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神经生长因子与糖尿病神经病变的研究进展

贾彩霞;王元松

关键词:神经生长因子, 糖尿病神经病变, 受体
摘要:糖尿病神经病变是糖尿病常见并发症之一.神经生长因子(NGF)在糖尿病神经病变的发生和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NGF是一种信号分子,其生物活性受酪氨酸激酶受体A和p75神经营养因子受体的调节.NGF能调节中枢神经和外周神经的生存和生长,并且NGF能选择性地营养小神经纤维感觉神经元和交感神经元.在动物模型和临床研究中,均有证据表明NGF与糖尿病神经病变关系密切.研究NGF与糖尿病神经病变的关系将有助于为糖尿病神经病变的防治提供新的研究思路.
医学综述杂志相关文献
  • 氯法齐明治疗耐多药结核病92例

    目的 探究化疗基础上加服氯法齐明治疗耐多药结核病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于2005年9月至2010年12月收治的耐多药结核病患者172例,进行随机分组,对照组80例,服用传统药物卷曲霉素、克拉霉素、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丙硫异烟胺联合治疗;观察组92例,在传统药物治疗基础上加服氯法齐明强化,治疗后判定两组患者的疗效和并发症等.结果 治疗6个月后行痰菌及病灶检查,观察组痰菌阴转48例,阴转率为52.2%,对照组痰菌阴转21例,阴转率为26.3%,治疗12个月后,观察组痰菌阴转55例,阴转率为59.8%;对照组痰菌阴转26例,阴转率为32.5%.疗程结束后,观察组病灶好转85例,好转率为92.4%;对照组病灶好转38例,好转率为47.5%.两组均出现胃肠道反应、肝功能受损、血象异常、皮肤色素沉着等并发症,观察组并发症率为98.9%,复发率为1.9%;对照组并发症率为100.0%,复发率为7.7%.观察组6个月、1年时两次检查痰菌阴转率、病灶好转率均优于对照组,复发率低于后者,而对比并发症率无统计学差异.结论 氯法齐明联合卷曲霉素、克拉霉素、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丙硫异烟胺等传统药物治疗耐多药结核病的疗效较好,能够在不增加并发症发生的前提下显著提高患者的痰菌阴转和病灶好转率,建议临床广泛试用并进一步研究.

    作者:王洪军 刊期: 2012年第19期

  • 芹菜素对人CIK细胞杀伤结肠癌SW1116细胞的影响

    目的 观察芹菜素对人结肠癌细胞SW1116及CIK细胞的作用,探讨芹菜素对人CIK细胞杀伤结肠癌SW1116细胞的影响.方法 不同浓度的芹菜素分别诱导人CIK细胞和结肠癌细胞SW1116细胞24、48、72 h,四甲基偶唑蓝(MTT)法检测上述两种细胞的生长.乳酸脱氢酶释放法检测CIK细胞对结肠癌SW1116细胞杀伤活性.结果 体外培养10 d后,CIK细胞比例由3.12%增加到17.55%.与对照组比较,浓度1.17 ~4.7 μmol/L芹菜素作用后的CIK细胞的增殖率显著提高(P<0.05),浓度37.5 ~600 μmol/L的芹菜素对SW1116细胞生长抑制率显著提高(P<0.05),三个时间段比较均无明显差异.浓度2.35 ~9.4 μmol/L的芹菜素作用48 h后,CIK细胞对结肠癌SW1116细胞的杀伤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芹菜素在一定浓度范围内可促进CIK细胞的生长,明显提高CIK细胞对SW1116细胞的杀伤作用,且抑制结肠癌SW1116细胞的生长.

    作者:魏沛;陈剑群;陈复兴;刘军权;陈玲 刊期: 2012年第19期

  • 小探头超声胃镜对上消化道病变的诊断价值

    目的 探讨小探头超声内镜(MPS)在上消化道病变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经常规内镜检查提示消化道病变的302例患者行MPS检查,包括内镜发现的隆起性病变、溃疡以及糜烂怀疑癌变、内镜诊断肿瘤而病检不支持的患者,了解病变的性质及来源.结果 超声微探头检查的302例患者中,食管病变76例,胃部病变178例,十二指肠病变48例.对于病变位于黏膜层至黏膜下层的患者均行病理活检或由外科术后确定病变性质及范围.结论 MPS可清晰地显示消化道壁的层次及结构,对上消化道病变的起源定位准确,并能提示病变的性质,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

    作者:马医安;李继昌;刘海霞;吴育美;王鸿轲;杨诚;徐彩霞;陈西洲 刊期: 2012年第19期

  • 自噬在心力衰竭中的研究进展

    自噬是存在于细胞内高度保守的分解途径,以降解细胞内大分子物质和细胞内容物,包括长寿蛋白和细胞器.在生理情况下,心肌细胞的自噬对更新细胞器起重要作用;在应激情况下,自噬则可以上调起保护细胞的作用.自噬存在于心力衰竭的心肌细胞中,与凋亡、坏死共同存在,并参与心力衰竭过程中发生的心肌肥大和心室重构,但是至今还未清楚自噬代表的是心力衰竭细胞的修复还是一种自杀死亡途径.

