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丽
流行病学调查证实遗传因素在人身高发育中具有重要作用.研究发现,约80%的身高与遗传因素有关,其余20%左右的影响来源于环境因素.目前有关身高的遗传学研究已得到不断的发展,但确切的机制还不明确.现回顾国内外文献,就身高相关的全基因组连锁分析、候选基因关联研究的进展进行简要综述,并对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及今后的发展方向进行简要总结.
作者:蒋旭 刊期: 2011年第16期
目的 探讨适合于高原地区儿童结核性脑膜炎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标准.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4 ~2010年75例结核性脑膜炎患儿的资料,对其生活区域、临床资料等进行综合分析.结果 57例分布于平均海拔3400 ~4200 m的地区,其余18例分布于平均海拔1700 ~3500 m的地区;57例无卡介苗接种史;49例患儿发病早期头颅CT和磁共振检查呈阳性结果;合并Ⅰ型肺结核15例,Ⅱ型肺结核27例.治愈41例.好转自动出院29例,其中合并失语7例,癫痫9例,肢体瘫痪8例,智力低下5例.死亡5例.结论 青藏高原牧业区是儿童结核性脑膜炎的高发地区,病死率和致残率也较高;探索实用的早期诊治标准,对有效降低致死率和致残率极为重要.
作者:张艳虹 刊期: 2011年第16期
目的 探讨招飞考生脑电图(EEG)、游离甲状腺素3(FT3)、游离甲状腺素4(FT4)和促甲状腺激素(TSH)含量与高考通过率之间的关系.方法 随机抽取300名参加空军招飞考生的EEG,按标准分为具有典型意义正常(225名)、异常(75名)两组;用放射免疫测定法分别测定其血清中FT3、FT4和TSH含量,统计高考通过情况.结果 EEG正常组FT3和FT4(pmol/L)含量分别显著高于异常组[(6.2±2.1)pmol/L vs (4.8±1.4)pmol/L,P<0.01;(17.8±3.4)pmol/L vs(14.8±4.3)pmol/L,P<0.05];而TSH含量显著低于异常组 [(3.6±1.7)U/L vs (5.7±2.5)U/L,P<0.05].EEG正常组与异常组间高考通过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EEG及血清中FT3、FT4和TSH含量可作为招飞考生高考通过率的预测指标之一.
作者:孙敬翔;杨萱宁;许昌泰 刊期: 2011年第16期
p120连环蛋白(p120ctn)是新近发现的一种连环蛋白,目前的研究显示在多种恶性肿瘤中均发现p120ctn有异常表达.p120ctn已逐渐被证实与肿瘤的转移过程密切相关,但对p120ctn在肿瘤中的作用尚有一定争议,大多数学者认为p120ctn是肿瘤抑制因子;但也有些人认为它是肿瘤转移的促进因子.现就p120ctn分子机制的研究进展及它在恶性肿瘤发生、发展中的可能作用进行综述.
作者:曹洋;周京旭;邓智武 刊期: 2011年第16期
目的 探讨带蒂大网膜在胸外科手术中的应用效果及治疗体会.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于2009年1月至2010年2月期间收治的45例行带蒂大网膜进行治疗的胸外科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24例,女21例;年龄15~74岁,平均51.2岁;其中食管贲门癌37例,慢性脓胸3例,自发性食管破裂4例,胸壁结核性脓肿并慢性窦道形成1例,所有患者均应用带蒂大网膜移植治疗.结果 45例患者应用带蒂大网膜移植治疗后均顺利康复.结论 带蒂大网膜应用于胸外科治疗部分胸科疾病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临床疗效好,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马克峰 刊期: 2011年第16期
围生期生殖道感染是生育期妇女常见的疾病,这里主要是指下生殖道感染,以B组溶血性链球菌、支原体、衣原体及细菌性阴道病多见.病因是正常生殖道乳酸杆菌数量的减少,致病菌群失调,导致临床一系列综合征.为了进一步了解妊娠期病原微生物感染的方式及途径,掌握孕妇下生殖道病原微生物与母婴结局的相关性,现对近年国内外围生期下生殖道感染的常见病原微生物的治疗和所致母婴结局的相关文献进行综述.
