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人波形蛋白中间丝的结构和功能及其与肿瘤的关系

李祖茂

关键词:波形蛋白, 生物学功能, 肿瘤
摘要:波形蛋白是一种重要的Ⅲ型中间丝蛋白,主要表达于胚胎组织和由间叶组织来源的成体细胞,研究表明波形蛋白在胚胎发育和细胞分化、细胞的黏附和移动、细胞凋亡、炎症和免疫反应中发挥重要的生物学功能.然而,到目前为止,波形蛋白的确切功能仍然存在争议,主要是因为波形蛋白基因剔除小鼠没有出现异常的生物学表型.癌细胞表达波形蛋白与其生长、侵袭和肿瘤发生密切相关,波形蛋白与恶性肿瘤相互关系的研究已成为肿瘤分子生物学和肿瘤演进的一个重要领域.
医学综述杂志相关文献
  • 血清胱抑素C在肾功能损伤中的应用

    目的 证实血清胱抑素C是反映肾功能损伤的早期敏感指标.方法 用颗粒增强散射免疫比浊法检测胱抑素C的浓度,同时检测血清肌酐(Scr)、尿素氮(BUN)、肌酐清除率.结果 125例肾脏疾病患者根据肌酐清除率的范围不同分成的4组中,血清胱抑素C异常检出率为56.52%、77.61%、100.00%和100.00%.结论 胱抑素C在肾病患者肾功能不同损害期均能准确反映肾小球滤过功能,尤其能敏感提示早期肾功能损害,可成为判断肾功能损害程度的敏感指标.

    作者:金鲜花;齐艳春;陈美华 刊期: 2009年第17期

  • 青蒿素类药物在肺部疾病的研究现状及展望

    青蒿素类衍生物包括二氢青蒿素、蒿甲醚、蒿乙醚和青蒿琥酯等,它们具有诸多治疗呼吸系统疾病的药理活性,包括治疗卡氏肺孢子虫肺炎、支气管哮喘、对肺组织损伤的保护作用.青蒿素类药物在治疗肺动脉高压以及肺纤维化方面具有潜在的药用价值.本文就近年来对青蒿素类药物治疗肺部疾病的研究现状及展望予以综述.

    作者:张孝飞;王昌明 刊期: 2009年第17期

  • Perilipin对脂肪细胞内三酰甘油的代谢调控作用

    三酰甘油贮存在哺乳动物细胞内脂滴中,脂滴表面镶嵌着多种蛋白,对脂滴功能具有重要调节作用,因此脂滴也越来越多地被认为是一种代谢活跃的细胞器.新近的研究表明脂滴表面PAT家族蛋白perilipin对脂肪细胞内三酰甘油的代谢起全局性调控作用,本文就脂肪细胞内perilipin的功能予以综述.

    作者:刘梅芳;朱苏红;王俊杰 刊期: 2009年第17期

  • 三氧化二砷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的研究进展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是一种病因未明的典型自身免疫性疾病.该病传统疗法以糖皮质激素及细胞毒药物或免疫抑制剂为主,虽然能够延长存活期限,但是由于众所周知的严重不良反应,特别是感染,给治疗带来很多困难.因此,研究更多经济而有效的治疗方法 ,满足不同患者的需要,仍为当务之急.目前国内外已有用三氧化二砷(As2O3)对SLE动物模型治疗的研究,现将As2O3对SLE的研究进展予以综述.

    作者:庞贵秀;郑文军 刊期: 2009年第17期

  • 麻醉深度监测的研究进展

    麻醉深度监测对提高麻醉质量,保障患者的围术期安全与康复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适当的麻醉深度是保证患者生命安全、创造良好手术条件的关键因素之一.目前定量化的检测方法 以其直观方便将成为新的趋势.本文对临床常用的麻醉深度监测技术及其临床应用情况进行综述.

