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胸膜固定术

陶仲为

关键词:胸膜固定术, 应用经验, 胸腔积液, 基层医院, 适应症, 抽胸液, 血胸, 文献, 临床, 方法
摘要:胸膜固定术(pleurodesis,PD)虽然已用于临床多年,但至今大多数基层医院尚待开展.为此,笔者以自己的应用经验并结合文献有关报道,介绍PD的具体应用方法.1 PD的适应症1.1 除血胸外任何原因引起的,经2周以上反复抽胸液仍继续产生的多量胸腔积液.
中国医师进修杂志相关文献
  • 双J管在复杂性上尿路手术中的应用120例报告

    为探讨双J管在复杂性上尿路手术中的使用效果,我们对1990年10月~2000年10月,在120例复杂性上尿路手术中应用双J管的治疗效果,总结报告如下.1 资料和方法1.1 一般资料 120例中,男72例,女48例,年龄18~76岁,平均41.9岁.

    作者:邓武昌;刘洋;彭明轩;何德山;蔡百合;田中太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十二指肠结核的诊断与治疗

    在我国,胃肠道结核近年来仍然为重要的临床问题之一.原发性十二指肠结核临床上甚少见[1],国内外多数为个案报道,鲜见大宗病例.因其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常常导致误诊甚至误治.1 病因消化道结核大多数继发于肺结核,原发于胃肠道的结核临床少见.在胃肠道结核中,常见的部位是回盲部,其他依次为回肠、空肠、乙状结肠、胃、食管[2],十二指肠结核的发生率占2.5%[1],居第六位[2].其感染途径为:(1)结核菌通过血液或淋巴液循环至十二指肠壁的黏膜下层或肌层,产生结核病灶,病变进一步发展侵及黏膜和浆膜层;(2)邻近脏器和组织的结核病灶直接与十二指肠壁穿通,先破坏十二指肠壁浆膜层,继而侵及肌层、黏膜层,如胃结核侵及到十二指肠球部或十二指肠周围的淋巴结结核压迫、侵及[3];(3)与其他胃肠道结核一样,摄食或吞咽的痰液内混有结核杆菌,停留于十二指肠,侵及黏膜、黏膜下层造成感染;(4)胆管系统可能是另一个感染途径,如肝结核.

    作者:刘志民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427例SLE神经系统损害与精神障碍的回顾性调查分析

    我们对1981-1998年在我院住院的427例SLE患者的精神障碍和神经系统损害的表现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427例患者均按ARA诊断标准确诊,其中女393例,男34例,平均年龄35岁(13~58岁),平均病程14年,短病程20 d,长病程24年,活动期患者211人,缓解期患者216人,具有神经系统损害和精神障碍者共260人,患病率为60.8%.

    作者:吴旭;万邦华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美克尔憩室并发症13例临床分析

    本文对近8年所遇到的13例美克尔憩室病例作回顾分析,结合复习文献,对本病的病因与特殊并发症腹腔内出血的诊治报道与讨论如下.1 临床资料年龄1~3岁4例,3~14岁9例,并发症穿孔8例,出血2例,肠梗阻3例,病理切片中找见胃黏膜6例,基姆萨染色找幽门螺杆菌(Hp)未找到8例,找到2例.

    作者:顾胜利;褚先秋;向琳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二氧化碳浓度测量法在诊断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 同时采用热敏传感器和二氧化碳浓度测量仪监测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SAS)患者,探讨二氧化碳浓度测量法在诊断SAS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对25例患者进行多导睡眠图和呼出气二氧化碳浓度描记图及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etCO2)监测,并对PetCO2值与呼吸紊乱指数(AHI)的关系进行分析,统计方法 采用t检验和相关分析.结果 以热敏传感器所得结果 为标准,呼吸暂停、低通气和呼吸紊乱阳性诊断率分别为84.5%±9.6%,72.7%±8.0%,81.2%±8.4%;未发现假阳性.夜间平均PetCO2和高PetCO2与窒息指数(AI)、低通气指数(HI)、AHI均无显著相关性.结论 二氧化碳浓度测量法监测SAS具有较高的诊断率.

