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久君;SHI Fang-xin
在我国,全科医师的培养不过10余年,建立具有我国特色的全科医师各项发展计划受到政府和社会的极大关注.
作者:闫华;张金玲;刘暌 刊期: 2008年第08期
患者男,49岁.因右上腹部疼痛伴发热、乏力半个月,于2007年8月12日入院.入院查体:体温38.2℃,脉搏96次/min,呼吸25次/min,血压124/90 mm Hg(16.5/12.0kPa).一般情况可,心肺检查未见异常,右上腹扣击痛(+)、莫菲征(+)、实验室检查:乙型肝炎表面抗原(+),白细胞17.64×109/L,分类中性粒细胞0.86.
作者:王锦波 刊期: 2008年第08期
在办公室这样特殊环境中工作的人员,由于饮食不健康、吸烟、运动减少等高血压危险因素以及对高血压知识的匮乏,高血压已成为他们的隐身杀手.如何让这类人群对高血压的防治充分认识,社区医疗所起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
作者:于汶 刊期: 2008年第08期
将71例肺癌恶性胸水患者分为治疗组(36例)和对照组(35例),均在胸腔穿刺置管引流胸水后胸腔内注射顺铂,治疗组加用苦参黄芪注射液.治疗后治疗组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白细胞下降及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明显减轻.表明苦参黄芪注射液治疗肺癌恶性胸水能够提高化疗药物疗效,并能明显减轻化疗药物的不良反应.
作者:胡家才;李清泉;XIE Yi-shan 刊期: 2008年第08期
细菌性肝脓肿是发生于肝脏的一种继发性感染.典型的肝脓肿根据临床表现诊断不难,但当早期轻症、有原有基础疾病、合并其他疾病时可能造成误漏诊.本研究通过对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内科系统1996年1月至2007年6月间收治的细菌性肝脓肿41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旨在提高对细菌性肝脓肿的诊断水平.
作者:潘朝霞;何权瀛 刊期: 2008年第08期
目前,我国从事社区卫生服务工作的人员,包括上海卫生系统在内,无论从知识结构、技术水平和服务水平,都不能满足老百姓日益增长的卫生服务需求.如何使全科医师的素质得以根本提高,使居民愿意将自己的身心健康和基本卫生保健,放心地托付给他们,无疑还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作者:张勘 刊期: 2008年第08期
血清心肌酶是指一组特异性反应心肌损伤的酶学指标,包括心肌酶、肌红蛋白(myoglobin,Mb)及心脏特异性肌钙蛋白(cTn).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s,ACS)时心肌细胞缺血坏死,大量血清酶被释放到血液循环中,通过检测上述指标可判定急性心肌梗死的发生并评估治疗效果.
作者:王国兴 刊期: 2008年第08期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一种具有气流受限特征的疾病,其发生与肺部对有害气体或有害颗粒的异常炎症反应有关,诊疗标准依据文献[1].肺功能检查是诊断COPD的金标准.
作者:徐荣谦 刊期: 2008年第08期
仅以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的变化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病情分级,不能够全面评价患者病情和判断预后.近年来,随着BODE指数[(B)体重指数,(O)气流受阻指数,(D)呼吸困难,(E)运动能力]的提出[1],越来越多的研究倾向于应用运动试验客观评价患者的活动能力,1981年美国胸科学会曾推荐把运动试验作为估价COPE)患者身体状态和工作能力的检查项目.我国COPD诊疗指南亦推荐将6 min行走试验(6MwT)作为运动耐力的指标[2].
作者:YUAN Xiao-chun;张劭夫 刊期: 2008年第08期
目的 总结儿童心前区不适的原因,探讨在分析儿童心前区不适时应遵循的思路和应注意的问题.方法 对2004年1月至2007年1月在我院小儿心血管科以心前区不适就诊的314例儿童的相关资料进行统计,分析出现心前区不适的病因.结果 心血管系统器质性疾病43例(13.7%),心血管系统非器质性疾病108例(34.4%),非心血管系统器质性疾病62例(19.7%),精神心理因素60例(19.1%),未能明确诊断41例(13.1%).心血管系统器质性疾病患儿平均年龄小于其他各组患儿(P<0.05);心血管系统非器质性疾病组的几种伴随症状明显多于非心血管系统器质性疾病组和原因不明组(P<0.05).结论 引起儿童心前区不适的原因很多,心前区不适不是儿童心血管系统器质性疾病独有的症状,在诊断过程中要注意多层面、多角度分析.
