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军;赵雪生;韩雅玲;林少宾;白路
对66例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使用卡维地洛治疗并随访24个月,观察其疗效及治疗前后的心功能变化,显示治疗组的显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而总死亡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心功能明显改善,且左室舒张末径及收缩末径明显缩小,而6 min行走试验无明显改变.
作者:侍作胜;林荣 刊期: 2004年第03期
2003年3月1日-4月13日,我们接珍风廖患者51例.
作者:冯志宏;王淼;刘莉;张晓琳;崔涛;曲黛;邵玉芬 刊期: 2004年第03期
总结我院几年来开展急诊及床旁超声心动图(UCG)检查的情况,探讨其在心脏急危重症诊治中的应用价值.
作者:张肃西;王宏燕 刊期: 2004年第03期
某些低钠血症患者主要表现为神经系统症状,易误诊,现报告4例.
作者:梁德 刊期: 2004年第03期
2000年7月~2002年9月我们使用高糖胰岛素混合液为外科感染患者66例换药,效果良好.1.对象与方法:治疗组患者66例,对照组65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创面面积与类型、糖尿病患病率方面差异均无显著性.
作者:程亭秀;俞建臣 刊期: 2004年第03期
检测70例乙型肝炎后肝硬化患者血清细胞黏附分子-1(sICAM-1)和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sVCAM-1),并与20例健康者对照,发现肝硬化患者该指标较正常组增高,其水平与肝功能Child-puph分级变化呈正相关.提示sICAM-1和sVCAM-1水平能较好反映肝功能状况,对肝硬化病情判断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作者:贾道全;粱若玲;郑雪莲;毛咏秋 刊期: 2004年第03期
作者: 刊期: 2004年第03期
应用超声心动图检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梗死远离区室壁节段运动,并与冠状动脉造影结果比较,以评价冠状动脉累及程度.结果超声心动图与冠状动脉造影检出单支病变的诊断符合率为83.8%,检出多支病变的诊断符合率为76.9%.
作者:邹凤军;杜雪平;杨明;王青;丁五麟;张小杭;马莉;王泳 刊期: 2004年第03期
采用24 h动态血压监测研究白大衣高血压(WCH)和白大衣效应(WCE)在高血压患者和正常人中的差异,并观察不同高血压诊断标准对WCH检出的影响.结果显示各组诊所血压值中均包含了WCE值,其中高血压组大于正常对照组;偏低的高血压诊断标准更容易造成过度诊断高血压.
作者:刘勇;杨涛;黄文良;王崇良;罗南渝;曾玉琼;林贞 刊期: 2004年第03期
收集3家医院颅脑外伤院前急救需气道插管的54例患者资料,回顾性分析颅脑损伤程度、插管的方式与方法.提示院前气道插管对提高抢救成功率和减少致残率非常重要.
作者:邵雪泉;周煜华;陈民为 刊期: 2004年第03期
妇女是社区卫生服务的重点人群,本研究通过分析社区妇女健康和保健状况,指导社区开展有针对性的卫生服务.
作者:江孙芳;祝墡珠;潘志刚;杨秉辉 刊期: 2004年第03期
通过测定94例不稳定型心绞痛(UA)患者应用辛伐他汀(舒降之)前后C反应蛋白(CRP)水平,探讨CRP在UA发病中的意义及不同剂量对其水平的影响.
作者:翟爱莲;王灿东 刊期: 2004年第03期
回顾性分析1993年1月~2002年10月收治的68例药物性肝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诱发药物性肝病的药物种类、临床特点、诊断、治疗和预后.结果显示多种药物可引起肝损害,尤以中药多见(38.2%,26/68);临床以肝实质损害型多见(61.7%,42/68);肝功能检查是早期诊断方法,分子吸附再循环人工肝对药物性重型肝炎是一种安全、有效的辅助治疗措施.
作者:胡国信;郑洁;杨小兰;曾昭琳 刊期: 2004年第03期
我院1989~2001年收治外伤性膀胱破裂患者90例,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男72例,女18例,9~66岁,平均27岁.损伤类型:腹膜内型45例,腹膜外型20例,混合型25例.闭合性损伤81例,开放性损伤9例.单纯性膀胱破裂20例,合并其他脏器损伤70例,伴创伤性休克32例.90例患者中80例行膀胱修补术并及时对症治疗而治愈,10例保守治疗愈合.
作者:魏民;丁德武;侯钦丽;胡伟;徐培强;张正福 刊期: 2004年第03期
疼痛是因伤病造成的一种特殊的、主观的躯体痛苦感觉,是由体内外伤害性刺激引起的一种复杂的心理生物学过程.疼痛是患者就医时提出的常见的主诉,是临床发生率高的症状之一.疼痛涉及临床学科范围之广,病种牵扯身体范围之大,患者预后好坏差别之悬殊非其他症状能比.
作者:冯庚 刊期: 2004年第03期
我们对1995年1月~2001年12月收治的不明原因长期发热(fever of unknown origin,FUO)患者147例临床资料加以分析,以提高临床诊断率.
作者:贾冰;李海珠 刊期: 2004年第03期
酒精中毒可引起低血糖综合征,称为酒精性低血糖症.现将我们收治的8例诊治体会简报如下.
作者:刘净;于春艳;张世清 刊期: 2004年第03期
医生会根据病史和完整的体格检查(包括测量血压、脉搏和心脏听诊)来诊断心力衰竭(以下简称心衰),他会寻找心衰的征象,如气短(呼吸困难)、下肢水肿、颈静脉怒张、腹部不适(如腹胀、腹痛或恶心)、精神萎靡、心悸、肾功能不全或肾功能衰竭(在心衰晚期)等症状以及一些体征,如病理性心脏杂音、肺部湿啰音、心动过速或心律失常、肝脏或胃肠肿胀淤血、心脏肥大或扩大等等.如果医生没有发现足够的证据来做出诊断,但又仍然怀疑患者有心衰的话,就需要做以下进一步的检查.
作者:刘岚 刊期: 2004年第03期
我们应用纤维喉镜引导法较好地解决昏迷患者的胃管插入,报告如下.
作者:杜晓东;杨燕;仲秀荣;于荣英 刊期: 2004年第03期
2002年6月~2003年4月,我们采用松解、卧位定点斜扳、双掌压棘、压肋及定点旋转复位手法治疗胸椎小关节紊乱症39例,疗效满意.
作者:胡延民;张秉武 刊期: 2004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