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舒平;吕哲昊;肖喜刚
宫颈上皮内瘤变(CIN)属宫颈癌前病变,对CIN的治疗在宫颈癌预防中起着重要作用.宫颈冷刀锥切术(CKC)是治疗高级别CIN常用的术式之一.随着宫颈癌筛查的普及以及中国二胎政策的放开,越来越多接受CKC的妇女仍有生育要求.由于CKC术后宫颈缩短、宫颈完整性受到影响,随后妊娠中晚期流产、早产、胎膜早破及围生儿死亡风险均显著增加,CKC术后妊娠风险高,故在妊娠期和分娩期应对其给予足够关注、加强宫颈长度的监测.宫颈环扎术在预防CKC术后早产中的作用尚需进一步临床研究验证.
作者:梁胜男;刘晓巍;王建东 刊期: 2018年第19期
卵巢幼年型颗粒细胞瘤(JGCT)是一种罕见的性索间质肿瘤,虽然发病率极低,但其临床表现具有多样性,除典型临床表现如假性早熟、阴道出血、月经不调等症状外,还存在个体化的表现.加深个体化临床表现的认识有助于卵巢JGCT的早期诊断,从而改善疾病预后.目前卵巢JGCT的治疗方式包括手术治疗、放化疗、激素治疗以及分子生物靶向治疗.卵巢JGCT的低发病率导致其治疗方案,尤其是复发后化疗方案的选择方面尚无统一的标准,有待于大量本的数据分析.
作者:林宏;刘岿然;冯子懿 刊期: 2018年第19期
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是一种可以对生物组织实时、在体、高灵敏度、高分辨率及非侵入性的光学成像方法.它可以从微观结构上显示组织断层的三维立体形态结构图像,又可以显示组织的吸收、散射、血液流速等功能信息,其分辨率接近组织病理切片水平.通过与消化道内镜、穿刺针、导管及腹腔镜等装置结合,可以明确组织微观结构、淋巴结性质、肿瘤边界,未来腹腔镜OCT可实时确定肠管切除范围及淋巴结清扫范围,因此OCT技术在胃肠肿瘤性疾病中的诊断治疗及临床应用中有极大的潜力.
作者:胡琛;朱宣进;黄勇 刊期: 2018年第19期
慢性乙型肝炎(CHB)是一种危害人类健康的重大传染病,为患者家庭和全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核苷(酸)类似物(NAs)是当前CHB抗病毒治疗的主要药物,具有迅速抑制乙型肝炎病毒复制、口服方便等特点,但随着NAs的临床推广和患者用药时间的延长,其相关肾损害的报道逐渐增加,如不及时发现处理,有可能引起严重的临床后果.目前认为NAs肾损害病变主要累及近端肾小管,发生机制为线粒体能量代谢障碍,临床可见低磷血症、蛋白尿、血肌酐升高以及范科尼综合征,诊断需要结合患者病史及尿常规、血电解质、肾功能、肾脏早期损伤标志物进行综合分析,治疗措施则以调整抗病毒方案的病因治疗和补充钙磷的对症治疗为主.
作者:李力;郭丽颖;李秋伟;苗静;翁奉武;贾建伟;徐宗佩 刊期: 2018年第19期
乳腺癌是女性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疾病负担日益加重,已成为严重危害全球女性生命健康的重要疾病.因此,发展简单有效的乳腺癌风险预测工具已经成为乳腺癌预防研究的重点.乳腺癌风险预测模型可以通过计算预测未来一定时间内乳腺癌的发病率.目前,已有多个国家和地区基于不同的基因及流行病学资料建立了不同人群的乳腺癌风险评估模型.这些模型的应用为临床诊断和防治提供了依据,提高了公众对疾病危险因素的认识,有利于卫生资源合理分配.