作者:周岩;YANG Si-rui;孙景辉;WEI Yong-kang;李晓明 刊期: 2008年第08期
恶性血管外皮细胞瘤(malignant lhemangiopericytoma.MH)是起源于血管Zimmerman外皮细胞的一种少见血管肿瘤,大约占全部血管肿瘤的1%,原发于肺部者更为罕见.我院1994年收治1例,经手术治疗,已存活14年.
作者:王砚东;郭勇;王延红;王雷;付强;董家豪;齐波 刊期: 2008年第08期
地震中的伤害会有3%~20%为挤压伤,其中相当一部分将发展为挤压综合征.Bulut等[1]研究表明,地震后挤压综合征死亡率高达21%.因此,在救援过程中对挤压伤病员应该给予高度的关注,防止挤压综合征的发生.
作者:何新华;李春盛 刊期: 2008年第08期
抗磷脂综合征(anti-phospholipid syndrome,APS)是一种非炎症性自身免疫病,临床上表现为反复发生的动、静脉血栓形成(包括脑血栓、脑静脉窦血栓、深静脉血栓、冠状动脉血栓、外周动脉血栓[1-3])、习惯性流产和血小板减少等症状,血清中存在抗磷脂抗体(antiphospholipid antibody,APIA).
作者: 刊期: 2008年第08期
在住院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中,营养不良占多数,约半数患者体重占理想体重的百分比<90%,气道阻塞程度越严重,营养不良发生率越高[1].目前认为COPD患者营养不良的原因主要是机体能量消耗增加、胃肠道消化吸收功能障碍、营养物质摄入减少和机体分解代谢增加等.
作者:刘国梁;林江涛 刊期: 2008年第08期
含马兜铃酸的中草药引发急性、慢性肾损害的临床报道已较多.现总结2001年1月至2007年6月在本科住院的66例马兜铃酸肾病患者的资料,对其成因、临床表现及可能的预防性措施进行了归纳.
作者:孙勇;赵红 刊期: 2008年第08期
[编者按] 在汶川非常大地震后的非常救治中,我国医生队伍以其高度的责任心和专业精神进行着一场艰苦卓绝而负有成效的战斗.面对复杂的医疗问题,多个学科及时而有效的协作,从死亡线上挽回了一条又一条生命.
作者:梁万年;杨珺 刊期: 2008年第08期
目前已经认识到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主要病理生理特点是进行性发展的气流受限,而且不能完全可逆.同时COPD可以造成沉重的社会经济负担,成为劳动力丧失和死亡的重要原因,因而近年来国外许多学者提出早期干预COPD,并且提出许多理由和依据,诸如早期干预COPD可以减少症状、减少动态过度充气、改善肺功能、提高生存质量等.
作者:何权瀛 刊期: 2008年第08期
由卫生部、科技部、中国科协主办的中华医学会首届全国卫生服务中心主任论坛于2008年4月27-28日在北京召开,来自北京、天津、上海、石家庄等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主管领导、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任、社区医生等200余人参加.
作者:李兆晖 刊期: 2008年第08期
选取鼻内镜手术患者64例随机分组,评价尼美舒利的止痛效果.尼美舒利和维生素C组术后3 h、抽取术腔膨胀材料时的疼痛分值(视觉模拟评分法)分别为2.8±1.1和2.7±1.2,6.7±0.6和8.3±0.6.统计学分析表明尼美舒利具有显著的止痛效果.
作者:金晶;YE Lin-feng;宋鹏;ZHOU Xu-hong 刊期: 2008年第08期
胰岛素抵抗(IR)指胰岛素靶组织(如骨骼肌、脂肪组织、肝脏等)对胰岛素的敏感性下降,对葡萄糖的利用降低及抑制肝葡萄糖输出的作用减弱.IR具有明显的组织特异性、选择性和异质性,其所致的糖代谢紊乱构成了糖尿病等慢性疾病的病理生理基础.近年来大量研究表明,IR与脂肪分泌的多种细胞因子有密切关系.脂肪组织是一种疏松结缔组织,主要由富含甘油三酯的脂肪细胞构成.
作者:彭久君;SHI Fang-xin 刊期: 2008年第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