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洪范
目的 探讨连续性肾脏替代疗法(CRRT)治疗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09年1月至2010年6月接受CRRT治疗的MODS患者90例,观察治疗前后患者急性生理学和慢性健康评估(APACHEⅡ)评分、生命体征(血压、心率、血氧饱和度)以及电解质、肾功能情况.结果 与治疗前比较,全部患者治疗后APACHEⅡ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患者生命体征稳定,各个指标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所有患者治疗后血肌酐、尿素氮、电解质、pH值均得到较好控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CRRT治疗MODS患者可有效改善肾功能,调节酸碱失衡、电解质紊乱,有利于改善患者的预后.
作者:王少清;汪力;秦花;黄艾晶 刊期: 2012年第19期
表观遗传学是指在不改变DNA序列的情况下影响基因的表达模式,这种基因表达模式的改变一般发生在体细胞的增殖和发展过程中,并通过有丝分裂逐代传递,表观遗传包括至少两个方面,即DNA甲基化、组蛋白修饰.DNA甲基化作为表观遗传学的重要内容,与多种肿瘤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近年来的研究发现,弥漫大B细胞性淋巴瘤相关基因异常甲基化与弥漫大B细胞性淋巴瘤发生、发展、预后及药物反应密切相关.现就弥漫大B细胞性淋巴瘤中的甲基化研究进展予以综述.
作者:胡婉贞 刊期: 2012年第19期
肿瘤的生物学行为依赖血管生成,故抗血管生成治疗成为肿瘤综合治疗的研究热点.血管生成在子宫内膜癌的生长、浸润、转移中也发挥着重要作用.随着靶向治疗的进一步研究,许多药物开始用于子宫内膜癌的抗血管生成治疗,其中包括贝伐单克隆抗体、siRNA及各种酶抑制剂等.现就子宫内膜癌血管生成和抗血管生成靶向治疗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作者:闫玉华 刊期: 2012年第19期
宫颈癌是常见的妇科恶性肿瘤之一,严重威胁女性健康.DNA甲基化是肿瘤发生的早期事件,因此通过检测基因的甲基化异常来进行肿瘤的早期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近年来研究表明,DNA甲基化与宫颈癌及癌前病变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现重点阐述宫颈癌抑癌基因的甲基化及其临床意义,并总结目前宫颈癌甲基化基因的研究方法.
作者:巫剑红 刊期: 2012年第19期
膀胱癌是泌尿系统常见的肿瘤之一,目前原位新膀胱手术是治疗浸润性膀胱癌的主要手段,但是术后仍有尿道肿瘤复发等可能性.其复发机制涉及多种学说,危险因素亦包括多种.研究显示,注重术前对膀胱颈进行活检,术中对切缘行冰冻切片检查可能提高肿瘤的根治率.对复发尿道肿瘤的患者,行二次手术、免疫治疗、化疗或基因治疗常能获得较好疗效.随着对原位新膀胱术的认识更加深入,尿道肿瘤的复发率将明显降低.
作者:石军辉 刊期: 2012年第19期
新生血管性青光眼(NVG)是具有严重致盲性的一种青光眼,归因于新生血管生成阻碍房水外流,通常继发于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缺血性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和眼部缺血综合征.NVG主要表现为封闭的房角,虹膜新生血管,严重的眼痛和视力通常较差以及非常高的眼压.因其病因复杂,治疗难度大,对患眼威胁甚大.尽管多年来已提出相当多的药物或手术治疗方式,但仍未找到一种可治疗大多数NVG以及预防失明的治疗方法.
作者:陆庆 刊期: 2012年第19期
目前干细胞移植已成为肝病治疗研究的热点.基础研究侧重于结合分化诱导剂的研究,临床研究种子细胞主要来源于骨髓或脐血,成功率有一定差异.经综合分析干细胞来源、分化诱导剂、治疗病种、结局及影响因素,认为优化干细胞来源、增强定向分化的确定性,是影响肝干细胞移植结局的关键.
