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应用低温等离子髓核消融术治疗老年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疗效及其病程的相关性研究

李鹏洋;李春根;叶超;陈婧;贾红荣

关键词:腰椎间盘突出症, 低温等离子髓核消融术, 疗效, 病程, 相关性
摘要:目的 研究应用低温等离子髓核消融术治疗老年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疗效及其疼痛症状与病程的相关性.方法 101例老年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采用经皮穿刺低温等离子髓核消融术进行治疗,采用改良Macnab疗效评定标准、JOA下腰痛评分及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量化评定治疗效果,在术前3天、术后3天、术后3个月3个时间点由患者根据自己情况进行填写.结果 改良Macnab疗效评定标准在术后3天、3个月的优良率分别为74.3%和89.1%;JOA下腰痛评分及疼痛视觉模拟评分在术前3天与术后3天、术后3个月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程与术前3天JOA下腰痛评分没有明确的相关性;病程与术后3天和术前3天JOA下腰痛评分差值、病程与术后3个月疼痛视觉模拟评分和术前3天JOA下腰痛评分差值呈正相关,但未见显著相关性;病程与术前3天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没有明确的相关性;病程与术后3天和术前3天疼痛视觉模拟评分差值、病程与术后3个月VAS和术前3天疼痛视觉模拟评分差值呈显著正相关;术前3天和术后3天JOA下腰痛评分评分呈显著正相关;术前3天与术后3个月及术后3天和术后3个月JOA下腰痛评分均呈正相关但未见明显相关性;术前3天和术后3天、术前3天与术后3个月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未见明显相关性;术后3天和术后3个月疼痛视觉模拟评分呈显著正相关.结论 老年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着病程的增长,疼痛症状也有加重的趋势.应用低温等离子髓核消融术治疗老年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近期和远期疗效良好,疗效较稳定,观察至术后3个月未见明显反复加重.病程是影响疗效的因素之一.
医学研究杂志相关文献
  • 姜黄素改善糖尿病小鼠心脏抗氧化及葡萄糖摄取能力

    目的 探讨姜黄素对糖尿病心肌病的保护作用机制.方法 C57BL/6J小鼠分别给予低脂、高脂、注射链脲佐菌素(STZ)+高脂、STZ+含(10mg/kg)姜黄素的高脂饲料干预15天.用TAB结合法测定MDA,用Western blot法检测组织蛋白含量.结果 姜黄素短期干预可降低STZ+高脂诱导的糖尿病小鼠血糖(22.1±1.0mmol/L vs 17.9±1.0mmol/L,P<0.05),并明显减少糖尿病小鼠心脏MDA含量(2.3±0.2nmol/mg prot vs 1.5±0.3nmol/mg prot,P<0.05),同时上调Nrf2系统抗氧化酶NQO-1、GLUT1、GLUT4、及AMPK磷酸化水平,降低TXNIP含量.结论 姜黄素在整体可起到降低血糖作用,在心脏局部可明显对抗糖尿病造成的氧化应激和葡萄糖转运蛋白功能缺陷.

    作者:宋利娜;柳茵;李琳;刘维军;于志文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血清白蛋白表达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预后的关系研究

    目的 研究血清白蛋白(ALB)水平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患者病情严重程度的关系,分析其在预测AECOPD预后的意义.方法 选择笔者医院2011年12月~2013年10月入院接受治疗的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92例,按照COPD严重程度分为Ⅰ、Ⅱ、Ⅲ、Ⅳ等级,收集患者空腹血清白蛋白,采用微型营养评定表、体质量指数、血清白蛋白3个营养指标对患者的营养情况进行评定,并分析ALB同患者动脉血气分析之间的关系.结果 ALB同COPD严重程度分级呈负相关,相关指数为-0.35,且低ALB组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心力衰竭纠正时间明显增长,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COPD组的血清PaCO2水平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COPD严重程度分级同ALB水平下降具有相关性,随着COPD严重程度的增加,ALB水平下降越明显,据此可有效地预测患者预后,可以作为AECOPD急性加重期预后的重要指标.

