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菊庆
阿尔茨海默病(AD)是目前常见的老年性疾病,是以认知功能缺损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组神经退行性疾病.神经心理学评估用于AD诊断是近年来的研究热点,全面的神经心理学评估量表不仅有利于筛查AD,同时还有助于实现对AD的早期诊断和鉴别诊断,并进行早期干预.但是关于神经心理学评估量表至今还存在很多争议.该文就常用的神经心理学评估量表在AD诊疗中的应用予以综述.
作者:李丹丹;姜红燕 刊期: 2013年第10期
微循环病变始终存在于股骨头坏死的各个阶段.近年来,骨内血管损伤、血供中断在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研究中日益引起重视.目前对于股骨头内微循环研究的新的检测方法不断涌现,主要有血管内放射性微球技术、氢廓清技术、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成像技术、动态增强MRI技术、磁共振灌注成像技术、多层螺旋CT灌注成像技术、激光多普勒血流监测仪及微计算机断层扫描技术等.虽然这些检测方法各有优缺点,但均已朝三维、动态、定量的方向发展,并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作者:蔡敏 刊期: 2013年第10期
在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手术期间,血液有形成分大量破坏,激活的凝血和纤溶系统引起凝血功能异常,使得术后再次开胸止血的概率增加,导致患者机械通气和住院时间延长;大量的血液输注,可增加肾衰竭、脓毒症和心律失常的发生率,甚至导致患者死亡.而异体输血还会增加感染肝炎、艾滋病等传染病及其他并发症的机会,且近年来血源日趋紧张.所以,采取相关血液保护措施,在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手术中显得日益重要.
作者:张文斌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 观察替加色罗联用聚乙二醇治疗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C-IBS)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09年3月至2012年3月在四平市中心人民医院消化内科就诊的138例C-IBS患者为研究对象,上述患者随机分为三组:联合治疗组(50例)采用替加色罗联用聚乙二醇,替加色罗组(43例)仅应用替加色罗治疗,莫沙必利组(45例)仅应用莫沙必利治疗.记录治疗期间三组患者每日的排便次数、大便Bristol分级及腹部胀痛等改善情况.结果 治疗后三组结肠传输时间均少于治疗前(P<0.05),联合用药组和替加色罗组治疗后的结肠传输时间显著少于莫沙必利组(P<0.05);联合治疗组和替加色罗组腹痛、腹胀改善情况显著优于莫沙必利组(P<0.05);治疗后各组大便Bristol的分级构成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替加色罗联合聚乙二醇治疗C-IBS,近期取得较好的疗效,但远期疗效仍需进一步观察.
作者:刘海峰;艾德华;田淑艳 刊期: 2013年第10期
体内的铅90%以上贮藏于骨骼中.20世纪90年代发展起来的K-X线荧光技术使得对数10年沉积于骨组织中铅的定量测定成为可能,而血铅水平仅反映近期铅暴露.研究表明骨铅水平升高的效应与老年人的认知力下降相关,因为铅毒性被认为是老年人退化性痴呆的可能原因之一.有证据表明升高的骨铅水平与肾病和变性疾病(如白内障)有关,并提示与血压和高血压有关.因此,强烈推荐进一步降低目前允许的血铅水平,使慢性铅蓄积中毒降到少.
作者:陈永前 刊期: 2013年第10期
脑钠肽作为利钠肽中的一种,又称为B型利钠肽或脑利钠肽.脑钠肽有十分重要的病理生理学作用,不但可以快速排除患者体内水分和钠离子,而且还具备舒张血管、稳定内分泌的功效,尤其是对心功能障碍有较好的疗效.脑钠肽的大量释放可以大程度地激活体内利钠肽的生成,促进人体系统恢复平衡.该文就脑钠肽与心力衰竭关系的研究进展予以综述,并探讨脑钠肽对治疗心力衰竭的临床价值.
作者:金朝霞 刊期: 2013年第10期
术中知晓是指患者在全身麻醉手术中存在意识和明确的记忆,是全身麻醉的并发症之一.其中,意识由皮质下介导的大脑觉醒和由丘脑皮质系统介导的主观体验构成,记忆由内隐记忆(无意识记忆)和外显记忆(有意识记忆)构成.其中,具有外显记忆的术中知晓是患者和麻醉医师共同关心的问题,其可能会导致严重的心理后遗症,如创伤后应激障碍.该文就术中知晓的神经生物学机制、国内外发生率、可能的危险因素及预防措施等予以综述.
