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应用低温等离子髓核消融术治疗老年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疗效及其病程的相关性研究

李鹏洋;李春根;叶超;陈婧;贾红荣

关键词:腰椎间盘突出症, 低温等离子髓核消融术, 疗效, 病程, 相关性
摘要:目的 研究应用低温等离子髓核消融术治疗老年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疗效及其疼痛症状与病程的相关性.方法 101例老年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采用经皮穿刺低温等离子髓核消融术进行治疗,采用改良Macnab疗效评定标准、JOA下腰痛评分及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量化评定治疗效果,在术前3天、术后3天、术后3个月3个时间点由患者根据自己情况进行填写.结果 改良Macnab疗效评定标准在术后3天、3个月的优良率分别为74.3%和89.1%;JOA下腰痛评分及疼痛视觉模拟评分在术前3天与术后3天、术后3个月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程与术前3天JOA下腰痛评分没有明确的相关性;病程与术后3天和术前3天JOA下腰痛评分差值、病程与术后3个月疼痛视觉模拟评分和术前3天JOA下腰痛评分差值呈正相关,但未见显著相关性;病程与术前3天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没有明确的相关性;病程与术后3天和术前3天疼痛视觉模拟评分差值、病程与术后3个月VAS和术前3天疼痛视觉模拟评分差值呈显著正相关;术前3天和术后3天JOA下腰痛评分评分呈显著正相关;术前3天与术后3个月及术后3天和术后3个月JOA下腰痛评分均呈正相关但未见明显相关性;术前3天和术后3天、术前3天与术后3个月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未见明显相关性;术后3天和术后3个月疼痛视觉模拟评分呈显著正相关.结论 老年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着病程的增长,疼痛症状也有加重的趋势.应用低温等离子髓核消融术治疗老年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近期和远期疗效良好,疗效较稳定,观察至术后3个月未见明显反复加重.病程是影响疗效的因素之一.
医学研究杂志相关文献
  • 优化MED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优化MED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分析其并发症、适应证及手术技巧.方法 分析行优化MED术78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患者进行术前、术后1周、术后1个月、术后6个月及术后12个月JOA评分,VAS和ODI评分.结果 患者术前、术后1周、术后1个月、术后6个月及术后12个月JOA评分,手术后较手术前JOA评分有统计学差异(P<0.05),VAS手术后较手术前VA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ODI评分手术后较手术前VA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本组术后78例获随访3~35(11 ±3)个月,均无相应节段椎间盘髓核组织再次突出,未发生相关并发症.结论 优化MED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对保持脊柱稳定性有显著优势.

    作者:郭丙杰;张东阳;李少华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增加静脉输液预防椎管内阻滞分娩镇痛产时发热的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分娩过程中增加静脉输液预防椎管内阻滞分娩镇痛产时发热的临床效果及对分娩结局的影响.方法 纳入研究ASA Ⅰ~Ⅱ级的产妇78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388例和对照组392例,两组均于宫口开至2~3cm时实施椎管内阻滞分娩镇痛.实验组实施分娩镇痛后开放静脉增加输液,对照组仅补充生理需要量,并鼓励产妇进食进水等一般常规护理.观察记录两组产妇体温37.5 ~ 37.9℃及≥38℃例数和发生率,平均动脉压、心率及胎儿心率,疼痛评分,第1产程时间、缩宫素使用情况、分娩方式、产后出血量、输液后3h内总尿量及新生儿Apgar评分.结果 实验组产时体温37.5~37.9℃和≥38℃发生率均比对照组低(P<0.05);实验组第1产程时间缩短、出血量减少、剖宫产率降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产妇尿量增多、平均动脉压及心率平稳(P<0.05).结论 分娩过程中增加静脉输液能降低椎管内阻滞分娩镇痛产时发热发生率,缩短产程、降低剖宫产率及改善分娩结局,同时稳定血流动力学,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符白玲;李煜;胡顺平;刘惠英;毕佳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靶向EGFR/HER-2的双特异性融合蛋白Ec-LDP-Hr及其烯二炔强化融合蛋白Ec-LDP-Hr-AE的抗结肠癌活性

