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畅
幻肢痛是截肢后常见的并发症之一.随着对幻肢痛病理生理机制研究的不断深入,幻肢痛的治疗有了较多进展.新的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神经阻滞、心理行为疗法、物理康复疗法、手术疗法、患者护理等.幻肢痛的治疗以多学科综合治疗为主,尤其应重视对心理行为、康复治疗和手术治疗的研究.但目前还没有关于幻肢痛治疗的共识或指南,尚需作大样本研究.
作者:黄兵 刊期: 2011年第16期
一氧化碳中毒迟发脑病发病机制仍在探索阶段,目前提及较多的有缺血缺氧和微血栓形成学说、自身免疫学说、再灌注损伤与自由基、钙超载学说、一氧化碳介导的损伤学说、细胞凋亡学说、兴奋性氨基酸学说等.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学者们发现该疾病的发生并非用一个学说可以完全解释,可能是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在此针对各种可能的发病机制及相应的对因对症支持治疗进行阐述和探讨各种学说和治疗措施进行简介,以方便今后临床工作.
作者:何家礼 刊期: 2011年第16期
尾加压素Ⅱ(UⅡ)是早从鱼尾部下垂体中分离出的血管活性肽,近来已从人体中克隆出来,通过作用于其特异性受体G蛋白耦联受体参与许多生物学效应,其中包括收缩/舒张血管,促内皮细胞、血管平滑肌细胞、心肌纤维细胞增殖及抑制胰岛素分泌等.UⅡ不仅与许多心血管疾病如高血压、充血性心力衰竭、冠心病和动脉粥样硬化有关,而且研究发现,糖尿病患者血液中UⅡ含量升高,同时有许多研究表明,与2型糖尿病大血管病变、糖尿病肾病、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糖尿病足等慢性并发症的发生均有关.
作者:高瑞 刊期: 2011年第16期
分娩镇痛为围生期妇女创造了一个安全、无痛的分娩环境.理想分娩镇痛的药物要求镇痛效果显著,对母婴影响小.舒芬太尼是人工合成的阿片类药物,具有镇痛作用强、持续时间长、不良反应少的特点.因其独特的药理学特性,舒芬太尼在临床中广泛应用.现就舒芬太尼的药理作用特点,经椎管内不同途径给药行分娩镇痛的临床应用及对母婴的影响予以综述,以便了解和评价舒芬太尼在分娩镇痛中的应用价值.
作者:晏桂华 刊期: 2011年第16期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是一种慢性炎症性疾病,炎性反应在动脉粥样硬化(AS)发生、发展及其并发症的产生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而趋化因子及受体在炎性反应中起关键作用.其中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被认为是AS发生早期的关键因素,它与其特异性受体CC类趋化因子受体2(CCR2)结合后,趋化并激活单核/巨噬细胞,促进炎性反应的发生,从而产生生物学效应.现就MCP-1及CCR2在冠心病炎性反应过程中的作用,以及治疗冠心病的可行方案予以综述.
作者:苏林丘 刊期: 2011年第16期
目的 观察腹腔镜前列腺癌根治术(LRP)与经耻骨后前列腺癌根治术(RRP)治疗局限性前列腺癌的疗效.方法 回顾分析我院40例行前列腺癌根治术的前列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LRP组18例和RRP组22例.比较两种术式的术前参数、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留置导尿时间、术后住院天数等指标.结果 18例行LRP患者均获得成功,无中转开放.LRP组平均手术时间明显长于RRP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平均出血量、平均留置导尿时间、平均住院天数明显少于RRP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2年,两组在生化复发率、尿控率方面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LRP不仅具有出血少、恢复快等优点,而且可以达到与RRP相同的控瘤、控尿效果.
作者:黄昆;朱明 刊期: 2011年第16期
运动试验中心率恢复异常与心肌缺血、心肌损害、心脏自主神经功能受损、窦房结功能等因素相关.目前的研究证实运动试验中异常的心率恢复可反映心肌缺血、心脏自主神经病变,对心血管疾病的诊断及预后判断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心脏自主神经病变是糖尿病患者的常见并发症,严重影响糖尿病患者的预后.在此就糖尿病患者运动试验中心率恢复对心血管事件的预测价值研究现状予以综述.
