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脑卒中后男性性功能障碍的研究进展

王鹏

关键词:脑卒中, 生活质量, 性功能障碍
摘要:脑卒中是全世界范围内主要致残及致死的疾病.关于脑卒中后神经功能缺损及认知障碍的研究较多,但对作为患者生活质量重要内容的性功能障碍的研究很少.事实上,脑卒中后男性性功能障碍情况是非常普遍的,如性欲减退、勃起障碍和射精无力等.其病因大致包括器质性和心理社会性两方面.深入研究脑卒中后性功能障碍、加强对脑卒中患者性功能障碍的诊治力度应纳入脑卒中康复治疗的范畴.
医学综述杂志相关文献
  • 造血干细胞体外扩增方法研究进展

    造血干细胞具有自我更新和多向分化的潜能,能够发育为血液系统和免疫系统.脐带血作为造血干细胞的主要来源,成为近年来的研究热点.但单份脐带血中,造血干细胞的数量有限,不能支持成年人的造血重建,需要进行体外扩增.造血干细胞体外扩增的方法有很多,现就造血干细胞体外培养方法的研究进展予以综述.

    作者:余艳;罗振 刊期: 2012年第24期

  • 红细胞输注效果的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 分析红细胞输注无效的原因,为临床红细胞的安全有效输注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性总结分析本院半年内无效输血与可能因素之间的关系.结果 红细胞无效输注与性别、年龄无关,多见于血液病和地贫患者,与既往输血次数(妊娠一次计算为一次输血)、红细胞制品贮存时间以及红细胞制品品种有关.结论 尽量减少输血次数,正确选用新鲜的红细胞制品可降低红细胞输注无效率.

    作者:朱奕;伍昌林;党鑫堂;李岚 刊期: 2012年第24期

  • 浴足疗法治疗高血压现状的概况

    近十年来浴足疗法治疗高血压的研究证实了浴足疗法在降低血压、改善症状等方面有一定的疗效,而且可与口服药物及其他疗法联合使用,有良好的应用前景.在此,对目前浴足疗法治疗高血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思考与展望.

    作者:施展 刊期: 2012年第24期

  • EGFR蛋白在食管鳞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目的 评价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过表达与食管鳞癌患者临床病理参数的相关性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收集2004年1月至2010年6月在南京军区福州总医院手术切除临床资料完整的食管鳞癌标本1034例,采用EliVisionTM plus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癌组织中EGFR蛋白表达.结果 EGFR在食管鳞癌组织中阳性表达率为74.9%,癌旁非肿瘤性黏膜未见EGFR蛋白过表达;EGFR蛋白表达与患者性别、年龄、肿瘤大小、肉眼分型、TNM分期、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及远处转移均无相关性(P>0.05),而高、中分化胃癌中EGFR的表达显著高于低、未分化胃癌(P<0.05).结论 EGFR蛋白表达与食管鳞癌患者的临床病理参数无明显相关性,不能作为评估食管鳞癌恶性生物学行为的指标,但EGFR过表达为食管鳞癌的靶向治疗研究提供了新思路,EGFR基因可能成为靶向治疗的新靶点.

    作者:吴金训;余英豪;刘伟 刊期: 2012年第24期

  • 显微内镜椎间盘切除术与传统术式对肌肉损伤影响的比较研究

    目的 通过比较显微内镜椎间盘切除术(MED)与传统椎间盘切除术治疗后,患者的肌酸磷酸激酶(CPK)、多裂肌横断面面积(CSA)以及视觉模拟评分量表(VAS)的变化,探讨MED与传统术式对肌肉损伤的影响.方法 选择我院收治的腰椎间盘突出致坐骨神经痛患者200例,随机分为MED组与传统组各100例,采用VAS测量腰背痛的严重程度,CPK量化肌肉损伤,CSA量化多裂肌萎缩程度.结果 MED组术后CPK为(167.1±45.8)U/L、传统组为(268.1±82.4)U/L,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2.216,P<0.01).MED组术后1年CSA为(805±185)mm2、传统组为(743±141)mm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0.574,P<0.01).MED组术后1年腰背痛VAS均值为(17.32±4.14)mm,传统组为(22.23±5.76)mm,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1.587,P<0.05).结论 MED相对于传统术式,具有创伤小,疗效好,恢复速度快的优点,其对肌肉造成的损伤小于传统术式.