    目的 研究靶向EGFR/HER-2的融合蛋白Ec-LDP-Hr及其烯二炔强化融合蛋白Ec-LDP-Hr-AE对结肠癌的抗肿瘤活性.方法 ELISA和细胞免疫荧光法鉴定融合蛋白与结肠癌HCT-15的结合活性.克隆形成实验和MTT法检测Ec-LDP-Hr对结肠癌HCT-15细胞的增殖活性影响,并用Western blot法检测EGFR/HER-2的表达量改变.用MTT法和流式细胞术检测强化融合蛋白Ec-LDP-Hr-AE对HCT-15的细胞毒性及诱导凋亡情况.体内实验研究融合蛋白Ec-LDP-Hr、强化形式Ec-LDP-Hr-AE及其联合对裸鼠结肠癌移植瘤的抑瘤效果.结果 结肠癌HCT-15、HCT-116和HT-29细胞都显示较高的EGFR和HER-2表达量.融合蛋白Ec-LDP-Hr能与结肠癌HCT-15细胞结合,并可通过下调靶点EGFR/HER-2的表达从而抑制HCT-15细胞的克隆形成和细胞增殖.强化融合蛋白Ec-LDP-Hr-AE对HCT-15有很强的细胞毒作用,并且在低浓度下即可诱导细胞的凋亡.动物实验结果显示融合蛋白和强化融合蛋白对结肠癌HCT-15裸鼠移植瘤的抑瘤率分别为和37.6%和56.7%,两者联合可提高抑瘤率至71.4%.结论 靶向EGFR/HER-2的双特异性融合蛋白Ec-LDP-Hr对结肠癌HCT-15的裸鼠移植瘤有一定的抑瘤作用,联合强化融合蛋白Ec-LDP-Hr-AE能提高抗结肠癌疗效.

    作者:秦烨;刘秀均;李良;刘旭杰;甄永苏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多囊卵巢综合征代谢异常的药物治疗

    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的代谢异常主要表现为胰岛素抵抗、血脂障碍、血管内皮功能异常及全身炎症反应等.目前试用于PCOS代谢异常治疗的药物有二甲双胍、噻唑烷二酮类药物、阿卡玻糖、纳曲酮、奥利斯特、维生素D及他汀类药物.本文就这些药物改善PCOS代谢异常的相关研究进行阐述.

    作者:王娜梅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基于mPTP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干预研究

    线粒体通透性转移孔在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中具有重要作用,抑制mPTP开放对I/R损伤的心脏具有保护作用.本文就近年来心肌I/R中基于mPTP开放的干预研究做一综述.

    作者:李静远;黄秀兰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经皮穿刺球囊压迫半月节治疗微血管减压术后复发性三叉神经痛

    目的 探讨经皮穿刺球囊压迫半月节治疗微血管减压术后复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笔者医院神经外科于2009年11月~ 2012年8月采用经皮穿刺球囊压迫技术治疗的32例微血管减压术后复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的临床资料及疗效.结果 术后30例患者(93.4%)疼痛完全消失,1例偶疼痛但不需服用药物,1例疼痛服药可控制,整体有效率96.8%;术后进行18~51个月(平均28个月)的随访,3例轻度复发,2例重度复发,效果满意.术后手术同侧面部麻木31例(96.8%),咀嚼肌无力19例(59.3%),面部感觉异常2例(6.25%),无严重手术并发症.结论 经皮穿刺球囊压迫术是治疗微血管减压术后复发性三叉神经痛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术方法,可作为复发性三叉神经痛一种理想的微刨治疗手段.

    作者:杜垣锋;杨定博;俞文华;王昊;朱强;杜权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肌肽对高糖引起的HUVECs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

    目的 探讨肌肽对高糖环境中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的氧化损伤的减弱作用.方法 体外培养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s),分为正常对照组、高糖损伤组和肌肽预保护组.3-(4,5-二甲基噻唑-2)-3,5-二苯基四氮唑溴盐(MTT)法检测细胞存活率,检测各组细胞上清液中丙二醛(MDA)、乳酸脱氢酶(LDH)、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含量以反映内皮细胞的氧化应激水平,并检测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caspase-3)蛋白活性.结果 MTT检测结果显示,细胞存活率随着高糖刺激时间和高糖浓度的增加而逐渐降低,而肌肽预保护组细胞的存活率显著高于高糖处理组(P<0.05);高糖组与对照组相比,MDA、LDH含量明显增高,SOD含量显著下降,而肌肽预保护组与高糖组相比,MDA、LDH含量明显下降,SOD含量显著升高(P<0.05).caspase-3活性检测结果显示高糖组活性比正常糖对照组显著升高(P<0.05),而肌肽预保护组与高糖组相比,caspase-3活性显著降低(P<0.05).结论 肌肽能够减弱高糖诱导的HUVECs细胞氧化应激损伤.