    作者:刘升明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胸膜固定术

    胸膜固定术(pleurodesis,PD)虽然已用于临床多年,但至今大多数基层医院尚待开展.为此,笔者以自己的应用经验并结合文献有关报道,介绍PD的具体应用方法.1 PD的适应症1.1 除血胸外任何原因引起的,经2周以上反复抽胸液仍继续产生的多量胸腔积液.

    作者:陶仲为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败血症的现代概念与治疗(一)

    败血症(sepsis)是一个古老的概念,千百年来一直是一个严重的医学、社会和公共卫生的问题.过去强调病原体对机体的损伤和侵袭性,如今揭示了机体对病原体的反应,尤其突出了机体炎症激活和免疫损伤的作用机制,并且认识到这种复杂机体反应的程度、范围决定着感染的方向、速度和结局.

    作者:张忠鲁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消化道结核诊断与治疗胰腺结核的诊断与治疗

    腹膜及腹内脏器结核并不少见,然而发生于胰腺的结核病变在临床罕有报道,即使在胰腺疾病的专著中也极少描述.何亮家报道92例腹内结核病中仅有1例为胰腺结核(tuberculosis of pancreas).迄今国内也仅数十例报道.本病常继发于其他器官的结核病灶,对其主要处理手段虽为抗结核药物治疗,但因其临床诊断十分困难,尤其是不易与胰腺肿瘤相鉴别,甚至剖腹探查的误诊率也高达50%,需要术中作冰冻切片方能作出判断.曾有胰腺结核误按胰腺癌施行胰十二指肠切除的报道.因而对本病的诊断和治疗,应引起外科医师的注意.

    作者:姚榛祥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14岁以上不典型肺结核误诊分析

    为减少不典型肺结核的误诊,本文对1998-2000年误诊的14岁以上39例肺结核进行回顾性分析.1 临床资料1.1 选例标准 1998-2000年经临床证实为肺结核的14岁以上病人,而在本所及外院误诊超过15 d者,共39例.男23例,女16例,年龄15~78岁,平均年龄50.1岁.15~20岁3例;21~30岁4例;31~40岁6例;41~50岁7例;51~60岁8例;61~78岁11例(28.2%).误诊时间16 d~24个月.

    作者:赵一红;杨新春;张玉敏;张振显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慢性咳嗽

    慢性咳嗽是指3周以上的持续性咳嗽,是呼吸内科常见病,有时可严重地影响病人的工作及生活,而且由于病因复杂,给诊断及治疗带来一定困难.本文就慢性咳嗽的病因、诊断及治疗等临床研究进展简要综述.1 病因

    作者:周玉发;王勇德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颅脑损伤并发急性肾功能衰竭7例原因分析

    颅脑损伤临床常见,若并发急性肾功能衰竭(ARF),治疗比较困难.我院近期收治7例,现报道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7例均为男性,年龄22~65岁.慢性硬膜下血肿2例,急性硬膜外血肿并脑疝2例,脑挫伤并蛛网膜下腔出血2例,外伤性小脑出血并梗阻性脑积水1例.其中手术治疗3例,非手术治疗4例.

    作者:胡守舵;蒋天伟;裴亚宾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EEG改变对不同类型病毒性脑炎的诊断意义探讨

    本文总结我院1990年3月~2001年12月收治85例不同类型病毒性脑炎住院病人,将临床特征与EEG异常改变的情况分析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年龄、性别本组男48例,女37例;平均38.2岁.以13~29岁发病率为高45例(50.5%).

    作者:耿家贵;孟庆莲;陆寅;秦丽晨;崔瑞亭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经纤支镜支气管肺灌洗治疗急性大咯血的疗效观察

    我院自1996年9月~2000年9月共收治各种原因引起的急性大咯血患者40例.均行急诊纤支镜支气管肺灌洗止血治疗,收到满意的临床效果,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本组40例,男32例,女8例,年龄16~78岁,平均年龄51岁;咯血原因,肺结核16例,肺脓疡10例,肺癌7例,支气管扩张症7例.咯血量24 h内平均在300~400 ml,其中8例患者行急诊介入支气管动脉栓塞术治疗效果不佳.12例在急诊室静脉注射各种止血药物效果不佳,均改行纤支镜支气管肺灌洗治疗.