作者:李全美 刊期: 2011年第16期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是目前治疗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的常见方法.但临床仍有不少患者术后有胸痛的症状,PCI术后胸痛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少部分胸痛由急性心肌缺血引起,可导致急性心肌梗死、心律失常、心脏骤停等严重后果,需要及时、正确诊断和处理.现将综合新近研究进展对PCI术后胸痛的常见原因、诊断方法和治疗方案进行论述.
作者:何劲松;刘婧;白法文 刊期: 2011年第16期
神经元凋亡是脊髓损伤后二次损伤的关键因素.在脊髓损伤中,凋亡细胞可于受伤脊髓部位甚至周边节段被检测出来,凋亡发生于几乎脊髓所有种类的细胞中.发生于损伤局部的细胞凋亡如何导致神经功能丧失目前仍不明确,但研究已经证实,损伤后脊髓局部多种生物化学信号的出现是导致脊髓内各种细胞凋亡的始动因素.现对肿瘤坏死因子受体家族与细胞凋亡的关系进行综述,并探讨脊髓损伤后的凋亡信号传递机制.
作者:禹晓东 刊期: 2011年第16期
围生期生殖道感染是生育期妇女常见的疾病,这里主要是指下生殖道感染,以B组溶血性链球菌、支原体、衣原体及细菌性阴道病多见.病因是正常生殖道乳酸杆菌数量的减少,致病菌群失调,导致临床一系列综合征.为了进一步了解妊娠期病原微生物感染的方式及途径,掌握孕妇下生殖道病原微生物与母婴结局的相关性,现对近年国内外围生期下生殖道感染的常见病原微生物的治疗和所致母婴结局的相关文献进行综述.
作者:路畅 刊期: 2011年第16期
目的 探讨几种常用特效解毒药物的临床应用及疗效体会.方法 收集分析2005年9月至2010年9月本院急性中毒患者36例的临床诊断和治疗资料.结果 患者住院1 ~20 d,治愈35例,未发生不良反应,总治愈率97.22%,其中有1例金属中毒患者死于呼吸衰竭,病死率12.5%.结论 特效解毒药物应用于临床中不同类型的中毒疗效肯定、安全.
作者:杨务彬 刊期: 2011年第16期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CAHD)与焦虑症有着密切的关联,CAHD患者中焦虑症的发病率较高.焦虑症是CAHD发展和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并被认为是心血管系统的另一种重要危险因素.尽管大量的证据显示,焦虑症是CAHD发病和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但两者之间相互作用的机制仍不明确,CAHD伴焦虑症患者的有效治疗方案,以及治疗焦虑能否降低冠心病的发病以及改善CAHD患者的预后目前也不确定.
作者:阳志勇 刊期: 2011年第16期
目的 探讨带蒂大网膜在胸外科手术中的应用效果及治疗体会.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于2009年1月至2010年2月期间收治的45例行带蒂大网膜进行治疗的胸外科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24例,女21例;年龄15~74岁,平均51.2岁;其中食管贲门癌37例,慢性脓胸3例,自发性食管破裂4例,胸壁结核性脓肿并慢性窦道形成1例,所有患者均应用带蒂大网膜移植治疗.结果 45例患者应用带蒂大网膜移植治疗后均顺利康复.结论 带蒂大网膜应用于胸外科治疗部分胸科疾病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临床疗效好,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马克峰 刊期: 2011年第16期
随着对糖尿病基础理论研究的深入,具有多种作用机制的新型抗高血糖药物逐步应用于临床.胰高糖素样肽1(GLP-1)类似物及二肽基肽酶Ⅳ(DPP-Ⅳ)抑制剂都是通过减少GLP-1在体内的降解,从而达到抗高血糖的目的.2型钠葡萄糖转运子抑制剂是通过增加尿中葡萄糖的排泄而控制高血糖.现就这些药物的作用机制及临床评价加以综述.
