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宇宏;李晓勇(综述);张王刚(审校)
近年来,国内外一些正畸医师采用骨皮质切开术辅助加速正畸牙移动以缩短治疗时间。骨皮质切开后快速牙移动的理论基础与局部加速现象相关。动物实验和临床研究证明该技术可以使正畸治疗时间缩短为传统治疗时间的1/2~1/3,并且牙根吸收减少,牙槽骨量增加,且复发较低,适用于大部分错牙合畸形。尽管骨皮质切开加速牙移动有诸多优点,但尚不能作为临床常规治疗方法,对其长期疗效和安全性还缺乏完善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
作者:韦溅萍(综述);马佳君;张锡忠(审校) 刊期: 2015年第13期
酮症倾向糖尿病( KPD)是一类以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或自发性酮症起病的糖尿病总称,既包括经典1A型糖尿病、成人隐匿性自身免疫糖尿病、特发性糖尿病,也包括以酮症酸中毒或糖尿病酮症起病的2型糖尿病。多种证据表明 KPD 是一类异质性疾病,KPD 患者在遗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及β细胞功能储备上均存在差异。 KPD合理分型,对研究其病因、发病机制,及血糖接近正常的缓解期治疗方案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赵宇洁(综述);邓志明(审校) 刊期: 2015年第13期
肿瘤在形成和发展过程中涉及多种与能量代谢有关的蛋白,这些蛋白可能提供促进肿瘤生长的正向环境,也可能参与对肿瘤抵抗和清除的防御反应。α-烯醇化酶( ENO1)作为一种多功能的蛋白,参与多种生理及病理过程,与肿瘤的发生、发展相关。研究发现,ENO1在头颈部肿瘤、呼吸系统肿瘤、消化系统肿瘤、妇科肿瘤及其他相关肿瘤中均有不同程度的表达。因此,ENO1可能成为预测某些肿瘤发生、发展、疗效及预后的辅助指标。
作者:陈小芸;刘会玲;张栋栋;范维(综述);郭钰珍(审校) 刊期: 2015年第13期
目的:评价低分子肝素( LWMH)治疗脓毒症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电子检索万方数据库、维普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检索时间为建库至2013年6月,收集LWMH治疗脓毒症患者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研究方法学质量按照Cochrane系统评价员手册进行评定,采用RevMan 5.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检索到199篇相关文献,经过进一步阅读文献内容后,终纳入8篇临床随机对照试验,合计449例患者。提取数据后,进行 Mete 分析。 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LWMH 治疗可以降低脓毒症患者的病死率[ RR =0.62,95%CI 0.46~0.84,P=0.002];降低患者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估Ⅱ( APACHEⅡ)评分[加权标准差(WMD)=-1.87,95%CI-2.87~-0.95,P <0.0001];提高患者的 D-二聚体水平[加权标准差(WMD)=-0.31,95%CI -0.57~-0.04,P=0.03];增加患者的血小板计数[WMD=15.05,95%CI 10.85~19.25,P<0.00001]。结论 LWMH治疗脓毒症,可以降病死率和 APACHEⅡ评分,提高D-二聚体水平和血小板计数。
作者:唐勇;甄玲玲;张蓓;安宏;马莉 刊期: 2015年第13期
目的:观察CEREC(瓷睿刻) AC 计算机辅助设计/计算机辅助制作( CAD/CAM)系统制作的玻璃陶瓷嵌体修复磨牙Ⅱ类洞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5月至2012年5月沈阳军区总医院口腔门诊收治的牙体缺损需制备Ⅱ类洞患者60例(78颗磨牙),使用 CEREC AC CAD/CAM系统制作玻璃陶瓷嵌体,修复后追踪观察3个月、6个月、1年,按照改良美国公共卫生服务标准进行临床评价,并比较修复第1磨牙和第2磨牙缺损的成功率。结果玻璃陶瓷嵌体修复1年成功率达到96.0%,第1磨牙和第2磨牙嵌体修复的成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 CEREC AC CAD/CAM系统制作玻璃陶瓷嵌体修复后磨牙Ⅱ类洞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