作者:吉桂宜;唐怀蓉;鲍婷;洋翰玮;蒋贤雯;黄文霞 刊期: 2018年第19期
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hUC-MSCs)具有自我增殖、多向分化潜能、低免疫原性以及免疫调节作用,且在体外易于扩增.神经系统含有大量的神经元细胞,其属于不可再生的永久细胞.如果神经系统受到损伤导致神经元死亡,神经元细胞就无法再生,机体只能进行神经功能的恢复.尽管有关应用hUC-MSCs治疗神经损伤的研究多有报道,但其发挥治疗作用的具体机制尚不完全清楚.目前所能涉及的机制包括直接分化为神经干细胞的替代机制、促进神经营养因子分泌、促进新血管生成、免疫调节以及细胞分泌的外泌体等.
作者:周葳;陈乃耀 刊期: 2018年第19期
颞下颌关节骨关节病发病率较高,可导致髁突骨软骨缺损,但临床修复缺损的方法尚存在不足,骨软骨组织工程修复技术的发展使关节骨软骨缺损的再生修复有了较好的方法,但在修复过程中仍然存在骨软骨复合组织结构仿生修复不足、种子细胞来源及支架材料与宿主组织间免疫反应影响修复质量等问题.干细胞外泌体在骨软骨组织修复中具有重要作用,解决了种子细胞来源不足以及免疫排斥等问题,参与了支架材料与宿主周围组织的免疫反应中巨噬细胞的极化,对髁突骨软骨修复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张智玲;魏志强 刊期: 2018年第19期
目前对于早期胰腺癌患者行手术切除仍为首选的治疗方式.然而,传统的在开腹下行胰腺切除具有手术切口大、涉及脏器多、手术时间长等缺点,对患者造成的创伤较重.近年来,随着机器人腹腔镜技术的不断发展,机器人与腹腔镜在扩大手术视野、消除操作抖动和进行3D视野重建等方面的优势逐渐显现.对于度过学习曲线的外科医师,适时开展机器人与腹腔镜手术有助于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和病死率,有利于患者预后.目前机器人手术治疗的成本较高,相信通过完善相关手术器械、改进手术策略,为患者提供机器人微创治疗是未来临床的必然发展趋势.
作者:张文杰;谭云波 刊期: 2018年第19期
良好的侧支循环在维持脑梗死患者脑血流量、减少梗死灶面积、降低溶栓后脑出血的风险等方面有重要作用.侧支循环与炎症反应在脑梗死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密切联系.在脑梗死急性期,炎症反应大多对缺血组织存在损伤作用,进一步降低脑血流灌注,不利于侧支循环的建立,影响患者的预后.而在慢性期,有些炎性因子可以通过刺激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分泌等途径促进新生血管的形成,减轻神经功能损伤.研究侧支循环与炎性因子的相关性对脑梗死的治疗及预后有重要意义.
作者:王燕;朱向阳;周永;张冬梅 刊期: 2018年第19期
沙眼衣原体持续感染是指在不利生长条件下产生的一种可逆状态.持续感染状态下的沙眼衣原体有活力,但呈肿大的异常型,且新陈代谢处于静止状态.包括营养缺乏,合并病毒感染、噬菌体、抗生素效应、细胞因子,疾病和个体及男女差异在内的多种因素都可导致沙眼衣原体持续感染.沙眼衣原体持续感染迁延难愈并可导致严重并发症,故成为目前沙眼衣原体研究的热点.近年来,随着对沙眼衣原体持续感染的不断深入研究,抗生素联合应用、乳胞素、色氨酸分解酶抑制剂等新型药物、免疫调节剂、新型疫苗及噬菌体成为治疗沙眼衣原体的新手段.
作者:刘勇;边鹊桥 刊期: 2018年第19期
随着人们经济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社会节奏步伐的加快,高血压已成为危害人类健康的第二大杀手,与此同时,高血压共患焦虑、抑郁等合并症也屡见不鲜,作为一种慢性非传染性的心身疾病,其临床知晓率、治疗率、控制率仍不容乐观.在医疗工作中,由于医师对相关心身疾病的认识不足,对情绪障碍未给予足够的重视和必要的心理治疗,严重影响患者的降压效果和生活质量.由于高血压共患焦虑、抑郁等合并症长期对人群身体及生活质量的严重影响,对高血压与焦虑、抑郁内在机制的研究已变得十分迫切.
