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胎盘蛋白13与子痫前期发病的研究进展

曾小燕;颜建英

关键词:胎盘蛋白13, 子痫前期, 胎盘浅着床
摘要:胎盘功能缺陷被认为是导致子痫前期发病的起始因素.胎盘蛋白13(PP13)是新发现的特异性高表达于胎盘的蛋白之一,对于维持妊娠起着重要作用.胎盘PP13表达的减少可能致胎盘浅植入并参与子痫前期及其他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病.近来许多研究发现,子痫前期患者与正常妊娠妇女相比孕早期血清PP13显著降低,认为其可作为子痫前期的早期筛查标志物.
医学综述杂志相关文献
  • 动态脑电图在重症脑功能损伤预后评估中的应用

    各种原因造成的重症脑功能损伤早期进行脑功能评估,对判断预后及临床救治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临床观察、格拉斯哥昏迷评分和神经影像技术对昏迷预后的判断缺乏特异性,且敏感性差.而动态脑电图监测可以对昏迷患者脑功能动态变化和治疗效果进行监测,是判断预后和脑死亡的重要指标.目前较为常用的三种脑电图分级标准为Lavizzari分级标准、Synek分级和Young分级标准.脑电图及其分级标准在不同病因的重症脑功能损伤的预后评估中均有很好的准确率和相符性.

    作者:李鸿;张玉琴 刊期: 2010年第07期

  • 出生缺陷的现状与再生育监测

    出生缺陷是影响人口素质和城乡统筹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其致病原因与遗传因素、环境因素或遗传和环境因素共同作用有关.我国出生缺陷前5位的出生缺陷为:先天性心脏病(25.1/万);多指(趾)(16.3/万);总唇裂(13.1/万);神经管缺陷(7.2/万);先天性脑积水(6.8/万).为预防再生育的出生缺陷再发生,应以卫生、计生、科研等为技术依托单位,建立省市、区县、乡镇和村级对出生缺陷的干预平台和五级联动再生育鉴定体系网,需政策性支撑和财政保障.

    作者:马明福;张丹妍;侯志伟;李练兵 刊期: 2010年第07期

  •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静脉桥再狭窄的影响因素

    作为治疗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常规方法,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广泛应用于临床.自体大隐静脉是移植血管的主要来源,但移植术后再狭窄不仅降低了手术成功率并且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存时间.移植损伤、血管扩张、管壁缺血、血流动力学改变等因素引起多种细胞因子和生长因子分泌,促使血管平滑肌细胞增生并向内膜迁移,进而引起细胞外基质沉积、斑块形成,终导致移植静脉再狭窄.人为干预再狭窄的方法有药物、血管外支架、扩张液、电磁辐射和基因工程等,但单一因素的干预往往不能取得令人满意的效果,因此多因素联合干预将成为研究发展的主要方向.

    作者:黄涛;常青;徐平 刊期: 2010年第07期

  • 瘦素在人体中的作用

    瘦素是肥胖基因的编码产物,通过与其受体结合在体内发挥多种生物学作用,具有调节摄食、能量代谢、生殖、造血、免疫等生理功能,参与炎性反应、损伤修复等病理生理过程.近年来的研究发现,瘦素与人体多种疾病密切相关,深入研究瘦素的生物学活性及对人体多种疾病的作用机制,可为防治人体某些难治性疾病提供新的策略或途径.

    作者:孙颖;翁山耕 刊期: 2010年第07期

  • 类固醇激素与中心性肥胖

    脂肪组织尤其是内脏脂肪的积聚与中心性肥胖及代谢综合征密切相关,而体内脂肪组织的分布受到糖皮质激素、雌激素和雄激素等类固醇激素影响.这些激素可能通过部位特异性受体分布、脂肪细胞增殖分化及脂肪细胞因子分泌的调控,影响人体脂肪组织的积聚和分布.循环中或组织局部的糖皮质激素、雌激素和雄激素可能通过调控糖脂代谢,参与代谢综合征产生.

    作者:张丽;李晓南 刊期: 2010年第07期

  • 超声心动图评价高血压病左心房功能改变的研究进展

    目前超声心动图评价左心房功能的方法很多,包括左心房内径、左心房构型指标等.心肌应变率成像是组织速度成像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超声心动图新技术,可作为评价心房局部心肌功能新的量化指标,但其本身仍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斑点追踪技术是一项崭新的测量应变及应变率的方法,为临床心房功能的评价和进一步全面深入研究提供了新方法.