    作者:黄家卓 刊期: 2012年第19期

  • 影像学诊断在脑弥漫性轴索损伤中的应用

    脑弥漫性轴索损伤(DAI)是一种以脑深部神经轴索肿胀、断裂为特征的脑损伤的严重类型,重残率及病死率都很高,因此早期准确诊断和治疗至关重要.影像学检查为其主要检查手段,随着软件、硬件的不断更新及新技术的研发和应用,以磁共振新技术为代表的检查手段在DAI的诊断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现将影像学诊断尤其是MRI各个序列对DAI的应用情况进行综述.

    作者:陈涛;张雷;李静;李莉;苟晓光 刊期: 2012年第19期

  • 核苷类药物在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中的应用

    慢性乙型肝炎治疗的根本目标是清除乙型肝炎病毒(HBV),阻断HBV复制,只有清除HBV才能阻止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向肝脏失代偿、肝硬化、肝癌发展,减少并发症.国内外医学界公认的抑制乙型病毒性肝炎复制的药物主要有干扰素和核苷类似物两大类.近年来核苷类似物成为抗病毒药物的研究热点,该类药物抗HBV作用较强.现主要对拉米夫定、阿德福韦酯、恩替卡韦和替比夫定的疗效比较、联合用药、安全性等进行简要的介绍.

    作者:路显锋;王晓丹 刊期: 2012年第19期

  • 氯胺酮对盐酸左旋布比卡因椎管内镇痛治疗带状疱疹低有效浓度的影响

    目的 探讨硬膜外镇痛治疗带状疱疹的适氯胺酮剂量,及与之配伍的盐酸左旋布比卡因的浓度和剂量.方法 选择ASAⅠ ~Ⅱ级124例发生在胸部和腰部的带状疱疹患者,随机分为4组,Ⅰ组:盐酸左旋布比卡因复合0.3 mg/kg氯胺酮;Ⅱ组:盐酸左旋布比卡因复合0.6 mg/kg氯胺酮;Ⅲ组:盐酸左旋布比卡因复合0.9 mg/kg氯胺酮;Ⅳ组:对照组,单纯使用盐酸左旋布比卡因.选择相应间隙行硬膜外穿刺向头端置管3.5 ~4.0 cm,分别注入15 mL盐酸左旋布比卡因与不同剂量氯胺酮混合液.按双盲、序贯的方法,以前一例患者的镇痛效果,确定下一例患者所用的盐酸左旋布比卡因药液浓度,各组初始的盐酸左旋布比卡因浓度均定为0.12%.结果 各组镇痛后48 h与镇痛前VAS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Ⅰ、Ⅱ、Ⅲ组镇痛后48 h内,收缩压、心率与镇痛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Ⅳ组镇痛后收缩压、心率变化比较明显,与镇痛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其值均在正常范围之内;各组盐酸左旋布比卡因镇痛的EC50值比较差异均具统计学意义(P<0.01).使用0.3 mg/kg 和0.6 mg/kg的氯胺酮得到的盐酸左旋布比卡因的低有效镇痛浓度分别为0.075%和0.058%,两组均可达到满意镇痛,不良反应小.结论 硬膜外镇痛治疗带状疱疹疼痛,适氯胺酮剂量是0.3 mg/kg 和0.6 mg/kg,与之配伍的盐酸左旋布比卡因的浓度分别为0.075%和0.058%.

    作者:姜建利;冯硕;刘轩;张铁文 刊期: 2012年第19期

  • 宫颈癌抑癌基因甲基化的研究进展

    宫颈癌是常见的妇科恶性肿瘤之一,严重威胁女性健康.DNA甲基化是肿瘤发生的早期事件,因此通过检测基因的甲基化异常来进行肿瘤的早期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近年来研究表明,DNA甲基化与宫颈癌及癌前病变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现重点阐述宫颈癌抑癌基因的甲基化及其临床意义,并总结目前宫颈癌甲基化基因的研究方法.