    作者:庄旭东;师岩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两种内固定方法在老年人股骨粗隆间骨折的应用研究

    目的 探讨比较锁定钢板(locking compression plate,LCP)和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roximal femoral nail anti-rotation,PFNA)治疗老年人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笔者医院骨科中心2008年2月~2011年11月收治的老年人股骨粗隆间骨折83例,并根据不同的手术方法将其分为两组:PFNA内固定组42例,LCP内固定组41例.采用Harris功能评分、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天数、骨折愈合时间及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等进行统计学分析,以评价两种术式的疗效.结果 随访17 ~33个月(平均23个月)后根据Harris评分标准,PFNA组较LCP组无明显差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PFNA组较LCP组术中出血量少、手术时间少,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LCP和PFNA均是治疗老年人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有效方法,相对而言PFNA更加适合老年人群的股骨粗隆间骨折.

    作者:郭文涛;王翀;艾力·热黑;胥伯勇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不同氧浓度对三维体外着床模型中内膜间质细胞的影响

    目的 本研究将基于已经建立的三维小鼠体外胚胎着床模型,将整个培养环境的氧浓度调整为2%,从而探究缺氧环境对胚胎着床的作用和影响.方法 将已经建立的小鼠体外着床模型分为两组,其中一组置于氧浓度2%的密封箱内进行培养.另外一组为对照组,直接置于培养箱中,按照原先的大气氧浓度进行培养.观察对比这两组之间胚胎与内膜的黏着率.并对着床胚胎及内膜进行组织切片,观察组织的形态学变化,检测其中细胞凋亡的情况.结果 小鼠囊胚在2%的氧浓度及大气氧浓度下的胚胎黏着率分别为41.4%及53.2%;这两组的胚胎黏着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种情况下的小鼠胚胎均已经黏附于体外共培养的子宫内膜上皮层表面,未见明显形态学异常.但在2%氧浓度下,子宫内膜组织中很多间质细胞发生了细胞凋亡.结论 2%的氧浓度在三维体外胚胎着床模型的运用中,虽然没有导体外胚胎黏着率的显著降低,但却诱导了体外培养子宫内膜组织中细胞的凋亡.

    作者:叶天民;肖佳;杨健之;范宇平;滕晓明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过表达mimecan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增殖和凋亡的作用初探

    目的 应用反转录病毒载体技术构建稳定过表达mimecan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株(HUVEC),并观察过表达mime-can后HUVEC增殖及凋亡的变化.方法 应用反转录病毒载体构建稳定过表达mimecan的HUVEC细胞株,real-time PCR和Western blot法检测mRNA和蛋白水平的表达.应用CCK-8方法检测过表达mimecan后HUVEC增殖的变化,应用Annexin V-PE染色观察过表达mimecan后HUVEC凋亡的变化.结果 构建了稳定过表达mimecan的HUVEC细胞株.过表达mimecan后,HUVEC增殖能力降低,凋亡率增加.结论 过表达mimecan抑制HUVEC的增殖,促进其凋亡.

    作者:王晶;沈琼娜;张惠洁;胡小磊;陈凤玲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宫腔粘连临床特点及治疗结局

    目的 通过对宫腔粘连患者的临床资料收集与分析为宫腔粘连的诊疗与预后评估提供参考.方法 回顾性分析有生育要求的153例宫腔粘连患者临床资料.应用SPSS 19.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与妊娠相关的刮宫引起的宫腔粘连占88.9%,生殖道感染因素占9.2%,患者术后妊娠率为50.3%.多因素分析表明,年龄小、宫腔粘连程度轻、术后月经改善、宫腔镜二探宫腔无粘连发生是利于宫腔粘连患者妊娠的因素.分娩人群中,剖宫产率为81.6%,早产率4.1%,围生期大出血发生率为10.2%,胎盘异常发生率为12.2%.结论 妊娠期子宫宫腔内手术是引起宫腔粘连的主要原因;患者年龄、宫腔粘连期别、术后月经情况、宫腔镜二探宫腔是否粘连是影响患者术后能否妊娠的因素;宫腔粘连患者妊娠时剖宫产率高,并发症发生率高.

    作者:柳鑫;段华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银杏内酯B对动脉粥样硬化大鼠炎症细胞因子的影响

    目的 探讨银杏内酯B对动脉粥样硬化(AS)大鼠血清炎症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 采用高脂饲料喂养和维生素D3腹腔注射的方法建立大鼠AS模型,分为正常组、模型组、阳性组(辛伐他汀5mg/kg)、银杏内酯B3个剂量组(8、4、2mg/kg),每组10只.灌胃给药4周后,各组取主动脉,光镜下观察病理改变,进行病变分级评分;取血清,ELISA法测定TNF-α、IL-1和IL-6水平.结果 银杏内酯B能改善AS大鼠的主动脉病变,高剂量组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银杏内酯B各剂量可明显降低血清TNF-α和IL-6水平,与模型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银杏内酯B高、中剂量可降低血清IL-1水平,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银杏内酯B对大鼠AS具有一定的治疗作用,可能与抑制炎症因子的表达有关.

