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毓源
病例募集是上市后药品临床试验质量控制的重要环节,采取有效的募集策略往往有助于增加募集病例的数量、提高募集病例的质量,终保证临床试验能够保质保量地完成.基于目前上市后药品临床试验的特点和现状分析,针对如何采取有效的策略进行病例募集展开论述,希望能够为以后药品上市后临床研究的质量控制提供思路和帮助.
作者:曹红波 刊期: 2012年第19期
目的 评价周围型小肺癌的CT影像特征对临床组织病理分型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分析我院1998 ~2010年经手术、支气管镜检及痰检等病理证实的80例周围型小肺癌的CT表现,对其中30例周围型小肺癌进行多平面重建(MPR),并与横断薄层扫描对比分析,统计CT边缘有毛刺征的例数.结果 短细毛刺多见于周围型肺癌的组织学类型-腺癌,毛刺以背离肺门方向分布为特点.MPR显示病灶内的微小钙化及小空泡征明显高于薄层扫描.结论 多层螺旋薄层扫描及MPR图像可清楚地显示肺内小病灶影象特征,对周围型肺癌的诊断及鉴别诊断具有较高价值,为临床病理分型提供了重要依据.
作者:陈萍;李小民;周和平;朱亚男;周元平 刊期: 2012年第19期
膀胱癌是泌尿系统常见的肿瘤之一,目前原位新膀胱手术是治疗浸润性膀胱癌的主要手段,但是术后仍有尿道肿瘤复发等可能性.其复发机制涉及多种学说,危险因素亦包括多种.研究显示,注重术前对膀胱颈进行活检,术中对切缘行冰冻切片检查可能提高肿瘤的根治率.对复发尿道肿瘤的患者,行二次手术、免疫治疗、化疗或基因治疗常能获得较好疗效.随着对原位新膀胱术的认识更加深入,尿道肿瘤的复发率将明显降低.
作者:石军辉 刊期: 2012年第19期
放射治疗是恶性肿瘤尤其是胸部恶性肿瘤的重要治疗方法之一,在胸部接受放射治疗的过程中,心脏不可避免地受到不同程度的照射,从而引起放射性心脏损伤(RIHD).近年来,随着大剂量放疗在恶性肿瘤中的应用,RIHN也日益增多,目前已成为肿瘤治疗的重要临床并发症,同时也是影响放射治疗疗效的重要因素之一.
作者:姜敏 刊期: 2012年第19期
内脂素是一种新发现的脂肪细胞因子,具有类胰岛素、参与炎症应答、免疫调节等多种生物活性.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是体内的一种炎性反应标志物,还是强烈的促炎性因子,参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已经证实有多种因素参与2型糖尿病(T2DM)及其并发症的发生、发展,其中炎性反应就是一个深受广泛关注的因素.研究上述两者与T2DM及其并发症的关系,探讨内脂素与hsCRP之间的潜在联系,将为早期诊断及预防糖尿病的并发症提供依据.
作者:刘树娇 刊期: 2012年第19期
脑血管疾病是造成人类死亡的三大疾病之一,也是高血压患者的主要致死原因.在幸存者中绝大多数留有后遗症状,部分患者丧失劳动和生活能力,给社会和家庭带来沉重的负担.多项研究显示,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较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而言,靶器官损害出现更早、程度更重,在高血压人群中筛查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尽早予醛固酮受体拮抗剂,或许可以为脑血管病的预防、治疗提供理论依据,并可降低致死、致残率.
作者:赵素芳;姚晓光 刊期: 2012年第19期
目的 探讨加压钢板和交锁髓内钉治疗胫骨干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2008年2月至2011年2月胫骨骨折患者120例,以上患者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患者采用加压钢板内固定治疗.观察组采用交锁髓内钉固定治疗.记录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住院时间,评定两组临床效果,记录两组术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分别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优良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交锁髓内钉和加压钢板内固定治疗胫骨骨干骨折均能获得良好疗效,在具体治疗中,可根据骨折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内固定方法.
作者:邢益仿 刊期: 2012年第19期
细胞周期依赖性蛋白激酶5(CDK-5)是一种特殊的细胞周期依赖性激酶家族成员,它既不受细胞周期素调节,也不调节细胞周期,而是受非细胞周期蛋白p35和p39的调节.研究表明CDK-5可调节多种底物,对中枢神经系统的发育起重要作用.然而,CDK-5激酶活性异常升高会导致一些神经变性疾病的发生,因此,CDK-5活性的调节可能成为治疗神经变性疾病的靶点,现就其与神经变性疾病的关系进行综述.