    作者:巫剑红 刊期: 2012年第19期

  • 肠伤寒穿孔手术治疗预后的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 探讨影响肠伤寒穿孔手术治疗预后的因素,为改善预后提供帮助.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1年12月中国援尼日尔医疗队工作点玛拉迪地方医院外科295例肠伤寒穿孔患者的临床资料.应用χ2检验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预后的因素.结果 295例均手术治疗,病死率为20.7%(61/295).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穿孔-手术间隔、穿孔数量和术后肠瘘与肠伤寒穿孔手术治疗的预后相关(P<0.05).多因素Logistic 回归分析显示:穿孔-手术间隔(OR=4.723,95% CI=1.403 ~15.897,P<0.05)、术后肠瘘(OR=3.334,95% CI=1.102 ~10.087,P<0.05)与肠伤寒穿孔手术治疗的预后密切相关.结论 穿孔-手术间隔、术后肠瘘是肠伤寒穿孔手术治疗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早期诊断和及时手术干预可以改善预后.

    作者:杨洪范 刊期: 2012年第19期

  • 踝关节骨折的治疗进展

    尽管对旋转暴力型踝关节骨折的研究已经相当深入并且基本治疗策略已较为成熟,但向纵深和细微发展,还存在较多的争议,有进一步研究的必要.如某些骨折类型的手术指征并未获得广泛的认同,如何精准评估下胫腓联合的损伤还值得深入探讨,在下胫腓联合固定和后踝固定方面也还存在不同意见.随着技术的进步,可吸收内固定及微创技术的应用可望在骨折治疗中取得更好的结果,但对其手术经验和远期治疗效果还需更多的观察与总结.

    作者:楼永坚 刊期: 2012年第19期

  • MAPK家族ERK5信号通路的研究进展

    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信号通路是生物体内重要的信号转导系统之一,其亚族主要包括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1/2(ERK1/2)、c-Jun氨基末端激酶(JNK)、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p38MAPK)和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5(ERK5).近年来研究发现,ERK5对细胞的增殖、分化及调节细胞功能有重要作用,并参与一些疾病的发生和发展,故阐明ERK5通路的作用机制,将为一些疾病的诊治提供新的思路与方法.现重点对ERK5的蛋白结构、生物学功能以及与疾病的关系进行综述.

    作者:盛晓赟 刊期: 2012年第19期

  • 卡维地洛联合参麦注射液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45例疗效分析

    目的 探讨卡维地洛联合参麦注射液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9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均给予控制诱发因素、限制食盐摄入、充分休息等一般治疗.同时给予强心药物、血管扩张药物、利尿剂等.对照组采用以上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用药基础上给予卡维地洛口服,开始剂量为每次12.5 mg,每日2次,服用3 d后剂量改为每次25 mg,每日2次.同时给予参麦注射液80 mL静脉滴注,连续应用2周.采用超声心动图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后进行检查.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左心室射血分数、每搏量和每分心排血量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卡维地洛联合参麦注射液能够显著提高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改善临床症状和体征,临床效果显著.

    作者:梁毓源 刊期: 2012年第19期

  • 超低位直肠癌经腹肛门内括约肌切除术保肛手术的疗效分析

    目的 探讨超低位直肠癌经腹肛门内括约肌切除术保肛手术的疗效.方法 选择我院2009年3月至2011年3月超低位直肠癌患者共22例,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实施全身麻醉或者硬膜外麻醉,实施超低位直肠癌经腹肛门内括约肌切除术保肛手术.术后对所有患者进行随访.结果 该组无手术死亡,术后吻合口发生出血1例,经缝合后血止;出现吻合口瘘1例,均采取保守治疗后痊愈.该组患者随访时间为(18±6)个月,术后6个月局部复发1例,术后10个月局部复发2例,其中1例拒绝再次手术,术后18个月因癌转移死亡,其余2例改行Miles手术而存活.术后6个月排便紧迫感发生率、术后排便次数和大便失禁发生率显著低于术后3个月和术后1个月(P<0.05),且术后Kirwan分级主要集中于1 ~3级,随着时间的增加其级别也随之降低.结论 经腹肛门内括约肌切除术保肛手术治疗超低位直肠癌有较好的根治效果,患者术后早期肛门功能保留良好,临床效果显著,值得借鉴.