    作者:周辉;黄宝生 刊期: 2009年第17期

  •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与异位妊娠的关系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是具有内皮细胞特异性的血管生长因子,由血管内皮细胞、滋养细胞和炎性巨噬细胞分泌.VEGF的表达受多种因素调控,正常情况下,成人与动物组织中的VEGF合成水平较低,但在胎儿及正在进行生理性血管生长的组织中VEGF水平较高,对妊娠及异位妊娠的过程有重要作用.本文主要就VEGF与异位妊娠的关系进行综述.

    作者:秦成路;张帝开 刊期: 2009年第17期

  • 溃疡性结肠炎的药物治疗进展

    溃疡性结肠炎(UC)是一种病因病机尚不十分清楚的慢性非特异性肠道炎症性疾病.目前治疗UC的药物仍以氨基水杨酸类、皮质类固醇类为首选.免疫抑制剂如硫唑嘌呤、甲氨蝶呤、环孢素等多用于重症难治性UC,治疗上取得了较大的成效,但不良反应明显.运用各种生物制剂,如肿瘤坏死因子抗体、黏附分子抑制剂、细胞因子拮抗剂等对发病机制的主要环节予以阻断,是较为理想的方法 .本文对UC的药物治疗现状进行综述.

    作者:田士军 刊期: 2009年第17期

  • 异硫氰酸苄酯的防癌抗癌作用与生物合成研究进展

    异硫氰酸酯类(ITCs)是十字花科植物重要的次生代谢产物,具有防癌抗癌作用.极具营养价值的热带水果番木瓜中也含有此类成分--异硫氰酸苄酯(BITC),且含量较高.本文对BITC在防癌抗癌方面的活性及其作用机制、植物体内的生物合成途径及植物分布方面的国内外研究进展予以综述,为进一步研究开发BITC提供理论依据.

    作者:李泽友;沈文涛;周鹏 刊期: 2009年第17期

  • 重型肝炎患者的合理营养治疗

    到目前为止,仍未找到治疗重型肝炎的特效药物和治疗方案.在综合治疗过程,营养治疗是非常重要的环节.重型肝炎患者存在普遍的营养不良及营养供给不足的现象,向患者提供合理的饮食和营养,对促进肝细胞的修复、改善肝功能、缓解临床症状、提高药物疗效和缩短病程均具有积极意义.本文从重型肝炎患者能量、蛋白质、糖类、脂肪等各种营养物质的合理供给量方面对重型肝炎的营养支持治疗进行综述.

    作者:熊墨龙 刊期: 2009年第17期

  • 腹部大手术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腹部大手术后易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DVT)形成,有引起致命性肺栓塞风险.血液高凝状态、静脉血流缓慢和血管壁损伤状态是DVT的主要原因,而外科手术是DVT的常见诱因.目前诊断DVT主要依靠超声显像及静脉造影技术,而D-二聚体、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在诊断血栓方面有重要参考价值.预防性物理疗法和药物抗凝治疗能显著降低DVT的发生率.

    作者:曾仲衍;陈幸生 刊期: 2009年第17期

  • 心力衰竭患者血脑钠素与心功能相关研究

    心力衰竭患者血BNP水平随着心力衰竭严重程度的增加而升高,并能较好地反映左室功能状态.

    作者:吴振西;尹欣;王联发;陈训 刊期: 2009年第17期

  • 炎性肠病的危险因素

    炎性肠病是一种慢性非特异性肠道炎性疾病,包括溃疡性结肠炎和克罗恩病,在世界各国普遍流行,近年来其发病率有逐渐升高的趋势.炎性肠病病因尚不十分清楚,目前所广泛接受的危险因素包括遗传、牛奶及油炸饮食、吸烟、饮酒、精神紧张、麻疹疫苗接种、阑尾切除术等,本文综述了这些因素在炎性肠病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

    作者:陈明;王承党 刊期: 2009年第17期

  • 他汀类药物对血小板功能的影响

    血小板在生理性止血和病理性血栓形成中发挥重要作用,现代科学研究发现,血小板活化参与多种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发展.他汀类药物为内源性胆固醇合成的限速酶羟甲基戊二酰辅酶A还原酶抑制剂,随着他汀类药物的广泛应用,其效应已不局限于调脂作用.近年一系列临床及实验研究证实,他汀类药物在有效调节脂代谢的同时,还可通过抑制血小板黏附、聚集、释放等途径降低高脂血症患者的血小板活性.后者可能与他汀类药物对心脑血管疾病的保护作用有一定关系.

