聂庆东
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PA)是继发性高血压常见的原因,PA在高血压中发病率为10%左右,因而加强PA的筛查及诊断对降低继发性高血压的发生与发展有重要意义.然而,不同方法及方案筛查阳性率差异较大,采用不同方法及方案诊断阳性符合率也有所不同,从而导致PA发病率的报道存在较大差异.加强PA筛查及诊断技术和方案的研究是提高PA诊断准确率的有效措施.
作者:王政标 刊期: 2012年第02期
腹部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EPISBO)是外科手术术后常见的严重并发症.对EPISBO的治疗已引起国内外众多学者的重视.当前,临床上多首选非手术治疗,一旦出现病情恶变才中转手术治疗.因此,正确地认识EPISBO并在术后早期就及时采取有效的处理方法会减少其并发症,且有利于提高治愈率.在此,就近年来国内外EPISBO治疗的相关文献予以综述.
作者:石英 刊期: 2012年第02期
血压变异性(BPV)是反映一段时间内血压波动的指标,并不依赖于血压水平而独立存在.多种因素参与调节BPV的病理生理过程,以颈动脉窦-主动脉弓压力感受器神经反射及自主神经的调节作用尤为重要.现有证据表明,长时间的BPV增大与高血压靶器官损害及其不良预后有关,对其有效干预为高血压防治的又一靶点,而针对不同药物对BPV的影响差异及其可能机制的探讨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作者:任薇 刊期: 2012年第02期
Toll样受体4(TLR4)是抵御病原体入侵和有害刺激的重要天然免疫受体之一.TLR4除了参与病原微生物触发的炎性反应外,还能识别缺血/再灌注损伤后释放的内源性配体,如热休克蛋白、高迁移率族蛋白B1等,经TLR4/髓样分化因子88等信号途径诱导多种炎性细胞因子的产生,参与移植器官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炎性反应.实验表明,负性调节TLR4信号对移植器官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因此,针对TLR4信号的调节在移植器官保护方面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前景.
作者:张松林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 观察中西药联合介入治疗股骨头坏死的疗效.方法 收集2009年1 ~12月,我科收治的51例股骨头坏死患者,行中西药物(尿激酶、低分子右旋糖酐、丹参注射液、黄芪注射液)联合介入治疗.结果 采用中西药联合介入治疗后股骨头区血管数量增多,患者临床症状明显减轻.结论 中西药联合介入治疗股骨头坏死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孙涛;杨美荣;李宏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小脑星形胶质瘤的诊断、鉴别诊断、治疗和并发症.方法 回顾性分析28例小脑星形胶质瘤患者的一般情况、影像学特点、治疗方法以及并发症等.结果 28例患者中手术全切除18例,次全切除8例,部分切除2例;术后脑脊液漏3例,其中1例毛细胞型星形细胞瘤并发颅内感染死亡;一过性后组脑神经麻痹6例,共济失调10例,肺部感染2例,消化道出血1例;随访3个月至5年,术后3个月疗效评价,21例恢复良好,6例具有不同程度的神经功能障碍;随访达5年者13例,生存11例,5年生存率84.6%.结论 小脑星形胶质瘤的预后相对较好,提高显微手术治疗技术,减少手术并发症可取得良好的疗效.
作者:何飞;李飞;李梅;陈志;林江凯;朱刚;冯华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腹部开放性刀刺伤治疗方法的选择.方法 回顾性分析513例腹部开放性刀刺伤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治疗方式分为保守治疗组(主要给予对症支持治疗)97例、剖腹探查组313例、阴性探查组103例(探查后无明显阳性),比较分析三组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阴性探查占探查病例的24.8%.保守治疗病例中,2例转剖腹探查,占保守病例2.1%,余均治愈出院.腹部开放性刀刺伤以小肠损伤常见,占总病例27.3%,其次为胃损伤占14.2%.结论 腹部开放性刀刺伤病例可结合患者生命体征、腹部体征、腹腔穿刺以及影像学检查结果综合分析,在严密的监测下进行保守治疗,但必须严格掌握适应证.
