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子浩;张晨美;刘涛;楼晓芳
近年来急性白血病的发病率有所上升,2007年我院平均每3-4d即可收治l例.急性白血病的诊断主要依据白血病细胞形态学检验,目前临床常把白血病分M0~M78个类型,其中M2、M4、M5在区分上相对有难度.而Auer小体的数量和形态可以辅助区分急性单核细胞和粒细胞,故我们采用BASO快速染色法提高白血病细胞中Auer小体检出率,以期对白血病临床分型有所帮助.
作者:董敖;饶月丽;王友赤 刊期: 2008年第09期
经空肠营养支持,需要一种快速、有效、安全地将营养管置于Treitz韧带以下的置管方法.鉴于各种传统置管方法均有缺陷,我们对65例患者开展了经胃镜活检孔空肠营养管留置术,取得较满意效果,现总结报道如下.
作者:钟晓琪;季峰;徐萍;乐敏;厉有名 刊期: 2008年第09期
高血压脑病是血压急剧升高导致的脑水肿和脑组织损伤.当血压升高显著,或呈持久的和急进型高血压时,出现头晕、头痛、食欲下降、视力减退等,严重者出现呕吐、惊厥、共济失调、偏瘫、失语、昏迷等视为高血压脑病症状.
作者:张翊;张晨美;杨子浩;刘涛 刊期: 2008年第09期
机体患慢性乙型肝炎时,氧自由基穿透肝细胞膜,易使DNA链断裂而导致肝细胞破坏,严重可能导致肝硬化、肝癌等病变,故临床应给予及早有效的治疗.本文观察了32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干扰素(IFN)α-2b治疗前后血清中总抗氧化能力(TAR)和丙二醛(MDA)的浓度变化,旨在探讨IFN α-2b在治疗慢性乙型肝炎中的临床价值.
作者:王雪春;张晓萍 刊期: 2008年第09期
类风湿关节炎(RA)是一种以细胞免疫紊乱为主的自身免疫性疾病,RA的免疫学异常包括T细胞亚群失调和T细胞的异常活化.调节性T细胞(Treg)可通过抑制自身反应性淋巴细胞的活化、增殖来维持机体的免疫耐受.本研究对RA患者外周血的Treg(CD4+CD25+high)以及活化的CD4+T(CD4+CD25+)细胞的表达进行了检测,并结合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现报道如下.
作者:陈磊;张钧;谢鑫友 刊期: 2008年第09期
多项研究结果显示,肝移植术后乙型肝炎(下文简称乙肝)复发(指术后乙肝表面抗原阳性时间持续超过3周或转阴后又重新转阳)是导致其术后死亡的主要原因川.近年来随着乙肝免疫球蛋白及核苷类药物的应用,乙肝复发率已明显降低,但长期应用拉米夫定易增加乙肝病毒(HBV)变异的危险性,且术前发生YMDD变异与术后乙肝复发率有明显相关性;同时,大剂量长期应用乙肝免疫球蛋白不仅价格昂贵,且同样易造成HBV基因突变.
作者:陈耀敏;郑树森;王伟林;张珉;沈岩;吴健;严盛;徐骁 刊期: 2008年第09期
胃肠道间质瘤(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GIST)是起源于消化道间叶组织中具有多向分化潜能的原始间叶干细胞的一类肿瘤,其原发部位主要是胃(50%~60%)和小肠(20%~30%).GIST是常见的消化道间叶源性肿瘤,占所有消化道肿瘤的0.1%~0.3%,20%的小肠恶性肿瘤是间质瘤.本文将确诊的9例小肠间质瘤作一分析,现报道如下.
作者:高志强;王彩花 刊期: 2008年第09期
气道高反应性是指气道对正常不引起或仅引起轻度应答反应的非抗原性刺激物出现过度的气道收缩反应….这种气道收缩主要是因平滑肌收缩引起,但随后发生支气管黏膜充血、水肿、分泌物增加.轻者仅表现为刺激性干咳,重者可见胸闷、呼吸困难、喘息等不适.胸部手术术后发生气道高反应性者虽不多见,但经常被误诊为其他疾病,给治疗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并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现将我院近年来胸部手术术后并发较严重的气道高反应性患者诊疗情况总结如下.