作者:范宁;任明 刊期: 2018年第19期
目的 研究Axl与锌指转录因子Slug在胆管癌中的表达及与临床参数的关系.方法 收集2010年9月至2015年7月定州市人民医院手术切除的病理证实为胆管癌石蜡标本70例,并收集其中病理证实为非癌组织的癌旁胆管蜡块标本20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进行检测,分析其临床意义.结果 不同年龄、肿瘤大小、肿瘤分级的Axl与Slug蛋白阳性表达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淋巴结转移、动静脉受侵的Axl与Slug蛋白阳性表达率高于无淋巴结转移和动静脉受侵组(P<0.05).在胆管癌中Axl与Slug的表达呈正相关(r=0.658,P<0.001).结论 Axl与Slug表达可能与胆管癌的发生、发展有关,在胆管癌细胞增殖、侵袭及转移中起重要作用.
作者:王子伟;吴娟;冯浩 刊期: 2018年第19期
扩张型心肌病(DCM)是一种多因素作用引起的疾病,终将导致心力衰竭和(或)多种心律失常.DCM以药物治疗为主,但疗效欠佳.干细胞作为一类具有自我复制更新的多潜能细胞,理论上可用于移植并分化为心肌细胞.现用于研究的干细胞类型主要包括间充质干细胞、心脏干细胞、胚胎干细胞及诱导多能干细胞等,移植途径也多种多样,主要有冠状动脉内注射、心包腔注射、心肌内注射及静脉注射等方式.但对于佳细胞类型、给药量、给药时间和如何选择移植途径,以及移植后的安全性等问题需要更进一步探索.
作者:代燕;谢洪祥;周鹏 刊期: 2018年第19期
目的 通过对肺占位CT能谱成像的碘浓度、标准化碘浓度、水浓度、40 KeV下CT值及能谱曲线斜率等多参数定量测量,探讨宝石CT能谱成像在鉴别肺占位性质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2013年9月至2015年12月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经CT普通平扫首次发现肺部存在一个或多个占位的72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采用宝石能谱成像模式(GSI),得到的数据重建,传送到ADW 4.5工作站进行图像后处理和数据分析,获得70 KeV能量下的单能量图、能谱曲线、碘含量以及水含量.整理炎症组(30例)与肺癌组(42例)病灶碘含量、40 KeV下CT值、能谱曲线斜率、水含量之间的差异,以及肺癌组中鳞癌组(20例)和腺癌组(20例)碘含量、40 KeV下CT值、能谱曲线斜率的差异.结果 炎症组病灶碘含量浓度、标准化碘含量、能谱曲线斜率值、40 KeV下CT值高于肺癌组[(1.87±0.20)g/L比(0.76±0.17)g/L、0.14±0.08比0.04±0.02、2.59±1.01比1.01±0.65、(177.83±27.98)HU比(86.16±22.45)HU](P<0.01).肺癌组中鳞癌组病灶碘含量浓度、能谱曲线斜率值、40 KeV下CT值低于腺癌组[(0.64±0.12)g/L比(1.27±0.36)g/L、0.76±0.11比1.26±0.23、(73.25±5.96)HU比(99.48±7.64)HU](P<0.01).结论 碘含量、标准化碘含量、40 KeV下CT值、能谱曲线斜率值有助于区分肺部炎性占位和肺癌,水含量对区分肺部炎性占位和肺癌不具有诊断意义,宝石CT能谱成像技术对鉴别肺部炎性占位和肺癌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作者:车舒平;吕哲昊;肖喜刚 刊期: 2018年第19期
醒后卒中和不明发病时间卒中是临床中常见的卒中类型,因无法明确发病时间而被排除在重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静脉溶栓治疗之外,严重影响了患者的预后,增加了致残率和致死率.磁共振弥散加权序列(DWI)/磁共振液体衰减反转恢复序列(Flair)不匹配是指DWI表现为高信号,而Flair未见明显异常信号,其被推荐用于判断不明发病时间卒中患者时间窗的有效指标,可有效指导醒后卒中和不明发病时间卒中患者静脉溶栓和血管内治疗,实现治疗的个体化.