    作者:张静秋;倪锐志 刊期: 2010年第07期

  • 肋软骨损伤的影像学检查方法及其诊断价值

    X线平片通常不能显示肋软骨损伤,超声及磁共振成像检查对急需做出诊断和处理的急诊患者价值有限,多层螺旋CT以其扫描层薄、扫描速度快等技术优势,可以在短时间内完成大范围的扫描,又因其图像分辨率高,且有丰富的图像后处理软件,可清楚地显示肋软骨的形态与结构,并且能准确定位肋软骨损伤,是目前无创伤性显示肋软骨和诊断肋软骨损伤的佳方法.

    作者:张秀虹;么恩亮 刊期: 2010年第07期

  • 类风湿关节炎关节腔内治疗的新进展

    类风湿关节炎(RA)是以累及周围关节为主的自身免疫性疾病,致残率很高.关节腔内注射治疗具有安全性高、全身不良反应小、有效浓度高等优点.目前关节腔内研究的主要有糖皮质激素、抗代谢药物、生物制剂、透明质酸以及中药制剂等.有文献报道,三氧化二砷可促进RA 滑膜细胞凋亡,有望为RA的治疗开辟一条新的途径.

    作者:刘红;高锦团 刊期: 2010年第07期

  •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多层螺旋CT诊断的研究进展

    近年来,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发病率及病死率在逐年增加,严重威胁着人类的健康,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早期诊断中影像学检查至关重要.目前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影像学诊断方法主要有X线冠状动脉造影、多层螺旋CT(MSCT)、心脏磁共振成像、心脏超声检查等.其中MSCT用于心脏检查的发展速度快,临床应用逐年增多,随着MSCT软硬件方面的迅速发展,其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影像诊断中将会有更广泛的应用前景.

    作者:齐晨晖;侯艳军 刊期: 2010年第07期

  • 血清前白蛋白检测对儿童体内锌营养状况的评价

    目的探讨血清前白蛋白(PA)检测对儿童锌缺乏监测的意义,以及PA水平与儿童体内锌含量的关系.方法对292例门诊体检无感染及肝炎儿童进行血清PA及锌检测.根据锌含量将儿童分为锌正常组(254例)、轻度缺锌组(26例)、中度缺锌组(7例)和重度缺锌组(5例),比较各组血清PA和锌检测的结果.结果以锌<11.6 μmol/L、PA<125 mg/L为阳性判定标准,锌正常组儿童血清PA阳性率为5.9%,锌缺乏组儿童PA阳性率为78.9%,两组PA阳性率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轻、中、重度缺锌组儿童血清PA水平比较,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轻度缺锌组儿童PA阳性数为19例,中度缺锌组儿童为6例,重度缺锌组儿童为5例,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PA是儿童锌缺乏的一个很有价值的监测指标,与儿童血清锌水平存在相关性.

    作者:杨洪亮;苏咏梅;宋其海 刊期: 2010年第07期

  • 应用益气扶正法治疗肿瘤的研究进展

    恶性肿瘤已成为我国居民的主要死亡原因之一.中医学认为正虚是其发生发展的基础,益气扶正法作为恶性肿瘤的中医治则不仅可以调节免疫功能,稳定或缩小瘤体,改善临床症状,而且在配合手术、放化疗等西医治疗方法的同时可以修复机体气血津液损伤,起到减毒增效作用,已在前列腺癌、乳腺癌、胃癌、肝癌等多种癌症中得到较好验证.

    作者:张林;丁治国;滕占庆 刊期: 2010年第07期

  • 胃癌卵巢转移的研究进展

    胃癌合并卵巢转移在临床上并不少见,也是导致女性胃癌患者治疗失败的主要原因之一.胃癌卵巢转移多见于40~50岁绝经前妇女,其可能的发病机制是胃癌的逆行性淋巴道转移.胃癌卵巢转移的诊断要点包括既往或同时的胃癌病史和发现双侧卵巢实性肿瘤.治疗以根治性切除原发瘤和转移灶为主,并辅助化疗、放疗、内分泌治疗等综合治疗.胃癌卵巢转移多预后不良,根治性手术可改善预后,提高生存率.

    作者:王红涛;许庆文 刊期: 2010年第07期

  • 松弛素与肾脏纤维化的研究进展

    肾脏纤维化是各种肾脏疾病进展到慢性肾衰竭的共同途径和主要病理基础.而松弛素(RLX)具有抗纤维化功能.细胞外基质的合成与降解平衡失调在肾脏纤维化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RLX可通过介导Smad细胞间信号,如抑制前纤维化因子、成纤维细胞分化和胶原产生,以及增强由基质金属蛋白酶诱导的胶原降解等通路来发挥抗肾脏纤维化作用.RLX还具有改善血流动力学的作用,从而起到肾保护作用.RLX基因治疗肾脏纤维化具有广阔前景,但目前离临床应用还有一定距离.

