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妊娠合并水痘1例

周淑君

关键词:妊娠合并, 中性粒细胞, 实验室检查, 细胞计数, 患者, 产科检查, 枕前位, 胎心率, 水疱疹, 躯干部, 接触史, 不规则, 直径, 体检, 胎膜, 水痘, 破损, 皮疹, 局部, 腹围
摘要:患者女,27岁,G1P0,孕38+4周,因出现皮疹及水疱伴发热3d,于2006年1O月10日人院,发病前无与水痘患者接触史.入院体检:138.5℃,:Bp116/76mmHg,全身散在水疱疹,水疱直径1~2mm,局部有破损,以躯干部多见;产科检查:宫底高32cm,腹围95cm,左枕前位,胎心率150~160次/min,不规则宫缩,胎膜未破.实验室检查:白细胞计数8.8×10~9/L、中性粒细胞
浙江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产碳青霉烯酶KPC-2肺炎克雷伯菌局部流行

    目的 了解我院对碳青霉烯类抗生素敏感性下降的肺炎克雷伯茵的耐药机制及其同源性分析.方法 收集2006年3月~9月我院对碳青霉烯类抗生素敏感性下降的肺炎克雷伯菌共10株,采用Etest法测定细菌对各抗菌药物的低抑菌浓度(MIC);通过等电聚焦电泳(IEF)检测所产生的β-内酰胺酶.并通过聚合酶链反应(PCR)及序列分析确定其基因型;接合试验和Southern杂交进行基因定位;采用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对这些菌株进行同源性分析.结果 10株肺炎克雷伯菌均产KPC-2(pl 6.7)、DHA-1(pl 7.8)和SHV-28(pl 7.6),其中3株同时产TEM-1广谱酶(pl 5.4).blaKPC-2位于60kb左右可接合性质粒上.10株菌株对β-内酰胺类抗生素呈多重耐药,但对多黏菌素,替加环素,复方SMZ敏感.PFGE证实为同一克隆株的传播.结论 质粒介导的KPC-2造成肺炎克雷伯菌对碳青霉烯类抗生素敏感性下降.并在我院短暂流行;携带KPC-2基因的临床菌株同时携带多种耐药基因.

    作者:冯雅君;沈萍;杜小幸;俞云松;李兰娟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肝癌抗转移治疗研究进展

    肝癌复发转移是患者治疗失败甚至死亡的主要原因,是一个由一系列基因参与调控的多步骤的复杂过程,涉及细胞的粘附、基质的降解、细胞的迁移及肿瘤血管生成等多个环节川.抗转移治疗研究已成为近年肝癌基础研究的热点.现本文就肝癌抗转移治疗在免疫治疗、基因治疗和新型药物治疗等方面的新进展作一简要综述.

    作者:杜玲;杨建民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糖皮质激素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病死率作用的Meta分析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是由多种致病因素引起,临床上以呼吸窘迫和严重低氧血症为主要特征的特殊类型的呼吸衰竭.近年来,虽然临床上采用了原发病、抗炎和机械通气治疗等方法治疗ARDS,但其病死率仍然很高.糖皮质激素(glucocorticoid,GC)在临床上运用多,时间久,但其疗效始终存在很大的争议,大多数持否定态度的学者认为它并不能降低患者的病死率.本文旨在通过Meta分析揭示GC能否降低ARDS患者的病死率,为临床上运用GC作一参考.

    作者:楼利剑;娄域峰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36例IgA肾病临床病理分析

    IgA肾病(IgAN)约占我国原发性肾小球疾病的30%~40%,是目前亚洲常见的原发性肾脏疾病,同时约20%~40%的患者可发展至慢性肾功能衰竭.本病临床表现多样化,其组织形态学改变轻重不一,预后各不相同.现对我院近年来收治的IgAN患者临床和病理资料作一回顾性分析,以期为本病的临床诊治提供帮助.