作者:王倩;郝在军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 评价国产血小板糖蛋白(GP)Ⅱb/Ⅲa 受体拮抗剂替罗非班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患者临床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取天津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心脏科于2010年11月至2011年8月间接受PCI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及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200例,根据其是否应用替罗非班[PCI术中静脉推注10 μg/kg,继以静脉滴注0.15 μg/(kg·min),维持36 h]分为替罗非班心肌梗死组(A组)71 例,替罗非班心绞痛组(B组)45例,非替罗非班心肌梗死组(C组)32例,非替罗非班心绞痛组(D组)52例.所有患者随访1年,比较四组基础临床状况、冠状动脉血管病变情况、住院及随访期间主要心脏不良事件(MACE)、心绞痛复发率及出血事件的发生率.结果 ①四组基础临床状况及冠状动脉病变分布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A组患者再次血运重建(TVR)发生率及心肌梗死再发率显著低于C组(P<0.05),A组再发心绞痛患者所占比例显著低于C组(P<0.05)、与B组、D组无显著差异(P>0.05);③严重出血3例均发生于A组急诊PCI患者,A组轻度出血的发生率高于其他三组,呈现了相对较高的发生率,但未见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替罗非班能显著减少急性心肌梗死PCI术后患者1年内MACE发生率及心绞痛的复发,但其可能增加急诊介入治疗的出血发生率.
作者:常琳;周长钰;尹力;张承宗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类风湿性关节炎(RA)是一种慢性炎症性自身免疫性疾病,可发生关节软骨及软骨下骨破坏,并导致关节强直畸形和功能丧失.间充质干细胞(MSC)具有免疫调节功能及向骨细胞与软骨细胞分化的能力.动物模型及初步临床研究表明,MSC不仅能够通过其免疫调节作用降低关节炎的发生率并减轻实验性关节炎的严重程度,亦能修复发生于RA的骨与软骨破坏,提示其用于治疗RA具有广阔的前景.
作者:朱海杰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盆腔炎性疾病(PID)是妇科常见病症,发病率高,且易反复发作,严重影响女性健康及生活质量.目前PID实验模型建模方法有多种,以动物模型居多.建立一个实用有效的实验模型对于PID的深入研究十分重要.从动物模型的实验动物选择、动物模型制备方法以及细胞模型的建立、应用等方面,就目前国内外PID实验模型的研究进展予以综述.
作者:赵琳 刊期: 2013年第10期
脑卒中是一组突然起病,以局灶性神经功能缺失为共同特征的急性脑血管疾病,又称为中风或脑血管意外,该病具有高发病率、高病死率、高致残率、高复发率等特点.在世界范围内极大地危害着中老年人的健康和生命,已成为国内外医学界关注的重点健康话题.目前国际上对脑卒中防治的目标已转向社区人群,强调群体预防.该文就我国脑卒中防治的严峻形势及社区防治的现况和存在的问题予以综述,并探讨今后脑卒中社区防治的策略.
作者:杨娟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血浆胃泌素、胃动素和骨钙素在溃疡病中的意义.方法 Wistar大鼠40只,随机取30只制作胃溃疡模型,每组10只,分别于术后10、20、40 d时采血;10只制作假溃疡模型,术后10 d时采血.分离血浆后采用双抗法检测胃泌素、放免非平衡法检测胃动素和骨钙素水平.结果 血浆胃泌素在胃溃疡形成时下降,溃疡愈合时反弹.胃动素在溃疡形成后第10天升高,第20天开始愈合时呈高峰,第40天溃疡愈合后恢复至正常水平.骨钙素在溃疡活动期迅速升高后在愈合期快速恢复至正常水平.结论 在大鼠胃溃疡形成和愈合过程中,血浆胃泌素、胃动素和骨钙素水平显示出明显的时相变化,这可能与溃疡的发生、愈合过程及其症状的产生有着密切关系.
作者:刘超群;崔立红;浦江;付山峰;李欣;孙涛 刊期: 2013年第10期
脓毒症的救治是重症医学面临的棘手问题.脓毒症导致的多器官功能衰竭仍然是危重症患者首要的死因.血液净化是借助体外循环,通过人工合成的半透膜清除血浆炎性介质、毒素及过多水分等以维持内环境稳定的一项脏器功能支持手段.近年来,围绕高容量血液滤过提出了3种理论,以解释脓毒症患者经血液净化治疗后的临床变化.
