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玢
微循环病变始终存在于股骨头坏死的各个阶段.近年来,骨内血管损伤、血供中断在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研究中日益引起重视.目前对于股骨头内微循环研究的新的检测方法不断涌现,主要有血管内放射性微球技术、氢廓清技术、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成像技术、动态增强MRI技术、磁共振灌注成像技术、多层螺旋CT灌注成像技术、激光多普勒血流监测仪及微计算机断层扫描技术等.虽然这些检测方法各有优缺点,但均已朝三维、动态、定量的方向发展,并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作者:蔡敏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 分析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VEGF-C)与肿瘤TNM分期、病理类型、分化程度的关系,探讨其与非小细胞肺癌(NSCLC)侵袭、转移和预后的关系.方法 选取胸外科2004 ~2008年手术切除的60例NSCLC患者的标本(其中鳞癌26例,腺癌34例),并同期选取15例正常支气管肺黏膜组织作为对照,所有标本均切片做HE染色,显微镜下作出病理诊断.运用免疫组织化学链霉素亲生物素-过氧化物酶法(S-P法)研究肿瘤组织、正常肺组织中VEGF-C的表达情况,显微镜下计数阳性细胞数,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VEGF-C在NSCLC中存在较高表达,与患者的年龄、临床分期、分化程度及淋巴结转移关系密切,而与患者的性别、肿瘤组织学类别无关.结论 NSCLC组织中VEGF-C高表达,提示恶性度高,易发生淋巴结转移.其有助于评估肺癌的转移趋向,分析病期,指导术后治疗方案.
作者:陈苏娟;陈苏蓉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 监测武汉大学人民医院肺炎链球菌的耐药趋势,为临床合理应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K-B法和E-test法对137株肺炎链球菌进行药敏试验,用K-B法测定耐红霉素菌株的耐药表型,并分析药敏结果.结果 137株肺炎链球菌对红霉素、复方磺胺甲口 恶唑的耐药率较高,分别为94.2%(129/137)和74.5%(102/137),且有逐年升高的趋势.129株红霉素耐药株中,内在型耐药(cMLSB)占70.5%,诱导型耐药(iMLSB)占19.4%,M型耐药占10.1%.红霉素耐药株对克林霉素、复方磺胺甲口 恶唑共同耐药率及多重耐药率分别为66.7%、74.4%、60.5%,显著高于红霉素敏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2009 ~2011年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分离的肺炎链球菌对红霉素耐药率较高,对克林霉素及复方磺胺甲口 恶唑的耐药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尤其是儿童对这两种抗菌药物的耐药性明显高于成人,耐药表型以cMLSB为主,且多重耐药现象严重.
作者:乔斌;李艳;汪明;吴青;袁乐永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经单侧或双侧椎弓根途径行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2009年9月至2012年9月安徽省立医院采用PKP治疗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68例(80个椎体),按术中经单侧或双侧椎弓根途径进行分组.单侧进针组为单侧骨水泥注射过椎体中线者30例共34个椎体,男11例、女19例,单椎体26例,两椎体4例;双侧进针组38例共46个椎体,男7例、女31例,单椎体32例,双椎体4例,三椎体2例.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评分(ODI)、伤椎前中部高度平均变化及后凸畸形Cobb角等指标分析手术疗效.结果 单、双侧两组患者术后VAS评分及ODI评分结果较术前明显降低(P<0.05),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椎体平均高度及Cobbs角变化较术前均有显著恢复(P<0.05),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例发生周围椎体再骨折,单侧进针组1例,双侧进针组2例;共9例发生骨水泥渗漏,单侧进针组3例,双侧进针组6例,单、双侧两组骨水泥渗漏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未出现神经系统症状.结论 PKP经双侧椎弓根途径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较单侧在短期内能更好地缓解疼痛及功能障碍,能长期且更好地恢复伤椎高度及后凸畸形,而单、双侧两组在骨水泥渗漏方面无明显差异.