    作者:徐业;陆海娟;李翔;陈茂盛;赵俊;胡云琴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肝移植术后侵袭性真菌感染14例诊疗体会

    肝移植术后存在真菌感染的多种高危因素,早期评估、早期预防、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是获得良好预后的保证.我们选取了14例行肝移植术后早期确诊或拟诊侵袭性真菌感染的患者,在调节免疫抑制剂的基础上,予以通畅的外科引流,并辅以棘白菌素类药物干预,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屠振华;何江娟;郑树森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合并低钾型周期性麻痹的手术患者基因突变筛查及麻醉处理

    目的 通过筛查原发性低钾型周期性麻痹(hypokalaemic periodic paralysis,HOKPP)相关基因突变位点,探讨合并HOKPP患者的手术麻醉处理方法 .总结该类患者麻醉处理注意事项.方法 应用PCR-直接测序技术.对5例HOKPP患者进行候选基因CACNAlS和SCN4A筛查.并对该5例患者在静脉复合气管插管全麻下,分别施行上腹部手术、声带息肉摘除术及鼻息肉摘除术,麻醉诱导用眯达唑仑0.1mg/kg.丙泊酚2mg/kg,芬太尼4 μg/kg,罗库澳铵0.6mg/kg.麻醉维持间断静注芬太尼、罗库溴铵,持续微泵静注丙泊酚.结果 DNA测序结果 发现1例患者的CACNA1S基因外显子30上存在3716(G→A)杂合突变.导致氨基酸序列R1239H改变.该组HOKPP患者在围手术期生命体征稳定,手术过程顺利.未出现血电解质紊乱、心律失常、HOKPP发作、恶性高热等麻醉意外和并发症.术毕至气管拔管的时间为40~90min.结论 HOKPP存在CACNA1S基因突变,在手术过程中应注意HOKPP患者的血钾浓度变化,心电图监测,避免心律失常发生,同时注意麻醉方式和麻醉药物的选择,避免麻醉药物选择不当诱发HOKPP、恶性高热等麻醉意外和严重并发症.

    作者:赵有成;柯青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超声心动图对主动脉冠状窦瘤及其破裂的诊断价值

    主动脉冠状窦瘤又称Valsalva's窦瘤,当瘤壁破裂与邻近的心腔相通形成血液分流时,即称之为主动脉冠状窦瘤破裂.该病临床上较为少见,是心血管疾病的急症之一,若治疗不及时可导致心衰或心包填塞,死亡率较高.尽管主动脉冠状窦瘤破裂临床诊断较为困难,但超声心动图可以为诊断和治疗提供科学的依据.本文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主动脉冠状窦瘤患者的临床资料,以探讨超声心动图对主动脉冠状窦瘤及其破裂的诊断价值,现报道如下.

    作者:叶瑞忠;徐佩莲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输卵管妊娠腹腔镜保守性手术加化学药物治疗110例

    近年来,随着高敏感度放射免疫测定血HCG及超声检查的广泛应用,异位妊娠诊断率已显著提高,为腹腔镜保守性治疗输卵管妊娠创造了条件.持续性异位妊娠(PEP)是输卵管妊娠保守性手术后常见的并发症,是导致再次治疗的主要原因.我院近3年来,应用腹腔镜保守性手术治疗输卵管妊娠,同时在病灶周围局部注射甲氨蝶呤(MTX),显著减少了PEP的发生,取得了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贺建民;霍大志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与胰岛素抵抗研究进展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IGFs)在正常生理活动中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与胚胎分化、个体发育密切相关,参与糖、脂肪和蛋白质代谢.该系统异常是糖尿病、胰岛素抵抗(insulin Resistance,IR)、内分泌紊乱、癌症、营养不良、骨骼发育不良、骨密度降低和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PCOS)等多种疾病的病因之一.该家族主要有3种肽类激素(或生长因子):胰岛素、IGF-Ⅰ、IGF-Ⅱ.IR是指机体组织细胞对胰岛素促进血糖摄取和利用的敏感性下降,使一定量的胰岛素产生的生物学效应低于正常水平,从而继发高胰岛素血症(HIS).现本文对IGF-Ⅰ与IR的关系作一综述.

