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CT诊断价值

卢虹

关键词: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缺氧缺血性脑病, 新生儿
摘要:目的:探讨CT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对60例临床诊断为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CT表现进行回顾性诊断分析.结果:60例中,CT未见异常4例,CT异常56例,其中轻度26例;中度21例,伴蛛网膜下腔出血11例;重度9例,伴有蛛网膜下腔出血9例,同时伴有脑室内出血6例.结论:CT对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诊断、程度和预后评估有重大价值.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杂志相关文献
  • 经鼻内镜鼻部手术患者的护理

    随着鼻内镜手术的逐渐成熟和医疗仪器的先进性,鼻腔、鼻窦,尤其是深部的手术能在直视下进行,使鼻腔手术有了较快发展.鼻内镜手术损伤小,痛苦小,操作简便,患者颜面部无伤口,且保持了鼻腔的生理功能和减少手术创面,降低了复发率.

    作者:邹秀芹;朱晓艳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203对不良妊娠夫妇染色体核型分析

    不良妊娠包括反复流产、胚胎停育、死胎、死产、畸形儿妊娠史、生育史.本研究对203例不良妊娠夫妇进行染色体核型分析,探讨染色体异常与不良妊娠的关系.

    作者:姚爱玲;马爱军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纳雍县2010年妇科病普查情况分析

    我县于2010年2月1日~9月30日在全县25个乡镇开展普查、普治工作.现将结果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本县常住的18~49岁已婚育龄妇女均进行普查.

    作者:张琼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肝脏超声诊断117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肝脏超声诊断疾病的声像图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117例行肝脏超声诊断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出肝癌、肝血管瘤、肝囊肿、脂肪肝和肝脓肿的超声图像特征.结果:本组共117例患者,检查结果:肝癌19例,肝血管瘤22例,脂肪肝51例,肝囊肿17,肝脓肿8例.结论:掌握肝癌、肝血管瘤、肝囊肿、脂肪肝和肝脓肿的超声图像特征,可协助临床医师做出正确的诊断.

    作者:胡珲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高职护理专业实验实训室建设应紧贴临床护理发展

    护理专业实践操作的技能培养主要依托于校内的实验实训室建设,然而目前我国护理教育尤其是中等护理教育和近几年新办的高职护理等多数院校仍然缺乏符合专业要求的实训基地.仅有的一些已建成的实训基地也不能与临床护理的发展相同步,学生所学到的操作已经无法满足临床护理工作的需求.为尽快找到解决这一普遍问题的途径,现就校内实训基地建设作如下探讨.

    作者:孙芸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循证护理在神经外科翻身和翻身受限患者压疮预防中的应用研究

    总结分析循征护理在神经外科翻身和翻身受限患者压疮预防中的应用研究及体会,在实施过程中充分发挥了循征护理的科学性优势,为病人提供佳的护理.

    作者:章红梅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卡维地洛联合厄贝沙坦治疗扩张型心肌病心力衰竭50例观察

    目的:探讨卡维地洛联合厄贝沙坦治疗舒张性心力衰竭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将100例扩张型心肌病患者随即分为卡维地洛联合厄贝沙坦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卡维地洛和厄贝沙坦,治疗6个月.结果:治疗组治疗后左室功能指标均优于治疗前及对照组(P<0.05).结论:卡维地洛与厄贝沙坦组联合治疗扩张型心肌病心功能衰竭效果良好.

    作者:田长明;李树仙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人文关怀在手术患者护理中的应用

    人文关怀是病人希望能通过护理而得到满足的基本需要之一.因此,手术护士要弘扬医学人文精神,加强医学人文关怀,实施医学人性化服务的心理护理.

    作者:王重巧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静脉丙种球蛋白(IVIG)对小儿手足口病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IVIG对婴幼儿手足口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5例手足口病患儿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加用IVIG观察临床有效率.结果:治疗组临床有效率为95%,对照组为51.4%,两组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结论:静脉丙种球蛋白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疗效显著.

    作者:王永辉;贾明杰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罗哌卡因硬膜外麻醉用于小切口胆囊切除50例观察

    目的:观察0.894%甲磺酸罗哌卡因硬膜外麻醉用于小切口胆囊切除术的镇痛和肌松效果,以及不良反应情况和安全性.方法:对50例手术病例资料进行总结和分析统计.结果:46例麻醉镇痛及肌松满意,3例较差者给予静脉全麻药完成手术,1例改用气管插管全麻.无呼吸抑制病例,硬膜外麻醉首量用药后血压下降和心率减慢40例.术中生命体征平稳,术后均康复出院.结论:0.894%甲磺酸罗哌卡因用于小切口胆囊切除手术安全有效,镇痛肌松好,适合基层医院应用.