    作者:刘艳茹;锁建军;雷如意;王长娥;张博爱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血清白蛋白表达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预后的关系研究

    目的 研究血清白蛋白(ALB)水平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患者病情严重程度的关系,分析其在预测AECOPD预后的意义.方法 选择笔者医院2011年12月~2013年10月入院接受治疗的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92例,按照COPD严重程度分为Ⅰ、Ⅱ、Ⅲ、Ⅳ等级,收集患者空腹血清白蛋白,采用微型营养评定表、体质量指数、血清白蛋白3个营养指标对患者的营养情况进行评定,并分析ALB同患者动脉血气分析之间的关系.结果 ALB同COPD严重程度分级呈负相关,相关指数为-0.35,且低ALB组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心力衰竭纠正时间明显增长,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COPD组的血清PaCO2水平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COPD严重程度分级同ALB水平下降具有相关性,随着COPD严重程度的增加,ALB水平下降越明显,据此可有效地预测患者预后,可以作为AECOPD急性加重期预后的重要指标.

    作者:杜友谊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NF-κB和AQP-4在亚低温治疗大鼠脑出血中的作用

    目的 探讨亚低温对大鼠急性脑出血(intracerebral hemorrhage,ICH)后脑水肿及核转录因子(nuclear factor-κB,NF-κB)和水通道蛋白4(aquaporin-4,AQP-4)表达的影响.方法 将96只健康雄性SD大鼠,采用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O)、常温组(NT)、亚低温组(HT),每组再分为1、2、3和4天4个时间点,每个时间点8只大鼠,采用大鼠基核节注入自体不凝血制作脑出血模型.SO组和NT组大鼠控制体温在37.0±0.3℃;亚低温组在脑出血后迅速降温至33.0±0.4℃并保持2h.检测在不同时间点大鼠脑组织含水量,凝胶电泳迁移率实验(EMSA)检测NF-κB活性;Western blot法检测AQP-4蛋白的表达.结果 与SO组相比较,NT组在各时间点大鼠脑含水量、NF-κB活性及AQP-4蛋白表达均明细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各时间点,HT组大鼠脑含水量、NF-κB活性及AQP-4蛋白表达均显著低于NT组(P<0.05);NF-κB的活性表达与AQP-4蛋白表达呈正相关.结论 早期亚低温治疗可抑制大鼠脑出血后NF-κB活性和AQP-4蛋白的表达,从而减轻脑水肿.

    作者:蓝琳友;洪溪屏;蔡元晖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BMI和BNP水平与慢性心力衰竭预后的相关性

    目的 本研究旨在探讨体重指数BMI和BNP水平在左心室收缩功能正常的心力衰竭(以下简称心衰)患者中的相关性以及与此类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100例左心室收缩功能正常的心衰患者,根据其BMI将其分为3组,即正常体重组(BMI< 25kg/m2)、超重组(25kg,/m2≤BMI< 30kg/m2)、肥胖组(BMI≥30kg/m2),统计3组的BNP水平,进一步随访患者的全因病死率及再入院率.结果 肥胖组患者BNP水平低[中位数260pg/ml(115 ~ 569pg/ml)],超重组BNP水平次之[中位数428pg/ml(249~ 875pg/ml)],正常体重组BNP水平高[中位数697pg/ml (354 ~ 1286pg/ml)];而肥胖组与超重组全因病死率及再入院率明显低于正常体重组,分别为45%、40%、64% (P =0.002).结论 在左心室收缩功能正常的心衰患者中BMI与BNP水平呈负相关,而患者BNP水平越高其预后较差.

    作者:官文俊;谢进;许臣洪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使用链脲佐菌素造模对1型糖尿病大鼠调节性T细胞的影响

    目的 研究使用链脲佐菌素造模1型糖尿病大鼠发病机制与调节性T细胞(regulatory T cells,Tregs)数量和功能变化的关系.方法 使用链脲佐菌素(streptozocin,STZ)对健康SD大鼠造模,分别选取造模成功大鼠和健康大鼠各12只,各项体征均符合成模标准后,分别选取模型和健康大鼠各6只(雌雄各半)解剖,取脾脏、胸腺和外周血使用流式细胞仪检测CD4+CD25+ Foxp3+ (Tregs)水平状况,剩余大鼠解剖取脾脏分选CD4+ CD25+细胞后检测其免疫抑制功能.结果 两组大鼠脾脏、胸腺和外周血CD4+ CD25+ Foxp3+水平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自体和异体大鼠CD4+ CD25-细胞增殖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使用链脲佐菌素造模的1型糖尿病大鼠调节性T细胞数量和功能无显著变化,其发病机制与Tregs无直接关系.

