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莹;刘军;王冰;郭靖娴;孙桂娟
造血干细胞具有自我更新和多向分化的潜能,能够发育为血液系统和免疫系统.脐带血作为造血干细胞的主要来源,成为近年来的研究热点.但单份脐带血中,造血干细胞的数量有限,不能支持成年人的造血重建,需要进行体外扩增.造血干细胞体外扩增的方法有很多,现就造血干细胞体外培养方法的研究进展予以综述.
作者:余艳;罗振 刊期: 2012年第24期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以及交通运输业的迅速发展,老年股骨转子间的骨折越来越多见,由于其致残率、致死率较高,目前多采用手术治疗.手术治疗多采用内固定方法和人工关节置换术,而内固定系统又分为髓内及髓外系统.尽管如此,不同的内固定系统有不同的优缺点及适用证.对此,许多研究工作者对如何选取合适的内固定器械,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方面做了大量工作.
作者:田丰 刊期: 2012年第24期
原发性肝癌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近年来,肝癌的基础与临床治疗研究取得较大的进展.外科手术仍是肝癌的首选治疗手段,肝移植是唯一能治愈肝癌的疗法,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术是当前不能手术切除的中晚期肝癌非手术患者的首选,疗效肯定,综合序贯治疗可提高介入疗法的疗效.索拉菲尼是首个被批准用于治疗晚期肝癌的标准药物.现就目前常用的现代医学治疗方法进行总结,探讨其适用范围及优缺点.
作者:黄赞松;仇仪英 刊期: 2012年第24期
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是缺血性心脏病以及心脏手术后心功能不全的主要病理基础.寻找有效的心肌保护措施减轻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重要意义.各种心肌保护措施,如心脏停搏液、缺血预处理和缺血后处理等成为人们研究的热点.ATP敏感性钾通道在缺血/再灌注心肌损伤的心肌保护策略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是心肌保护的重要作用机制.
作者:李清 刊期: 2012年第24期
目的 探讨布地奈德与复方异丙托溴铵气雾剂联合雾化吸入对急诊重症哮喘患者120例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40例在重症哮喘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120例,治疗组采用布地奈德联合复方异丙托溴铵气雾剂雾化吸入,对照组采用氨茶碱,分析比较各组患者的疗效和动脉血气分析及肺功能情况.结果 治疗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动脉血气分析及肺功能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布地奈德与复方异丙托溴铵气雾剂联合雾化吸入治疗急诊重症哮喘患者效果较好,建议临床广泛运用.
作者:李莹;刘军;王冰;郭靖娴;孙桂娟 刊期: 2012年第24期
目的 使用Berg平衡量表(BBS)分析脑性瘫痪患儿的平衡功能.方法 采用Berg 平衡量表对134例脑性瘫痪患儿进行评估,依据患儿发病情况分为痉挛型偏瘫、痉挛型双瘫、不随意运动型脑瘫三组,进行平衡功能的观察.主要观察指标为静态评分、动态评分、量表总分.结果 痉挛型偏瘫患儿、痉挛型双瘫患儿和不随意运动型脑瘫患儿三组患儿在静态评分、动态评分以及量表总分方面经统计学单因素方差分析,三组评分进行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双瘫型组静态评分、动态评分、总评分与不随意运动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脑性瘫痪患儿中痉挛型偏瘫患儿平衡功能好,痉挛型双瘫患儿次之,不随意运动脑瘫患儿平衡功能差.
作者:郭春光;张惠佳;王益梅;颜华;王跑球;胡继红;周平秋;何金华 刊期: 2012年第24期
现有研究表明金属支架置入术对冠心病患者的近期疗效显著,但仍存在金属材料组织相容性差、血栓源性强、再狭窄率高及支架永久存留等缺点,远期效果不理想.而新一代生物全降解支架不仅能提供类似金属支架的支撑力度,且能克服上述缺点,还可作为药物缓释的载体,达到有效降低支架置入术后局部血管急性闭塞和再狭窄发生率的目的.生物全降解冠状动脉支架研制应用已不断取得进展,现主要介绍已进入临床试验阶段的几种主要生物全降解支架的研究进展,并探讨其未来研发方向及临床应用前景.