    作者:黄清河;郭汉城 刊期: 2010年第07期

  • SLC30A8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与2型糖尿病相关性的研究进展

    2型糖尿病具有明显的遗传倾向,是一种复杂的多基因遗传病.SLC30A8基因位于8q24.11,编码的蛋白为ZnT-8,其特异性地在胰腺内分泌细胞表达,与胰岛素的储存和分泌有关,其风险等位基因是迄今发现的与2型糖尿病的发生关联比较强的变异.近年来,许多学者致力于研究SLC30A8基因变异型增加2型糖尿病易感性的机制.

    作者:李晶;王建平 刊期: 2010年第07期

  • CD99在淋巴造血系统的表达与功能

    由MIC2基因所编码的人CD99是一种跨膜糖蛋白,在胸腺T淋巴细胞、前B细胞、中性粒细胞、单核细胞等淋巴造血细胞上有着特定的表达,它参与了胸腺细胞的阳性选择、T淋巴细胞的活化和凋亡、前B细胞的发育、中性粒细胞的渗出、单核细胞的游走等多种细胞事件.机制可能涉及非整合素介导的黏附过程,而其异常表达常常导致淋巴造血系统恶性肿瘤的发生.与人CD99高度同源的鼠源性CD99样抗原可能主要参与了炎性反应及免疫调节.

    作者:刘芳;刘靖;刘娜;岳赟 刊期: 2010年第07期

  • 左旋卡尼汀改善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患者预后的临床实验研究

    目的探讨左旋卡尼汀是否能够改善接受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患者的近期预后.方法 2006年5月至2009年5月在我院接受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的60例患者,其中实验组30例,对照组30例.实验组术前3 d开始用左旋卡尼汀静脉滴注预处理,对照组用0.9%氯化钠溶液静脉滴注.结果术后两组患者均无院内死亡.实验组术后左室射血分数(56±8)%显著高于组对照组(52±1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711,P<0.05).实验组无患者接受主动脉内球囊反搏,对照组6例接受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治疗,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67,P<0.05);实验组重症监护时间(18.97±5.70)h明显短于对照组(23.20±12.32)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856,P<0.05);对照组住院时间为(11.30±3.43)d,显著长于实验组(9.33±1.45)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38,P<0.05).结论术前应用左旋卡尼汀预处理能够显著改善术后心功能,减少术后院内心脏事件的发生率.

    作者:吴留广;葛翼鹏;高成山;金辉 刊期: 2010年第07期

  • 人工全髋关节置换研究进展

    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是治疗严重性髋关节疾患的标准手术方法之一,在解除患者痛苦、恢复关节功能、提高生活质量等方面取得了满意的效果.创新界面材料的使用增加了关节面的耐磨性,从而延长了其使用寿命;微创手术的发展,使手术创伤越来越小,疗效更加明显;而计算机导航技术在全髋置换术中的应用,显著提高了手术的精确度.人工全髋置换术将迈向一个全新的时代.

    作者:罗宇文;蒋卫平 刊期: 2010年第07期

  • TLR-2、MMP-9与胆脂瘤型中耳炎的关系

    Toll样受体2(TLR-2)是一种跨膜受体,在病原体感染机体中可发挥天然免疫作用,并通过其胞内信号转导而连接获得性免疫.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是一种可降解细胞外基质的内肽酶,其作用底物为Ⅰ、Ⅲ、Ⅳ、Ⅴ型胶原以及明胶等.近年来研究发现,相对于正常外耳道上皮、中耳的胆脂瘤上皮中TLR-2和MMP-9均为高表达.

    作者:吴淑献;沈志忠 刊期: 2010年第07期

  • 精原干细胞标志物的研究进展

    精原干细胞是精子生成的源泉,因此它在非梗阻性无精症患者的治疗、生物工程学、遗传及转基因研究等方面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目前,众多学者采用多种方法进行筛选,得到一些用于鉴定它的相对特异的标志物,如α6和β1整合素、c-kit、胶质细胞源神经营养因子的受体、Piwi基因等,但仍没有获得一个单一的特异性高的筛选指标.现对精原干细胞的细胞生物学特性、细胞表面分子、细胞内特异分子三方面标志物的研究成果予以总结.

    作者:王洪;李泽惠;邱学德 刊期: 2010年第07期

  • 炎症性肠病化学致癌动物模型的研究进展

    炎症性肠病是一类具有癌变倾向特点的疾病,临床研究中存在诸多限制,应用动物模型是较理想的研究途径.在肠炎基础上化学方法诱癌,操作简便、周期短、模拟度高,可阐明癌变的某些重要分子机制,也是研究肠癌形成过程中炎症作用的重要方法,为进一步药物试验创造条件.该方法国外已较成熟,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郑海明;赵航;郑萍 刊期: 2010年第07期

医学综述杂志

医学综述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