作者:余才华;李鸿伟 刊期: 2008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精神分裂症的复发与治疗依从性、生活事件和社会支持的关系.为预防复发提供依据.方法 以122例复发再次住院的精神分裂症患者为研究组,并与107例首次住院且与研究组同期出院而未复发的门诊精神分裂症患者作对照,应用生活事件量表和社会支持评定量表进行评定,调查与本次复发住院的有关治疗依从性、生活事件和社会支持情况.结果 研究组治疗依从性差者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的负性生活事件患者发生率更高,负性生活事件数更多,负性生活事件值更大(均P<0.05);研究组的社会支持总分和主观支持分都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1);回归分析显不患者治疗依从性、社会支持、负性生活事件是影响精神分裂症复发的重要因素.结论 治疗依从性差、社会支持不足、负性生活事件可增加精神分裂症患者再发率,控制负性生活事件、提高服药依从性,加强社会支持是防治精神分裂症复发的主要措施.
作者:袁国锋;俞玉礼;朱熙锡 刊期: 2008年第09期
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是临床应用广泛的门奇断流术之一,但这一术式仍有较高的术后再出血率.为了降低门静脉高压症的术后再出血率,我院采用改良Sugiura手术治疗门静脉高压症54例,并进行了比较,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周礼湘;冯联忠 刊期: 2008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缝隙连接蛋白,细胞间缝隙连接通讯(CX/GJIC)下调对急性肝功能衰竭(AHF)大鼠肝细胞增生修复的影响.方法 大鼠190只(SPF级,江西实验动物质量检测中心提供),随机分成苯巴比妥PB(n=60),对照组(n=30),模型组(n=100).PB组动物诱导后与模型组采用四氯化碳腹腔注射法造模,造模后1、3、7、10、14d采取肝组织标本行免疫组化查Cx32、切开标记荧光染料传输(IL/DT)查GJIC功能.结果 (1)造模后动物立即出现精神萎靡,活动及摄食减少,尿黄,严重者多脏器出血,昏迷甚至死亡.PB与模型组的组间病死率差异显著(P<0.01).(2)免疫组化显示,模型组的Cx32蛋白主要集中在胞膜上,细胞间,数量较PB组明显增多,且随着时间呈进行性增加的趋势;PB组的Cx32主要分布在胞浆内.数量极少.(3)荧光染料传输试验发现.模型组的染料传输能力在造模后与对照组比明显减低(P<0.01);PB组染料传输能力明显受抑制,除在第3天与模型组问的差别无统计学意义外,其余时间点与其它各组间差异均显著(P<0.05).结论 通过预先下调肝细胞间的CX/GJIC,可以减轻AHF急性期的肝脏损害,促进残存肝细胞增生和肝功能的好转,降低AHF大鼠的病死率.
作者:肖樟生;黄长文;罗地来;傅华群 刊期: 2008年第09期
20世纪以来,尤其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基础医学得到了迅猛发展.生理、生化、病理、神经内分泌学、分子遗传学、免疫学、核医学、放射医学等研究不断深化,并且学科间相互渗透、相得益彰,共同阐明了许多疾病的发病机制,研究成果也被越来越多的运用于疾病的诊断与治疗中.消化道疾病的诊治技术在日趋发展和成熟的基础医学的推动下,也得到了长足的进步.
作者:姒健敏 刊期: 2008年第09期
因各种不完全抗体引起配血不合的报道较多,原因多由一种抗体引起,但因IgM型合并IgG型的不完全抗体引起的配血不合则较为少见.IgM抗-E在0.9%NaCl溶液(以下简称生理盐水)介质中即可检测到,但Rh系统中抗体引起配血不合多见于IgG抗-E、抗-C、抗-c,而此类抗体需在特殊介质中(如聚凝胺介质、酶介质、抗人球蛋白介质等)能检测到.本文现将1例特殊的患者输血处理情况报道如下.
作者:陈荣军;王靖;王春风 刊期: 2008年第09期
先天性主动脉缩窄(COA)是较为常见的一种先天性血管畸形,占先天性心脏病的5%~8%,治疗首选手术.我院在非体外循环下行主动脉缩窄矫形术治疗了18例先天性降主动脉缩窄患儿,并在麻醉过程中对患者桡、股动脉血压进行了适时调控,效果较好,现报道如下.
