症状欠典型,且距离术后时间短,因此容易与术后心功能不全及术后特殊感染相混淆,造成误诊、漏诊.我院自2006年以来,共急诊留观、收治了15例心脏直视手术后心包切开综合征病例,通过合理的治疗和精心的护理,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将有关经验总结如下.

    作者:支杭英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进展性脑梗死与稳定性脑梗死的临床相关因素分析

    进展性脑梗死(SIP)指发病后患者神经功能缺失症状在48h内或更长的时间逐渐进展或呈阶梯式加重,这类疾病病死率、致残率均较高,严重影响患者的预后,并易引起医患纠纷,应引起神经内科临床工作人员的重视.笔者收集了发病24h内入院的急性脑梗死患者103例并进行分析、报道如下.

    作者:官俏兵;张晓玲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网织红细胞平均激光散射性及分布宽度的临床应用探讨

    目的 探讨网织红细胞平均激光散射性及其分布宽度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用美国贝克曼公司库尔特LH750型全自动血液分析仪分析140例健康体检者和122例贫血患者的网织红细胞光散射参数及变化,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 网织红细胞光散射参数值在男、女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组治疗前、肾性贫血组、缺铁性贫血组、溶血性贫血组与的网织红细胞平均激光散射值(MRS)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缺铁性贫血组、溶血性贫血组的网织红细胞激光散射分布宽度(MRS-SD)与对照组比较有差异(P<0.05或0.01);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组治疗后较治疗前MRS、MRS-SD均有差异.贫血患者MRS与未成熟网织红细胞比率(IRF)有直线相关关系.结论 健康成年人网织红细胞光散射参数值与性别无关.贫血患者MRS与健康成年人有差异.

    作者:鲁伟;李艳平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食管间质瘤与平滑肌瘤的临床病理分析

    食管常见的间叶源性肿瘤是平滑肌瘤,其次是神经鞘瘤、脂肪瘤及纤维组织细胞瘤等,但后几个肿瘤类型较罕见.随着免疫组化方法的广泛使用及对胃肠道间质瘤的深入研究,人们逐渐认识到发生在食管等处的胃肠道外问质瘤的可能,特别是近来研究认为靶向治疗对胃肠道间质瘤有比较好的疗效后,正确认识食管间质瘤显得更有必要.本文就此对本院86例食管平滑肌瘤和间质瘤进行回顾性复习,对其临床及病理特点结合免疫组化讨论分析如下.

    作者:方铣华;陈丽荣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18例肝肾联合移植患者的护理

    同种异体人肝肾联合移植术(combined liver and kidney transplantation,CLKTx)已成为治疗终末期肝病合并肾功能衰竭的有效手段,使终末期肝病合并肾功能衰竭患者获得新生.国内第1例CLKTx于1996年7月实施.1999年2月1日本院首次为1例乙型肝炎肝硬化合并慢性肾炎、尿毒症患者行CLKTx,至今共开展18例,取得了较好的治疗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方敏玮;叶丽仙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奥卡西平治疗癫痫54例临床分析

    奥卡西平(oxcarhazepine,OXC)为卡马西平的10-酮类衍生物,是一种新型抗癫痫药,临床上主要用于单药治疗儿童和成人部分性发作和全面发作,或作为难治性癫痫的添加治疗.2004年美国FDA推荐其作为新诊断的部分性癫痫一线用药.国内目前对于OXC的研究相当少,已有的研究观察也仅局限于疗效和副作用的观察,且例数有限.我们对采用OXC治疗的癫痫患者资料进行分析,现报道如下.

    作者:蒋艳;丁美萍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大黄对肝硬化患者血氨、内毒素、炎症因子水平与智力的影响

    肝硬化患者发生肝性脑病(hepatic encephalopatloy,HE)的机制存在众多学说,其中血氨增高的理论普遍为医学界所接受.肝病患者内毒素血症的发生率高,尤其是肝硬化患者血液中反复长期内毒素升高可引起肝脏持续损害,加速肝病的恶化.本文研究大黄对肝硬化患者血氨、内毒素、炎症因子水平与智力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作者:王云滨;叶子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脑干听觉诱发电位对脑弥漫性轴索损伤诊断的价值

    脑弥漫性轴索损伤(DAI)由Adams等于1982年正式命名,用于描述头部外伤后以脑深部神经轴索肿胀、断裂为特征的脑损伤类型,多见于重型颅脑损伤,是头部伤致死和致残的重要原因.而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能较精确客观地反映脑干不同水平的功能状态,故我们通过回顾性分析67例DAI患者临床资料,以探讨BAEP在DAI临床诊断及预后评估中的价值.