作者:李蒙;方诗元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人工泪液联合维生素A棕榈酸酯凝胶治疗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术术后干眼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廊坊市香河人民医院于2009年1月至2011年12月诊断的68例干眼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4例)采用人工泪液和维生素A棕榈酸酯凝胶滴眼,对照组(34例)单用人工泪液.两组在治疗前、治疗后2周和治疗后4周采用裂隙灯下观察泪膜破裂时间(BUT)、泪液分泌试验(SIT)、角膜荧光素染色(FL)的情况并评价治疗效果.结果 所有患者均按计划完成相应的治疗和检查.治疗组和对照组BUT、SIT、FL三项检查的初始评分均无明显差别,治疗组治疗后2周、4周的三项检查的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人工泪液联合维生素A棕榈酸酯凝胶滴眼治疗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术术后干眼疗效优于单用人工泪液,效果显著.
作者:勾健媛;李勇亮;赵莉;李秀红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血浆胃泌素、胃动素和骨钙素在溃疡病中的意义.方法 Wistar大鼠40只,随机取30只制作胃溃疡模型,每组10只,分别于术后10、20、40 d时采血;10只制作假溃疡模型,术后10 d时采血.分离血浆后采用双抗法检测胃泌素、放免非平衡法检测胃动素和骨钙素水平.结果 血浆胃泌素在胃溃疡形成时下降,溃疡愈合时反弹.胃动素在溃疡形成后第10天升高,第20天开始愈合时呈高峰,第40天溃疡愈合后恢复至正常水平.骨钙素在溃疡活动期迅速升高后在愈合期快速恢复至正常水平.结论 在大鼠胃溃疡形成和愈合过程中,血浆胃泌素、胃动素和骨钙素水平显示出明显的时相变化,这可能与溃疡的发生、愈合过程及其症状的产生有着密切关系.
作者:刘超群;崔立红;浦江;付山峰;李欣;孙涛 刊期: 2013年第10期
脑钠肽作为利钠肽中的一种,又称为B型利钠肽或脑利钠肽.脑钠肽有十分重要的病理生理学作用,不但可以快速排除患者体内水分和钠离子,而且还具备舒张血管、稳定内分泌的功效,尤其是对心功能障碍有较好的疗效.脑钠肽的大量释放可以大程度地激活体内利钠肽的生成,促进人体系统恢复平衡.该文就脑钠肽与心力衰竭关系的研究进展予以综述,并探讨脑钠肽对治疗心力衰竭的临床价值.
作者:金朝霞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盆腔炎性疾病(PID)是妇科常见病症,发病率高,且易反复发作,严重影响女性健康及生活质量.目前PID实验模型建模方法有多种,以动物模型居多.建立一个实用有效的实验模型对于PID的深入研究十分重要.从动物模型的实验动物选择、动物模型制备方法以及细胞模型的建立、应用等方面,就目前国内外PID实验模型的研究进展予以综述.
作者:赵琳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 评价国产血小板糖蛋白(GP)Ⅱb/Ⅲa 受体拮抗剂替罗非班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患者临床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取天津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心脏科于2010年11月至2011年8月间接受PCI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及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200例,根据其是否应用替罗非班[PCI术中静脉推注10 μg/kg,继以静脉滴注0.15 μg/(kg·min),维持36 h]分为替罗非班心肌梗死组(A组)71 例,替罗非班心绞痛组(B组)45例,非替罗非班心肌梗死组(C组)32例,非替罗非班心绞痛组(D组)52例.所有患者随访1年,比较四组基础临床状况、冠状动脉血管病变情况、住院及随访期间主要心脏不良事件(MACE)、心绞痛复发率及出血事件的发生率.结果 ①四组基础临床状况及冠状动脉病变分布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A组患者再次血运重建(TVR)发生率及心肌梗死再发率显著低于C组(P<0.05),A组再发心绞痛患者所占比例显著低于C组(P<0.05)、与B组、D组无显著差异(P>0.05);③严重出血3例均发生于A组急诊PCI患者,A组轻度出血的发生率高于其他三组,呈现了相对较高的发生率,但未见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替罗非班能显著减少急性心肌梗死PCI术后患者1年内MACE发生率及心绞痛的复发,但其可能增加急诊介入治疗的出血发生率.