作者:姚娜;贾立辉;张宁 刊期: 2015年第13期
弱视是眼科常见病,不仅使患儿视力低下,更重要的是会影响双眼视觉功能的发育,从而影响患儿立体视的建立。部分弱视经过及时适当的治疗是可逆的,其疗效与年龄等因素有密切关系。近年来,国内外在弱视的临床治疗方面取得了很大进展,治疗方法多种多样,主要包括屈光矫正、遮盖疗法、药物治疗、压抑疗法、手术治疗、知觉学习及综合治疗等。不同类型的弱视治疗方案的选择各有不同。
作者:赵倪(综述);张黎(审校) 刊期: 2015年第13期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饮酒的频率和饮用量都明显增加,由此引起的健康问题逐渐引起人们的重视。酒精性心肌病是由于长期大量饮酒引起的非缺血性扩张型心肌病,近年来发病呈上升趋势。目前其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研究表明,酒精损害心肌潜在的机制包括乙醇及其代谢产物对心脏的直接毒性作用、氧化应激、细胞死亡、脂肪酸代谢紊乱、蛋白质合成、分解障碍和神经内分泌系统功能紊乱等。
作者:汝晓雪(综述);周立君(审校) 刊期: 2015年第13期
目的:研究Pin1抑制剂胡桃醌对乳腺癌细胞株MCF7Adr增殖、迁移及血管新生能力的影响。方法培养乳腺癌细胞株MCF7Adr,分别用不含药物的DMEM(对照组)、Pin1抑制剂胡桃醌处理(处理组),采用流式细胞法检测细胞周期、划痕实验检测细胞的迁移能力、Western-blot检测 Cyclin E的蛋白含量、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细胞上清液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VEGF)的水平。结果处理组的G2/M期比例高于对照组(t=21.848,P<0.01),G0/G1比例、S 期比例低于对照组(t=6.234,6.658,均P <0.05),Cyclin E 蛋白含量、(A0-A24)/A0值低于对照组(t =17.586,26.679,均P<0.01),处理组细胞的上清液中VEGFA、VEGFB、VEGFC水平低于对照组(t=15.237,13.894,16.382,均P<0.01)。结论 Pin1抑制剂胡桃醌能有效抑制乳腺癌细胞株MCF7Adr的增殖、迁移和血管新生能力,Pin1抑制剂可作为乳腺癌治疗的备选药物。
作者:王红 刊期: 2015年第13期
子痫前期是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所特有的,起源于胎盘以广泛的孕产妇内皮功能障碍为特点的一个系统性综合征,至今其分子机制大部分仍是未知的。造成孕期胎盘血管形成异常的因素主要为高水平的抗血管生成因子、低水平促血管生成因子及两者调节失衡,血管生成调节失衡可能代表一个“后共同通路”,并且是导致子痫前期临床特征性表现的原因。新研究表明,多种微 RNA参与子痫前期,对胎盘血管形成起重要的调节作用。
作者:宁艳;姜桐(综述);蔡丽瑛(审校) 刊期: 2015年第13期
精神分裂症和糖尿病的发生、发展均与社会-心理-生物代谢因素有关,精神分裂症是一种在遗传和神经发育缺陷基础上产生的慢性、致残性精神障碍。精神分裂症患者糖代谢异常较常见。自1960年以来,抗精神病药物引起的糖尿病、血脂异常和肥胖等不良反应受到大家的关注,首发未用药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血糖异常则较少有报道,患者在治疗前的代谢状况未引起重视。糖尿病是世界各国成人的常见病,在我国的发病率逐年上升;一般认为糖尿病的发生、发展与遗传、肥胖、饮食习惯、环境因素及感染等因素有关,确切的发病机制尚未被阐明。
作者:朱晓丹(综述);匡洪宇(审校) 刊期: 2015年第13期
鼻咽癌的病因学、流行病学、临床特征以及治疗策略与其他头颈部肿瘤具有明显差别。鼻咽癌早期患者采用单纯根治性放疗可取得令人满意的疗效,局部晚期则多选择以放化疗为主的综合治疗,但部分化疗药物不良反应较大,使患者耐受性及依从性差。分子靶向药物具有低毒性及高度特异性的特点,有望成为局部晚期鼻咽癌治疗的新选择。
作者:李欢欢(综述);张丽珍(审校) 刊期: 2015年第13期
雌激素受体、孕激素受体、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及细胞核相关抗原是乳腺癌诊疗中常用的生物学标志物。临床上多是基于上述生物学标志物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来区分乳腺癌不同的分子亚型以及制订个体化的治疗方案。近来,国内外很多临床研究表明,上述生物学标志物在乳腺癌原发灶与腋窝淋巴结转移灶中的表达存在一定的差异,该文就乳腺癌原发灶与同期腋窝淋巴结转移灶中常见生物学标志物表达的差异予以综述。
