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三维适形与三维调强放射治疗乳腺癌保乳术后疗效对比分析

艾秀清

关键词:乳腺癌, 三维调强, 三维适形
摘要:目的 对比分析三维适形与三维调强放射治疗乳腺癌保乳术后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0年1月至2013年8月在新疆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接受保乳手术治疗的乳腺癌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三维调强组和三维适形组,各45例,三维调强组采用三维调强法进行放疗,三维适形组采用常规三维适形法进行放疗,比较两组临床效果和皮损严重程度.结果 三维强调组患者的皮损发生情况较三维适形组轻(P<0.05);三维调强组靶区照射剂量的D95显著高于三维适形组[(4540.5±38.2) Gy vs (4416.0±70.6)Gy,P<0.05],V105%、V110%均显著低于三维适形祖[(18.3±7.9) Gy vs(27.8±8.5)Gy,(2.4±0.7)Gv vs(3.8±1.5)Gy,P <0.05].结论 三维调强法临床效果优于三维适形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医学综述杂志相关文献
  • MicroRNA-33在动脉粥样硬化中的研究进展

    动脉粥样硬化(AS)是引起心血管疾病高发病率和高病死率的主要原因,其发病机制复杂多样,近几年研究显示,微RNA(miRNA)在AS中起重要作用.miRNA通过与靶基因mRN As的3'-非编码区结合,诱导基因的翻译抑制,在转录后水平调控脂质代谢相关基因的表达,从而介导AS的形成.该文就miRNA家族成员miR-33在AS脂质代谢调控中的作用予以综述.

    作者:鄢梦竹 刊期: 2014年第15期

  • 小儿龋齿患病情况调查及危险因素研究

    目的 调查小儿龋齿发病情况,研究其发病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选取2011年9月至2013年9月首都儿科研究所附属儿童医院附近幼儿园2~6岁的幼儿300例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口腔健康检查,对不同年龄小儿患龋率进行调查.采用Logistic回归检测唾液变形链球菌感染,观察小儿龋齿发病相关危险因素,相关问卷调查统一由母亲完成.结果 本次调查的300例儿童,121例(40.33%)发生龋齿.在单因素分析中给出,龋齿组和非龋齿组在吃零食、牙龈指数、变形链球菌、睡前刷牙四个项目上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小儿龋齿危险因素为牙龈指数>0(OR=1.684,95% CI 0.553~ 1.377)、变形链球菌(OR =15.476,95% CI 12.233-18.983),睡前刷牙(OR =0.575,95% CI0.312~0.787)是保护因素(P<0.05).结论 小儿龋齿与唾液变形链球菌感染关系密切,性别、牙龈指数和睡前是否刷牙也会影响小儿龋齿的发生.要注意加强儿童口腔卫生,合理搭配饮食,少吃零食,养成刷牙的好习惯.

    作者:王梦醒;赵丽萍;邵若蘅 刊期: 2014年第15期

  • 脱落细胞学的细胞块制作及应用的研究进展

    脱落细胞学诊断已经成为医学领域中重要的信息来源,在各种疾病的早期发现、早期诊断中起着重要作用.传统涂片方法阳性检出率低、诊断的敏感性不高.细胞块技术原理是将样品离心浓缩后固定切片观察,而弥补细胞涂片的不足,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该文对目前细胞块的制作方法、适应范围、与传统涂片相比的优点及存在的问题进行概括和对比,对于细胞块技术在细胞学领域的发展进行思考和展望.