    作者:杜友谊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以痛为输火针点刺治疗枕神经痛随机对照研究

    目的 比较以痛为输火针点刺与卡马西平(以下简称对照组)治疗枕神经痛的疗效差异及安全性.方法 将枕神经痛患者以抽签法随机分为火针组和对照组,火针组30例以痛为输选取阿是穴行火针点刺治疗,对照组27例予口服卡马西平,于治疗前和治疗1疗程后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AS)进行疗效评定.结果 两组VAS治疗后较治疗前均明显降低(P<0.01),治疗后火针组VAS较对照组更为减低,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火针组显愈率为90.0%,对照组分为51.8%,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以痛为输火针点刺治疗枕神经痛止痛效果更好,且安全性好,具有更好的的疗效.

    作者:洪永波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假肥大型肌营养不良一个核心家系DMD基因分析

    目的 对临床诊断的假肥大型肌营养不良1例患儿进行基因诊断,同时进行携带者筛查.方法 采用目标区序列捕获及第2代高通量测序技术对假肥大型肌营养不良患儿进行检测,同时采用Sanger测序技术对患者及其父母的基因型进行验证.结果 发现患儿DMD基因第45外显子存在1个纯合无义突变c.6589A>T(P.Lys2197X),患儿母亲为杂合突变携带者.结论 本研究发现了一个尚未报道的致病性基因突变位点,同时发现第2代测序技术可以快速准确检测出DMD基因的点突变,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为遗传咨询提供准确信息.

    作者:高志杰;姜茜;陈倩;许克铭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多种铁剂治疗小儿缺铁性贫血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多种铁剂治疗小儿缺铁性贫血的临床疗效差异.方法 选取笔者医院在2011年12月-2013年12月小儿健康体检发现300例缺铁性贫血患儿,随机分为A组、B组、C组、D组和E组5组,每组60例,分别给予蛋白琥珀酸铁、硫酸亚铁、富马酸亚铁、葡萄糖酸亚铁和琥珀酸亚铁进行治疗.治疗结束后统计对比治疗结果和不良反应.结果 各组患儿在治疗前后临床各项指标的改善情况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和E组在治疗后的显效率、血常规和铁代谢的各项指标上均显著优于其他各组(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从低到高为A组、E组、C组、D组和B组,各组间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多种铁剂治疗小儿缺铁性贫血中,蛋白琥珀酸铁在临床疗效方面和不良反应方面均为理想,值得在临床上加以推广和应用.

    作者:金明卫;安琪;方代华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扩张型心肌病患者心房颤动发生与血尿酸水平的关系研究

    目的 探讨扩张型心肌病患者心房颤动(房颤)发生与血尿酸水平之间的关系.方法 选择2010年1月~ 2013年5月在笔者医院住院的扩张型心肌病患者152例作为研究对象,按不伴房颤、伴阵发性房颤或伴持续性房颤分为3组,记录3组患者的年龄、心血管相关病史、入院时血压和心功能情况及血尿酸水平.结果 3组患者性别构成、年龄、左心房内径、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左心室射血分数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不伴房颤组、伴阵发性房颤组和伴持续性房颤组血尿酸水平分别为223±24、269±35、314±38 μmol/L,各组之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初发房颤患者、房颤病史在1年以内和1年以上血尿酸水平分别为284±31、297±29、279±25μmol/L,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单纯扩张型心肌病、扩张型心肌病伴阵发性房颤、扩张型心肌病伴持续性房颤动血尿酸水平逐渐升高,提示了炎症和氧化应激可能参与了扩张型心肌病所伴心房颤动的发生.

