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血浆脑钠肽检测在慢性心力衰竭诊断中的意义

梅光艳;李杰;李兴升

关键词:脑钠肽, 心力衰竭, 预后
摘要:目的 分析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脑钠肽(BNP)水平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慢性心力衰竭患者60例作为观察组,按照1∶1的比例选择同期心内科非心力衰竭患者60例作为对照组,观察不同程度心力衰竭患者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和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与BNP的关系.结果 观察组总体血浆BNP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美国纽约心脏病学会(NYHA)Ⅰ、Ⅱ、Ⅲ、Ⅳ级组间血浆BNP水平依次递增,经过纠正心力衰竭治疗后,各级心功能患者BNP、LVEDD均较治疗前显著减少(P<0.05);LVEF较治疗前显著增高,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浆BNP水平可用于早期诊断慢性心力衰竭及其预后评估,且对舒张功能不全有较好的诊断价值.
医学综述杂志相关文献
  • 组蛋白泛素化及其与甲基化的关系

    泛素化是组蛋白修饰的重要组成部分,核心组蛋白泛素化是以核心八聚体为基础,在三种泛素相关酶的序贯作用下发生的组蛋白与泛素的结合,其中以H2A和H2B泛素化研究较多.组蛋白泛素化与甲基化间关系复杂,不同物种的不同组蛋白的泛素化与甲基化间的关系存在很大差异,H2A泛素化有抑制H3K4二甲基化和三甲基化的作用,与之相反,酵母和哺乳动物细胞中H2B泛素化是H3K4甲基化的前提,但在四膜虫属中组蛋白H3K4的甲基化却与H2B泛素化无关.

    作者:高陈林 刊期: 2011年第23期

  • 肺压缩容积影像学测量方法

    气胸发生后气胸量的多少或肺组织压缩程度(气胸容积)是临床上选择治疗方式的重要依据之一.目前,气胸容积的测量有多种影像学方法,如目测法、面积法、体积法、胸膜间距法和CT容积测量法等.临床使用广泛的是目测法,其操作简单方便,但结果很不准确;CT容积法的准确性已得到公认,但操作复杂,需要CT机及软件的支持.深入研究和开发一种简便易行且准确的影像测量方法,对临床治疗气胸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作者:魏仁国 刊期: 2011年第23期

  • 经前期综合征相关神经递质及其受体研究进展

    经前期综合征(PMS)的发病机制十分复杂,目前尚未完全明确,与该病可能相关的神经递质主要包括单胺类、氨基酸类和肽类.国内外已有研究表明PMS与单胺类(以5-羟色胺为主)及氨基酸类(以谷氨酸、氨酪酸为主)神经递质有关,但有关肽类对PMS影响的研究较少较浅.现对可能涉及该病的神经递质及其受体进行归类综述,以期为进一步探讨PMS神经生化方面的微观机制提供参考.

    作者:高兴笑 刊期: 2011年第23期

  • 抗抑郁单味中药研究进展

    抑郁症在全球疾病覆盖中位居第四位,为多发病.在我国抑郁症的治疗中,西药处于主导地位,由于长期服用此类药物会出现严重的不良反应,许多患者常常被迫停止治疗.因此,从天然药物和中药方剂中寻找和研制理想的抗抑郁剂,愈来愈引起研究者的关注.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在中药领域进行的相关研究取得了可喜的进展,迄今为止发现的具有抗抑郁作用的单味中草药较多,部分草药已被开发.目前研究较多、较深入的单味中药是贯叶金丝桃,此外,大叶蒟、郁金、柴胡、石菖蒲、积雪草等数十味中药亦被证实有抗抑郁作用.

    作者:周王谊 刊期: 2011年第23期

  • 操作性肌电生物反馈疗法在偏瘫康复中的应用

    在脑卒中后肢体偏瘫的康复治疗中,操作性肌电生物反馈疗法是一种新兴的康复治疗方法,近年来发展迅速.大量临床研究表明,操作性肌电生物反馈疗法对改善脑卒中患者上肢和下肢(足下垂、膝过伸、步态异常)功能及矫正异常运动模式方面都有明显的作用,是脑卒中患者运动功能障碍的一种有效治疗手段.

    作者:陆建霞 刊期: 2011年第23期

  • 无钛夹小操作孔腹腔镜阑尾切除术86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在腹腔镜阑尾切除术中运用丝线结扎阑尾动脉及阑尾根部的安全性及可靠性以及小操作孔的应用.方法 2009年7月至2010年12月间施行无钛夹小操作孔腹腔镜阑尾切除术的8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平均手术时间为41.5 min,术后平均住院3 d,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 无钛夹小操作孔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具有创伤小、康复快、安全可靠、手术费用低的优点,可消除钛夹留置体内对患者心理及磁共振检查产生的不利影响.