    作者:王健宝 刊期: 2012年第19期

  • 胃肠道神经内分泌肿瘤的临床病理特征及治疗分析

    目的 分析胃肠道神经内分泌肿瘤(NEN)的临床病理特点及治疗方法的选择.方法 回顾性分析32例胃肠道NEN的临床及病理资料.结果 肿瘤发病以直肠多见,胃次之.临床表现以腹痛、腹胀为主.组织学分型与肿瘤淋巴结转移有相关性,G3型患者更易发生淋巴结转移.组织学分型与肿瘤大小、浸润深度无明显相关性.22例行手术治疗,10例行内镜下黏膜剥离术.术后成功随访29例,中位存活期为53个月.29例患者的1、3、5年生存率分别为90.3%、78.5%和55.1%.结论 胃肠道NEN直肠多发,其临床表现多样;不同组织学分型的肿瘤淋巴结转移与预后不同;手术切除及内镜下黏膜剥脱术是常用的两种治疗方法,具体选择应依据肿瘤的生物学特性.

    作者:孙会荣;李加美;王强修 刊期: 2012年第19期

  • 人急性T淋巴细胞性白血病小鼠模型研究

    急性T淋巴细胞性白血病(T-ALL)是一种具有高侵袭性特征的恶性血液肿瘤,建立稳定的动物模型是研究其发病机制及进行潜在治疗药物的前临床研究的重要前提.日益广泛应用的稳定的T-ALL小鼠动物模型主要有小鼠的异种移植模型和转基因小鼠模型.现就T-ALL的小鼠异种移植模型从小鼠品系、移植用细胞株、建模方式及模型的应用进行综述.

    作者:肖田田 刊期: 2012年第19期

  • 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的治疗进展

    新生血管性青光眼(NVG)是具有严重致盲性的一种青光眼,归因于新生血管生成阻碍房水外流,通常继发于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缺血性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和眼部缺血综合征.NVG主要表现为封闭的房角,虹膜新生血管,严重的眼痛和视力通常较差以及非常高的眼压.因其病因复杂,治疗难度大,对患眼威胁甚大.尽管多年来已提出相当多的药物或手术治疗方式,但仍未找到一种可治疗大多数NVG以及预防失明的治疗方法.

    作者:陆庆 刊期: 2012年第19期

  • CDK-5在神经系统变性疾病的研究进展

    细胞周期依赖性蛋白激酶5(CDK-5)是一种特殊的细胞周期依赖性激酶家族成员,它既不受细胞周期素调节,也不调节细胞周期,而是受非细胞周期蛋白p35和p39的调节.研究表明CDK-5可调节多种底物,对中枢神经系统的发育起重要作用.然而,CDK-5激酶活性异常升高会导致一些神经变性疾病的发生,因此,CDK-5活性的调节可能成为治疗神经变性疾病的靶点,现就其与神经变性疾病的关系进行综述.

    作者:张红丽 刊期: 2012年第19期

  • 钢板及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治疗胫骨干骨折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加压钢板和交锁髓内钉治疗胫骨干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2008年2月至2011年2月胫骨骨折患者120例,以上患者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患者采用加压钢板内固定治疗.观察组采用交锁髓内钉固定治疗.记录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住院时间,评定两组临床效果,记录两组术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分别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优良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交锁髓内钉和加压钢板内固定治疗胫骨骨干骨折均能获得良好疗效,在具体治疗中,可根据骨折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内固定方法.

    作者:邢益仿 刊期: 2012年第19期

  • 新发糖尿病与胰腺癌早期诊断的研究进展

    胰腺癌发病率不断升高,由于其症状隐匿,进展迅速,病死率高,早期诊断与治疗对改善预后十分重要.近年来,糖尿病与胰腺癌的相关性成为研究热点,而新发糖尿病作为胰腺癌的早期临床表现,越来越受到广泛关注.以新发糖尿病患者为高危人群,筛查胰腺癌相关性糖尿病,为胰腺癌的早期诊断提供了新的方法,现就近年新发糖尿病与胰腺癌早期诊断的研究进展予以综述.

    作者:吴健婷;荆雪 刊期: 2012年第19期

  • 放射性心脏损伤的研究进展

    放射治疗是恶性肿瘤尤其是胸部恶性肿瘤的重要治疗方法之一,在胸部接受放射治疗的过程中,心脏不可避免地受到不同程度的照射,从而引起放射性心脏损伤(RIHD).近年来,随着大剂量放疗在恶性肿瘤中的应用,RIHN也日益增多,目前已成为肿瘤治疗的重要临床并发症,同时也是影响放射治疗疗效的重要因素之一.

    作者:姜敏 刊期: 2012年第19期

医学综述杂志

医学综述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