作者:李琳业;任海林 刊期: 2012年第02期
血液稀释是临床上常用的一种血液保护技术.该技术具有操作简便、费用低廉及节血效果确切等优点.血液稀释时动脉血氧含量下降,势必对重要器官的氧代谢产生一定的影响.此时,机体主要通过增加心排血量、降低血液黏度及提高组织的摄氧能力等代偿机制来维持氧供-需平衡.现就不同的血液稀释方法对脑氧供及脑氧耗的影响进行综述.
作者:沈华春 刊期: 2012年第02期
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是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在感受营养信号、调节细胞生长与增殖中起着关键性的作用.mTOR可磷酸化核糖体40S小亚基S6K蛋白激酶和真核起始因子4E结合蛋白1,促进蛋白质合成.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和蛋白激酶B/肿瘤抑制因子1 ~2两条信号通路都可调控mTOR 活性,进而调节细胞的生长与增殖.维生素K3是一类化学合成的脂溶性维生素,已有研究表明维生素K3可抑制肿瘤细胞增殖,其机制与降低mTOR信号转导蛋白及细胞周期蛋白D1的基因表达有关.
作者:聂庆东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中西医结合配合食疗治疗产前贫血的效果,以推动其在产科的应用,寻求短期快速改善产前贫血的方法.方法 选择2009年1月至2010年12月在基层医院门诊就诊的妊娠36 ~38周合并贫血的孕妇200例,上述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10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西药(富马酸亚铁0.1 g,每日3次,维生素C 0.1 g,每日3次,叶酸5 mg,每日3次)治疗;治疗组:采用中西医结合(西药同上,中药为人参归脾丸9 g,每日2次)治疗,同时配合桂圆蛋方(干桂圆肉6 g、鸡蛋2个)食疗.疗程均为2周.观察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红蛋白(Hb)、红细胞计数(RBC)、红细胞比容(HCT)的变化,进而了解贫血的改善程度.结果 治疗后,两组患者Hb、RBC、HCT指标增加明显,但治疗组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中西医结合配合食疗治疗产前贫血疗效显著,疗程短,可短期改善产前贫血.
作者:李慧英;牛学敏;于文霞;张贵谨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结直肠癌是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之一,发病率在恶性肿瘤中居第3位,主要的治疗方法是手术,以往一直以传统开腹手术为主.近年来腹腔镜结直肠癌手术在国内外各大医院开展,其特有的微创优点以及手术的安全性、可靠性被广大医师和患者所认可.随着微创外科技术的进步和医疗设备的发展,腹腔镜结直肠癌手术将会得到进一步的完善和发展.
作者:纪敏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炎症免疫反应是血管系统的活体组织对损伤因子的防御反应,是由损伤因子引起的组织损伤.临床药理学对炎症免疫反应的研究集中于作用机制方面,而中药影响炎症免疫反应的机制包括影响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轴的功能、炎性介质的作用、核因子的功能、活性氧的生成、细胞功能而导致凋亡以及神经内分泌激素的生成等.因许多化学药物在影响炎症免疫反应过程中存在严重不良反应,而中药的不良反应少,故中药影响炎症免疫反应的机制已受到广泛的关注.
作者:周松;刘永刚;张国祥;李芳君 刊期: 2012年第02期
肝脏疾病仍是一个世界性难题,我国肝病发病率高,目前还无有效的治愈措施.现在治疗终末期肝病理想的方法是原位肝移植,而肝供体缺乏等限制了其应用.不同来源的干细胞具有自我更新、高度增殖和定向分化为肝细胞的特性,因而干细胞移植治疗可成为替代肝移植的佳治疗手段,并有效改善患者的肝脏功能和生活质量.肝脏相关干细胞移植和基因综合治疗可望治愈肝癌和遗传代谢性肝病等肝脏疾病.