    作者:邓伟;吴振中;石宏伟;唐其柱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流感病毒介导的抗肿瘤研究进展

    随着反向遗传技术的不断完善,流感病毒的改造和利用成为可能.流感病毒具有强传染性,将其改造成携带外源基因的流感病毒载体,有利于转染到目的细胞,特别是肿瘤细胞,为肿瘤基因治疗提供新的手段.同时,由于流感病毒对肿瘤细胞具有凋亡作用,有望将其开发成为肿瘤疫苗及具有基因递送作用的病毒载体用于肿瘤基因治疗.本文就流感病毒的溶瘤作用,流感病毒载体的抗肿瘤及其肿瘤靶向性这几方面的研究做一综述.

    作者:陈帅帅;沃恩康;王怡婷;郭潮潭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多囊卵巢综合征代谢异常的药物治疗

    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的代谢异常主要表现为胰岛素抵抗、血脂障碍、血管内皮功能异常及全身炎症反应等.目前试用于PCOS代谢异常治疗的药物有二甲双胍、噻唑烷二酮类药物、阿卡玻糖、纳曲酮、奥利斯特、维生素D及他汀类药物.本文就这些药物改善PCOS代谢异常的相关研究进行阐述.

    作者:王娜梅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mTOR与Notch通路共同活化的相关性与人乳腺癌恶性程度及预后的关系

    目的 在人乳腺癌组织中研究mTOR和Notch通路共同活化的相关性与乳腺癌生物行为的内在联系.方法 把57例人乳腺癌组织样本标本的免疫组化染色结果(5例乳腺腺瘤及腺病标本作为对照),和33例人乳腺癌组织样本的Western blot法检测结果,依照临床病理检查结果分组,采用Stata 9.2软件,检查各组别mTOR通路与Notch通路共同活化水平,确定mTOR和Notch相关性在不同组间的差别.结果 在有效样本中,mTOR和Notch通路共同活化的相关性在低分化、具有淋巴转移的、ER(-)、HER-2(+)、Ki67指数≥50%或p53(-)的乳腺癌组中更显著.结论 乳腺癌中mTOR与Notch通路共同活化的相关性与肿瘤的恶性程度和预后相关.

    作者:张舒;石玉镯;陈欣欣;孙强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miR-26a在糖尿病小鼠创面愈合中的作用

    目的 观察糖尿病小鼠创面miR-26a的表达和局部应用miR-26a抑制剂对糖尿病小鼠创面愈合的影响.方法 制作糖尿病小鼠和C57小鼠全层皮肤缺损创面模型,设为C57非糖尿病组和糖尿病组,检测局部miR-26a的表达.制作糖尿病小鼠全层皮肤缺损创面模型,设为miR-26a抑制剂组和对照组,对创面愈合速度、肉芽组织厚度、表达CD31的新生血管进行统计学比较.结果 创面模型建立后3天,db/db组miR-26a表达水平是C57组的2.0倍(P<0.05).术后第10天,miR-26a抑制剂组创面肉芽组织厚度为对照组的2.3倍(P<0.05).每张切片内CD31阳性新生血管数分别为47.8±13.2和30.5±6.6(P >0.05).结论 糖尿病小鼠创面miR-26a表达增多.miR-26a抑制剂能诱导创面血管新生和肉芽组织形成,从而促进创面愈合.

    作者:俞楠泽;龙笑;白明;王晓军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肌肽对高糖引起的HUVECs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