作者:路畅 刊期: 2011年第16期
目的 观察腹腔镜前列腺癌根治术(LRP)与经耻骨后前列腺癌根治术(RRP)治疗局限性前列腺癌的疗效.方法 回顾分析我院40例行前列腺癌根治术的前列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LRP组18例和RRP组22例.比较两种术式的术前参数、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留置导尿时间、术后住院天数等指标.结果 18例行LRP患者均获得成功,无中转开放.LRP组平均手术时间明显长于RRP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平均出血量、平均留置导尿时间、平均住院天数明显少于RRP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2年,两组在生化复发率、尿控率方面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LRP不仅具有出血少、恢复快等优点,而且可以达到与RRP相同的控瘤、控尿效果.
作者:黄昆;朱明 刊期: 2011年第16期
心率变异性(HRV)是心脏自主神经均衡性的定量指标,常用于心脏神经系统功能变化的监测.常用麻醉药在麻醉诱导和维持中对HRV的影响,使心脏交感和副交感神经的张力及其平衡发生变化,从而影响心血管功能的稳定,对机体特别是并发心脏疾病者产生不利影响.围术期HRV分析不但可以监测麻醉药对心脏神经功能的影响,还可以预测心脏不良事件的发生.
作者:龙海林 刊期: 2011年第16期
目的 分析研究卵巢肿瘤的临床特征及诊断、治疗方法,以提高临床诊治率.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至2010年1月期间在我院治疗的93例卵巢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93例患者中单纯性囊肿51例,实性肿瘤18例,囊实性肿瘤24例;良性肿瘤78例,交界性肿瘤2例,恶性肿瘤13例.良性肿瘤78例患者术后全部治愈,2例交界性肿瘤及13例恶性肿瘤均临床治愈.术后根据病理结果对2例交界性肿瘤及13例恶性肿瘤进行治疗,其中13例进行化疗,2例由于个人原因拒绝化疗.结论 卵巢肿瘤发病多隐匿,不易早期发现,要提高卵巢肿瘤的治愈率,关键是早期诊断,积极治疗,可改善预后.
作者:王利革 刊期: 2011年第16期
脂肪组织除了调节能量储存和营养平衡,还是一个活跃的内分泌器官,它释放出大量的蛋白激素(脂肪因子)作用于肝脏、骨骼肌、大脑等部位,从而实现对止血、血压、糖脂代谢、炎症、动脉粥样硬化等生理活动的调节.已有报道脂联素、瘦素、网膜素、内脂素、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等具有胰岛素增敏剂的作用;然而,其他一些脂肪因子,如chemerin、抵抗素、视黄醇结合蛋白4、肿瘤坏死因子和白细胞介素6等则可能诱导胰岛素抵抗,这些因子表达的增强或减弱,可从不同层面影响胰岛素的生物学效应.脂肪组织源性激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及其对血糖稳态的调节正成为一个新的研究热点.
作者:陈卓 刊期: 2011年第16期
椎体成形术,即经皮将骨水泥注入椎体内增强的手术,近年来被广泛用于骨质疏松性压缩性骨折的治疗.该手术止痛迅速可靠,并发症发生率低,早期临床疗效显著.但是随着临床病例的增多,术后邻近节段新发骨折也被陆续报道,究竟是因骨水泥的量、注射方式以及椎体骨密度、骨水泥材料特性等生物力学因素造成,还是人体骨质疏松椎体骨折的自然病程,目前尚有许多争议.
作者:武强 刊期: 2011年第16期
神经元凋亡是脊髓损伤后二次损伤的关键因素.在脊髓损伤中,凋亡细胞可于受伤脊髓部位甚至周边节段被检测出来,凋亡发生于几乎脊髓所有种类的细胞中.发生于损伤局部的细胞凋亡如何导致神经功能丧失目前仍不明确,但研究已经证实,损伤后脊髓局部多种生物化学信号的出现是导致脊髓内各种细胞凋亡的始动因素.现对肿瘤坏死因子受体家族与细胞凋亡的关系进行综述,并探讨脊髓损伤后的凋亡信号传递机制.
作者:禹晓东 刊期: 2011年第16期
幻肢痛是截肢后常见的并发症之一.随着对幻肢痛病理生理机制研究的不断深入,幻肢痛的治疗有了较多进展.新的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神经阻滞、心理行为疗法、物理康复疗法、手术疗法、患者护理等.幻肢痛的治疗以多学科综合治疗为主,尤其应重视对心理行为、康复治疗和手术治疗的研究.但目前还没有关于幻肢痛治疗的共识或指南,尚需作大样本研究.