作者:高济越;马振海(综述);赵作伟(审校) 刊期: 2015年第13期
在全球范围内,心力衰竭仍然是一个常见的、致残的、致死性的疾病。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增加和早期患高血压、缺血性心肌病等心血管疾病人口的存活,心力衰竭负担逐渐加重,与此同时心力衰竭的早期诊治如在无症状综合征期改善血流动力学的研究报道也不断增多。新研究表明,亲环素A通过CD147分子、血管紧张素Ⅱ等在心血管重构中发挥重要作用,其有可能成为心力衰竭研究的新靶点。
作者:周丽平(综述);吴士礼;包宗明(审校) 刊期: 2015年第13期
目的:分析交锁髓内钉配合自主体位治疗模式在股骨骨折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1年9月至2012年8月遵化市人民医院骨科收治的股骨骨折患者98例,采用投掷硬币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9例。观察组采用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治疗后给予自主体位配合协助体位治疗,对照组采用髓内钉内固定治疗后给予协助体位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髋关节和膝关节功能、负面情绪评分等。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8.0%,对照组为87.8%,观察组临床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Harris评分、HSS评分分别为(65±7)分、(90±9)分,显著高于对照组的(51±5)分、(76±8)分(P<0.05)。观察组视觉模拟评分、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分、汉密顿焦虑量表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2.4±0.4)分比(4.6±1.6)分,(18.6±2.6)分比(37.6±5.4)分,(14.4±1.5)分比(39.3±4.2)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交锁髓内钉配合自主体位治疗模式可以有效提高股骨骨折患者的治疗效果,改善关节功能,降低负面情绪。
作者:张鸿图;孙亚玲;田云 刊期: 2015年第13期
目的:分析并评价老年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 OSAHS)患者围术期血液指标变化及临床价值。方法将2012年1月至2013年7月郯城县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54例OSAHS患者作为观察组,同时将参加健康体格检查的54例老年志愿者作为对照组,对比分析两组术前、术后血液中各指标变化。结果观察组轻中度和重度患者术前及术后红细胞计数( RBC )、血红蛋白( Hb)水平及血细胞比容( HCT)均显著高于对照组,且重度组RBC、Hb及HCT均高于轻中度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轻中度及重度患者术后6个月 RBC、Hb 水平及 HCT均低于术前(P<0.05)。观察组重度患者术后促红细胞生成素明显低于术前(P<0.05);术前重度患者呼吸紊乱指数(AHI)显著高于轻中度患者(P<0.05),夜间低动脉血氧饱和度(LSaO2)显著低于轻中度患者(P<0.05);术后轻中度及重度患者AHI 均低于术前(P<0.05),夜间 LSaO2均高于术前(P<0.05)。结论改良等离子辅助下悬雍垂腭咽成型术对老年OSAHS的疗效理想,可有效降低患者的RBC、Hb以及HCT水平。
作者:刘华 刊期: 2015年第13期
目的:观察华法林抗凝应用于老年心房颤动患者临床效果,并探讨其安全性。方法选择于2012年1月至2013年1月郑州大学附属郑州中心医院收治的72例老年心房颤动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组,每组36例。观察组采用华法林抗凝,初始计量为3 mg/d,根据国际标准化率维持于2.0~3.0调整剂量,维持1周。对照组采用阿司匹林治疗,200 mg/d,随访1年,观察两组患者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3例发生出血,对照组4例发生出血,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观察组脑卒中、外周动脉栓塞、血栓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2.8%(1/36)比8.3%(3/36)、2.8%(1/36)比8.3%(3/36)、5.6%(2/36)比16.7%(6/36),P <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11.1%(4/36)比30.6%(11/36),P<0.05]。结论华法林应用于老年心房颤动患者临床效果较佳,安全、有效。