    作者:林静 刊期: 2014年第15期

  • 两种术式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的临床效果比较分析

    目的 探讨小骨窗开颅显微镜下血肿清除术与传统骨瓣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09年6月至2012年10月在北京华信医院暨清华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外科就诊的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80例作为观察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比较两组入院及术后1个月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评分、术后3个月ADL评分、术后血肿清除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术后再出血、病死率及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两组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1个月GCS评分为(12.6±2.3)分,对照组术后1个月GCS评分为(9.1±1.8)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病死率及术后3个月采用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方面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小骨窗开颅显微镜下血肿清除术手术时间短,操作简便,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临床疗效好,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焦庆贵;胡国宏 刊期: 2014年第15期

  • 吉西他滨每周方案或联合奥沙利铂治疗老年肺癌

    目的 探讨吉西他滨单药或联合奥沙利铂每周方案治疗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择2009年10月至2012年10月在佛冈县人民医院就诊的48例老年NSCLC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数字表随机法将患者分为吉西他滨单药组及吉西他滨联合奥沙利铂组,吉西他滨单药组给予吉西他滨单药每周方案,吉西他滨联合奥沙利铂组在吉西他滨单药组的基础上联合奥沙利铂治疗.治疗完成后对患者的生活质量、临床客观有效率(ORR)、疾病控制率(DCR)及毒性反应进行评价.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完成情况相当(x2 =0.181,P=0.671).吉西他滨单药组患者生活质量好转情况与吉西他滨联合奥沙利铂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272,P=0.023).两组患者的客观有效率分别为17.4%、50.0%,疾病控制率为56.5%、83.3%,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4.372,P=0.037;x2=4.037,P=0.045).两组患者的毒性反应相当,多为Ⅰ~Ⅱ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吉西他滨联合奥沙利铂每周方案治疗老年晚期NSCLC的疗效优于吉西他滨单药,其近期疗效及安全性较好.

    作者:戴文清;胡晓晔;吴方明;邝文超 刊期: 2014年第15期

  • 二维斑点追踪超声心动图定量评价左心房功能的研究进展

    二维斑点追踪超声心动图(2D-STE)是近年发展起来的一种应变/应变率成像超声新技术,其无角度依赖性,且不受相邻心肌节段牵拉的影响,这种非侵入性诊断方法可作为评价心房局部心肌功能的量化指标,为心房功能的临床定量评价提供了帮助,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该文阐述2D-STE的基本原理及其定量评价左心房功能在临床上的应用,并对其局限性和发展前景进行综述.

    作者:张霞 刊期: 2014年第15期

  • 环孢素A治疗儿童紫癜性肾炎的研究进展

    过敏性紫癜(HSP)是儿童时期常见的一种血管炎症性疾病,主要表现为皮肤紫癜、并常累及关节、胃肠道和肾脏.其中,肾脏损害是影响HSP预后的严重的并发症之一.迄今为止,尽管免疫抑制剂已广泛用于治疗过敏性紫癜性肾炎(HSPN),但对于免疫抑制剂的选择尚存在争议.近年来,有关环孢素A治疗紫癜性肾炎已有报道,但尚缺乏大规模的随机对照研究.该文就环孢素A治疗HSPN的研究进展予以综述.

    作者:刘华杰 刊期: 2014年第15期

  • 慢性胃炎模型建立方法及其检测指标概述

    慢性胃炎是多种因素引起的胃黏膜慢性炎性病变,主要包括慢性非萎缩性胃炎和慢性萎缩性胃炎.该文主要介绍目前主流的各种动物模型制作方法,主要包括生物造模法、化学损伤法和主动免疫法等,为慢性胃炎的实验研究提供参考,特别将慢性胃炎模型的检测指标进行了详细阐述,以期为实验研究人员选择不同模型提供依据.

    作者:杨金娜;李欣欣 刊期: 2014年第15期

  • 经冠状窦心室起搏替代传统右心室起搏的可行性与必要性研究

    传统右心室心内膜起搏的电极必须跨过三尖瓣方可到达起搏靶点,存在诸多局限和弊端.该文综述了有关右心室起搏的实现方法及优缺点,如违反生理性激动顺序对QRS波及左心室电机械活动产生不利影响、增加三尖瓣反流风险,而且禁用于三尖瓣置换者等;冠状静脉系统的解剖特点、经冠状窦心室起搏的应用现状.探讨在普通心脏起搏器植入术中经冠状窦心室起搏替代传统右心室起搏的必要性及可行性,为心脏起搏技术的改进提供新的思路.