作者:魏春山;阮班魁;唐海鸿 刊期: 2012年第19期
颈动脉斑块(CP)是动脉粥样硬化的早期体征,作为影响血管疾病危险因素的一项敏感指标备受关注.近年来,CP的研究热点主要集中于易损斑块的定性、定量分析.对斑块在发生、发展过程中的准确诊断是临床的焦点问题.现就超声诊断、CT血管造影、磁共振血管成像等手段检测CP的部位、大小、成分、稳定性等方面的应用与发展进行综述.
作者:黄柳明 刊期: 2012年第19期
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是慢性肝炎、肝硬化及肝癌的重要病因,HBV感染诱导的宿主基因组甲基化及病毒自身DNA甲基化改变可能是病毒感染慢性化及慢性肝病形成的重要发病机制之一,HBV基因组及HBV共价闭合环状DNA的甲基化在调控病毒复制和蛋白表达中起着重要作用.探讨HBV DNA甲基化对于研究病毒的致病机制、指导HBV感染的治疗有重要意义.
作者:张敏洁 刊期: 2012年第19期
近年来,随着影像学的发展,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SPN)及其治疗越来越受到关注.SPN是一种罕见的胰腺良性或低度恶性肿瘤,好发于中青年女性,本病预后良好,影像学检查是其主要的诊断手段,手术治疗是其主要的治疗方式,但对其手术方式的选择不统一,对化疗和放疗的敏感性尚不清楚.现就SPN的临床、病理、影像学特点及其治疗的研究进展予以综述.
作者:刘长瑞;牛帅 刊期: 2012年第19期
肥厚性梗阻型心肌病(HOCM)是一种遗传异常所致,以室间隔和左心室游离壁非对称性肥厚,动态性左心室流出道梗阻为特点的心肌病,常表现为呼吸困难、胸痛、心悸、头晕、晕厥甚至猝死,其猝死率高,为青壮年猝死的主要原因.随着医学的发展与进步,治疗HOCM的方法已越来越多,特别是近十余年经皮室间隔化学消融术取得相当大的进展,并且已成为治疗HOCM的主要方法之一,在此主要对HOCM的治疗进展进行综述.
作者:张璇 刊期: 2012年第19期
临床上有些青光眼难以应用传统手术和药物来解决,睫状体破坏性手术对于难治性青光眼,尤其是晚期青光眼是一种佳的治疗方法.目前半导体二极管激光经巩膜睫状体光凝术已成为一种广泛的睫状体破坏术手术方法,用来治疗难治性青光眼,疗效显著,并发症少,而且价格低、体积小、便于携带、操作简单.现就其适应证、作用机制、能量参数、临床疗效、并发症以及发展前景予以综述.
作者:杨海燕 刊期: 2012年第19期
目的 观察芹菜素对人结肠癌细胞SW1116及CIK细胞的作用,探讨芹菜素对人CIK细胞杀伤结肠癌SW1116细胞的影响.方法 不同浓度的芹菜素分别诱导人CIK细胞和结肠癌细胞SW1116细胞24、48、72 h,四甲基偶唑蓝(MTT)法检测上述两种细胞的生长.乳酸脱氢酶释放法检测CIK细胞对结肠癌SW1116细胞杀伤活性.结果 体外培养10 d后,CIK细胞比例由3.12%增加到17.55%.与对照组比较,浓度1.17 ~4.7 μmol/L芹菜素作用后的CIK细胞的增殖率显著提高(P<0.05),浓度37.5 ~600 μmol/L的芹菜素对SW1116细胞生长抑制率显著提高(P<0.05),三个时间段比较均无明显差异.浓度2.35 ~9.4 μmol/L的芹菜素作用48 h后,CIK细胞对结肠癌SW1116细胞的杀伤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芹菜素在一定浓度范围内可促进CIK细胞的生长,明显提高CIK细胞对SW1116细胞的杀伤作用,且抑制结肠癌SW1116细胞的生长.