作者:何本让;苗丽霞 刊期: 2013年第10期
前置胎盘是妊娠晚期出血的主要原因之一,是妊娠期的严重并发症,处理不当能危及母儿生命.其病因尚不十分清楚,目前研究认为前置胎盘主要的发病原因是流产史、引产史、多产史、前次剖宫产史、高龄、辅助生育技术史、吸烟及盆腔炎史等.积极的期待治疗和适时终止妊娠是改善前置胎盘母儿预后的关键.剖宫产已成为前置胎盘终止妊娠的佳方式.
作者:刘德红 刊期: 2013年第10期
帕瑞昔布钠是临床上唯一可静脉注射的高选择性环氧化酶2抑制剂,其术后镇痛已在口腔科、妇科、骨科等多个临床科室应用,临床镇痛疗效均已得到了证实.但在神经外科疗效方面的研究还存在争议.该文就帕瑞昔布钠镇痛机制,其对血小板、胃肠道、心血管系统、肾功能的安全性评价,神经外科术后疼痛评估以及在开颅及经蝶入路术后镇痛临床应用效果,及减少颅脑手术术后并发症进行综述.
作者:赵玲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 研究彩色多普勒超声在颈部血管检查中的作用.方法 回顾性分析北京市武警总医院于2010年3月至2012年9月诊治的170例高血压伴糖尿病患者(高血糖组)的临床资料,对其双侧颈部血管内-中膜以及血管内部的硬化斑块进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同时检测斑块导致的管腔狭窄以及血流动力学变化.同期选择122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超声检查结果及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分布情况.结果 高血糖组患者中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多见于颈总动脉分叉处者86例(50.6%),其次为颈内动脉的起始段者16例(9.4%),见于椎动脉者2例(1.2%);对照组中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多见于颈总动脉分叉处者12例(9.8%),其次为颈内动脉起始段者2例(1.6%),椎动脉处未见斑块,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 =13.18,12.64,14.91,P<0.05).对高血糖组中出现粥样硬化斑块的104例患者进行血流速度与管腔狭窄程度的分析得出,斑块不大时血流速度无明显改变,斑块较大时会导致管腔狭窄,血流加快.结论 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大小的进展速度可以通过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进行判断,可以尽早发现颈部血管病变的存在,为临床医师提供有力的诊断依据.
作者:梁莉;苏金花;寇海燕;陶丹丹 刊期: 2013年第10期
乳腺癌是女性肿瘤中常见的恶性肿瘤,其发病率呈上升趋势,严重影响女性的健康及生活质量.目前对于乳腺癌的诊断临床上有很多方法,影像学诊断始终是临床上应用于乳腺癌诊断的常规手段,对于乳腺癌的筛查和临床诊断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磁共振成像(MRI)和超声在临床上已广泛应用于乳腺癌的早期诊断,MRI的多种成像方式、超声弹性成像及彩色多普勒超声的出现都极大地提高了对乳腺癌诊断的灵敏性和特异性.
作者:邱琳;赵云 刊期: 2013年第10期
随着白内障手术相关技术的不断更新,患者对视觉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人工晶状体(IOL)已由传统的单焦点IOL向具备矫正散光、降低波前像差、同时达到视远、视近都清楚、保护黄斑等各种特性的功能性IOL发展.以上新型IOL的问世使患者获得更好的视觉质量,但现阶段临床上使用的IOL与接近人眼自然功能的IOL还存在一定差距.总结分析具有不同功能的IOL的结构、功能、不足及临床应用的相关研究,有利于促进对IOL的合理选择及应用.
作者:魏树瑾 刊期: 2013年第10期
子宫内膜异位症(EMs)是育龄期妇女的常见疾病,发病率为5% ~10%,是引起女性不孕的主要原因.患者多出现慢性盆腔痛、痛经、性交困难等症状,严重影响生活质量.EMs的病因复杂,其确切发病机制目前仍不明确.前列腺素E2(PGE2)是一种不稳定型的类花生四烯酸化合物,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PGE2在EMs的病理生理过程中发挥关键作用,如细胞增殖、抗凋亡、免疫抑制和血管生成等.
作者:徐燕颖 刊期: 2013年第10期
肛瘘基本的手术是肛瘘切开术和肛瘘切除术,肛瘘治疗过程中常见的并发症为肛门缺损和肛门失禁.对肛瘘治疗来讲,保护肛门功能应该放在所有治疗目标的第一位.目前肛瘘治疗的术式多存在对肛门功能保护不足的现象,随着微创手术的兴起,目前对肛瘘的治疗越来越倡导肛门功能的保护,由此对国内外以微创手术方法治疗肛瘘的相关文献进行综述.
作者:蒋捷 刊期: 2013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