作者:常琳;周长钰;尹力;张承宗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 研究彩色多普勒超声在颈部血管检查中的作用.方法 回顾性分析北京市武警总医院于2010年3月至2012年9月诊治的170例高血压伴糖尿病患者(高血糖组)的临床资料,对其双侧颈部血管内-中膜以及血管内部的硬化斑块进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同时检测斑块导致的管腔狭窄以及血流动力学变化.同期选择122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超声检查结果及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分布情况.结果 高血糖组患者中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多见于颈总动脉分叉处者86例(50.6%),其次为颈内动脉的起始段者16例(9.4%),见于椎动脉者2例(1.2%);对照组中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多见于颈总动脉分叉处者12例(9.8%),其次为颈内动脉起始段者2例(1.6%),椎动脉处未见斑块,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 =13.18,12.64,14.91,P<0.05).对高血糖组中出现粥样硬化斑块的104例患者进行血流速度与管腔狭窄程度的分析得出,斑块不大时血流速度无明显改变,斑块较大时会导致管腔狭窄,血流加快.结论 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大小的进展速度可以通过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进行判断,可以尽早发现颈部血管病变的存在,为临床医师提供有力的诊断依据.
作者:梁莉;苏金花;寇海燕;陶丹丹 刊期: 2013年第10期
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是导致肝细胞癌(HCC)的主要因素,其致癌机制十分复杂.Pre-S区变异尤其是Pre-S2区缺失变异及其起始密码子突变与HCC高度相关.Pre-S1与Pre-S2区缺失变异可使两种不同类型的大分子蛋白(LHBs)过度表达,并分别形成Ⅰ型和Ⅱ型毛玻璃样肝细胞(GGH).GGH或变异型LHBs具有潜在致癌性,特别是GGH Ⅱ聚集于肝细胞内质网上,可引起强烈的内质网应激,从而导致氧化性DNA损伤、基因突变及基因组不稳定而诱发肝细胞癌变;此外,Pre-S变异的LHBs/GGH还可通过上调环氧化酶2、细胞周期蛋白A、D的表达而导致细胞周期进展失控以及细胞异常增殖,终引起HCC.
作者:毛美艳 刊期: 2013年第10期
原发性肝癌(主要是肝细胞癌,HCC)是世界上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病死率高,复发转移是影响预后的主要因素.据报道,HCC根治性切除后5年复发率为54.1% ~61.5%,而局部治疗的转移复发率更高.因此,抗HCC侵袭、转移,减少术后复发成为目前研究的热点和难点.抗HCC的侵袭、转移首先必须了解其侵袭、转移相关因子及其作用机制,由此对目前国内外的研究情况予以综述.
作者:邓菊庆 刊期: 2013年第10期
冠心病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疾病之一,随着医学影像技术的不断进步,医学影像检查设备的不断发展,多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技术进一步优化,成为冠心病筛查与诊断的主要方法之一.256层螺旋CT具有强大的技术优势和优越的图像后处理功能,近年来在冠状动脉斑块诊断、冠状动脉管腔狭窄程度的评价、对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术后及旁路移植术后的评价、对冠状动脉先天变异和畸形的诊断中都得到了广泛应用.