    作者:黄俊军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与胰岛素抵抗研究进展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IGFs)在正常生理活动中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与胚胎分化、个体发育密切相关,参与糖、脂肪和蛋白质代谢.该系统异常是糖尿病、胰岛素抵抗(insulin Resistance,IR)、内分泌紊乱、癌症、营养不良、骨骼发育不良、骨密度降低和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PCOS)等多种疾病的病因之一.该家族主要有3种肽类激素(或生长因子):胰岛素、IGF-Ⅰ、IGF-Ⅱ.IR是指机体组织细胞对胰岛素促进血糖摄取和利用的敏感性下降,使一定量的胰岛素产生的生物学效应低于正常水平,从而继发高胰岛素血症(HIS).现本文对IGF-Ⅰ与IR的关系作一综述.

    作者:陆静尔;任跃忠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肝硬化患者血浆尾加压素Ⅱ和一氧化氮水平的变化

    目的 探讨肝硬化患者血浆尾加压素Ⅱ(U Ⅱ)和一氧化氮(NO)水平变化以及与肝功能关系的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放射免疫学法(ELISA}分别测定肝硬化患者及对照组外周血浆中U Ⅱ的含量,用硝酸还原酶法比色测定血浆中NO的含量,并进行比较.结果 肝硬化患者血浆U Ⅱ水平(41.37±22.68)pg/ml,显著低于对照组(21 3.75±95.80)pg/ml(P<0.01),随着肝功受损程度增加,U Ⅱ水平则呈现逐步升高(r=0.393.P<0.01);肝硬化患者血浆NO水平(142.04±28.99)μmol/L显著高于对照组(47.76±18.52)μmol/L(P<0.01),并随着肝功受损程度增加而进一步增高(r=0.407.P<0.01).结论 U Ⅱ及NO可能是参与肝硬化发生、发展的重要因素.

    作者:施昕;骆健峰;黄伟;范小芳;龚永生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组织机构在护理质量管理中的职能与效果

    护理质量管理是通过对护理质量进行评价以衡量护理工作目标达成程度,进而肯定成绩、找出差距,并通过信息回馈,为管理决策提供可靠信息,以不断完善计划方案,从而进一步提高护理质量.本院自1994年建院开始,引进美国医院的先进管理模式,经过中美护理专家的共同努力,创建了适合我国国情的护理质量管理模式,并在实际工作中取得了较好的管理成效,现进一步介绍如下.

    作者:赵彩莲;戴晓娜;叶志弘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4例食管肉瘤样癌临床病理特征分析

    食管肉瘤样癌是一种罕见的食道恶性肿瘤,对其发生及本质的认识长期以来存在争议.我们对4例食管肉瘤样癌临床及病理特点进行了分析,报道如下.

    作者:骆丹东;徐月梅;季峰;陈春晓;胡坚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小儿主动脉缩窄手术中动脉血压的监控

    先天性主动脉缩窄(COA)是较为常见的一种先天性血管畸形,占先天性心脏病的5%~8%,治疗首选手术.我院在非体外循环下行主动脉缩窄矫形术治疗了18例先天性降主动脉缩窄患儿,并在麻醉过程中对患者桡、股动脉血压进行了适时调控,效果较好,现报道如下.

    作者:蒋一蕾;沈伟清;胡智勇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埃索美拉唑、呋喃唑酮为主治疗根除失败的幽门螺旋杆菌感染

    近年来,幽门螺旋杆菌(Hp)对部分抗生素的耐药率呈上升趋势,已影响到Hp根除疗效.我们选用埃索美拉唑、呋喃唑酮加用阿莫西林(青霉素过敏者用克拉霉素)和铋剂,治疗根除失败的Hp感染患者,现报道如下.

    作者:王建华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常见食物及其提取物的血糖调节机制研究进展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方式的不断变化和社会老龄化,糖尿病的发病率逐年升高.WHO新数据显示,2000年全球糖尿病患者约为1.7亿,预计到2030年将增加到3.7亿之多.糖尿病应采用综合治疗,包括饮食治疗、运动治疗、心理治疗、口服药物治疗和注射胰岛素治疗.饮食治疗是基础治疗,许多常见食物都具有一定的调节血糖的功效.现将近年来研究较多的调节血糖的食物及其有效成分和相关机制概述如下.

    作者:吴妍;张爱珍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甲状腺微小癌88例分析

    甲状腺肿瘤直径≤1cm为甲状腺微小癌(TMC),TMC的组织学类型以乳头状癌为主,又称为甲状腺乳头状微小癌(PTMC),其临床症状体征不明显,常伴发其它甲状腺病变,术前诊断较困难.本文回顾性分析了TMC患者的病例资料,对其病理特征和诊治进行探讨.

    作者:郑晶晶;周东辉 刊期: 2008年第09期

浙江医学杂志

浙江医学杂志

主管:浙江省卫生厅

主办:浙江省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