    作者:陆静尔;任跃忠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高滴度IgM抗-E合并IgG抗-c患者的大量输血

    因各种不完全抗体引起配血不合的报道较多,原因多由一种抗体引起,但因IgM型合并IgG型的不完全抗体引起的配血不合则较为少见.IgM抗-E在0.9%NaCl溶液(以下简称生理盐水)介质中即可检测到,但Rh系统中抗体引起配血不合多见于IgG抗-E、抗-C、抗-c,而此类抗体需在特殊介质中(如聚凝胺介质、酶介质、抗人球蛋白介质等)能检测到.本文现将1例特殊的患者输血处理情况报道如下.

    作者:陈荣军;王靖;王春风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儿童呼吸机相关性肺炎25例临床分析

    随着机械通气在儿科临床的广泛应用,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entilator-associated pneumonia,VAP)这一呼吸机使用过程中的并发症也逐渐增多,成为儿童重症监护室(PICU)中急待解决的重要问题.本文结合近年我院PICU中痰菌阳性的VAP病例,就VAP的病原特点及诊治要点进行探讨如下.

    作者:杨子浩;张晨美;刘涛;楼晓芳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446株幽门螺杆菌菌株耐药性分析

    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是引起消化性溃疡、慢性胃炎、胃癌等胃肠道慢性疾病的主要致病因素.为了选择佳的治疗方法和减少继发性耐药的产生,笔者将446例患者的Hp药敏试验分析如下,以期为临床正确用药提供指导.

    作者:滕卫军;黄伟;施昕;陈燕萍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类胰岛素生长因子-1在先天性马蹄内翻足中的临床意义

    目的 探讨先天性马蹄内翻足血清中类胰岛素生长因子-1(IGF-1)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49例先天性马蹄内翻足患儿(双足畸形23例、单足畸形26例)和18例排除与IGF-1有关疾病的外科住院患儿血清IGF-1水平,并随访2年,观察所有正常足和畸形足的发育情况.结果 23例双足马蹄内翻足患儿.14例双足发育(足底长)在正常范围,其平均血清IGF-1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9例存在不同程度的双足发育落后,其平均血清IGF-1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6例单足马蹄内翻足患儿.17例患足发育正常.9例患足发育落后.但两者平均血清IGF-1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双侧先天性马蹄内翻足患儿血清中IGF-1水平的变化可以作为评估患足发育情况的一个辅助指标.

    作者:赵国强;杨利平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胸部手术后气道高反应性的临床分析

    气道高反应性是指气道对正常不引起或仅引起轻度应答反应的非抗原性刺激物出现过度的气道收缩反应….这种气道收缩主要是因平滑肌收缩引起,但随后发生支气管黏膜充血、水肿、分泌物增加.轻者仅表现为刺激性干咳,重者可见胸闷、呼吸困难、喘息等不适.胸部手术术后发生气道高反应性者虽不多见,但经常被误诊为其他疾病,给治疗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并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现将我院近年来胸部手术术后并发较严重的气道高反应性患者诊疗情况总结如下.

    作者:余才华;李鸿伟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CX/GJIC下调对急性肝功能衰竭大鼠肝细胞增生修复的影响