作者:井淑艳;陈伟彬;宫凤玲;赵新斌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 对硅沉着病患者胸部CT影像学表现进行描述,为临床诊断硅沉着病提供参考.方法 以鞍山市职业病防治院收治的32例硅沉着病患者的胸部CT为研究样本,对现有的影像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硅沉着病的特点.结果 胸部CT可清晰显示硅沉着病患者肺部矽结节的形态和密度、肺纹理、肺气肿以及肺门、纵隔淋巴结的改变.结论 胸部CT对于硅沉着病患者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作者:刘瑞莹 刊期: 2013年第10期
肛瘘基本的手术是肛瘘切开术和肛瘘切除术,肛瘘治疗过程中常见的并发症为肛门缺损和肛门失禁.对肛瘘治疗来讲,保护肛门功能应该放在所有治疗目标的第一位.目前肛瘘治疗的术式多存在对肛门功能保护不足的现象,随着微创手术的兴起,目前对肛瘘的治疗越来越倡导肛门功能的保护,由此对国内外以微创手术方法治疗肛瘘的相关文献进行综述.
作者:蒋捷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笑气吸入联合宫颈封闭治疗产程中宫颈水肿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将108例产程中发生宫颈水肿的产妇随机分为研究组(54例)和对照组(54例).研究组给予笑气吸入联合宫颈水肿部位多点封闭治疗,对照组常规于宫颈水肿部位多点封闭治疗.观察两组产妇总产程的时间、分娩方式、宫颈裂伤、镇痛效果、产后出血及新生儿窒息等情况.结果 研究组的产妇总产程时间较对照组短(P<0.01),阴道分娩率高于对照组(77.8% vs 50.0%,P<0.01),宫颈裂伤发生率低于对照组(20.4% vs 44.4%,P<0.05),产妇镇痛效果优于对照组(P<0.01);两组产妇的产后出血率及新生儿窒息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笑气吸入联合宫颈封闭对消除产程中宫颈水肿疗效确切、方法简单、无明显不良反应,值得推广.
作者:黄海燕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输尿管镜碎石术(URSL)与体外冲击波碎石术(ESWL)联合治疗肾盂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湖北省黄冈市黄梅县妇幼保健院2009年4月至2012年3月收治的120例肾盂结石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60例,观察组给予URSL联合ESWL治疗,对照组给予URSL治疗,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手术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1);术中出血量显著少于对照组(P<0.01);结石清除率显著高于对照组(93.3% vs 56.7%)(P<0.01);术后尿路感染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URSL与ESWL联合治疗肾盂结石疗效可靠,损伤小,术后尿路感染率低,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於焱生;刘任成;刘文超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 通过建立靶向甲胎蛋白(AFP)基因的人工microRNA(amiRNA)稳定表达HepG2细胞来评价AFP-amiRNA的沉默效果.方法 构建靶向AFP基因的amiRNA慢病毒表达质粒,将其转入HEK293T细胞包装为慢病毒并感染HepG2细胞,嘌呤霉素筛选2周后采用半定量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间接免疫荧光及AFP定量试剂盒检测amiRNA对AFP的抑制效果.结果 成功构建靶向AFP的amiRNA慢病毒表达质粒,并建立稳定表达AFP-amiRNA的HepG2细胞,RT-PCR、间接免疫荧光与上清AFP定量结果显示稳转细胞AFP表达水平显著降低.结论 高效稳定表达AFP-amiRNA的HepG2细胞株建立成功,并能有效抑制AFP的表达.
作者:谢佩雯;张秀娟;黄海;王学军;王升启 刊期: 2013年第10期
腹腔内高压(IAH)和腹腔间隙综合征(ACS)对于危重患者的发病率和病死率有显著的影响.升高的腹腔内压力(IAP)会影响重要器官的功能,直接或间接地导致病死率的上升.对高危患者的监测、预防以及针对有早期征兆或已出现临床症状的患者,及时有效的治疗可以提高生存率,改善预后.膀胱压测量对于ACS的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作者:周滇 刊期: 2013年第10期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是当今严重威胁人类生命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近研究显示,内皮功能紊乱是冠心病早期发病的重要机制之一.一氧化氮合酶有三种亚型:神经型、内皮型、诱导型,其中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NOS)在冠心病的发生、发展中发挥重要的作用.该文对eNOS的生理作用、机制及其基因治疗与冠心病的关系予以综述.
作者:吴淳淳 刊期: 2013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