作者:张红丽 刊期: 2012年第19期
临床上有些青光眼难以应用传统手术和药物来解决,睫状体破坏性手术对于难治性青光眼,尤其是晚期青光眼是一种佳的治疗方法.目前半导体二极管激光经巩膜睫状体光凝术已成为一种广泛的睫状体破坏术手术方法,用来治疗难治性青光眼,疗效显著,并发症少,而且价格低、体积小、便于携带、操作简单.现就其适应证、作用机制、能量参数、临床疗效、并发症以及发展前景予以综述.
作者:杨海燕 刊期: 2012年第19期
肿瘤的生物学行为依赖血管生成,故抗血管生成治疗成为肿瘤综合治疗的研究热点.血管生成在子宫内膜癌的生长、浸润、转移中也发挥着重要作用.随着靶向治疗的进一步研究,许多药物开始用于子宫内膜癌的抗血管生成治疗,其中包括贝伐单克隆抗体、siRNA及各种酶抑制剂等.现就子宫内膜癌血管生成和抗血管生成靶向治疗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作者:闫玉华 刊期: 2012年第19期
活性氧簇与自噬的关系复杂,近年的科学研究发现,活性氧簇作为一种信号分子具有多种功能,不仅参与细胞的增殖和分化,还参与细胞内自噬的形成.现对活性氧簇与自噬的相关联系,包括调节自噬的活性氧分子,活性氧簇介导自噬的机制,以及活性氧簇和自噬在缺血/再灌注损伤、肿瘤和感染中的作用进行综述,以期为相关疾病的治疗提供新的策略.
作者:黄雷招 刊期: 2012年第19期
C形根管是多发生于下颌第二磨牙的一种解剖变异的根管系统,国内人群发生率较高.由于此类根管解剖结构特殊,临床上对其清理和预备成形及充填存在诸多的困难,日益受到学者们重视.现代根管治疗技术的快速发展,声波与镍钛器械的临床应用,对其治疗产生了重大影响.现就目前对声波与镍钛器械预备C形根管的临床应用予以综述.
作者:黎石坚 刊期: 2012年第19期
目的 探讨硬膜外镇痛治疗带状疱疹的适氯胺酮剂量,及与之配伍的盐酸左旋布比卡因的浓度和剂量.方法 选择ASAⅠ ~Ⅱ级124例发生在胸部和腰部的带状疱疹患者,随机分为4组,Ⅰ组:盐酸左旋布比卡因复合0.3 mg/kg氯胺酮;Ⅱ组:盐酸左旋布比卡因复合0.6 mg/kg氯胺酮;Ⅲ组:盐酸左旋布比卡因复合0.9 mg/kg氯胺酮;Ⅳ组:对照组,单纯使用盐酸左旋布比卡因.选择相应间隙行硬膜外穿刺向头端置管3.5 ~4.0 cm,分别注入15 mL盐酸左旋布比卡因与不同剂量氯胺酮混合液.按双盲、序贯的方法,以前一例患者的镇痛效果,确定下一例患者所用的盐酸左旋布比卡因药液浓度,各组初始的盐酸左旋布比卡因浓度均定为0.12%.结果 各组镇痛后48 h与镇痛前VAS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Ⅰ、Ⅱ、Ⅲ组镇痛后48 h内,收缩压、心率与镇痛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Ⅳ组镇痛后收缩压、心率变化比较明显,与镇痛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其值均在正常范围之内;各组盐酸左旋布比卡因镇痛的EC50值比较差异均具统计学意义(P<0.01).使用0.3 mg/kg 和0.6 mg/kg的氯胺酮得到的盐酸左旋布比卡因的低有效镇痛浓度分别为0.075%和0.058%,两组均可达到满意镇痛,不良反应小.结论 硬膜外镇痛治疗带状疱疹疼痛,适氯胺酮剂量是0.3 mg/kg 和0.6 mg/kg,与之配伍的盐酸左旋布比卡因的浓度分别为0.075%和0.058%.