作者:魏沛;陈剑群;陈复兴;刘军权;陈玲 刊期: 2012年第19期
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信号通路是生物体内重要的信号转导系统之一,其亚族主要包括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1/2(ERK1/2)、c-Jun氨基末端激酶(JNK)、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p38MAPK)和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5(ERK5).近年来研究发现,ERK5对细胞的增殖、分化及调节细胞功能有重要作用,并参与一些疾病的发生和发展,故阐明ERK5通路的作用机制,将为一些疾病的诊治提供新的思路与方法.现重点对ERK5的蛋白结构、生物学功能以及与疾病的关系进行综述.
作者:盛晓赟 刊期: 2012年第19期
目的 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对比与开腹胆囊切除术治疗急性胆囊炎的方法及疗效.方法 随机抽取本院收治的80例急性胆囊炎患者,自愿分为2组,对照组38例行开腹胆囊切除术,观察组42例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比较两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下床活动、肠道恢复时间、住院时间、C反应蛋白(CRP)变化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两组间相比,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各项临床指标和CRP变化均优于对照组(P<0.05),且其并发症发生率为11.9%,低于对照组的26.3%(P<0.05).结论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急性胆囊炎,可显著提高患者的临床疗效,减少手术损伤和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刘海林 刊期: 2012年第19期
胰腺癌发病率不断升高,由于其症状隐匿,进展迅速,病死率高,早期诊断与治疗对改善预后十分重要.近年来,糖尿病与胰腺癌的相关性成为研究热点,而新发糖尿病作为胰腺癌的早期临床表现,越来越受到广泛关注.以新发糖尿病患者为高危人群,筛查胰腺癌相关性糖尿病,为胰腺癌的早期诊断提供了新的方法,现就近年新发糖尿病与胰腺癌早期诊断的研究进展予以综述.
作者:吴健婷;荆雪 刊期: 2012年第19期
尽管对旋转暴力型踝关节骨折的研究已经相当深入并且基本治疗策略已较为成熟,但向纵深和细微发展,还存在较多的争议,有进一步研究的必要.如某些骨折类型的手术指征并未获得广泛的认同,如何精准评估下胫腓联合的损伤还值得深入探讨,在下胫腓联合固定和后踝固定方面也还存在不同意见.随着技术的进步,可吸收内固定及微创技术的应用可望在骨折治疗中取得更好的结果,但对其手术经验和远期治疗效果还需更多的观察与总结.
作者:楼永坚 刊期: 2012年第19期
C形根管是多发生于下颌第二磨牙的一种解剖变异的根管系统,国内人群发生率较高.由于此类根管解剖结构特殊,临床上对其清理和预备成形及充填存在诸多的困难,日益受到学者们重视.现代根管治疗技术的快速发展,声波与镍钛器械的临床应用,对其治疗产生了重大影响.现就目前对声波与镍钛器械预备C形根管的临床应用予以综述.
作者:黎石坚 刊期: 2012年第19期
目的 探讨加压钢板和交锁髓内钉治疗胫骨干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2008年2月至2011年2月胫骨骨折患者120例,以上患者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患者采用加压钢板内固定治疗.观察组采用交锁髓内钉固定治疗.记录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住院时间,评定两组临床效果,记录两组术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分别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优良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交锁髓内钉和加压钢板内固定治疗胫骨骨干骨折均能获得良好疗效,在具体治疗中,可根据骨折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内固定方法.
作者:邢益仿 刊期: 2012年第19期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一种以气流受限不完全可逆为特征的可以预防和治疗的疾病,主要累及肺脏,但也可以引起全身(或肺外)的不良反应.2009年版GOLD(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全球倡议)强调每例患者临床病情取决于症状严重程度、全身效应和各种合并症,而并非仅仅与气流受限程度相关.对COPD的阐述更注重肺外效应与患者疾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在COPD的临床管理中也更关注对其肺外效应和合并症的处理.
作者:田立芝 刊期: 2012年第1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