作者:黄兵 刊期: 2011年第16期
通过对已有研究结果的检索,调查HIV-1感染相关等位基因CCR2-64I在我国人群中的频率和多态性分布.通过对检索结果的汇总发现,CCR2-64I在中国29个民族群体中的分布存在种族和地域差异,不存在明显地域上的趋势性变化,多数民族突变频率明显高于美国白人和高加索人,与美国黑人和西班牙人比较接近,但多数明显低于亚洲黄种人水平.部分研究结果可靠性较差.
作者:冯磊;年士艳;张兴锋 刊期: 2011年第16期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是目前治疗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的常见方法.但临床仍有不少患者术后有胸痛的症状,PCI术后胸痛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少部分胸痛由急性心肌缺血引起,可导致急性心肌梗死、心律失常、心脏骤停等严重后果,需要及时、正确诊断和处理.现将综合新近研究进展对PCI术后胸痛的常见原因、诊断方法和治疗方案进行论述.
作者:何劲松;刘婧;白法文 刊期: 2011年第16期
目前对于肌腱细胞体外培养的难点较为突出,其中一个难点为,肌腱细胞在体外长时间培养难以维持其表型的表达,继而影响其分化;另外一个难点是,在培养基内添加了大量的胎牛血清,而大量胎牛血清的使用会造成动物-人之间的疾病传播.已有研究显示在培养基中加入不同的生长因子以减少胎牛血清的使用并促进肌腱细胞的分化.本综述较为全面地总结了几种肌腱细胞较为重要的表型和分化标志物以及几种维持肌腱细胞表型的生长因子.
作者:邱轶伟 刊期: 2011年第16期
心肌重构与多种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是一种复杂的病理过程,其发病机制迄今尚未完全阐明.基质金属蛋白酶(MMPs)是一类锌、钙依赖性的蛋白水解酶家族,是细胞外基质降解的主要介质,MMPs的正常表达及MMPs/组织金属蛋白酶抑制剂(TIMPs)比例适当是维持心肌胶原纤维、心脏结构正常的重要因素.近年来研究表明,基质金属蛋白酶参与多种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发展.检测MMPs可能作为一种诊断心血管疾病的非侵入性手段.某些药物及MMPs抑制剂可以阻断MMPs的功能,为心血管疾病新药的研发提供了新的理论基础.
作者:叶玉民 刊期: 2011年第16期
目的 探讨骨瓣成形术在后颅窝病变治疗中的作用.方法 对41例后颅窝病变患者采用骨瓣成形术,手术入路包括枕下乙状窦后入路、枕下正中入路.结果 所有患者术后无皮下积液、脑脊液漏等并发症,头颅外观美观,未触及颅骨缺损,CT复查显示骨瓣复位良好.结论 后颅窝骨瓣成形术后骨瓣复位保持了解剖层次的完整性,消除了颅骨缺损对患者的不良心理影响,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覃家德;黄玮;廖振南;张济源 刊期: 2011年第16期
子痫前期是导致全球孕产妇和围生儿发病和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子痫前期的病因至今尚未明确,但是其临床表现已证实与血循环中高水平的抗血管生成因子有关,这些抗血管生成因子是由胎盘产生的,包括可溶性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1(sFlt1)、可溶性Endoglin(sEng)等.血循环中sFlt1、sEng等抗血管生成因子的水平在临床症状出现前即已改变,为子痫前期的筛选、预测、诊断、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
作者:王盼盼 刊期: 2011年第16期
目的 探讨以中枢神经系统症状为首发表现的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的临床特征及预后,提高临床医师对这部分患者的诊断识别能力,防止临床漏诊和误诊.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 ~2010年云南省传染病专科医院感染科收治的500例艾滋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80例患者以中枢神经系统表现为首发症状.结果 80例患者中AIDS痴呆综合征5例,结核性脑膜炎15例(包括结核性脑膜脑炎),隐球菌脑膜炎30例,弓形虫脑病20例,脑梗死4例,巨细胞病毒神经根炎3例,进行性多灶性白质脑病3例.所有病例出现中枢神经系统表现后行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抗体检测阳性,诊断为艾滋病.结论 以中枢神经系统症状为首发症状的AIDS患者病情复杂,预后差,病死率高,早期诊断及治疗可以使患者病死率下降.
作者:陶鹏飞;雷素云;杨欣平;黄石珍;聂皎 刊期: 2011年第1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