    作者:刘祥胜;刘瑜;王达义;温国宏;常巍;李兵奎;李新宇 刊期: 2012年第24期

  • 微小核糖核酸在参与缺血/再灌注过程中的研究进展

    微小核糖核酸(miRNA)是一种近年来发现的存在于真核生物中的非编码调控RNA,其作用机制主要是在转录后水平上调控基因的表达.不同 miRNA在炎性反应以及组织缺血/再灌注(I/R)过程中的表达水平有不同程度的变化,炎性反应是介导I/R损伤的重要因素之一,这一现象初步揭示了miRNA在I/R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深入研究将miRNA早期诊断和治疗I/R损伤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黄邓君 刊期: 2012年第24期

  • 肺及肺循环在ARDS临床诊疗中的研究进展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是以非心源性肺水肿、低氧血症及弥漫性肺实变为主要特征的一类复杂综合征,可由多种原因引起,临床病死率高.目前,ARDS尚缺乏循证医学证据支持的疗效较确切的治疗方法.通过一系列相关的试验研究发现肺及肺循环改变、血流动力学改变、全身炎性反应等在ARDS的发生、发展及诊疗中有着重要的作用.

    作者:吕雁筠 刊期: 2012年第24期

  • 中药提取物治疗肝纤维化的研究进展

    肝纤维化是多种慢性肝病共同的病理基础,近年来中药在治疗肝纤维化中有明显优势,随着对中药成分研究的深入,中药提取物的研究已成热点,其实验研究作用显著或临床应用疗效较好,呈现了广阔的前景.现将近年来常用来研究或治疗肝纤维化的九味中药的提取物在防治肝纤维化方面的研究进展予以综述,进一步为临床用药和新药的开发研究提供参考.

    作者:王一丹 刊期: 2012年第24期

  • 顺铂的药动学研究进展

    顺铂是一种细胞周期非特异性药物,具有广谱的抗肿瘤作用,是较理想的大剂量化疗药物之一,广泛应用于多种实体肿瘤的治疗.顺铂的药动学受多种因素影响,其在人体内的药动学参数差异较大.现通过文献搜索和整理,综述近年来顺铂在不同给药途径给药时、联合用药时、肾和耳功能损害时、不同缓释型给药后及儿童的药动学的研究进展,供临床医务工作者、药学工作者在拟定患者给药方案时参考.

    作者:代颜 刊期: 2012年第24期

  • 布氏菌致病因子的研究进展

    布氏菌是引起人和动物布鲁菌病的病原体.这类兼性胞内寄生菌表达一系列的致病因子,包括脂多糖、外膜蛋白和Ⅳ型分泌系统等以保持其毒力.有些致病因子是侵袭宿主所必需的,有些致病因子对逃脱宿主免疫系统的清除是必需的,它们保证了布氏菌在胞内的生存和增殖,逃脱宿主免疫系统的攻击.了解其致病因子和作用机制可为疫苗研制提供依据,也可促使新的抗生素研制.现就布氏菌致病因子的研究进展予以综述.

    作者:王小茜 刊期: 2012年第24期

  • 鼻窦内镜手术中减少术中出血的策略分析

    鼻窦内镜手术中出血的处理是个重要问题.严重的出血会使解剖标志难以辨认,延长手术时间,增加手术并发症风险.术者在解剖不清、模糊的术野中操作,产生严重的手术损伤和气房残留的风险增高.减少鼻窦内镜术中出血对保持术腔术野清晰、方便手术操作、缩短手术时间十分重要.现通过复习相关文献,就鼻窦内镜围术期治疗、麻醉选择、手术器械选择、手术技巧等进行综述,探讨减少鼻窦内镜术中出血的策略,以期提高手术疗效,减少手术并发症.

    作者:王锦 刊期: 2012年第24期

  • 布地奈德与复方异丙托溴铵气雾剂联合雾化吸入对急诊重症哮喘患者120例的临床疗效

    目的 探讨布地奈德与复方异丙托溴铵气雾剂联合雾化吸入对急诊重症哮喘患者120例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40例在重症哮喘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120例,治疗组采用布地奈德联合复方异丙托溴铵气雾剂雾化吸入,对照组采用氨茶碱,分析比较各组患者的疗效和动脉血气分析及肺功能情况.结果 治疗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动脉血气分析及肺功能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布地奈德与复方异丙托溴铵气雾剂联合雾化吸入治疗急诊重症哮喘患者效果较好,建议临床广泛运用.

    作者:李莹;刘军;王冰;郭靖娴;孙桂娟 刊期: 2012年第24期

  • MMP-9和NO在川崎病患儿急性期血清中的表达及相关性研究

    目的 探讨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和一氧化氮(NO)在川崎病患儿急性期血清中的表达及两者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2010年6月至2011年6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南京儿童医院门诊接受治疗的川崎病患儿30例,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和硝酸酶还原法分别检测川崎病患儿急性期血清中MMP-9和NO水平,同期检测同年龄段健康儿童作为对照.结果 川崎病急性期患儿血清MMP-9和NO水平明显高于同年龄段健康儿童,川崎病组和健康组MMP-9含量分别为(765.33±178.31) ng/L和(380.43±138.24) ng/L,NO含量分别为(39.13±6.24) μmol/L和(32.1±3.08) μmol/L,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川崎病急性期患儿血清MMP-9和NO水平呈显著正相关(r=0.664,P<0.01).结论 MMP-9和NO在川崎病急性期明显升高,两者在川崎病发生、发展过程中具有协同作用,是川崎病早期重要的血清学标志.