作者:姜建利;冯硕;刘轩;张铁文 刊期: 2012年第19期
慢性乙型肝炎治疗的根本目标是清除乙型肝炎病毒(HBV),阻断HBV复制,只有清除HBV才能阻止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向肝脏失代偿、肝硬化、肝癌发展,减少并发症.国内外医学界公认的抑制乙型病毒性肝炎复制的药物主要有干扰素和核苷类似物两大类.近年来核苷类似物成为抗病毒药物的研究热点,该类药物抗HBV作用较强.现主要对拉米夫定、阿德福韦酯、恩替卡韦和替比夫定的疗效比较、联合用药、安全性等进行简要的介绍.
作者:路显锋;王晓丹 刊期: 2012年第19期
高密度脂蛋白的降低和功能失调是动脉粥样硬化的一个重要原因.一般认为,高密度脂蛋白水平与冠心病呈负相关,其机制包括胆固醇的逆向转运、抗氧化、抗血栓、调节内皮功能等.但是,由于高密度脂蛋白组成成分复杂,调节其功能比升高其总体水平更重要.目前调节高密度脂蛋白的治疗主要有改变生活方式、药物治疗以及新近的生物制剂,以期降低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及病死率.
作者:李薇 刊期: 2012年第19期
表观遗传学是指在不改变DNA序列的情况下影响基因的表达模式,这种基因表达模式的改变一般发生在体细胞的增殖和发展过程中,并通过有丝分裂逐代传递,表观遗传包括至少两个方面,即DNA甲基化、组蛋白修饰.DNA甲基化作为表观遗传学的重要内容,与多种肿瘤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近年来的研究发现,弥漫大B细胞性淋巴瘤相关基因异常甲基化与弥漫大B细胞性淋巴瘤发生、发展、预后及药物反应密切相关.现就弥漫大B细胞性淋巴瘤中的甲基化研究进展予以综述.
作者:胡婉贞 刊期: 2012年第19期
肥厚性梗阻型心肌病(HOCM)是一种遗传异常所致,以室间隔和左心室游离壁非对称性肥厚,动态性左心室流出道梗阻为特点的心肌病,常表现为呼吸困难、胸痛、心悸、头晕、晕厥甚至猝死,其猝死率高,为青壮年猝死的主要原因.随着医学的发展与进步,治疗HOCM的方法已越来越多,特别是近十余年经皮室间隔化学消融术取得相当大的进展,并且已成为治疗HOCM的主要方法之一,在此主要对HOCM的治疗进展进行综述.
作者:张璇 刊期: 2012年第19期
近年来,随着影像学的发展,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SPN)及其治疗越来越受到关注.SPN是一种罕见的胰腺良性或低度恶性肿瘤,好发于中青年女性,本病预后良好,影像学检查是其主要的诊断手段,手术治疗是其主要的治疗方式,但对其手术方式的选择不统一,对化疗和放疗的敏感性尚不清楚.现就SPN的临床、病理、影像学特点及其治疗的研究进展予以综述.
作者:刘长瑞;牛帅 刊期: 2012年第19期
儿童罹患脊柱结核行手术治疗后出现脊柱后凸畸形是其主要的可能并发症之一,后凸畸形可导致患儿形态改变、身材矮小,甚至导致迟发性的神经、脊髓损伤,严重影响儿童的生长发育.近年来,人们在应用不同手术方式(如单纯前路、后路、植骨融合、前后路联合手术等)治疗儿童脊柱结核过程中,观察到不同手术方式对后凸畸形形成有不同的影响.如何正确认识不同手术方式对后凸畸形形成的影响,进而采用更为理想的术式及方法来预防后凸畸形是研究的热点.
作者:彭小忠 刊期: 2012年第19期
目的 探讨超前镇痛对兔再植耳血液循环的影响.方法 成年雄性家兔10只,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A组)和超前镇痛组(B组),各5只.动态监测两组处理前后应激激素(血浆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和再植组织血流指标的变化.结果 ①两组不同时间点血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在处理后的各个时间点的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水平明显低于A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②两组组动物再植耳各时间点温度差,A、B组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再植手术完及1 h、24h毛细血管充盈时间长于B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超前镇痛可以显著改善再植兔耳组织的血液循环.
作者:张绪东;张涛;赵金玉;王成森 刊期: 2012年第1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