作者:张在祺 刊期: 2012年第02期
血管紧张素转化酶2(ACE2)是RAS系统的成员之一,可催化血管紧张素Ⅱ(AngⅡ)生成血管紧张素(1-7)[Ang(1-7)],构成[ACE2-Ang(1-7)-Mas]轴,发挥舒血管的生物学效应,同时维持AngⅡ与Ang(1-7)的动态平衡.在心血管疾病的发生过程中,RAS系统被激活,ACE2基因表达和蛋白含量都发生了改变,对疾病发生、发展起了重要的作用,现就ACE2的特征及对心血管疾病的影响进行综述.
作者:郭玥 刊期: 2012年第02期
枢椎齿状突骨折是影响寰枢椎稳定性的严重损伤,骨折不愈合会造成寰枢关节不稳,甚至脱位,产生高位颈髓压迫,严重者危及生命.然而齿状突骨折在诊断上容易漏诊,分型治疗方法多样,但目前并没有达成一致性的意见.齿状突骨折在治疗上主要分为保守与手术两种方式,具体选择哪种治疗方式取决于多种因素,如骨折类型、寰枢关节稳定性、并发损伤、年龄、解剖变异等.现从解剖特点、诊断分型与治疗三个方面详细介绍临床上齿状突骨折的诊治进展情况,同时就诊治过程中存在的争议进行讨论,旨在为临床枢椎齿状突骨折的诊治提供参考.
作者:刘越 刊期: 2012年第02期
负荷超声心动图是指运动、起搏或药物增加心脏负荷,用超声检测心血管系统对负荷的反应状况,从而反映和诊断心脏疾病.负荷超声心动图诊断心脏疾病具有优越性,随着影像学新技术的发展,诊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不断提高.多巴酚丁胺负荷超声心动图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诊断已趋成熟,在先天性心脏病、心肌病、瓣膜病、心功能等方面也有相应的研究.
作者:赵丽 刊期: 2012年第02期
放射性口干症是因接受放疗的头颈部肿瘤患者其唾液腺受到照射后发生损伤,唾液分泌的数量、性质、成分改变所引起的,对其防治主要包括减少暴露体积、预防性使用药物.中草药在防治放射性口干症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学者们运用具有活血化瘀、养阴生津的中药辅助头颈部肿瘤的放疗对提高局部控制率、缓解放疗中口干疼痛的不良反应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作者:张海东 刊期: 2012年第02期
血压变异是人类血压的基本的生理特征之一.血压变异性蕴含了自主神经系统对心血管调节的重要信息,有证据表明血压变异与靶器官的损害密切相关,降低血压变异可以减少心血管病的发病率和病死率,血压变异性可作为心血管死亡的预测指标,在高血压及其并发症的防治中有广阔的临床应用价值及研究前景.现就血压变异的定义、临床意义及应用进行综述.
作者:莫怡浩 刊期: 2012年第02期
超声功能性成像目前包括两大领域:超声对比造影的研究和超声弹性成像的研究,实时灰阶超声造影测定肝动静脉渡越时间及肝实质时间-强度曲线可反映肝硬化引起的肝脏血流灌注和血流动力学的异常改变,从而间接对肝纤维化程度进行评估;而基于超声生物静态结构力学的声力式触诊组织弹性量化技术则可直接反映肝脏弥漫性病变组织的硬度,这是一种实时、无创、简单易行,并可在活体上进行可重复操作的肝脏纤维化程度的定量分析方法.
作者:包中涛;YE Zhen 刊期: 2012年第02期
促红细胞生成素是一种造血细胞生长因子,主要用于治疗多种原因引起的贫血.近年来研究表明其具有多种非促造血方面的细胞保护作用,特别是在抑制心脏重构方面的作用日益受到广泛关注,但作用机制目前尚不十分明确,可能与抑制心肌细胞肥大和凋亡,抗炎、抗氧化,抑制成纤维细胞增殖,抑制胶原合成及影响基质金属蛋白酶活性等方面有关.其作用机制,特别是分子机制的阐明将为心血管疾病的治疗提供广阔的前景.
作者:江樊莉 刊期: 2012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