作者:蒋一蕾;沈伟清;胡智勇 刊期: 2008年第09期
甲状腺肿瘤直径≤1cm为甲状腺微小癌(TMC),TMC的组织学类型以乳头状癌为主,又称为甲状腺乳头状微小癌(PTMC),其临床症状体征不明显,常伴发其它甲状腺病变,术前诊断较困难.本文回顾性分析了TMC患者的病例资料,对其病理特征和诊治进行探讨.
作者:郑晶晶;周东辉 刊期: 2008年第09期
心包切开术后综合征是心脏外科的常见术后并发症,其临床表现主要是发热,心前区疼痛,气促伴心包以及胸膜渗出,多数发生在心脏直视手术之后1~2周内.由于本病起病较急,症状欠典型,且距离术后时间短,因此容易与术后心功能不全及术后特殊感染相混淆,造成误诊、漏诊.我院自2006年以来,共急诊留观、收治了15例心脏直视手术后心包切开综合征病例,通过合理的治疗和精心的护理,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将有关经验总结如下.
作者:支杭英 刊期: 2008年第09期
三叉神经痛是三叉神经分布区短暂反复发作的电击样、刀割样或撕裂样剧痛,在鼻翼、颊部和舌可以有扳机点,导致患者不敢洗脸、进食、刷牙,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三叉神经痛可分原发性和继发性,继发性三叉神经痛常为小脑脑桥及邻近部位的肿瘤、外伤等所致,需要手术治疗;而原发性三叉神经痛原因不明,是一种慢性疼痛综合征,药物治疗通常被作为首选.我院采用卡马西平联合用氟桂利嗪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吴永光 刊期: 2008年第09期
近年来,幽门螺旋杆菌(Hp)对部分抗生素的耐药率呈上升趋势,已影响到Hp根除疗效.我们选用埃索美拉唑、呋喃唑酮加用阿莫西林(青霉素过敏者用克拉霉素)和铋剂,治疗根除失败的Hp感染患者,现报道如下.
作者:王建华 刊期: 2008年第09期
目的 通过筛查原发性低钾型周期性麻痹(hypokalaemic periodic paralysis,HOKPP)相关基因突变位点,探讨合并HOKPP患者的手术麻醉处理方法 .总结该类患者麻醉处理注意事项.方法 应用PCR-直接测序技术.对5例HOKPP患者进行候选基因CACNAlS和SCN4A筛查.并对该5例患者在静脉复合气管插管全麻下,分别施行上腹部手术、声带息肉摘除术及鼻息肉摘除术,麻醉诱导用眯达唑仑0.1mg/kg.丙泊酚2mg/kg,芬太尼4 μg/kg,罗库澳铵0.6mg/kg.麻醉维持间断静注芬太尼、罗库溴铵,持续微泵静注丙泊酚.结果 DNA测序结果 发现1例患者的CACNA1S基因外显子30上存在3716(G→A)杂合突变.导致氨基酸序列R1239H改变.该组HOKPP患者在围手术期生命体征稳定,手术过程顺利.未出现血电解质紊乱、心律失常、HOKPP发作、恶性高热等麻醉意外和并发症.术毕至气管拔管的时间为40~90min.结论 HOKPP存在CACNA1S基因突变,在手术过程中应注意HOKPP患者的血钾浓度变化,心电图监测,避免心律失常发生,同时注意麻醉方式和麻醉药物的选择,避免麻醉药物选择不当诱发HOKPP、恶性高热等麻醉意外和严重并发症.
作者:赵有成;柯青 刊期: 2008年第09期
主动脉冠状窦瘤又称Valsalva's窦瘤,当瘤壁破裂与邻近的心腔相通形成血液分流时,即称之为主动脉冠状窦瘤破裂.该病临床上较为少见,是心血管疾病的急症之一,若治疗不及时可导致心衰或心包填塞,死亡率较高.尽管主动脉冠状窦瘤破裂临床诊断较为困难,但超声心动图可以为诊断和治疗提供科学的依据.本文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主动脉冠状窦瘤患者的临床资料,以探讨超声心动图对主动脉冠状窦瘤及其破裂的诊断价值,现报道如下.
作者:叶瑞忠;徐佩莲 刊期: 2008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