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永军;赵胡瑞
周围神经损伤是临床中常见的病症,肢体的任何部位损伤均可造成周围神经的损伤.神经根型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梨状肌损伤综合征、腕管综合征是按摩推拿治疗周围神经损伤中较为常见,并具有典型意义的四种病症.推拿手法可以通过缓解肌肉痉挛、减轻水肿和渗出、调整局部的解剖位置等外周刺激的形式,改善神经受压症状,并激活神经修复因子,终实现功能恢复和行为改善.本文就临床推拿治疗周围神经损伤的机理进行简要综述.
作者:吴凡;郑慧敏;于天源;张蓓 刊期: 2009年第13期
目的探讨64层螺旋CT扫描及三维重建技术在输尿管病变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3例输尿管病变,所有病例均用64层螺旋CT进行平扫和双期增强扫描及延迟扫描,进行曲面重建、多平面重组、大密度投影、容积重建.结果 23例输尿管病变中,肾癌侵及集合系统致对比剂外渗1例,输尿管癌1例,膀胱癌复发侵及输尿管1例,结肠癌复发侵及输尿管及膀胱1例,输尿管结石12例,输尿管结核1例,先天性发育异常5例,迷走血管压迫输尿管1例.结论 64层螺旋CT扫描及三维重建在输尿管病变诊断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作者:李强;巩晓艳;魏秀芳 刊期: 2009年第13期
心脏保存在心脏移植过程中维持离体心脏的正常生理功能扮演重要的角色.改进供心的保存技术可以延长供心的保存时间,扩大供心的来源.本文简介了心脏保存的现状和原则;总结了各种离体心脏保存方法,从保护离体心脏功能的角度分析各种保存方法的机制和优缺点.但是,目前心脏保存并没有取得实质性进展,在一些方面仍然存在诸多不明和争议,尚需进一步探究.
作者:贺铭;曹西南 刊期: 2009年第13期
再灌注策略的应用显著降低了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病死率,心肌梗死后的二级预防对于降低再发心肌梗死的病死率至关重要.目前抗凝治疗在再发心肌梗死中的作用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本文通过对华法令-阿司匹林再梗死研究Ⅱ的解读以及对近年文献的回顾,认为对于有较高卒中和血栓事件危险的患者,口服抗凝药物与阿司匹林联用在心肌梗死二级预防中具有重要地位.
作者:李世军;李小鹰 刊期: 2009年第13期
肉芽肿性乳腺炎临床少见,发病原因不明.局部表现酷似炎性乳癌,易漏诊、误诊,确诊依赖病理.组织病理学:病变以乳腺小叶为中心,呈多灶性分布.一般局限在小叶内,主要由上皮细胞、多核巨细胞、淋巴细胞及中性粒细胞构成.本病的佳治疗方法目前并不明确.难以完全排外乳腺癌时,应积极进行手术切除,既有利于明确诊断,又可以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作者:陈居敏;杨昆宪;吴迪;王建军 刊期: 2009年第13期
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可通过降解基底膜,破坏血脑屏障,形成血管源性脑水肿,激活炎性细胞因子,介导炎性反应,引起炎性细胞浸润,通过直接导致持续性的细胞凋亡等机制参与脑梗死后缺血/再灌注脑损伤;MMP-2不仅参与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形成,而且其水平增高可导致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不稳定并形成血栓;血清MMP-2可能对判断脑梗死的病情程度、病损范围和预后具有预测作用,因此MMP-2与脑梗死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抑制MMP-2的活性可能用于脑梗死的预防和治疗.
作者:刘丹;刘国荣 刊期: 2009年第13期
孕妇适度运动,可使肌肉力量保持良好,妊娠和分娩更轻松.胎儿心率无明显改变;还可提高自然分娩率,降低剖宫产率,更有利于产后恢复.依据个人的身体状况,选择不同的运动方式,对孕妇有益无害,也不会给胎儿带来危害.
作者:赵学静;李永强 刊期: 2009年第13期
转化生长因子β在软骨细胞代谢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可促进软骨基质分泌、细胞增生、骨软骨生成分化;短期关节腔内注射可增加骨和次级软骨细胞生成、骨软骨发生.转化生长因子B与骨关节炎病理改变有密切关系,参与了软骨细胞的破坏、软骨基质的降解、滑膜的反应性炎症、骨赘形成等.
作者:吴剑;鲍同柱 刊期: 2009年第13期
儿童孤独症是一类以严重孤独,缺乏情感反应,语言发育障碍,刻板重复动作和对环境奇特的反应为特征的疾病.这些儿童和他们的家庭承受着痛苦和不幸,需要社会的关怀、支持和帮助.此病的治疗采用以教育和训练为主、药物为辅的办法.在教育或训练过程中要对孩子行为表示宽容和理解.向家长传播有关知识,以家庭为中心,同时注意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对孩子进行训练,是目前孤独症教育和治疗的主要措施.
作者:曹燕 刊期: 2009年第13期
腔镜下甲状腺手术是一种我国近年新兴的手术方法,并且已经逐步成为甲状腺外科手术的热点.腔镜辅助下微创手术治疗甲状腺疾病不仅安全可靠,并发症少.而且相比传统手术,术后疼痛轻、渗出少、恢复快,美容效果好.