    目的 探讨肌肽对高糖环境中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的氧化损伤的减弱作用.方法 体外培养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s),分为正常对照组、高糖损伤组和肌肽预保护组.3-(4,5-二甲基噻唑-2)-3,5-二苯基四氮唑溴盐(MTT)法检测细胞存活率,检测各组细胞上清液中丙二醛(MDA)、乳酸脱氢酶(LDH)、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含量以反映内皮细胞的氧化应激水平,并检测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caspase-3)蛋白活性.结果 MTT检测结果显示,细胞存活率随着高糖刺激时间和高糖浓度的增加而逐渐降低,而肌肽预保护组细胞的存活率显著高于高糖处理组(P<0.05);高糖组与对照组相比,MDA、LDH含量明显增高,SOD含量显著下降,而肌肽预保护组与高糖组相比,MDA、LDH含量明显下降,SOD含量显著升高(P<0.05).caspase-3活性检测结果显示高糖组活性比正常糖对照组显著升高(P<0.05),而肌肽预保护组与高糖组相比,caspase-3活性显著降低(P<0.05).结论 肌肽能够减弱高糖诱导的HUVECs细胞氧化应激损伤.

    作者:庄旭东;师岩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使用链脲佐菌素造模对1型糖尿病大鼠调节性T细胞的影响

    目的 研究使用链脲佐菌素造模1型糖尿病大鼠发病机制与调节性T细胞(regulatory T cells,Tregs)数量和功能变化的关系.方法 使用链脲佐菌素(streptozocin,STZ)对健康SD大鼠造模,分别选取造模成功大鼠和健康大鼠各12只,各项体征均符合成模标准后,分别选取模型和健康大鼠各6只(雌雄各半)解剖,取脾脏、胸腺和外周血使用流式细胞仪检测CD4+CD25+ Foxp3+ (Tregs)水平状况,剩余大鼠解剖取脾脏分选CD4+ CD25+细胞后检测其免疫抑制功能.结果 两组大鼠脾脏、胸腺和外周血CD4+ CD25+ Foxp3+水平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自体和异体大鼠CD4+ CD25-细胞增殖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使用链脲佐菌素造模的1型糖尿病大鼠调节性T细胞数量和功能无显著变化,其发病机制与Tregs无直接关系.

    作者:高永亮;卢觅佳;杨红忠;黄敏聪;宣尧仙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miR-221在肿瘤中的研究进展

    microRNA是广泛存在于真核生物中的长度为19~ 25nt非编码小RNA,能够在转录后水平抑制靶基因的表达或蛋白质翻译.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miRNA在人类恶性肿瘤中异常表达,本文就miR-221在肿瘤发展及治疗中的作用做一综述.

    作者:邢慧慧;刘晓峰;刘长江;孙艾茜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优化MED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优化MED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分析其并发症、适应证及手术技巧.方法 分析行优化MED术78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患者进行术前、术后1周、术后1个月、术后6个月及术后12个月JOA评分,VAS和ODI评分.结果 患者术前、术后1周、术后1个月、术后6个月及术后12个月JOA评分,手术后较手术前JOA评分有统计学差异(P<0.05),VAS手术后较手术前VA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ODI评分手术后较手术前VA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本组术后78例获随访3~35(11 ±3)个月,均无相应节段椎间盘髓核组织再次突出,未发生相关并发症.结论 优化MED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对保持脊柱稳定性有显著优势.

    作者:郭丙杰;张东阳;李少华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Hsa-miR-486-5p的肿瘤及细胞骨架相关靶基因的预测分析

    microRNAs的功能研究离不开其靶基因的预测.本文利用TargetScan预测软件预测分析hsa-miR-486-5p的肿瘤及细胞骨架相关靶基因.通过分析这些靶基因在肿瘤中的主要功能,为hsa-miR-486-5p的功能研究奠定基础,同时对其他microRNAs的功能研究提供有力的参考.

