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宸;于洋;王炜;杨玻
目的:比较左西孟旦和米力农治疗重症心脏瓣膜病患者术后低心排综合征的疗效。方法56例重症心脏瓣膜病术后并发低心排综合征患者按治疗方法分为左西孟旦组和米力农组,每组28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强心、利尿等药物对症治疗,左西孟旦组加用左西孟旦注射液0.05~0.20μg/(kg·min)持续24 h给药,米力农组加用米力农注射液0.25~1.00μg/(kg·min)持续24 h给药,调整剂量维持平均动脉压≥65 mmHg(1 mmHg=0.133 kPa),均持续治疗1周。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心输出量、心指数、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及血清乳酸、肌酐、氨基末端脑钠钛前体(NT-proBNP)水平的变化情况。结果两组治疗前心输出量、心指数、LVEF及血清肌酐、乳酸、NT-proBNP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心输出量、心指数、LVEF及血清肌酐、乳酸、NT-proBNP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心输出量、心指数、LVEF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左西孟旦组治疗后血清肌酐、乳酸和NT-proBNP 均明显低于米力农组[(102.82±21.31)μmol/L 比(115.64±58.73)μmol/L、(1.7±1.4) mmol/L比(2.2±1.0)mmol/L和(1149±515)ng/L比(1321±472)n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两种药物均能明显改善重症心脏瓣膜病术后并发低心排综合征患者的心功能,而左西孟旦较米力农能更好地降低血清肌酐、乳酸、NT-proBNP。
作者:彭晓鹏;朱洪玉;林明;柯略森;樊晏伯;王惠 刊期: 2016年第11期
目的:探讨醋酸白溶液组织染色在宫颈病变筛查中的价值。方法选择2016年1-3月就诊疑似宫颈病变患者485例为研究对象,通过询问病史、填写登记表、常规进行妇科检查及醋酸白溶液组织染色、宫颈薄层液基细胞学检测(TCT )及阴道镜下病理活检,评价醋酸白溶液组织染色筛查结果的临床应用价值。结果485例患者中,病理学诊断炎性反应450例(92.78%),低度鳞状上皮内病变(LSIL)24例(4.95%),高度鳞状上皮内病变(HSIL)10例(2.06%),宫颈癌1例(0.21%)。随病变程度的增加,醋酸白溶液组织染色和TCT的检出率逐渐升高,其中醋酸白溶液组织染色在炎性反应、LSIL、HSIL、癌中的检出率依次为1.33%、91.67%、9/10、1/1;TCT依次为8.44%、66.67%、6/10、1/1。醋酸白溶液组织染色诊断的灵敏度为84.21%,特异度为99.33%,符合率为98.14%,TCT诊断的灵敏度、特异度、符合率分别为62.30%、93.63%、89.69%,均显著低于醋酸白溶液组织染色检测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醋酸白溶液组织染色筛查宫颈病变的灵敏度、特异度高,可作为宫颈癌筛查的有效方式。
作者:周艳娜;甘桂萍 刊期: 2016年第11期
目的:探讨颅内蛛网膜囊肿的外科治疗适应证、手术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6月至2012年3月经头MRI和/或CT确诊的56例颅内蛛网膜囊肿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四组:12例随诊保守治疗(A组),15例神经内镜下行囊肿脑池沟通术(B组),21例行囊肿-腹腔分流术(C组),8例行囊肿切除术(D组)。比较四组患者的症状改善率、影像学有效率和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随访3~46个月,B组症状改善率为14/15,C组为95.24%(20/21),D组为5/8,三组临床症状改善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335,P<0.05)。B组影像学改变有效率为14/15,C组为90.48%(19/21),D组5/8,三组影像学改变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235,P<0.05)。B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15,C组为14.29%(3/21),D组为5/8,D组有2例复发后行囊肿-腹腔分流术,不同手术方式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256,P<0.05)。结论考虑到手术的疗效、安全性和创伤的小化,囊肿腹腔分流术及神经内镜下行囊肿脑池沟通术是较好的选择。
作者:孙峰;许瑞雪 刊期: 2016年第11期
本刊已启用稿件采编系统和稿件远程处理系统软件,请作者通过《中国医师进修杂志》官方网站投稿或查稿。投稿网址:www.zgysjxzz.com。投稿成功后请速汇审稿费50元(如需加快审稿,请支付快速审稿费100元),本刊收到费用后方可启动审稿程序。