    作者:刘丽莎;戈建军;高岭;朱纯亮;钟天鹰 刊期: 2012年第24期

  • 脑卒中后男性性功能障碍的研究进展

    脑卒中是全世界范围内主要致残及致死的疾病.关于脑卒中后神经功能缺损及认知障碍的研究较多,但对作为患者生活质量重要内容的性功能障碍的研究很少.事实上,脑卒中后男性性功能障碍情况是非常普遍的,如性欲减退、勃起障碍和射精无力等.其病因大致包括器质性和心理社会性两方面.深入研究脑卒中后性功能障碍、加强对脑卒中患者性功能障碍的诊治力度应纳入脑卒中康复治疗的范畴.

    作者:王鹏 刊期: 2012年第24期

  • Notch信号通路与地方性氟中毒骨损害

    地方性氟中毒是长期摄入过量氟而引起的一种慢性全身性疾病,我国是地方性氟中毒流行为严重的国家之一.Notch信号通路是参与调节骨重建的重要分子系统,与氟中毒引起的骨损害有着密切联系,因此进一步探讨该信号通路及其相关信号分子在地方性氟中毒骨组织中的变化规律,将为深入研究地方性氟中毒的发病机制提供重要依据,并可能为预防和早期治疗地方性氟中毒提供有效方法.

    作者:万雯 刊期: 2012年第24期

  • Galectin-3和Bcl-2与胚胎停育研究进展

    Galectin-3 是半乳糖凝集素家族中的一员,能通过其糖识别域与细胞内糖蛋白、细胞表面分子和细胞外基质蛋白相互作用,参与胚胎着床、胚胎发生和胎盘形成等过程,与妊娠成功建立和维持密切相关.凋亡抑制蛋白Bcl-2与Galectin-3有明显的序列相似性,可能存在共同细胞凋亡通路,在人早孕过程中参与了绒毛滋养层细胞的增殖和分化、子宫内膜蜕膜化的过程,在绒毛的发生、发育、胎盘形成和组织结构改建及功能完善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作者:徐耀辉 刊期: 2012年第24期

  • 手足口病患儿心肌酶谱、白细胞计数及血糖监测的临床意义

    目的 探讨手足口病患儿心肌酶谱、白细胞计数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宜兴市人民医院收治的手足口病患儿114例作为观察组(普通型94例,重型20例),另外同期选择44例健康儿童作为对照组,检测其心肌酶谱、白细胞计数及空腹血糖,并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手足口病患儿心肌酶谱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3 d后空腹血糖、白细胞计数均明显下降,与刚入院时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空腹血糖和白细胞计数可以作为手足口病患儿病情和预后的参考指标,临床上应及时有效地给予营养心肌等治疗措施,积极防止并发症.

    作者:潘颖;韩琴 刊期: 2012年第24期

  • CD151在消化系统肿瘤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CD151作为一个跨膜4超家族的细胞表面蛋白,具有调节肿瘤细胞的生长、侵袭、转移、黏附及促进肿瘤内血管的生成的重要作用,从而促进肿瘤细胞的侵袭和转移.因此,其在多种消化系统肿瘤中高表达,并与消化系统肿瘤的发生、发展、治疗及预后有密切的联系.现就近年来关于CD151的结构、作用及其与消化系统肿瘤关系的研究予以综述.

    作者:麦桥勋 刊期: 2012年第24期

  • 肠缺血/再灌注引起肝功能损伤的研究进展

    肠缺血/再灌注通过一系列发病机制可以导致严重的肝肠组织损伤.目前国内外关于引起肝损伤发病机制的前瞻性研究仍不多,因此明确肝损伤的发病机制对临床治疗并预防肠缺血/再灌注引起肝功能损伤有长远的意义.近年来,肠缺血/再灌注的发病机制主要是从肠道屏障损伤、肠缺血以及再灌注等方面进行研究.

    作者:鲁智英 刊期: 2012年第24期

  • 利胆汤对慢性胆囊炎湿热证舌苔的影响及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慢性胆囊炎湿热证经中药利胆汤治疗后黄腻苔变化,探讨黄腻苔变化在中药治疗慢性胆囊炎湿热证临床疗效评价中的作用.方法 将52例慢性胆囊炎湿热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n=27)和对照组(n=25),治疗组采用常规治疗(抗炎、解痉等)的同时口服利胆汤;对照组单纯采用常规治疗.观察两组服药2周后的黄腻苔变化及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舌苔分级优于对照组(P<0.05),且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利胆汤对慢性胆囊炎湿热证黄腻苔有显著的消退作用,且临床疗效显著.

    作者:张晨光;封光男;吴京涛;刘绍辉;王海;李月廷 刊期: 2012年第24期

医学综述杂志

医学综述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