    作者:孙慧燕;杨晓明;王立生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中药对恶性黑色素瘤细胞体内外作用的研究进展

    恶性黑色素瘤(malignant melanoma,MM)简称恶黑,是一种恶性程度极高的肿瘤,是由黑色素细胞异常增生产生的,该细胞能产生黑色素,色素合成和酪氨酸代谢异常可致恶黑的形成,故其大多原发于皮肤,也可起源于眼、鼻腔等其他器官.恶黑浸润和迁移能力强,扩散迅速,早期即可发生转移,转移部位多见于肺、脑[1].近几年其发病率和病死率都急剧上升,并呈年轻化趋势,患者可在诊断数月内死亡[2].恶黑的预后受年龄、性别、发生部位、肿瘤Breslow厚度及Clark浸润深度等因素影响.手术是本病早期的重要治疗手段,一旦确诊应尽快手术切除,但易复发.后期主要化学治疗,多药联合化疗疗效稍高于单药化疗,放射治疗在手术切除不彻底、拒绝手术及不能手术者中有一定的疗效,此外还有的治疗手段包括免疫治疗、基因治疗、生物化疗,均是目前临床应用较常见的手段,但疗效不太理想.细胞间缝隙连接(gap junction intercellular communication,GJIC)是细胞间传递、交换物质的重要的直接信息通道,是细胞间通讯的主要形式,肿瘤组织细胞间正因为该缝隙连接(GJ)数量减少,物质交流通道的缺乏,导致化疗药物难以扩散到肿瘤组织而达到预期的有效浓度,抗肿瘤作用因此被削弱[3].

    作者:张石琳;邹征云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乳腺癌凝血紊乱机制研究进展

    乳腺癌是女性排名第1位的常见恶性肿瘤,患者发生血栓栓塞的风险较高,血栓形成是仅次于肿瘤转移的主要的死亡原因,据2011年美国CA《A Cancer Journal for Clinicians》杂志公布的新数据统计显示其发生率为0.48%~5.00%,且其发生率仍呈逐年上升趋势[1].乳腺癌患者发生静脉血栓栓塞(VTE)包括深静脉血栓(DVT)及肺栓塞(PE)的风险较正常群体高,部分患者可高于正常人5倍,在接受标准化疗的患者血栓形成的风险和凝血紊乱程度可进一步增强至之前的数倍.静脉血栓栓塞是导致乳腺癌患者死亡的第3位常见原因[2].因此,其凝血紊乱的机制引发了多方面的研究关注,乳腺癌血栓形成是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但其较高的血栓发生率原因尚未完全阐明.目前,关于乳腺癌静脉血栓栓塞原因的相关报道主要包括癌性促凝因素(CP),癌症炎性状态对凝血系统的影响,纤溶系统的异常,血小板的增多和活化,化疗药物对内皮细胞的损伤及细胞活化表面磷脂酰丝氨酸(PS)外翻,内皮源性、血小板源性、组织因子源性微粒释放和组织因子的增多,内分泌治疗,急性期反应物和肿瘤坏死物质引起的免疫宿主炎症反应(免疫因素)等.现将以上各影响因素进行综述.

    作者:刘玥;周晋;刘岩;司宇;马瑞爽;史家岚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不同QRS时限心力衰竭患者左心室收缩不同步的实时三维斑点追踪成像研究

    目的 应用实时三维斑点追踪成像(RT-3 DSTI)技术分析QRS时限增宽及正常的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左心室收缩不同步性.方法 研究对象包括CHF患者61例(其中31例QRS< 120ms为CHF1组,30例QRS≥120ms为CHF2组)和正常对照组53例.分别进行RT-3 DSTI分析,测量经心动周期标化的左心室16节段心内膜面积、径向、圆周及纵向应变达峰时间标准差(Tsas-SD%、Tsrs-SD%、Tscs-SD%及Tsls-SD%),分别计算左心室16节段中任意两节段心内膜面积、径向、圆周及纵向应变达峰时间的大差值(Tsas-diff、Tsrs-diff、Tscs-diff、Tsls-diff).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CHF1和CHF2组的Tsas-SD%、Tsrs-SD%、Tscs-SD%、Tsls-SD%及Tsas-diff、Tsrs-diff、Tscs-diff、Tsls-diff均增大,其中除CHF1组的Tsls-diff外,其余各项指标的测值与对照组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1).与CHF1组相比,CHF2组的心内膜面积、径向、圆周及纵向应变不同步指标均增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QRS时限正常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也存在左心肌收缩不同步,但程度轻于QRS时限增宽的心力衰竭患者.RT-3DSTI为临床准确评价心力衰竭患者心肌收缩不同步提供了一种新的有效方法.