    作者:闫世冉 刊期: 2014年第15期

  • 心力衰竭患者体质量指数对脑钠肽影响的研究进展

    以往的研究显示,同等严重程度的心力衰竭患者,肥胖患者脑钠肽(BNP)水平相对较低.研究发现BNP和体质量指数(BMI)呈负相关.肥胖患者较低水平的BNP的机制尚不清楚,可能是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BMI影响BNP在心力衰竭诊断切点的选择,在严重病态肥胖患者(BMI≥35 kg/m2)中,为保持90%的诊断灵敏度,必须采用一个较低的BNP诊断切点.相反,在偏瘦患者(BMI <25 kg/m2)中,为增加诊断的特异性,可以采用一个较高的BNP诊断切点.

    作者:张燕波;薛博文 刊期: 2014年第15期

  • 老年患者围术期脆弱免疫功能的保护及临床意义

    近年来随着老年手术患者的不断增加,围术期老年的免疫状态与预后的话题日益得到重视.老年患者存在年龄相关的免疫功能特点,而且围术期多种应激事件都会引起老年患者免疫系统成分和功能的急性改变,并可能引起相对长时间的免疫功能抑制或免疫功能失调.阐明围术期老年患者免疫功能的诸多影响因素以及对临床预后的影响,并探讨围术期通过可能的干预手段调节免疫状态,都将对改善老年患者的临床预后有积极意义.

    作者:黄兵;陈燕 刊期: 2014年第15期

  • 老年非小细胞肺癌个体化治疗的新进展

    随着我国人口步入老龄时代,肺癌在老年性疾病中占有主导地位,因此诊治老年肺癌成为临床医师迫在眉睫的课题.手术治疗仍是目前肺癌根治的主要手段.对于失去手术机会的老年患者含铂类化疗仍是化疗的主要方案,联合化疗在降低药物毒性方面凸显优势.老年患者合并多种基础疾病,常规剂量治疗存在较高风险.该文就目前临床研究对老年患者肺癌个体化治疗进行综述.

    作者:杨景魁;霍小东 刊期: 2014年第15期

  • ERCP对胆管狭窄的诊断价值

    目的 探讨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在梗阻性黄疸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11年1月在北京军区总医院消化内科住院治疗的172例梗阻性黄疸的临床资料,对比较B超、CT、磁共振胰胆管造影(MRCP)、ERCP对梗阻性黄疸病因诊断的正确率.结果 四种检查正确率由高到低依次为ERCP、MRCP、CT、超声,其中超声的诊断率低,与其他3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ERCP的正确率优于MRCP,但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3例患者均行胆管细胞刷片活检,结果显示:胆管细胞刷片活检对于良、恶性胆关系狭窄的鉴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9.68,P<0.05).结论 ERCP技术以其创伤小,安全有效等特点成为梗阻性黄疸微创治疗的首选.

    作者:马丽 刊期: 2014年第15期

  • 妊娠合并急性胰腺炎的研究新进展

    妊娠合并急性胰腺炎严重威胁母婴健康,在病因、诊断和治疗上存在特殊性.其病因主要是妊娠期体内内分泌的变化及妊娠本身机械作用对机体的影响更易诱发胆管系统疾病和妊娠期高脂血症并有脂蛋白脂酶活性的变化等.黏附分子和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参与了其发病的分子机制.超声、超声内镜和磁共振胰胆管造影术对诊断具有重要作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联合Oddi括约肌切开术成为手术治疗的新选择.

    作者:柯丽娜 刊期: 2014年第15期

  • 支气管肺发育不良发病机制及治疗进展研究

    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PD)是一种慢性肺部疾病,常见于有长期机械通气及氧疗史的超低出生体质量早产儿.近年来该病的发病率逐年提高,病死率高,存活者预后常遗留高反应性呼吸道疾病、反复下呼吸道感染、喂养困难、生长发育迟缓等并发症.BPD是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为棘手的问题之一,严重影响早产儿存活率及生活质量,给患儿家庭带来巨大精神及经济压力,不利于我国人口质量提高.该文就BPD的病因、发病机制、预防、治疗及预后予以综述.