    作者:徐宗祥;李进科;夏芙蓉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败血症临床及病原学分析

    目的 了解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败血症(CRS)临床及病原学特点、危险因素、诊断及治疗.方法 回顾分析筛选出28例CRS患者,分析其临床表现、微生物学特点及治疗效果.结果 28例CRS中,共分离出26株细菌,其中革兰阴性菌14株,革兰阳性菌12株.主要细菌对常用抗生素的总耐药率为0~88.2%.11株真菌.结论 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败血症的有效处理方法 是于尽早诊断的基础上及时拔管.

    作者:胡晓峰;管军;林兆奋;赵良;郭昌星;许永华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婴幼儿重型颅脑外伤临床特点

    我科1994-2000年收治婴幼儿重型颅脑外伤51例,其临床特点较成人有所不同,现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男32例,女19例,年龄均小于3岁.其中小于1岁15例;1~2岁16例,2~3岁20例.致伤原因:坠落伤22例,车祸伤12例,摔伤17例.

    作者:张志学;胡杰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脑干损伤早期淋巴细胞数量变化的临床研究

    目的 观察脑干损伤病人(原发或继发)早期血中淋巴细胞数量的变化及规律,以了解病人的机体免疫状态.方法 对确诊脑干损伤住院病人,24 h内4次测定血中淋巴细胞数量的变化及功能状态,设计同期脑外伤而非脑干损伤病人作为对照组.结果 脑干损伤病人早期血中淋巴细胞明显增高,但均未超出在白细胞中所占的比例高值40%,淋巴细胞功能状态明显增强,以T淋巴细胞变化明显,而B淋巴细胞无特异性改变.结论 由于脑干损伤病人早期血中淋巴细胞数量增加、功能增强,其机理可能多方面,但与脑干的中枢性调节改变有关,此结果 与传统脑伤病人血中免疫细胞受到抑制状态的观点有所不同.

    作者:朱应康;李国君;尤毓元;欧盛富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红细胞CR1分子定量测定在细菌L型败血症中的意义

    目的 探讨细菌L型败血症(SBL)患者红细胞CR1分子定量的变化.方法 采用王海滨、郭峰等创立的测定完整红细胞膜分子的酶免疫定量方法 ,对53例SBL患者及56例健康人测定比较.结果 红细胞CR1分子(CD35)SBL组较健康对照组低,有非常显著的差异(P<0.001),SBL组发病期与恢复期比较也有非常显著差异(P<0.001).结论 SBL组发病期CR1有不同程度地减少,病情恢复后,CR1上升,与疾病的转归相关.

    作者:张伊莉;潘立民;王恩举;李莹;卞建军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全麻下行纤维支气管镜检查的临床分析

    我科自2001年1月~2001年7月对8例患者全麻下行纤维支气管镜(纤支镜)检查,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患者均选自我院呼吸内科、胸外科住院病人及专科门诊的病人,共8例.男3例,女5例,年龄39~77岁,平均58岁.

    作者:魏立平;王正维;张世叶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激光治疗胃肠肿瘤的现状与展望

    近年来,激光治疗胃肠肿瘤取得了较大进展,与其他方法比较有许多独到之处.激光应用于胃肠肿瘤的治疗主要有两个层面:单独激光治疗;激光光动力学疗法.本文拟对其治疗胃肠肿瘤的现状进行评述,并与展望.1 激光治疗胃肠肿瘤的发展

    作者:陈祖林;葛海燕;李学成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回盲部结核的诊断与治疗

    回盲部是肠结核的好发部位,其临床表现易与癌肿混淆,经常有回盲部结核被误诊、误治的报道,由于卫生保健水平的提高,过去在我国比较常见的肠结核已逐渐减少,近年,由于新耐药菌的出现及器官移植、艾滋病等免疫功能低下病人的出现,结核病人在世界范围内出现上升的趋势,回盲部结核的发病率也随之上升.1 病因及发病机制

    作者:张建国 刊期: 2002年第03期

中国医师进修杂志

中国医师进修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华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