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质馨;任旷;王柳行;田洪艳;徐冶;窦肇华
以眼科“青光眼”为实验教学课程,着重探讨网络课程与课堂教学相结合的问题式互动教学模式改革.改变教师为主体的传统教学模式,使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增强课堂学习模拟性,体现“问题”“讨论”“互动”教学特点.在2007级八年制本科生大班课教学中实施并评价反馈,取得满意教学效果.
作者:吴晋晖 刊期: 2012年第01期
在政治理论课中实施PBL教学,确保问题设定的科学性,是坚持政治理论教育正确方向的根本保证.有效实施PBL教学的具体做法是:大班授课引出问题;分组完成分析与研究;小组展开课堂讨论;每位学生提交讨论心得.实践证明,PBL教学实效优于LBL教学.
作者:王小丽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 了解本科医学实习生在实习前对心肺复苏知识掌握情况.方法 将2011年在我院实习的85名本科生分为临床组与非临床组,男生组和女生组.参照2010年新版心肺复苏指南采用闭卷理论考试和应用电脑模拟人进行心肺复苏技能考试,对结果进行x2检验分析.结果 医学本科实习生对心肺复苏理论和技能掌握普遍较差,平均合格率为44.8%.临床组理论考试成绩明显优于非临床组(x2=8.57,P<0.01);技能操作的各项合格率均高于非临床组,但其平均合格率与非临床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2.72,P>0.05).男生组与女生组在技能考试方面平均合格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03,P>0.05).结论 医学本科实习生心肺复苏知识掌握差,实习前应进行心肺复苏理论和技能培训.
作者:李迎新;祝松;谢峻;李达;刘佳;赵兴坤 刊期: 2012年第01期
从我国高等医学院校的卫生检验专业开设现状、课程设置、教学改革、人才需求和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等几方面进行了探讨和研究,阐述了卫生检验教学过程改革的主要举措和取得的经验,提出了培养创新型卫生检验人才的课程设置和改革的重点,为培养适应于新时代的卫生检验人才提供借鉴.
作者:谢惠波;雷章恒;陈润;刘杰;陈丽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 综合评价PBL在外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就医学生书面理论测试成绩和临床技能考试成绩进行Meta分析.结果 于外科临床实习阶段采用PBL,学生理论成绩有所提高,WMD=6.46,95% CI为2.56~10.36,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临床技能测试成绩有所提高,WMD=5.32,95% CI为2.47~8.16,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外科临床实习阶段采用PBL教学,有利于提高医学生的理论知识和临床技能.
作者:郭丹;黄佳祎;孙治君;印国兵 刊期: 2012年第01期
循证医学的核心理念是“遵循证据”的思想,其本质是一种临床医疗模式,是指导临床工作实践的思想,目前已成为一个专有名词.“循证医学”后面冠之以“教学法”,两者在概念层面缺乏逻辑上的内在联系.科学意义上的教学法有其自身特点和要求,如果要命名某种教学法,就要在教学法层面上界定其特有的内涵,规定具体的程序和步骤,形成一套科学完整的教学方法.
作者:黎莉;苏桂栋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精品课程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师资队伍、教学方法与手段、教材、实验、管理机制建设等.通过教学方法和手段、实验教学内容、教学与科研互动等方面的改革来加强预防医学精品课程的建设,以期为四川省、西部地区乃至全国医药卫生行业培养更多、更好的创新型人才.
作者:雷章恒;甘仲霖;熊伟;张青碧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 运用PACS促进中枢神经系统影像学教学.方法 50名医学影像专业本科生按PACS入门培训、练习后处理显示脑动脉狭窄及动脉瘤、按疾病名称检索及浏览教学图片库的方法来学习中枢神经系统影像内容.结果 学生能高效地掌握所学的内容,并增强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结论 PACS在中枢神经系统影像学教学中具有重要价值.
作者:徐胜生;赵菁 刊期: 2012年第01期
对研究制定医药类专业大学数学课程教学基本要求的意义、遵循的原则及具体方法进行了讨论.通过对当前医学教育中数学课程设置现状的分析,指出医药类专业大学数学课程教学基本要求的制定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讨论了实现这一价值和意义的原则与方法.
作者:张志尧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着重探讨采用定量分析的方式,以重庆某大学一年级学生为研究对象,调查了优秀生和差生在英语学习中使用学习策略的差异.研究发现,优秀生使用英语学习策略的宽度和频度都显著大于差生.两者使用的策略也有所不同.前者常用的是深度策略、联想策略、二语策略、积极参与策略、外语使用策略、过程监控策略,而这些策略一般被认为是高效策略,对成功的外语学习贡献度较高.后者倾向于使用效率较低的表层策略、母语策略、死记硬背策略、词汇策略以及猜测策略.