作者:陈晖 刊期: 2015年第13期
微RNA( microRNA)为生物体内内源性小分子 RNA,由约22个单核苷酸的非编码单链RNA 分子构成。 microRNA参加生物体内多种生物学功能,包括转录调节、能量代谢、生长发育、繁殖及相关病例生理过程。 microRNA是生物(包括人)体内重要的生物调节小分子,在体内行使多种生物学功能。近年来研究显示,microRNA 在眼科疾病中同样发挥重要作用。因此,随着 microRNA 及眼科相关疾病的研究逐步深入,micorRNA有望成为眼科相关疾病的诊断与治疗开辟新的领域。
作者:张万红(综述);焦慧英(审校) 刊期: 2015年第13期
急性加重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COPD)进展过程中的自然现象,而且在全球范围内的发病率和病死率居高不下。生物标志物(如降钙素原)的检测已经成为诊断及指导 COPD抗生素治疗的一种重要工具。然而,关于降钙素原指导COPD治疗的潜在作用仍在临床研究阶段。该文将通过目前国内外现有的证据证明降钙素原可以用于指导COPD的抗生素治疗。
作者:高巍(综述);霍建民(审校) 刊期: 2015年第13期
目的:调查医学全日制女硕士研究生性行为现状及对人乳头瘤病毒( HPV )感染的认知,为HPV及宫颈癌的预防和健康教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2013年10月至2013年12月在某综合型大学医学院按研一、研二、研三3个年级分别随机抽取103例医学专业全日制女硕士研究生,共309名,以问卷形式进行调查研究。结果回收有效问卷300份。56.3%(169/300)有性行为经历,33.7%(101/300)无性行为经历,10.0%(30/300)不愿透露相关信息。21.9%(37/169)在年龄<20岁开始性行为,34.9%(59/169)选择非避孕套等其他避孕法。 HPV知晓率为100%(300/300),宫颈癌筛查知晓率为94.3%(283/300),HPV疫苗知晓率为54.3%(163/300),且认知水平随年级升高而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医学女硕士研究生对宫颈癌患病危险因素缺乏全面正确的认识。医学女硕士研究生接种HPV疫苗的意愿呈一般水平,有性行为经历的女生更愿意接种 HPV疫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医学女硕士研究生虽然对 HPV 的知晓率很高,但对HPV疫苗、HPV感染等相关知识缺乏全面深入的了解,应对其加强健康教育,使之对 HPV 相关知识有全面正确的认识。
作者:陈玲;谷灿;廖淑梅 刊期: 2015年第13期
目的:研究分析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合并不同级别高血压患者心率变异性的特点。方法收集2013年7月至2014年5月在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诊断为冠心病的患者173例,依据是否合并高血压及高血压分级情况进行分组,其中单纯冠心病(A组)43例,合并高血压Ⅰ级(B组)45例,合并高血压Ⅱ级(C组)44例,合并高血压Ⅲ级(D组)41例,患者均行24 h动态心电图监测,统计各组患者心率变异性时域指标,包括NN间期标准差(SDNN)、NN间期平均值标准差( SDANN)、NN间期标准差均值( ASDNN),分析各组数据间差异。结果 SDNN、SDANN和ASDNN在A、B、C、D四组分别为(122±20) ms、(109±19) ms、(99±16) ms、(87±13) ms,(110±18) ms、(96±17) ms、(85±14) ms、(76±13) ms及(67±12) ms、(58±10) ms、(50±9) ms、(43±8) ms,两两比较显示,A组各指标高于B、C、D组,B组各指标高于C、D组,C组各指标高于 D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冠心病合并高血压患者的自主神经功能紊乱较单纯冠心病患者更加严重,随着高血压病等级增高,心率变异性降低,临床应引起重视。
作者:徐心怡;陈欣然;马兰 刊期: 2015年第1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