    作者:唐正荣 刊期: 2014年第15期

  • 松弛素抗纤维化作用的研究进展

    肽类激素松弛素是一个相对分子质量为6×103的小分子多肽.松弛素有潜在的抗纤维化作用,其不仅抑制胶原合成、沉积,成纤维细胞活化、增殖、分化以及上皮/内皮细胞间质转化,还可增强胶原纤维降解,且在各种心脏疾病和肾脏疾病模型实验中得到了充分的证明.该文就松弛素抗心脏纤维化和肾脏纤维化的作用机制予以综述.

    作者:朱艳艳 刊期: 2014年第15期

  • 三维适形与三维调强放射治疗乳腺癌保乳术后疗效对比分析

    目的 对比分析三维适形与三维调强放射治疗乳腺癌保乳术后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0年1月至2013年8月在新疆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接受保乳手术治疗的乳腺癌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三维调强组和三维适形组,各45例,三维调强组采用三维调强法进行放疗,三维适形组采用常规三维适形法进行放疗,比较两组临床效果和皮损严重程度.结果 三维强调组患者的皮损发生情况较三维适形组轻(P<0.05);三维调强组靶区照射剂量的D95显著高于三维适形组[(4540.5±38.2) Gy vs (4416.0±70.6)Gy,P<0.05],V105%、V110%均显著低于三维适形祖[(18.3±7.9) Gy vs(27.8±8.5)Gy,(2.4±0.7)Gv vs(3.8±1.5)Gy,P <0.05].结论 三维调强法临床效果优于三维适形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艾秀清 刊期: 2014年第15期

  • 86例腰椎间盘突出症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目的 探讨腰椎间盘突出症发生的相关危险因素,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 将深圳市龙华新区人民医院自2012年1月至2013年3月间收治的86例行手术治疗的腰椎间盘患者作为病例组,并选取同期86例进行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采用x2检验进行单因素分析,对有统计学意义的单因素进行多因素非条件的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单因素分析显示学历、单一工作持续时间、辛辣食物摄入、睡床硬度、体质量指数、劳动性质、持续久坐时间、腰部损伤史、家族史、弯腰程度、体育运动等因素是腰椎间盘突出症发生的危险因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腰椎间盘突出症与体质量指数、持续久坐时间、腰部损伤史、弯腰程度等指标有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明确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危险因素,倡导健康的工作和生活方式与饮食习惯,有助于降低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发病率.

    作者:菅新民;周建华;胡亚威;张弦;陈少初 刊期: 2014年第15期

  • 子宫异常出血的诊断方法

    子宫异常出血存在于各年龄阶段的女性中,出血原因往往繁多复杂,诊断方法主要有传统的诊断性刮宫、子宫内膜活检、子宫内膜细胞学检查、声像学检查(阴道超声、子宫声像学造影)和宫腔镜检查.随着新技术的不断更新发展,传统的诊断方法正逐步被取代,目前宫腔镜下子宫内膜活检术已成为诊断子宫异常出血的金标准.而近年来子宫内膜细胞学检查因具有取材满意率高、并发症少、性价比高、患者耐受性好等特点而备受关注.

    作者:陈蕾 刊期: 2014年第15期

  • 肝纤维化诊断新进展

    目前肝穿刺活检病理组织学诊断是判定肝纤维化和肝硬化的“金标准”,是明确诊断、衡量炎症活动和判定药物疗效的有效方法,它是有创检查,难以重复,取样误差也影响诊断的准确性.因此,化验室检查、CT、磁共振成像及超声造影、超声弹性成像技术这些无创检查迅速地发展起来,有望成为新的诊断肝纤维化及早期肝硬化的无创手段.

    作者:刘梦堃 刊期: 2014年第15期

医学综述杂志

医学综述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