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以人为本的心理观念及心理护理在产科中的应用

田玉莲

关键词:以人为本, 心理观念, 心理护理, 产科, 应用
摘要:目的:探讨产科中实施有效心理护理的方法.方法:统计分析妇产科320例产妇的心理护理.结果:通过对320名产妇实施以人为本的心理护理,护理服务满意度96%以上,连续3年无护患纠纷.结论:对风险大,事故高发的产科,实施以人为本的心理护理,是整体护理的核心,是优质护理的保障,也是防范产科纠纷的有效措施.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杂志相关文献
  • 糖尿病性足病影像表现及对比分析72例

    目的:探讨糖尿病性足病的X线、CT、MRI影像表现、病因及发病机制,发现糖尿病早期骨质及血管改变,提示临床及早干预治疗.方法:对72例糖尿病性足病患者行X线DR平片及双能X线骨密度仪检查,22例进行螺旋CT检查、24例MRI检查,28例进行双下肢超声检查,对影像学表现进行分析对比.结果:糖尿病足常侵犯的足骨为跖骨和近端趾骨,X线表现:骨质疏松36例,关节旁皮质骨缺损12例,骨端骨质吸收破坏30例,骨干萎缩6例,骨性关节炎4例,神经性骨关节病4例,软组织肿胀及血管壁不规则钙化,12例X线平片未见明显异常,而CT显示骨质稀疏明显,双能X线骨密度仪检查此12例患者明确诊断为骨质稀疏.同时CT扫描了解下肢远端小血管病变情况,尤其是血管壁钙化明显优于X线片.本组20例可清晰显示各期足背及跖、趾间的小血管壁钙化、糖尿病足MRI表现:①软组织水肿;②软组织溃疡;③骨髓炎;④神经性骨关节病;⑤关节腔积液;⑥关节脱位.结论:糖尿病临床Ⅰ期即可出现骨质及血管改变.X线平片检查是糖尿病足诊断主要检查手段,CT在显示关节骨结构重叠及骨髓腔内细微骨质改变方面优于普通X线片.CT扫描可清晰显示下肢及足部血管壁钙化程度及早期骨质改变.MRI具有良好的软组织分辨率,可显示细微的解剖结构,能够显示X线平片难以显示的早期骨髓水肿,对区分是否合并感染及感染部位及范围较X线平片具有极高的敏感性、特异性及准确性.

    作者:殷洪伟;李明亮;金影 刊期: 2012年第36期

  • 系统健康教育对COPD患者使用无创呼吸机的影响

    无创呼吸机因使用方便、并发症少、可间歇使用等优点,现已广泛用于临床.尤其是对于COPD患者,无创呼吸机通过提供一定的压力支持,改善患者的通气,降低CO2分压,提高患者的氧分压,并减少患者呼吸肌做功的强度来缓解COPD急性期的症状.但由于患者的心理因素和不耐受不适应明显影响了呼吸机使用者的配合,影响其使用效果[1].通过对40例COPD患者按护理计划的要求进行系统健康教育,提高了患者使用无创呼吸机的依从性.现报告如下.

    作者:金云妹;许正翠 刊期: 2012年第36期

  • 中医治疗功能性胃肠病368例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中医在治疗功能性胃肠病中的疗效.方法:将475例功能性胃肠病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西医治疗)和治疗组(中医治疗)进行治疗,对其短期疗效和远期疗效进行对照.结果:短期疗效两者无明显差异,远期疗效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中医治疗功能性胃肠道疾病的远期疗效肯定.

    作者:李杰伟 刊期: 2012年第36期

  • 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对冠脉介入术后患者炎性因子的影响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对经皮冠脉介入(PCI)术后血清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选取经冠脉介入治疗单支病变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60例,随机分为小剂量阿托伐他汀组(20例),大剂量阿托伐他汀组(20例)及对照组(2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小剂量阿托伐他汀组采用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阿托伐他汀10mg,每晚1次;大剂量阿托伐他汀组采用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阿托伐他汀20mg,每晚1次,口服.测定两组术前、术后30天血中C-反应蛋白(hs-CRP)、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介素-6(IL-6)水平的变化.结果:与治疗前比较,各组hs-CRP、TNF-α、IL-6均有不同程度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小剂量阿托伐他汀组及大剂量阿托伐他汀组hs-RP、TNF-α、IL-均有不同程度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小剂量阿托伐他汀组比较,大剂量阿托伐他汀组hs-CRP、TNF-α、IL-6均有不同程度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CI增加血清hs-CRP、PAPP-A水平,大剂量阿托伐他汀能够增强其抗炎作用,有利于预防再狭窄.

    作者:李运伟;程冠昌;洪岩;万琪琳 刊期: 2012年第36期

  • 护理教育工作的一点感受和想法

    护理教育是医学教育很重要的组成部分,它包括在校医学护理理论知识的学习和临床实习两部分.这两部分缺一不可,而且都直接关系到能否培养出合格的、优秀的护理人才为临床、为老百姓服务这样的千年大计、万年大计.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健康观念的更新,卫生体制的改革,对护理人才培养的质量提出了更高要求,护理教育面临着严峻的考验.现实中护理教师的匮乏,教师素质的参差不齐,在加上实习场所的限制,使护理教育受到禁锢和羁绊,严重影响医疗技术水平和健康水平.