    作者:周娟;刘丽文;拓胜军;左蕾;刘敏;张军;周晓东;田新桥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TGF-β1在COPD气道重塑中的作用及抗胆碱能药物干预效应实验研究

    目的 通过分析TGF-β1在COPD小鼠气道重塑中的作用及抗胆碱能药物对其的干预作用,进一步探讨COPD形成及治疗机制.方法 采用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滴入小鼠气管内制作COPD模型.30只小鼠采用数字表法随机均分为4组:对照组(生理盐水气道滴入)、COPD模型组及噻托溴铵(雾化吸入)、山莨菪碱(雾化吸入)两组干预组.经过6周的造模+干预治疗之后,处死小鼠,右下肺用以病理切片,左肺下叶与右肺中叶制作成肺匀浆液.ELISA法检测肺组织匀浆TGF-β1的含量;Western blot法检测肺组织中Smad-2、pSmad-2及α-SMA的表达;肺组织切片观察:Masson染色观察肺组织胶原沉积及平滑肌层增厚情况;HE染色观察气道炎症情况.结果 COPD模型组出现TGF-β1、pSmad-2/Smad-2、α-SMA显著增高现象.此外,还出现气道管壁胶原沉积、平滑肌层增厚、气道炎症反应等改变.干预组较模型组,TGF-β、pSmad-2/Smad-2、α-SMA无明显增高且炎症反应轻微、气道管壁胶原沉积、平滑肌增生情况不明显.结论 TGF-β1在气道重塑上有着重要作用,抗胆碱能药物可干预上述现象.提示抗胆碱能药物除了传统观念的支气管扩张作用,在一定程度上还起到抗炎及抑制气道重塑的作用.

    作者:虞文嫣;卫越;虞喜豪;崔永耀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壳聚糖季铵盐对戊型肝炎病毒多肽疫苗免疫效果的研究

    目的 研究壳聚糖季铵盐(3-氯-2-羟丙基三甲基壳聚糖,HTCC)作为免疫佐剂,对戊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Evirus,HEV)多肽疫苗接种小鼠的免疫增强效果.方法 IPTG诱导重组质粒pET28a-ORF23在大肠杆菌BL21中表达HEV重组蛋白作为多肽疫苗,以3-氯-2-羟丙基三甲基氯化铵(CTA)作为化学改性剂对壳聚糖进行接枝改性合成水溶性HTCC作为多肽疫苗佐剂.50只雌性BALB/c小鼠随机分为5个免疫组,小鼠后腿肌内注射,共免疫2次,间隔3周.ELISA检测3个免疫阶段鼠血清抗HEV-IgG抗体水平;末次免疫5周后,四色流式细胞术检测免疫小鼠全血中CD4+、CD8+、IFN-γ+和IL-4+细胞的百分率;MTS法检测小鼠脾脏T淋巴细胞的增殖反应.结果 加HTCC佐剂组的抗HEV-IgG抗体均显著高于不加佐剂组(P<0.05),其小鼠脾脏T淋巴细胞的蛋白刺激指数显著高于不加佐剂组(P<0.05).各组间的CD4+细胞百分率无显著差异.加HTCC佐剂组的IFN-γ+细胞百分率显著高于不加佐剂组和两个阴性组(P<0.05),其IL-4+细胞百分率显著低于不加佐剂组和两个阴性组(P<0.05).结论 壳聚糖季铵盐对HEV重组多肽疫苗接种小鼠有一定的免疫加强效果.

    作者:郑海群;陶薇;何卓晶;傅婷;陈勇;洪艳 刊期: 2014年第08期

医学研究杂志

医学研究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医学科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