    作者:龚小平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特发性肺纤维化25例临床分析

    目的:认识特发肺纤维化的临床特点,探讨导致该病的环境因素,以引起临床医师对特发性肺纤维化的重视,提早发现和合理的治疗,以期延长患者生命.方法:分析25例特发性肺纤维化病例,均有粉尘或油烟接触史,经螺旋CT肺部检查,肺部X线及肺功能检查,结合临床特点确诊.均采用甲基强的松龙大剂量冲击疗法并联合环磷酰胺,口服罗红霉素.结果:部分病例临床症状及影像学明显改善.治疗中发现,罗红霉素有一定的抗肺纤维化作用.结论:特发性肺纤维化的发病机制尚不清楚,而接触粉尘或油烟是引起该病的因素之一,自身免疫和遗传基因对发病过程可能有一定的影响.对有粉尘或油烟接触史者要尽早脱离该环境,以减少特发性肺纤维化的发病率.

    作者:董常明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一次性真空采血针在临床应用中的体会

    我院近几年来运用真空采血针取代传统注射器临床采血,积累了一定的经验,现结合临床,谈几点体会.资料与方法材料:我科使用BD公司的一次性真空采血针组件(以下简称采血器),其顶端的采血针用于穿刺血管,尾端透明软管与尾针相连,尾针外由橡胶软管包裹,外套针帽,用于刺入真空采血试管,利用试管内的负压将血液吸入管内.整个采血器经环氧乙烷灭菌后,单独真空包装.

    作者:何红英;张向阳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穴位贴敷疗法治疗慢性支气管炎50例

    慢性支气管炎是指气管、支气管黏膜及其周围组织的慢性非特异性炎症,秋冬季节为发病高峰.发病缓慢,病程较长,反复发作逐渐加重.主要症状是咳嗽、咳痰、喘息或气短,尤以清晨或夜间为重,痰量增多.笔者采用穴位贴敷法治疗慢性支气管炎50例,均获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陆平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救治中使用阿托品的体会

    资料与方法2000年以来收治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病人216例,均为口服中毒(已除外皮肤吸收和食物间接中毒病人),中毒程度从轻度至重度,年龄17~70岁,男81例,女135例.

    作者:李应福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急性鱼胆中毒患者1例

    急性鱼胆中毒早期主要为胃肠道症状,晚期为肝、肾功能损害.治疗上主要为一般治疗及对症治疗.抢救成功的关键在于正确处理肾功能衰竭,变性坏死的肾小管上皮细胞再生后即可痊愈.

    作者:吕静阁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手足口病重症病例与普通病例临床特征对比分析

    目的:探讨重症手足口病的临床特征及治疗效果,为防治手足口病(HFMD)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收集35例重症HFMD病例和32例普通病例,比较两个组别的一般资料、临床资料、实验室检查资料以及治疗转归结果.结果:HFMD重症病例组与普通病例组相比,热程长、热峰高、外周血WBC高、外周血中性粒细胞比例高、血糖浓度高,胸部X线、神经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异常比例高(P<0.05);重症组发生1例死亡,32例治愈,2例好转.结论:摸清重症HFMD的临床特征,对其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具有重要意义,从而降低病死率和提高治愈率.

    作者:戴文;冯祖章;尹松楠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CT诊断价值

    目的:探讨CT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对60例临床诊断为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CT表现进行回顾性诊断分析.结果:60例中,CT未见异常4例,CT异常56例,其中轻度26例;中度21例,伴蛛网膜下腔出血11例;重度9例,伴有蛛网膜下腔出血9例,同时伴有脑室内出血6例.结论:CT对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诊断、程度和预后评估有重大价值.

    作者:卢虹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预输血者血清标志物筛选的临床意义

    目的:对输血前患者做血清感染性指标检测,及早发现阳性患者,以增强临床医护人员职业防护意识,确保输血安全.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对630例输血前患者进行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丙型肝炎病毒抗体(抗-HCV)和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抗体(抗-HIVl/2)、梅毒螺旋体抗体(抗-TP)4种血清标志物检测.结果:630例受血者输血前四项指标全检测者528例(83.81%),未全做者102例(16.19%).检出HBsAg阳性73例(13.83%),抗HCV阳性6例(1.14%),抗-TP阳性11例(2.08%),抗-HIVl/2全阴性.该4项指标共检出90例阳性,总阳性检出率为17.05%.结论:为了有效控制医源性感染,更好地避免经血液传播疾病的发生,对术前、输血前患者进行必要的血清感染性指标的检测已成为临床检验的一项任务.

    作者:马吉联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电击伤合并烧伤休克4例的护理

    电击伤是电流进入人体由电能在机体内转变热能造成的创伤,高压电击伤除局部皮肤烧毁外,常可引起肌肉、血管、神经、骨骼坏死,因此电击伤较一般烧伤对人体损伤更为严重,尤其是高压电击伤.收治4例因高压电6万6伏电击烧伤的患者,经全力救治和精心护理痊愈出院.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马俊英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立体定位下房颤射频消融术前访视及术中护理体会

    通过对168例Carto三维标测房颤射频消融术患者的术前访视及术中护理体会总结出:术前做好患者及家属的心理护理、宣教、核查相关内容及术中急救物品、药品准备、对患者进行安慰鼓励、严密观察病人的生命体征及面部表情是确保配合医生顺利进行手术的有力保障.

    作者:姚卫华;贾俊格;祖占霞;阴晓婷 刊期: 2011年第12期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杂志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杂志

主管: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半月刊)

主办: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