    作者:姜丽焱 刊期: 2012年第36期

  • 不同糖皮质激素对咳嗽变异性哮喘患者的影响

    目的:研究不同糖皮质激素吸入剂(ICS)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CVA)的影响.方法:将90例患者随机分为三组,对照组、丙酸组、沙美组,三组均给予孟鲁司特钠联合酮替芬药物治疗,另两组在此基础上给予不同糖皮质激素吸入.结果:两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其FEV1、FEV1/FVC升高,临床疗效好转,IgE、IL-4、PEP变异率降低(P<0.05),特别是沙美组改善较为明显(P<0.01).结论:ICS联合β2受体激动剂药物治疗CVA能够有效地改善炎症细胞分泌水平,缓解肺功能及临床症状.

    作者:曹建;黄红梅 刊期: 2012年第36期

  • 睢宁县2008~2010年结核病疫情分析

    目的:对睢宁县结核病流行情况进行分析,为以后的结核疫情控制规划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睢宁县结核病的发病率进行研究,对结核患者的职业分布、年龄分布及地区分布进行分析.结果:睢宁县结核病报告中,男2450例,女1011例,其各占比例分别为70.79%和29.21%;患者的年龄分布以15岁以上为主;结核病中农民患者占多数,共发生3270例患者,农民患者所占比例分别为92.13%、94.77%和96.82%.结论:及时对结核疫情进行统计分析,做好结核病防治工作,加强农村结核病的防治工作,是对结核疫情控制的关键手段.

    作者:唐亮;张申亮 刊期: 2012年第36期

  • 本院207例皮肤病患者的心理分析及护理探讨

    皮肤作为人体大的器官,对保持正常体温,维持机体正常功能起着重要的作用.但是,临床上许多皮肤病的治疗很棘手、具有长期性、反复性,不但给患者带来躯体的痛苦,而且对其心理也产生极大的影响,直接影响到患者的康复.因此,对皮肤疾病不仅注意加强对患者的身体治疗和护理,还要了解和分析患者的心理状态和特点,从而进行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和健康宣教,以达到明显的治疗效果.2005~2009年通过对皮肤科门诊患者的心理干预并实施健康宣教,收到满意的效果,现总结如下.

    作者:陈刚 刊期: 2012年第36期

  • 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的护理

    妊娠20周后发生的高血压、水肿、蛋白尿症候群,称为妊娠高血压综合征(PIH),简称妊高征,它是孕妇所特有而又常见的疾病,严重时可出现抽搐,昏迷,心、肾衰竭,甚至发生母婴死亡,迄今为止,仍为孕产妇及新生儿死亡的重要原因[1].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治疗原则是解痉、降压、镇静、合理扩容及必要利尿,适时终止妊娠.因此,做好妊高征产妇的观察和护理尤为重要.

    作者:田志英 刊期: 2012年第36期

  • 怎样提高护士的工作满意度

    护士是白衣天使,护理工作要求护士关爱患者,时刻为患者着想,因为护理工作的对象是有思想、有情感的人.现代护理模式要求护士护理患者时要主动、耐心、细致,并与患者进行交谈、沟通,做好心理护理,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不允许有一丝一毫负面情绪的流露.因此作为临床一线的护士普遍存在不同程度的负性情绪和职业源性压力,护士所承受的压力已经成为一种职业性危险.护士的心理健康越来越受到社会广泛的关注,越来越多的人参与到关爱护士的心理健康工作中来.

    作者:付爱军;邓玉玲 刊期: 2012年第36期

  • 氯沙坦与卡托普利治疗肺心病心力衰竭的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氯沙坦与卡托普利治疗肺心病心力衰竭的疗效.方法:收治肺心病心力衰竭患者48例,男27例,女21例,年龄42~75岁,平均61.4岁,心衰持续时间0.5~5年,其中2级心衰32例,3级心衰16例,基本上按年龄及心衰程度,采用分层随机分组法分为氯沙坦组、卡托普利组,每组各24例,分别用氯沙坦与卡托普利治疗2周,观察心功能改善及药物不良反应.结果:治疗总有效率氯沙坦组22例(91.7%),卡托普利组21例(87.5%),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出现药物不良反应氯沙坦组1例,卡托普利组4例,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卡托普利与氯沙坦对肺心病心力衰竭治疗均有效,但氯沙坦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使用方便.