作者: 刊期: 2016年第11期
复发性流产(RSA)是指与同一性伴侣连续发生3次或3次以上在妊娠20周前的胎儿丢失者,是临床上难处理的不育症之一。其病因及发病机制多样,近年的研究表明妊娠过程中卵巢、子宫内膜血管生长紊乱及其所致的异常血流灌注可导致RSA,而血管的生长受血管相关因子的调控。本文就血管相关因子可溶性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1(sflt-1)、血小板反应蛋白-1(TSP-1)及卵巢、子宫内膜异常血流灌注在RSA中的作用做一综述,为临床提供参考。
作者:王珊;于彩虹;李肖肖;刘梅梅 刊期: 2016年第11期
目的:评估留置导尿主动管理软件对急诊重症监护病房(EICU)导尿管日常管理的应用效果。方法监测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在EICU留置导尿管相关性感染情况。以2015年1月1日为分组时间点分为两组,对照组(2014年1月1日-12月31日)131例,试验组135例(2015年1月1日-12月31日)。对照组采用常规留置导尿管理措施,试验组通过留置导尿主动管理软件的开发应用,建立与软件相配合的留置导尿管理流程规范等措施。评价留置导尿主动管理软件应用前后留置导尿日常管理质量,主要包括每日拔管指征评估遗漏率、导尿管相关性尿路感染(CAUTI)发生率、泌尿道插管使用率等指标。结果通过现场数据查检发现,试验组留置导尿管理过程中的每日拔管指征评估遗漏率、集尿袋更换遗漏率、导尿管更换遗漏率均较对照组明显下降[0比36.64%(48/131)、0比15.27%(20/131)、0比9.92%(13/13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0.05)。试验组留置导尿日常管理留置执行率显著高于对照组[99.26%(134/135)比64.12%(84/131)](P<0.01)。试验组 CAUTI 感染率(1.90‰)较对照组(9.16‰)显著下降(χ2=4.843,P=0.028);试验组泌尿道插管使用率显著低于对照组[60.74%(82/135)比73.28%(96/13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留置导尿主动管理软件的开发与临床运用可以提升留置导尿管理落实率,降低CAUTI发生率。
作者:嵇朝晖;潘慧斌;邹晓月;胡先全;朱昊旭;钟春苗;温晓红 刊期: 2016年第11期
目的:观察多发性硬化(MS)患者血及脑脊液中分泌型磷脂酶A2(sPLA2)和溶血磷脂酸(LPA)水平的变化及相关性。方法选取21例急性期MS患者(急性期MS组),20例缓解期MS患者(缓解期MS组),21例非炎性、血管性神经系统疾病患者(对照组),测定三组血sPLA2、血浆LPA及脑脊液sPLA2、LPA水平,并进行比较。结果急性期MS组血及脑脊液sPLA2、LPA水平均显著高于缓解期MS组和对照组(P<0.01)。急性期MS组经治疗后血及脑脊液sPLA2、LPA水平显著低于治疗前(P<0.01)。急性期MS组治疗前后血sPLA2与LPA水平存在相关性(r=0.962,P=0.000;r=0.848,P=0.000);急性期MS组治疗前后脑脊液sPLA2与LPA水平存在相关性(r=0.968,P=0.000;r=0.850,P=0.000)。结论血及脑脊液sPLA2、LPA水平可作为评估MS患者疾病活动性的炎性标志物。
作者:蒋东晓;连艳芬 刊期: 2016年第11期
目的:探讨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NCPAP)优先支持策略在婴儿重症肺炎中的治疗价值。方法对59例婴儿重症肺炎使用NCPAP优先支持策略,评价治疗效果。结果 NCPAP治疗有效50例,无效9例。有效组和无效组治疗前月龄、呼吸频率(RR)、心率(HR)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无效组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氧合指数(PaO2/FiO2)显著高于有效组,动脉血氧分压(PaO2)显著低于有效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50例对NCPAP治疗有效患儿治疗后1、12、24 h PaO2、PaO2/FiO2显著上升(P<0.05),PaCO2、RR、HR显著下降(P<0.01)。结论 NCPAP优先支持策略能够减少有创呼吸机的使用,改善氧合,缓解呼吸困难,稳定生命体征。
作者:董九伟;祝彬;姜晓华;田明达;孙玉晶;张伟强 刊期: 2016年第11期
帆状胎盘(velamentous umbilical cord insertion,VCI)是指脐带附着于胎盘外的游离胎膜,脐血管在胎膜内呈扇形分布进入胎盘,如帆船一样。如胎膜内脐血管走行于胎先露前方,跨越或接近宫颈内口,称之为血管前置,由于血管周围缺乏华通胶保护,易被胎先露压迫造成胎儿宫内窘迫或胎膜破裂时血管撕裂,导致胎儿急性失血死亡[1]。目前帆状胎盘尚无特效的诊断方法,彩色超声因检出率高已逐渐成为诊断帆状胎盘的首选方法[2]。现对1例彩色超声诊断帆状胎盘合并血管前置患者进行回顾分析并文献复习,以供产科或超声科医生借鉴。
作者:王宏丽;叶瑞忠;叶锦霞;林丽霞;吕亚儿;刘阳;李丽洁 刊期: 2016年第11期