作者:冯高科;任珊;郑晓新;易欣 刊期: 2012年第24期
骨损伤时,局部组织或细胞常处于低氧状态,骨损伤修复是一个复杂的受多种细胞因子调控的修复过程.低氧导致一系列转录诱导因子的表达,其中低氧诱导因子(HIF-1α)是调节细胞低氧反应的关键因子,它所调控的一些因子在骨修复过程中作用十分广泛,主要涉及血管化和骨再生.现就HIF-1α的成血管作用,及其对成骨细胞、破骨细胞的调控作用予以综述.
作者:陈小丹;何家才 刊期: 2012年第24期
肠缺血/再灌注通过一系列发病机制可以导致严重的肝肠组织损伤.目前国内外关于引起肝损伤发病机制的前瞻性研究仍不多,因此明确肝损伤的发病机制对临床治疗并预防肠缺血/再灌注引起肝功能损伤有长远的意义.近年来,肠缺血/再灌注的发病机制主要是从肠道屏障损伤、肠缺血以及再灌注等方面进行研究.
作者:鲁智英 刊期: 2012年第24期
目的 探讨结直肠癌手术患者术后早期肠内营养对机体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6(IL-6)的影响.方法 将60例结直肠癌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试验组(30例).实验组于手术后24 h开始进食瑞素肠内营养液,能量计算105 kJ/(kg·d),对照组采用静脉营养.术后72、96、120 h取病例血液,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血清TNF-α、IL-6水平,并进行比较.结果 试验组术后72、96 h血清炎性介质(TNF、IL-6)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早期肠内营养可减轻结直肠癌手术患者术后炎性反应.
作者:刘俊林;阳春艳 刊期: 2012年第24期
目的 探讨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和一氧化氮(NO)在川崎病患儿急性期血清中的表达及两者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2010年6月至2011年6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南京儿童医院门诊接受治疗的川崎病患儿30例,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和硝酸酶还原法分别检测川崎病患儿急性期血清中MMP-9和NO水平,同期检测同年龄段健康儿童作为对照.结果 川崎病急性期患儿血清MMP-9和NO水平明显高于同年龄段健康儿童,川崎病组和健康组MMP-9含量分别为(765.33±178.31) ng/L和(380.43±138.24) ng/L,NO含量分别为(39.13±6.24) μmol/L和(32.1±3.08) μmol/L,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川崎病急性期患儿血清MMP-9和NO水平呈显著正相关(r=0.664,P<0.01).结论 MMP-9和NO在川崎病急性期明显升高,两者在川崎病发生、发展过程中具有协同作用,是川崎病早期重要的血清学标志.
作者:刘丽莎;戈建军;高岭;朱纯亮;钟天鹰 刊期: 2012年第24期
中药是中国的传统药物,临床上使用较为普遍,常与西药联合应用,以提升治疗效果.中药在与西药联合应用时,往往会产生相互作用,从而使治疗效果增强或减弱.现根据相关文献,分别从药动学(包括药物在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排泄)和药效学(包括产生协同作用和拮抗作用)两方面对这一现象进行阐述,以期为临床合理选择中西药物、掌握配伍禁忌提供参考.
作者:张曼 刊期: 2012年第24期
鼻窦内镜手术中出血的处理是个重要问题.严重的出血会使解剖标志难以辨认,延长手术时间,增加手术并发症风险.术者在解剖不清、模糊的术野中操作,产生严重的手术损伤和气房残留的风险增高.减少鼻窦内镜术中出血对保持术腔术野清晰、方便手术操作、缩短手术时间十分重要.现通过复习相关文献,就鼻窦内镜围术期治疗、麻醉选择、手术器械选择、手术技巧等进行综述,探讨减少鼻窦内镜术中出血的策略,以期提高手术疗效,减少手术并发症.
作者:王锦 刊期: 2012年第24期
目的 探讨手足口病患儿心肌酶谱、白细胞计数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宜兴市人民医院收治的手足口病患儿114例作为观察组(普通型94例,重型20例),另外同期选择44例健康儿童作为对照组,检测其心肌酶谱、白细胞计数及空腹血糖,并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手足口病患儿心肌酶谱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3 d后空腹血糖、白细胞计数均明显下降,与刚入院时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空腹血糖和白细胞计数可以作为手足口病患儿病情和预后的参考指标,临床上应及时有效地给予营养心肌等治疗措施,积极防止并发症.