作者:郑常平 刊期: 2012年第01期
通过对经营内涵的科学认识,阐释了大学需要经营的必要性,并以重庆医科大学在管理创新方面的探索实践,说明大学经营在深化高校管理体制,优化资源配置,提高办学效益、增强大学核心竞争力方面有重要作用.
作者:刘利;代安琼;雷寒 刊期: 2012年第01期
为研究非直属附属医院临床教学质量的影响因素,采用德尔菲法对在非直属附属医院学习的学生、临床教师、医院教学管理人员和学校教学管理人员进行了调查分析,指出要提高临床教学质量,应着重于临床师资队伍建设、教学管理、学生教育和管理等方面的努力.
作者:陈戈;吴小翎 刊期: 2012年第01期
加强导师队伍建设对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目前我国导师建设存在着导师队伍素质有待提高、导师量化考核体系不够科学、专业学位指导教师群体较少、导师动态评价机制不完善等问题.从制定科学合理的量化考核指标体系、遴选专业学位指导教师、加强导师培训等方面着手加强导师队伍建设,能够有效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
作者:胡伟力;陈怡婷;陈地龙 刊期: 2012年第01期
针对当前医学统计学实验教学实际,将科学研究有机地融合于医学统计学实验中,形成以科研任务为导向、理论-实践-科研相结合的医学统计学实验教学体系与评价方法,指导学生系统地进行课题设计、资料收集、整理和统计分析.实践证明,该方法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和主动性,提高了学生利用统计学原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作者:杨江林;余志玲 刊期: 2012年第01期
《儿科骨关节系统影像诊断》属亚专业的分支课程,内容较难,学习者单凭一般的多媒体教学难以较好掌握.Blackboard教学平台具有操作便捷、跨越时空、资源共享、交流互动等特点.利用Blackboard教学平台构建《儿科骨关节系统影像诊断》课程,能够较好地完成这一教学任务.
作者:范淼;杨有优;霍梦娟;王俊丽;李子平;杨建勇;叶滨宾;孟悛非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生殖医学是研究两性生殖健康的现代医学科学的重要分支.我国本科学历的生殖医学教育起步晚,与生殖医学研究相比,明显滞后.从生殖医学专业建设的必要性、构建生殖医学专业课程体系、建立科学合理的培养方案、实施创新性教育和编写生殖医学专业系列教材5方面,对生殖医学专业的建设进行了探讨.
作者:李质馨;任旷;王柳行;田洪艳;徐冶;窦肇华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 了解高仿真模拟平台短期培训对重症医学科医师抢救组织能力的影响.方法 利用高仿真模拟平台,对即将从事重症医学临床工作的40名医师进行为期半天的培训;每组4人,分别轮流担任抢救组织领导、实施、监护和护士角色,培训全程录像;抢救结束后参加培训人员观看录像,由两名高年资主治医师以上人员进行点评;通过调查问卷,评价教学效果.结果 调查问卷回收率为100%,认为该培训方式优于传统方式的占97.5%.参与者抢救组织能力、协作意识、自信心分别提高了34.8%、36.5%、29.9%,其中对低年资医师提高更加明显.结论 利用高仿模拟平台对重症医学医师进行短期培训,可提高抢救组织能力.
作者:王涛;熊建琼;张雷;张永辉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 为更好地在医学院校开展医学人文教育.方法 采用整群抽样方法对某军医大学2009级本科学员进行问卷调查,对调查结果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结果 调查结果显示,近90%的学员对课程基本满意,近95%的学员认识到医学人文教育的重要性,学员对教学资源和教学方法还存在着更高的需求.结论 《医学人文概论》课程对于培养医学生医学人文精神具有重要意义,但课程仍需不断完善和发展.
作者:黄义玲;石凯;余恬婧;李媛;张玲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 通过统计分析研究生学习期间发表学术论文的情况,探讨提高研究生科研能力的有效培养方式.方法 应用统计软件SPSS 11.5对北京市神经外科研究所10年中在读研究生发表医学论文的数量、年度分布、类别、SCI收录情况等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在读研究生共发表论文182篇,前5年平均每年发表论文10.0篇,后5年26.4篇,数量上呈增长趋势;前5年共发表SCI论文3篇,后5年发表48篇,在质量上有明显提升;博士生发表SCI论文数量远高于硕士生;基础文章多于临床文章,且以优势学科为主.结论 科研院所的科研方向、研究生导师的指导和科教管理部门的合理激励措施是研究生科研水平不断提高的有力保证.
作者:李蕊;程小燕;张亚卓 刊期: 2012年第01期
国内外医学教育领域对形成性评价的重视程度日益提高.通过对评价方法理论的培训和实践指导,引导教师进行反思性教学,使教师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地修改教学计划和安排进度,从而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作者:曲波;张阳;孙宝志 刊期: 2012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