作者:李波;肖倩 刊期: 2009年第13期
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CIK)细胞是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在体外经多种细胞因子刺激后获得的一群异质细胞,它具有增殖能力强、杀瘤活性高和杀瘤谱广、临床应用不良反应小的特点,是肿瘤过继免疫治疗中更为有效的杀瘤效应细胞.本文综述了CIK细胞的生物学特性、作用机制等基础研究的新进展.
作者:孔炯;蒋敬庭;吴昌平 刊期: 2009年第13期
热休克蛋白是一类广泛存在于生物体内、生物进化高度保守、在生理和应激条件下均能表达的蛋白质家族.HSP27是该家族中重要成员之一,它的表达与应激条件下增加细胞的存活率相关.HSP27通过与凋亡通路中的一些重要蛋白相互作用参与细胞凋亡的调控.
作者:刘金娟;崔毓桂;刘嘉茵 刊期: 2009年第13期
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在维持水、电解质平衡及调节血压中起着关键的作用.血管紧张素Ⅱ是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中重要的介质,与其特异性受体结合,对心脏和血管功能、结构产生显著影响.近年来,人们对血管紧张素Ⅱ的分型、分子特征、生物学功能、信号转导及其基因多态性的研究不断深入.本文就血管紧张素Ⅱ受体在心血管系统中的研究进展予以综述.
作者:李传方;高东升 刊期: 2009年第13期
甲状腺疾病是普外科常见病、多发病,好发于中青年女性,常需手术治疗.传统开放手术术后颈部留有永久性疤痕,影响美观.腔镜技术以其手术切口小、手术径路隐蔽等优点,满足了中青年女性患者对更高生活质量的要求.本文就国内外常见的腔镜下甲状腺手术的主要径路予以简要概述.
作者:王璋;陆文奇 刊期: 2009年第13期
随着信息科学技术发展.数字化、高智能化的电子病案的开发和应用已成为病案信息管理发展的趋势.为了使病案管理跟上时代前进的步伐,顺应医学科学发展的潮流,就必须寻求现代管理方法和模武.电子病案将成为未来卫生信息管理的必然趋势,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本文对目前电子病案的优点和存在问题及发展趋势予以综述.
作者:黄建英 刊期: 2009年第13期
耍幼儿良性惊厥并轻度胃肠炎是与婴幼儿急性胃肠炎相关的一种无热惊厥,胃肠炎症状表现多较为轻微,不伴有明显脱水及电解质紊乱;惊厥发生时体温正常或<38℃,多以强直-阵挛为主要发作形式.本病预后良好,无需长期抗惊厥药物治疗.本病的病因及机制的研究是今后工作的重点.
作者:路新国;李冰;廖建湘 刊期: 2009年第13期
肠黏膜具有选择性渗透吸收营养物质和防御肠道内微生物及致炎园子入侵等屏障功能.在正常情况下肠道屏障功能使细菌和内毒素局限在肠道内,防止机体受内源性微生物及其毒素的侵害.在严重感染、创伤、手术、休克、重症胰腺炎等应激状态或长期进行肠外营养的情况下,肠黏膜发生缺血缺氧损伤,其结构和功能可能受到严重损害,导致肠黏膜屏障功能障碍,发生肠道细菌易位,引起全身炎性反应综合征甚至诱发多脏器功能衰竭而危及生命.因此,肠屏障功能已成为判断危重患者预后的重要指标之一,了解肠屏障功能损伤的机制对于防治多脏器功能衰竭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徐璇;吴坚 刊期: 2009年第13期
甲状腺癌是常见的内分泌腺恶性肿瘤.由于其起病隐匿,生物学特性多变,恶性程度高低不一,极易误诊,早期诊断是临床中的难点.目前已发现了许多甲状腺癌相关分子标志物,包括甲状腺癌相关癌基因如BRAF、Ret、Ras、Trk基因和可能具有抑制甲状腺癌生长的基因如p53、PTEN等.对这些基因的研究可能有助于建立可靠、可行的甲状腺癌早期诊断的检测手段.
作者:胡淑阳;吴艺捷 刊期: 2009年第13期
Raf激酶抑制蛋白(Raf kinase inhihitor protein,RKIP)是磷酯酰乙醇胺结合蛋白家族的成员.RKIP在Raf、核因子KB及G蛋白耦联受体(GPCR)等蛋白激酶信号转导通路中起重要调节作用.RKIP在膜的生物合成、精子发生、神经发育和细胞凋亡等生理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并参与了老年痴呆症及糖尿病等的病理过程.近年来研究表明,RKIP在多种恶性肿瘤中表达减弱或丢失,且RKIP可以抑制前列腺痛、人乳腺癌和黑色素瘤细胞的转移,其在恶性肿瘤中作用机制已经成为研究的热点.RKlP与肿瘤的研究将为肿瘤治疗提供新的靶点,本文就此研究状况予以简要综述.
作者:张海威;姚志强;周永华 刊期: 2009年第13期
基因芯片是近年来出现的分子生物学与微电子技术相结合的分析检测技术,具有可行性、高通量、微型化和自动化等特点,成为后基因组时代基因功能分析的重要的技术之一.该技术不仅应用于新基因的发现和基因表达的研究,还被用于疾病的分子分型、病原体检测、物种基因型的鉴别、药物筛选和药理学研究等.本文就基因芯片制作原理、应用方法及在肿瘤病理研究、诊断、治疗中的应用进行综述.
作者:赖铭裕 刊期: 2009年第1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