    作者:夏亦军 刊期: 2012年第36期

  • 重度支气管哮喘的临床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重度支气管哮喘的临床护理对策.方法:通过对90例重度支气管哮喘患者的成功救治和护理,着重阐述在护理过程中如何进行系统的临床观察及对症护理.结果:90例患者中74例经治疗痊愈,其中16例接受机械通气的患者,14例3天内成功拔管,2例死于多器官功能衰竭,气胸者经胸腔闭式引流症状即告缓解.结论:对患者的一般护理,更是从患者的日常生活入手,消除或尽可能避免接触诱发哮喘的因素,不但缓解了患者的病情,而且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增强了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

    作者:王斌;沈卫莉 刊期: 2012年第36期

  • 无创机械通气在呼吸重症患者中的应用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无创机械通气在呼吸重症患者中的临床疗效.方法:收治呼吸重症患者60例,将其随机的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30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辅以BiPAP呼吸机实施无创机械通气治疗,对照组30例仅采取常规治疗,对比两组在血气、心率、血压等方面的变化.结果:实验组在PH值、血二氧化碳分压、心率以及血氧分压相对于对照组有良好的恢复状况.结论:无创机械通气治疗呼吸重症患者效果良好.

    作者:牛瑞兰 刊期: 2012年第36期

  • 慢性病毒性乙型肝炎抗病毒治疗:优化还是联合

    目前,对于慢性病毒性乙型肝炎/肝硬化的疗抗病毒治疗得到了学术界的广泛认可和一致赞同,在临床实践中也被广泛临床应用.但作为临床一线肝病科医生,究竟是采用优化抗病毒治疗还是联合抗病毒治疗,由于缺乏前瞻性研究及循证医学证据,目前学术界缺乏权威的一致意见.作为一线肝病科医生,曾一致专注于抗病毒治疗的进展,对此曾作了深刻的思考,结合学术发展动态,现归纳总结如下.

    作者:李清平 刊期: 2012年第36期

  • 半夏泻心汤加减治疗反流性食管炎36例

    目的:观察半夏泻心汤加减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临床疗效,并与奥美拉唑、吗丁啉组治疗相比较.方法:将68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36例和对照组32例,治疗组以半夏泻心汤为基本方,随证加减,对照组以奥美拉唑、吗丁啉口服,8周后评估疗效,半年后随访复发率.结果:治疗组8周后有效率91.6%,半年后复发率19.4%;对照组8周后有效率71.9%,半年后复发率37.5%.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二者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半夏泻心汤加减治疗反流性食管炎有较满意的疗效.

    作者:金虎兵 刊期: 2012年第36期

  • 中青年单纯性舒张期高血压的临床特点及防治

    高血压是心血管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单纯舒张期高血压(IDH)是指在标准状态下测量的收缩压<140mmHg而舒张压≥90mmHg的原发性高血压[1].中青年人群的高血压主要表现为IDH为主,它存在发展为单纯性收缩期高血压(ISH)和联合性高血压(SDH)的风险,且也是脑卒中和冠心病等心血管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因此要给予重视,特别是中重度舒张期高血压更应该积极进行干预.

    作者:金美华;蒋惠芳;陈丽萍 刊期: 2012年第36期

  • 浅静脉留置针穿刺失败原因分析及预防措施

    目的:探讨静脉留置针临床穿刺失败原因,提出相应的预防措施.留置针穿刺失败原因与患者血管部位的选择、护士的穿刺技术、患者血管条件、留置针型号的大小有关.方法:从操作者的心态、技术水平及患者的血管状况、合作程度等方面分析静脉留置穿刺失败的原因,针对原因提出护士应提高心理素质,合理使用静脉留置针,提高穿刺的技术水平等预防措施.结果:通过对静脉留置针穿刺失败原因的分析,使护理人员在进行穿刺时排除各种干扰因素,可有效地避免穿刺失败的发生.结论认为认真选择穿刺血管,正确选用针头型号,护士操作前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是保证穿刺成功的关键.结论:认真选择穿刺血管,正确选用针头型号,护士操作前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是保证穿刺成功的关键.

    作者:张香芝 刊期: 2012年第36期

  • 颌面骨骨折内固定术后并发症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颌面骨骨折钛板坚强内固定术后并发症类型、原因和防治措施.方法:对176例颌面骨骨折钛板坚强内固定术后18例并发症进行临床总结分析.结果:感染6例,错颌3例,神经损伤2例,钛板外露7例.结论:重视操作技术是防治并发症重要措施.

    作者:何福江;杨军成;刘广毅 刊期: 2012年第36期

  • 胃癌胃全切术20例病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胃全切术治疗胃癌的临床疗效和经验.方法:收治胃癌患者20例,均行均经腹全胃切除术进行治疗.结果:手术时间184.5±18.9分钟,术后住院14.6±1.6天,PNI指数(3.28±0.26)×109/L,术后无并发症发生.结论:胃全切术治疗胃癌,改良袢式代胃术式是一种安全可靠、效果满意的手术方式.

    作者:卫学东 刊期: 2012年第36期

  • 液芯技术应用在肿瘤标志物检测中的应用

    恶性肿瘤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巨大危害,及早诊断、及早治疗有利于肿瘤的防治.随着科技的发展,肿瘤标志物的检测方法不断更新,在放射免疫酶联免疫化学发光固态芯片后,现在较常用的是液芯片.

    作者:吴乐霞 刊期: 2012年第36期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杂志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杂志

主管: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半月刊)

主办: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