    作者:高永亮;卢觅佳;杨红忠;黄敏聪;宣尧仙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应用低温等离子髓核消融术治疗老年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疗效及其病程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 研究应用低温等离子髓核消融术治疗老年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疗效及其疼痛症状与病程的相关性.方法 101例老年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采用经皮穿刺低温等离子髓核消融术进行治疗,采用改良Macnab疗效评定标准、JOA下腰痛评分及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量化评定治疗效果,在术前3天、术后3天、术后3个月3个时间点由患者根据自己情况进行填写.结果 改良Macnab疗效评定标准在术后3天、3个月的优良率分别为74.3%和89.1%;JOA下腰痛评分及疼痛视觉模拟评分在术前3天与术后3天、术后3个月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程与术前3天JOA下腰痛评分没有明确的相关性;病程与术后3天和术前3天JOA下腰痛评分差值、病程与术后3个月疼痛视觉模拟评分和术前3天JOA下腰痛评分差值呈正相关,但未见显著相关性;病程与术前3天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没有明确的相关性;病程与术后3天和术前3天疼痛视觉模拟评分差值、病程与术后3个月VAS和术前3天疼痛视觉模拟评分差值呈显著正相关;术前3天和术后3天JOA下腰痛评分评分呈显著正相关;术前3天与术后3个月及术后3天和术后3个月JOA下腰痛评分均呈正相关但未见明显相关性;术前3天和术后3天、术前3天与术后3个月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未见明显相关性;术后3天和术后3个月疼痛视觉模拟评分呈显著正相关.结论 老年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着病程的增长,疼痛症状也有加重的趋势.应用低温等离子髓核消融术治疗老年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近期和远期疗效良好,疗效较稳定,观察至术后3个月未见明显反复加重.病程是影响疗效的因素之一.

    作者:李鹏洋;李春根;叶超;陈婧;贾红荣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生态免疫肠内营养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生态免疫肠内营养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营养、免疫功能、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采取随机对照试验方法,将58例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分为生态免疫肠内营养组(EIEN组)(n=29)和对照组(n=29),疗程2周.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COPD评估测试(CAT)评分、体质量指数(BMI)、肱三头肌皮褶厚度(TSF)、上臂肌围(MAMC)、血清白蛋白(ALB)、前白蛋白(PA)浓度及免疫球蛋白、细胞亚群等指标的变化.结果 治疗2周后,两组患者CAT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 <0.001).EIEN组治疗后CAT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17.2±5.3 vs 24.6±4.8,P<0.001).治疗后EIEN组MAMC较治疗前升高(P<0.05),但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无显著差异.治疗后EIEN组血清ALB、PA较治疗前均有显著升高(P<0.001);对照组患者血清PA较治疗前亦有升高(P<0.05).两组比较,治疗后EIEN组血清ALB、PA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EIEN组血清IgG、IgM、CD3、CD4/CD8较治疗前显著升高,CD8较治疗前降低,对照组患者IgM较治疗前亦有升高.两组治疗后比较,EIEN组血清IgG、IgM、CD3、CD4/CD8显著高于对照组,而CD8则显著低于对照组.结论 生态免疫肠内营养可显著改善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的营养状况、免疫功能及生活质量,疗效优于普通肠内营养制剂,值得进一步研究并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刘维群;陈学远;冯月娟;韩晓红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Hsa-miR-486-5p的肿瘤及细胞骨架相关靶基因的预测分析

    microRNAs的功能研究离不开其靶基因的预测.本文利用TargetScan预测软件预测分析hsa-miR-486-5p的肿瘤及细胞骨架相关靶基因.通过分析这些靶基因在肿瘤中的主要功能,为hsa-miR-486-5p的功能研究奠定基础,同时对其他microRNAs的功能研究提供有力的参考.

    作者:孙慧燕;杨晓明;王立生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肌层浸润性膀胱癌保留膀胱的治疗进展

    目前,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治疗的金标准是膀胱根治性切除,根治性膀胱切除术后生活质量较差,可能出现各种并发症且手术创伤大,保留膀胱治疗方案的文献报道较多,包括单模式和多模式治疗方案.保留膀胱治疗时选择合适的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患者,严格掌握适应证非常重要,单模式治疗效果差,生存率低,多模式治疗方案受到多数学者的欢迎.

    作者:郭长刚;任明华 刊期: 2014年第08期

医学研究杂志

医学研究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医学科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