    作者:王铭;米雄 刊期: 2011年第23期

  • 关节腔注射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研究进展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KOA)是一种膝关节退行性疾病,是骨科常见病、多发病.其治疗方法主要有口服药物、关节腔注射、物理治疗及手术等,关节腔注射起效快,局部有效浓度高,被临床医师广泛应用.西药关节腔注射治疗药物主要有玻璃酸钠、糖皮质激素、臭氧等,中药及中药提取物关节腔注射主要有川芎嗪、丹参、鹿瓜多肽等,中西药物联合注射治疗亦不少见.现就近年来有关KOA中西药物关节腔注射治疗予以综述.

    作者:汤晓清 刊期: 2011年第23期

  • ABC转运蛋白超家族与膀胱癌多药耐药

    膀胱癌是常见的泌尿系统肿瘤,具有易复发和产生多药耐药的生物学特性.肿瘤细胞的药物耐受是影响化疗效果的重要因素.多药转运蛋白突出的作用是它可以从癌细胞中向外转运抗癌药物,使机体产生耐药.而大量研究表明,它们在肿瘤生物学中的基本作用要比对药物的转运更为重要.明确这些转运蛋白在肿瘤发生及治疗反应中的具体作用对膀胱癌的靶向治疗至关重要.

    作者:贾鹏宇 刊期: 2011年第23期

  • 血清microRNA的检测及临床应用进展

    microRNA(miRNA)能够通过与靶mRNA的3′非翻译区的互补序列特异性地结合而调节基因表达,在生命和病理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近年来的研究结果显示,miRNA在血清中稳定表达,在疾病状态下其表达谱发生异常改变,因而可将血清miRNA作为潜在的生物标志物用于疾病的诊断,也可作为疾病治疗有效性的观察指标.目前,血清miRNA在肿瘤、免疫疾病、肝炎等的诊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现就血清miRNA的形成、检测方法及其在临床应用的进展予以综述.

    作者:孙伟 刊期: 2011年第23期

  • Toll样受体在神经病理性疼痛中的作用

    Toll样受体(TLR)是Ⅰ型跨膜蛋白质,是天然免疫细胞膜上重要的模式识别受体,可以识别内源性分子.内源性分子可通过死亡细胞释放、应激细胞分泌、细胞外基质降解释放等使组织损伤.多项研究表明,脊髓胶质细胞表达的TLR参与神经病理性疼痛的发病机制,是神经病理性疼痛的潜在治疗标靶.研究TLR在神经病理性疼痛中的作用,可以为临床治疗疾病提供新的思路.

    作者:颜建娥 刊期: 2011年第23期

  • 腹膜原发性腺癌3例临床病理分析

    目的 探讨腹膜原发性腺癌的病理形态学特征、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 对3例腹膜原发性腺癌进行形态学观察及免疫组化标记,并结合文献复习.结果 患者均为老年女性,平均年龄67.7岁,以腹胀、腹水为主要临床表现;组织学表现2例为浆液性乳头状腺癌,1例为黏液腺癌.免疫组化:EMA、广谱CK、CEA、p53均阳性.结论 腹膜原发性腺癌罕见,预后差,与卵巢癌、恶性间皮瘤及胃肠道转移癌易混淆;应依据形态学特点、结合免疫组化结果鉴别.

    作者:张莹 刊期: 2011年第23期

  • 无创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呼吸衰竭的临床研究

    目的 分析研究无创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BiPAP)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呼吸衰竭的作用.方法 将84例符合入选标准的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2例)和观察组(4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治疗方法(药物治疗+吸氧);观察组采用常规的治疗方法加BiPAP呼吸机经面罩气道正压通气.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临床指标和动脉血气.结果 治疗后两组患者的呼吸频率(RR)、心室率(HR)、动脉血Ph、PaO2、PaCO2和SaO2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观察组治疗4、24 h后的Ph、PaO2和SaO2较对照组上升更明显,PaCO2下降更明显(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的治疗成功率分别为92.86%和76.1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结论 无创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对COPD呼吸衰竭患者的疗效肯定,是一种有效、简便、无创而实用的治疗方法.

    作者:罗春 刊期: 2011年第23期

  • C反应蛋白检测在肺部感染中的应用

    血清C反应蛋白(CRP)是一项与炎症相关的敏感指标,可反映机体炎症潜伏期和早期的病理生理变化过程.检测血清CRP水平变化对肺部感染的诊疗过程有重要的参考价值,但同时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临床上检测血清CRP具有费用低、敏感性高、参考价值大等优点,对怀疑有肺部感染者可常规检测血清CRP水平变化,这有助于临床诊断、鉴别病原微生物种类、选用药物、判断疗效及预后,以降低漏诊率、误诊率,提高疾病的治疗水平.现就CRP与肺部感染的关系和应用前景进行综述.