作者:潘颖;韩琴 刊期: 2012年第24期
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CD)是术后常见并发症,可增加患者病死率和医疗费用.近年来虽然客观的检测手段有了飞速发展,但POCD的评价和诊断仍然很困难,造成了发生率报道的巨大差异.神经心理学测试量表可以反映患者的学习、语言运用能力及注意力、定向力等执行能力,仍为POCD诊断的主要手段.神经电生理和弥散-加强磁共振扫描、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等影像学的检查可为POCD的诊断提供帮助.S100β蛋白、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β淀粉样蛋白、一氧化氮及其代谢产物等生化指标也是POCD诊断的重要指标.
作者:李晖 刊期: 2012年第24期
目的 分析红细胞输注无效的原因,为临床红细胞的安全有效输注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性总结分析本院半年内无效输血与可能因素之间的关系.结果 红细胞无效输注与性别、年龄无关,多见于血液病和地贫患者,与既往输血次数(妊娠一次计算为一次输血)、红细胞制品贮存时间以及红细胞制品品种有关.结论 尽量减少输血次数,正确选用新鲜的红细胞制品可降低红细胞输注无效率.
作者:朱奕;伍昌林;党鑫堂;李岚 刊期: 2012年第24期
目的 分析血培养标本中真菌感染状况,为临床诊断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 对本院2010 ~2011年血培养标本结果为真菌感染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送检的11 250例血培养标本中阳性感染标本564例,其中真菌感染标本39例(检出率为0.35%),多来自外科ICU(32株).真菌感染标本中近平滑假丝酵母菌感染标本多(41.0%),其次是白假丝酵母菌(35.9%).39株真菌总体药物敏感率是氟胞嘧啶100%,两性霉素B 97.4%,伏立康唑76.9%,氟康唑74.4%,伊曲康唑61.5%.结论 血培养真菌检出以近平滑假丝酵母菌和白假丝酵母菌为主.真菌株对氟胞嘧啶100%敏感,对两性霉素B基本敏感.
作者:尚静;王培昌;王育英;白书媛;张蕴秀 刊期: 2012年第24期
顺铂是一种细胞周期非特异性药物,具有广谱的抗肿瘤作用,是较理想的大剂量化疗药物之一,广泛应用于多种实体肿瘤的治疗.顺铂的药动学受多种因素影响,其在人体内的药动学参数差异较大.现通过文献搜索和整理,综述近年来顺铂在不同给药途径给药时、联合用药时、肾和耳功能损害时、不同缓释型给药后及儿童的药动学的研究进展,供临床医务工作者、药学工作者在拟定患者给药方案时参考.
作者:代颜 刊期: 2012年第24期
目的 了解芦山县血吸虫病调查中抽样村的技术指标和代表性.方法 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法抽取3个样本村,分析其涵盖的各项技术指标特点.结果 抽样村表现出不同的流行类型、综合疫情程度和地理位置分布、山脉、水系及无急性血吸虫患者发生的年限,具有一定规模且相对稳定的常住人口数,近5年内均无感染性钉螺检出,防治措施各有侧重.结论 抽样村具有对总体的代表性,能较全面地反映芦山县血吸虫病流行区的主要类型和特点.
作者:祝继英;王承祥;汪世忠;王朝富;罗小莉 刊期: 2012年第24期
目的 比较卡维地洛与美托洛尔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疗效.方法 将徐水县人民医院收治的86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卡维地洛组(n=43)和美托洛尔组(n=43),两组在常规抗心力衰竭治疗的基础上分别加用卡维地洛和美托洛尔,观察两组治疗前后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Ds)、每搏量(SV)、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变化,观察治疗后纽约心脏病协会(NYHA)心功能改善情况及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6个月后,两组LVEDd、LVEDs均较治疗前减小(P<0.05);SV及LVEF均较治疗前显著增加(P<0.05).但卡维地洛组LVEDd减少及LVEF增加更显著(P<0.05).卡维地洛组NYHA心功能改善有效率显著高于美托洛尔组(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美托洛尔组(P<0.05).结论 卡维地洛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安全、有效,效果优于美托洛尔,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坤 刊期: 2012年第2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