    作者:贾圣英;黄全跃 刊期: 2009年第17期

  • 胆囊胆固醇结石的成因研究进展

    近几十年来胆囊结石的发病率呈逐渐上升的趋势.胆石成因尚未完全阐明.近年来,对胆汁成分的改变、细菌感染、致石基因、促成核因子和抗成核因子的失衡病理因素作了较多研究.从全世界范围来看,胆囊结石主要为胆固醇结石.该综述将从以上方面对胆固醇结石的发生机制进行阐述.

    作者:倪健彬;徐松波;李波 刊期: 2009年第17期

  • 基层医院根管治疗失败的临床分析

    感染.认真仔细地操作,有助于避免根管治疗失败.

    作者:张武;张莉;郭王敏 刊期: 2009年第17期

  • 我国院内获得性肺炎诊治现状

    院内获得性肺炎是常见的院内获得性感染,在我国医院感染类型中居首位,其发病率和病死率均高,住院时间长,增加医疗费用,而细菌耐药性的不断增加使治疗困难.因此在临床上有必要尽快明确诊断,根据院内获得性肺炎病原谱的流行病学和临床资料估计可能的病原菌,制订经验性的初始抗菌治疗方案,以提高治疗成功率,降低病死率;同时加强预防HAP发生的措施以降低其发病率.

    作者:金咏絮;林其昌;黄志华;陈公平;林晓 刊期: 2009年第17期

  • 喉罩在小儿麻醉复苏中的应用进展

    喉罩在临床麻醉呼吸管理中随着工艺的不断改进和使用经验的不断积累,使其在临床应用日益广泛.尽管从用量上看,用于小儿的喉罩仅为成人型喉罩的1/5,但其在小儿呼吸管理中的作用和地位是很关键的,不容忽视.本文就喉罩在小儿麻醉复苏中的应用现状、喉罩的置入及应用中应注意的相关问题予以综述.

    作者:王勇;马武华 刊期: 2009年第17期

  • 卡维地洛治疗高血压性心脏病心力衰竭的临床观察

    目的 评价卡维地洛治疗高血压性心脏病心力衰竭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 72例高血压性心脏病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卡维地洛治疗组和基础治疗对照组,比较治疗前后心率、血压、左心室功能和病情变化.结果 在试验结束后,两组的射血分数均增高,左室舒张末期容积及左室收缩末期容积均减少;但左室射血分数,左室舒张末期容积,左室收缩末期容积在卡维地洛组的改变更明显.结论 在积极控制血压及纠正心力衰竭的基础上加用卡维地洛治疗高血压性心脏病心力衰竭是安全和有效的.

    作者:李青;陈丽英;郑强荪 刊期: 2009年第17期

  • 骨质疏松症的影响因素及诊断治疗

    原发性骨质疏松症作为一种中老年多发病,始于青少年,发病于中老年,骨质疏松症引起的骨折是老年人致残的重要因素.人体骨密度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如遗传、种族、年龄、营养、激素水平、环境、运动以及生活方式等.雌激素水平是影响女性骨密度的重要因素,随着女性一生中激素水平的变化骨密度发生明显改变.体质量尤其是人体瘦体质量成分与骨密度呈正相关.环境因素对骨密度的影响研究日益引起重视,如铅、镉、铝、钙等对骨密度的影响通过单一或协同作用发挥影响.

    作者:董瑞;崔宇洁;左海燕 刊期: 2009年第17期

  • 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治疗重症高血压脑出血102例临床分析

    目的 观察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治疗重症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YL-1型一次性颅内血肿穿刺针进行穿刺引流清除血肿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102例与内科保守治疗84例作对照.结果 微创治疗组患者存活率与内科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4周后生存者GCS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微创治疗颅内血肿是一种抢救重症高血压脑出血的有效治疗方法 .

    作者:李利中;赵施竹 刊期: 2009年第17期

医学综述杂志

医学综述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