    作者:祝筱姬;胡德忠 刊期: 2011年第23期

  • 维生素D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维生素D是机体内维持钙磷平衡的重要有机物质.近年来,许多研究发现机体内维生素D水平的失衡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发病密切相关.维生素D失衡可能会导致冠状动脉血管炎症、钙化,心肌肥厚,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并且终末期的肾病患者易罹患冠心病.维生素D水平的失衡可能是冠心病的危险因素,这为干预冠心病高危人群、探索冠心病临床辅助治疗开辟了新的方向.

    作者:董霄 刊期: 2011年第23期

  • 血管紧张素Ⅱ信号通路与急性肺损伤

    血管紧张素Ⅱ(AngⅡ)是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AS)中的主要效应分子,AngⅡ除了调节机体血压、维持水电解质平衡外,还可以上调多种致炎性因子的表达,在促进肺纤维化、肺实质细胞凋亡、炎性反应、肺水肿等方面发挥着一定作用,与ALI发生、发展及预后关系密切.通过深入研究局部肺组织中AngⅡ及其相关受体信号通路在ALI中的致病机制和作用,可能为ALI临床防治提供新的思路和方向.

    作者:宋先斌 刊期: 2011年第23期

  • 胃癌的化学疗法

    胃癌是全球性疾病,在世界范围内癌症相关死亡中列第二位,在我国居于首位.目前胃癌的治疗仍是临床医师面临的一项严峻挑战.外科手术仍然是目前治疗胃癌的主要方法,化疗是治疗胃癌的一种重要辅助治疗手段,尤其对于没有手术适应证的患者.但到目前为止,尚没有一种标准的治疗方案.现结合国内外文献,粗略介绍胃癌化学治疗方法的进展.

    作者:孙杨;田春阳 刊期: 2011年第23期

  • 维生素D与代谢综合征关系的研究进展

    维生素D不仅能调节钙磷代谢,维持血钙稳定,而且在维持胰岛β细胞功能及胰岛素敏感性方面也发挥重要作用.越来越多的研究证实维生素D不足或缺乏与代谢综合征(MS)之间存在关联.其机制可能与减少胰岛素的合成和分泌、加速胰岛β细胞凋亡、降低胰岛素敏感性、增加肾素-血管紧张素Ⅱ表达、促进脂质沉积等有关.现从维生素D的代谢、生物作用、营养状况、维生素D与MS各组分的关系及发病机制等方面进行综述,以便探索应用维生素D预防和治疗MS的新方法.

    作者:黄金 刊期: 2011年第23期

  • 三氧结合高渗盐水盘内注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目的 评价三氧(O3)和10%高渗盐水盘内注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156例腰椎间盘突出患者,采用CT定位,腰椎间盘注入O3 10 ~40 Ml后加注10%高渗盐水1.5 ~2.5 Ml.观察O3在盘内的分布状态.结果 临床试验共156例,按照MacNab标准分级终疗效,显效125例,有效26例,无效5例,合计有效数为151例,有效率为96.8%,术后无并发症发生.结论 O3配合高渗盐水椎间盘内注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有效、微创、安全.

    作者:余留森;张建华;方圆;刘艳玲;秦福双 刊期: 2011年第23期

  • 超声弹性成像在甲状腺及颈部淋巴结疾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实时超声弹性成像是近年发展起来的超声诊断新技术,在甲状腺肿瘤的诊断以及淋巴结良恶性鉴别方面的研究正逐渐展开.超声弹性成像图像评分及弹性应变率比值有助于甲状腺单发结节以及淋巴结良恶性鉴别诊断.弹性成像技术弥补了常规超声的不足,将弹性超声技术与常规超声、彩色多普勒相结合,可以提高甲状腺结节和淋巴结良恶性病变的诊断准确性.在此就弹性成像在甲状腺及颈部淋巴结疾病中的应用价值进行综述.

    作者:黄向红 刊期: 2011年第23期

  • 嗜酸粒细胞性食管炎研究进展

    嗜酸粒细胞性食管炎(EoE)是一种以食管黏膜大量嗜酸粒细胞浸润为特征的慢性食管炎症性疾病.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很可能与食物和空气过敏原有关.成年患者以吞咽困难和食物梗阻为典型表现,儿童患者则症状模糊,可表现为喂养困难和发育迟缓.EoE无特征性表现,诊断必须建立在临床和组织学基础上.治疗方法主要包括膳食调整、药物治疗(针对过敏反应性疾病和抑酸)和内镜扩张治疗等.

    作者:康文全;付剑云 刊期: 2011年第23期

医学综述杂志

医学综述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