作者:吴迎春;王俊梅 刊期: 2018年第19期
胎儿生长受限(FGR)不仅导致不良妊娠结局,还影响幼儿神经发育,与成人心脑血管等疾病密切相关.胎儿脐动脉多普勒血流监测是临床普遍应用诊断FGR的指标.随着脐动脉血流阻力的增加,胎儿宫内危险性升高.但由于脐动脉血流频谱变化的非特异性,临床采用孕妇子宫动脉、胎儿大脑中动脉及静脉导管的多普勒血流频谱改变来评价胎儿宫内安危.近年来研究表明胎儿心肌做功指数、脐静脉、肾动脉等血流频谱改变对预测FGR具有临床价值.
作者:张丽娜;吴青青 刊期: 2018年第19期
脊髓损伤(SCI)是中枢神经系统的严重创伤性疾病,传统治疗方法包括单纯手术减压、药物治疗及康复训练等,但其对神经细胞的修复及再生作用非常有限.目前研究已证实脂肪干细胞(ADSCs)可通过多种途径移植入损伤个体,并在宿主神经损伤部位存活、增殖及分化,从而发挥修复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因此选择一种高效、安全、适宜的移植方法显得格外重要.对SCI的修复有确切的疗效,且ADSCs具有含量丰富、提取率高、扩增能力及活性强等优点,使ADSCs成为SCI研究的重点细胞之一.目前ADSCs移植治疗SCI的途径有多条,但其具体机制尚未明确,分析不同移植途径的优缺点及ADSCs发挥作用的具体机制,有助于进一步探讨ADSCs的合适移植途径及作用机制.
作者:谢嘉清;齐新文 刊期: 2018年第19期
目的 比较肛裂切除结合内括约肌后正方位与侧方位切断术治疗慢性肛裂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5年4月至2017年6月深圳市龙华区人民医院收治的慢性肛裂患者9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观察组行肛裂切除结合内括约肌侧方位切断术,对照组行肛裂切除结合内括约肌后正方位切断术.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手术及术后相关指标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24.13±4.89)mL比(28.52±4.94)mL],术后48 h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4.13±0.46)分比(5.02±0.69)分],肛门功能恢复时间及切口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7.44±1.71)d比(9.47±1.98)d,(8.98±1.53)d比(11.18±2.06)d](P<0.01).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8.89%(4/45)比24.44%(11/45)](P<0.05).结论 肛裂切除结合内括约肌侧方位与后正方位切断术治疗慢性肛裂均有确切效果,但前者可减少术中出血,促进术后恢复,安全性更高.
作者:曾成永;曹传敏;刘家荣;苏松盛;何进达 刊期: 2018年第19期
老年患者作为腹腔镜手术肺功能损害的高发人群,术中不当的机械通气和二氧化碳气腹等均是造成术后肺部并发症发生的原因.因此为了优化术中管理,改善预后,人们提出了很多肺保护性通气策略(LPVS),如小潮气量、呼气末正压、肺复张策略、压力控制通气、反比通气等.起初这些通气策略被应用于急性肺损伤和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但LPVS可以减少老年患者术后肺部并发症的发生.因此,LPVS越来越多地被麻醉医师应用到全身麻醉腹腔镜手术中.
作者:石超;刘钢 刊期: 2018年第19期
肿瘤在生物学上是复杂的,在不同肿瘤之间,甚至在单个肿瘤内部均会表现出表型和基因组异质性.目前,影像组学可以从影像图像中获取高通量数据和提取大量定量特征来挖掘肿瘤本身的形态、纹理和肿瘤内异质性的定量信息.因此,影像组学的数据可以被用来建立描述性和预测性的临床模型,并将影像学特征与肿瘤生物学表型联系起来.影像组学是目前具有创新性的医学专业之一,它以无创、定量的方法了解在体肿瘤多元、多层次的信息,并为临床医师在患者的治疗方法、手术方案及预后等方面发挥巨大作用.
作者:刘超;鲁际;邓子晴 刊期: 2018年第1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