作者:傅丽 刊期: 2011年第16期
通过对已有研究结果的检索,调查HIV-1感染相关等位基因CCR2-64I在我国人群中的频率和多态性分布.通过对检索结果的汇总发现,CCR2-64I在中国29个民族群体中的分布存在种族和地域差异,不存在明显地域上的趋势性变化,多数民族突变频率明显高于美国白人和高加索人,与美国黑人和西班牙人比较接近,但多数明显低于亚洲黄种人水平.部分研究结果可靠性较差.
作者:冯磊;年士艳;张兴锋 刊期: 2011年第16期
目的 以人重组TGF-β1蛋白作为抗原,制备兔抗人TGF-β1多克隆抗体.方法 重组蛋白与弗氏佐剂等体积混匀,免疫新西兰白兔,获得兔抗人TGF-β1多克隆抗血清.饱和硫酸铵盐析法纯化多克隆抗体,间接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多克隆抗体效价,Western-blot技术进行抗体特异性检测.结果 成功获得兔抗人TGF-β1多克隆抗体,纯化后抗体效价达1:110 000.结论 获得的兔抗人TGF-β1多克隆抗体具有良好的特异性,能满足进一步实验的需要.
作者:郭冉;刘洁婷;吴丹;徐秋玲;初彦辉 刊期: 2011年第16期
目的 比较肺癌常规放射治疗和三维适形放射治疗两种不同放射治疗方案中靶区及正常组织的受量.方法 应用拓能公司三维治疗计划系统在20例肺癌患者的CT图像上设计三维适形放射治疗计划,然后在CT图像上模拟常规射野照射.总剂量均给60 Gy左右.比较两种计划肺、脊髓等正常组织受量.结果 常规照射和适形放射治疗相比较,肿瘤体积各项指标有显著性差异,脊髓的大受照剂量、肺的V20有明显的差异(P<0.05).结论 三维适形放射在靶区覆盖度、靶区适形度上均优于常规照射计划,且能减少肺的受照体积百分比,减少放射性肺炎的发生.
作者:王正安;李飞燕;徐宁红;奉吉坤 刊期: 2011年第16期
p120连环蛋白(p120ctn)是新近发现的一种连环蛋白,目前的研究显示在多种恶性肿瘤中均发现p120ctn有异常表达.p120ctn已逐渐被证实与肿瘤的转移过程密切相关,但对p120ctn在肿瘤中的作用尚有一定争议,大多数学者认为p120ctn是肿瘤抑制因子;但也有些人认为它是肿瘤转移的促进因子.现就p120ctn分子机制的研究进展及它在恶性肿瘤发生、发展中的可能作用进行综述.
作者:曹洋;周京旭;邓智武 刊期: 2011年第16期
流行病学调查证实遗传因素在人身高发育中具有重要作用.研究发现,约80%的身高与遗传因素有关,其余20%左右的影响来源于环境因素.目前有关身高的遗传学研究已得到不断的发展,但确切的机制还不明确.现回顾国内外文献,就身高相关的全基因组连锁分析、候选基因关联研究的进展进行简要综述,并对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及今后的发展方向进行简要总结.
作者:蒋旭 刊期: 2011年第16期
心肌重构与多种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是一种复杂的病理过程,其发病机制迄今尚未完全阐明.基质金属蛋白酶(MMPs)是一类锌、钙依赖性的蛋白水解酶家族,是细胞外基质降解的主要介质,MMPs的正常表达及MMPs/组织金属蛋白酶抑制剂(TIMPs)比例适当是维持心肌胶原纤维、心脏结构正常的重要因素.近年来研究表明,基质金属蛋白酶参与多种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发展.检测MMPs可能作为一种诊断心血管疾病的非侵入性手段.某些药物及MMPs抑制剂可以阻断MMPs的功能,为心血管疾病新药的研发提供了新的理论基础.
作者:叶玉民 刊期: 2011年第1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