目的:观察比较羟考酮缓释片和吗啡片用于中重度癌痛滴定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选取60例既往未使用阿片类药物的中重度癌痛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羟考酮缓释片组和吗啡片组,每组30例。羟考酮缓释片组以羟考酮缓释片10 mg/次、1次/12 h行疼痛滴定,吗啡片组以吗啡片5或10 mg作为初始剂量按需给药行疼痛滴定,24 h后均转换为羟考酮缓释片,观察1周,记录疼痛控制情况及不良反应。结果滴定期间羟考酮缓释片组日爆发痛次数、日给药次数明显少于吗啡组[(1.27±1.53)次比(4.87±1.98)次、(3.37±1.78)次比(5.10±2.20)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滴定后第1天羟考酮缓释片组疼痛缓解率明显高于吗啡片组[83.33%(25/30)比60.00%(18/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滴定后第3天两组疼痛缓解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滴定后第1天羟考酮缓释片组爆发痛发生率明显少于吗啡片组[23.33%(7/30)比53.33%(16/30)],疼痛达到稳态率明显高于吗啡片组[86.67%(26/30)比63.33%(19/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滴定后第3天爆发痛发生率和疼痛达到稳态率、疼痛达到稳态所需时间、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羟考酮缓释片用于中重度癌痛滴定的疼痛缓解率及不良反应与吗啡片类似,但较吗啡片更快止痛,并减少滴定期间爆发痛次数,减轻患者滴定过程的痛苦,具有时效优势,值得应用推广。
作者:沈俊俊;潘月芬;钟丽萍;齐全 刊期: 2016年第11期
摘要应概述研究的目的、方法、结果(包括主要数据)和结论,应具有独立性和自含性,即不阅读全文就能获得必要的信息。中文摘要一般400字左右,英文摘要可略详于中文摘要(约250个实词)。中、英文摘要的主要内容应一致。摘要应着重反映新内容和作者特别要强调的观点。不必列出本学科已成为常识的内容。不要简单地重复文题中已有的信息。摘要采用第三人称的写法,不列图、表,不引用文献,不加评论和解释。中文摘要中使用英文缩略语,应于首次使用时注出其中文全称,无需同时将其英文全称注出;对尚无合适汉语译名的新术语,可使用原文或译出后加括号注明原文。英文摘要中的缩略语,应于首次使用时将其英文全称注出。
作者: 刊期: 2016年第11期
执行GB/T 15835-1995《出版物上数字用法的规定》。公历世纪、年代、年、月、日、时刻和计数、计量均用阿拉伯数字。小数点前或后≥4位数字时,每3位一组,组间空1/4个汉字空,如:“71,329.476,56”应写成“71329.47656”。但序数词和年份、页数、部队番号、仪表型号、标准号不分节。百分数的范围和偏差,前一个数字的百分符号不能省略,如:5%~95%不能写成5~95%,(50.2±0.6)%不能写成50.2±0.6%。附带尺寸单位的数值相乘,按下列方式书写:4 cm ×3 cm ×5 cm,不能写成4×3×5cm3。
作者: 刊期: 2016年第11期
目的:探讨微波消融治疗胃癌肝转移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0月至2014年10月24例胃癌肝转移对肝部病灶行微波消融患者的病历资料,年龄(63±11)岁,对27个肝转移灶共进行了32次微波消融治疗。术后复查腹部增强CT或MRI评估其临床疗效。结果微波消融治疗后腹部增强CT或MRI复查显示,肿瘤完全消融率达92.6%(25/27)。随访截止时间为2016年4月1日,1例患者仍然健在,23例患者死于肿瘤进展。中位生存期24.1(95%CI:9.8~34.3)个月,1、2、3、4、5年生存率分别为78.7%、40.7%、38.5%、19.4%、8.2%。中位无进展生存期13.4(95%CI:2.0~30.4)个月,6个月和1、2、3年累积局部无进展生存率为64.3%、50.1%、40.2%、26.9%。术后主要并发症为中度以上的疼痛10例次,发生消融后综合征17例次。结论针对胃癌术后肝转移且小于3 cm病灶,微波消融是一种安全有效且并发症少的微创治疗方法。
作者:张猛;高众;谭贵芳;钱永;刘智刚;张翼 刊期: 2016年第11期
《中国医师进修杂志》是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主管,中华医学会和大连理论医学研究所主办的中华医学会系列杂志。
作者: 刊期: 2016年第11期