    目的 探讨缝隙连接蛋白,细胞间缝隙连接通讯(CX/GJIC)下调对急性肝功能衰竭(AHF)大鼠肝细胞增生修复的影响.方法 大鼠190只(SPF级,江西实验动物质量检测中心提供),随机分成苯巴比妥PB(n=60),对照组(n=30),模型组(n=100).PB组动物诱导后与模型组采用四氯化碳腹腔注射法造模,造模后1、3、7、10、14d采取肝组织标本行免疫组化查Cx32、切开标记荧光染料传输(IL/DT)查GJIC功能.结果 (1)造模后动物立即出现精神萎靡,活动及摄食减少,尿黄,严重者多脏器出血,昏迷甚至死亡.PB与模型组的组间病死率差异显著(P<0.01).(2)免疫组化显示,模型组的Cx32蛋白主要集中在胞膜上,细胞间,数量较PB组明显增多,且随着时间呈进行性增加的趋势;PB组的Cx32主要分布在胞浆内.数量极少.(3)荧光染料传输试验发现.模型组的染料传输能力在造模后与对照组比明显减低(P<0.01);PB组染料传输能力明显受抑制,除在第3天与模型组问的差别无统计学意义外,其余时间点与其它各组间差异均显著(P<0.05).结论 通过预先下调肝细胞间的CX/GJIC,可以减轻AHF急性期的肝脏损害,促进残存肝细胞增生和肝功能的好转,降低AHF大鼠的病死率.

    作者:肖樟生;黄长文;罗地来;傅华群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小肠间质瘤9例临床分析

    胃肠道间质瘤(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GIST)是起源于消化道间叶组织中具有多向分化潜能的原始间叶干细胞的一类肿瘤,其原发部位主要是胃(50%~60%)和小肠(20%~30%).GIST是常见的消化道间叶源性肿瘤,占所有消化道肿瘤的0.1%~0.3%,20%的小肠恶性肿瘤是间质瘤.本文将确诊的9例小肠间质瘤作一分析,现报道如下.

    作者:高志强;王彩花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儿童高血压脑病19例临床分析

    高血压脑病是血压急剧升高导致的脑水肿和脑组织损伤.当血压升高显著,或呈持久的和急进型高血压时,出现头晕、头痛、食欲下降、视力减退等,严重者出现呕吐、惊厥、共济失调、偏瘫、失语、昏迷等视为高血压脑病症状.

    作者:张翊;张晨美;杨子浩;刘涛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11例临床分析

    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简称:原发性甲旁亢)在我国是一种比较少见的内分泌疾病,因其临床表现复杂多变,缺乏特异性,体征隐蔽,常导致误诊、漏诊,故加深对本病的认识,熟悉其临床表现,选择合适的辅助检查,是诊断并及时治疗原发性甲旁亢的关键.现笔者结合文献对11例原发性甲旁亢作一回顾分析.

    作者:陈敏;邹玉婷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子宫内膜浆液性乳头状癌的超声特征

    子宫内膜浆液性乳头状癌(uterine papillary serous carcinoma,UPSC)是子宫内膜癌的一种少见类型,属于BokhmanⅡ型(即非激素依赖型)子宫内膜癌,其恶性程度高、预后差,危险因素、预后因素尚不确定,治疗方法不甚理想.由于UPSC发病率低,临床医师对这类少见肿瘤的认识仍然有限.近年来国内外关于UPSC的文献报道逐渐增多,但主要针对流行病学、病理诊断、临床特征、预后和生存率,而对超声表现报道较少.现对本院收治的18例UPSC患者的声像图特征作一分析,以期提高临床诊断水平.

    作者:秦佳乐;丁志明;鲁红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脑干听觉诱发电位对脑弥漫性轴索损伤诊断的价值

    脑弥漫性轴索损伤(DAI)由Adams等于1982年正式命名,用于描述头部外伤后以脑深部神经轴索肿胀、断裂为特征的脑损伤类型,多见于重型颅脑损伤,是头部伤致死和致残的重要原因.而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能较精确客观地反映脑干不同水平的功能状态,故我们通过回顾性分析67例DAI患者临床资料,以探讨BAEP在DAI临床诊断及预后评估中的价值.

    作者:黄俊军 刊期: 2008年第09期

浙江医学杂志

浙江医学杂志

主管:浙江省卫生厅

主办:浙江省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