目的:探讨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早期静脉肝素抗凝治疗后患者肌酸激酶同工酶MB(CK-MB)的变化。方法选取术后采用静脉肝素抗凝的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患者96例(肝素组)和术后未采用肝素抗凝的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患者87例(对照组),观察两组手术前后CK-MB的变化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术前CK-MB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肝素组术后第1、2、3天CK-MB明显低于对照组[(50.7±19.4)U/L比(63.8±35.4)U/L、(35.8±12.6)U/L比(49.2±28.6)U/L、(20.9±6.8)U/L比(34.1±22.1)U/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均无死亡、充血性心力衰竭、反复心绞痛及恶性心律失常病例。肝素组术后引流量(913.0±164.8)ml,对照组(810.1±148.5)ml,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因出血行开胸止血率、术后输压缩红细胞和血浆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在监测激活全血凝固时间的情况下静脉持续应用肝素可降低患者的CK-MB水平,减轻心肌损伤。
作者:姚伟;南晓松;杜虹 刊期: 2016年第11期
《中国医师进修杂志》官方微信及官网手机版于2016年4月正式开通。它将成为本刊对外发布各种信息的重要平台,以及与读者、作者、编者互动的重要方式。欢迎您持续关注《中国医师进修杂志》官方微信及官方网站,以便及时获取本刊新动态、经典文章回顾、专家讲座和投稿技巧等信息。
作者: 刊期: 2016年第11期
根据国家癌症中心的新数据,前列腺癌(PCa)自2008年起成为泌尿系统中发病率高的肿瘤,在男性恶性肿瘤发病率中排名第六位,病死率在所有男性恶性肿瘤中排第九位。因此选择安全、有效的诊断方法检测PCa的发生是非常必要的。目前主要采用直肠指检、血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经直肠超声、MRI波谱成像、前列腺穿刺活检等进行临床筛查和诊断PCa,其中前列腺系统穿刺活检是诊断PCa可靠的检查,是诊断PCa的“金标准”。系统的前列腺穿刺活检方法的应用大大提高了医生诊断PCa的能力。然而当今前列腺穿刺活检的方案较多,各家学者对穿刺点的选择提出了多种方案,现阶段尚未形成一种标准的前列腺穿刺术式。本文将对前列腺穿刺诊断PCa的发展及近期的研究现状进行回顾,探究各种穿刺活检及其他检查方法的应用价值。
作者:郭伟;张茨;史振雷 刊期: 2016年第11期
高尔基体蛋白73(GP73)表达与原发性肝癌(PHC)关系密切,其敏感度和特异度均优于甲胎蛋白(AFP),因此对于PHC的早期诊断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国内外虽均有相关研究报道,但结论并不完全一致,本文就GP73与PHC关系的临床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作者:王立东;于从军;李凯 刊期: 2016年第11期
目的:评估局部麻醉下经尿道非肌层浸润性膀胱肿瘤电切(TURBT)或电灼的可行性。方法选择既往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NMIBC)病史明确及影像学、膀胱镜检提示复发符合NMIBC的患者10例,实施局部麻醉下TURBT或电灼。观察麻醉效果和患者耐受情况。结果手术均顺利完成,基底部清晰,肿瘤无残留,术后病理证实为NMIBC。患者对局部麻醉的耐受良好,疼痛评分0分2例,1分4例,2分3例,3分1例。结论对手术耐受差、麻醉风险高的NMIBC患者,在膀胱低压的基础上,充分的尿道浸润麻醉下选择性地行TURBT或电灼,从肿瘤治愈和患者耐受角度都是可行的。
作者:沈宸;于洋;王炜;杨玻 刊期: 2016年第11期
目的:观察成年人颞叶癫痫(TLE)术后应用奥卡西平单药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1年7月至2014年12月收治的89例成年颞叶癫痫患者,均行手术治疗,根据术后使用治疗药物的不同将89例患者分为奥卡西平组(46例)和卡马西平组(43例)。奥卡西平组患者术后使用奥卡西平单药治疗,卡马西平组患者术后使用卡马西平单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药物不良反应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均获得术后1.5年有效随访。奥卡西平组患者中,Engel疗效分级Ⅰ级29例,Ⅱ级10例,Ⅲ级5例,Ⅳ级2例,卡马西平组分别为26、9、5、3例,两组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奥卡西平组患者用药过程中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5%(3/46),低于卡马西平组的20.9%(9/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结束时奥卡西平组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GQOLI-74)评分为(74.6±2.9)分,卡马西平组为(65.1±3.2)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838,P=0.000)。结论成年颞叶癫痫患者术后应用奥卡西平单药治疗的临床效果与卡马西平比较无明显差异,但奥卡西平的不良反应更少,安全性更高。
作者:高勇 刊期: 2016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