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武;张莉;郭王敏
感染.认真仔细地操作,有助于避免根管治疗失败.
作者:张武;张莉;郭王敏 刊期: 2009年第17期
麻醉深度监测对提高麻醉质量,保障患者的围术期安全与康复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适当的麻醉深度是保证患者生命安全、创造良好手术条件的关键因素之一.目前定量化的检测方法 以其直观方便将成为新的趋势.本文对临床常用的麻醉深度监测技术及其临床应用情况进行综述.
作者:周辉;黄宝生 刊期: 2009年第17期
肝纤维化是肝硬化的早期阶段,是慢性肝病向肝硬化发展的必经途径,也是各种慢性肝病的共同病理过程,因此阻断肝纤维化的发生和发展对于慢性肝病的治疗和预后十分重要.所以人们对抗肝纤维化药物的研究十分重视,本文对近年来抗肝纤维化药物的研究予以综述.
作者:董向前;段丽平;马岚青;梁兵;缪应雷 刊期: 2009年第17期
目的 评价卡维地洛治疗高血压性心脏病心力衰竭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 72例高血压性心脏病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卡维地洛治疗组和基础治疗对照组,比较治疗前后心率、血压、左心室功能和病情变化.结果 在试验结束后,两组的射血分数均增高,左室舒张末期容积及左室收缩末期容积均减少;但左室射血分数,左室舒张末期容积,左室收缩末期容积在卡维地洛组的改变更明显.结论 在积极控制血压及纠正心力衰竭的基础上加用卡维地洛治疗高血压性心脏病心力衰竭是安全和有效的.
作者:李青;陈丽英;郑强荪 刊期: 2009年第17期
肝纤维化是各种病因引起的慢性肝病的共同转归.慢性肝病的处理与预后取决于肝纤维化的程度.虽然肝活检是评估肝纤维化的金标准,但仍有其一定的技术局限性与风险,由此导致了无创评估肝纤维化技术的发展.本文就这些无创检测和预测模型的准确性及应用与局限予以综述.
作者:陈靖;江家骥 刊期: 2009年第17期
院内获得性肺炎是常见的院内获得性感染,在我国医院感染类型中居首位,其发病率和病死率均高,住院时间长,增加医疗费用,而细菌耐药性的不断增加使治疗困难.因此在临床上有必要尽快明确诊断,根据院内获得性肺炎病原谱的流行病学和临床资料估计可能的病原菌,制订经验性的初始抗菌治疗方案,以提高治疗成功率,降低病死率;同时加强预防HAP发生的措施以降低其发病率.
作者:金咏絮;林其昌;黄志华;陈公平;林晓 刊期: 2009年第17期
探讨华法令在基层医院心内科的合理应用.结合华法令的药理作用及药效动力学,用药的适应证和禁忌证,抗凝用法,抗凝强度的监测,不良反应和并发症及其处理,影响抗凝作用的因素,长期口服华法令的手术问题处理,总结使用经验.华法令的合理应用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全面考虑华法令所能出现的问题是基层医院心内科合理应用的前提.
作者:李修壮;汤继亮 刊期: 2009年第17期
目的 探讨妊娠期肾病综合征的临床特点及妊娠期肾病综合征对胎儿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4年7月至2008年7月大理州人民医院收治的56例妊娠期肾病综合征的临床资料.结果 妊娠期肾病综合征发病孕周小,平均31.7周,早产45例,早产率91.8%(45/49);小于胎龄儿44例,占89.8%(44/49);新生儿窒息26例,窒息率为53.09%(26/49);呼吸窘迫综合征6例,新生儿死亡4例,病死率为8.16%(4/49).结论 妊娠期肾病综合征病情重,对围生儿危害极大,应重视对其早期防治.
作者:张碧藻;杨宗梅;段元元;茶一麟 刊期: 2009年第17期
到目前为止,仍未找到治疗重型肝炎的特效药物和治疗方案.在综合治疗过程,营养治疗是非常重要的环节.重型肝炎患者存在普遍的营养不良及营养供给不足的现象,向患者提供合理的饮食和营养,对促进肝细胞的修复、改善肝功能、缓解临床症状、提高药物疗效和缩短病程均具有积极意义.本文从重型肝炎患者能量、蛋白质、糖类、脂肪等各种营养物质的合理供给量方面对重型肝炎的营养支持治疗进行综述.
作者:熊墨龙 刊期: 2009年第17期
目的 观察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治疗重症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YL-1型一次性颅内血肿穿刺针进行穿刺引流清除血肿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102例与内科保守治疗84例作对照.结果 微创治疗组患者存活率与内科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4周后生存者GCS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微创治疗颅内血肿是一种抢救重症高血压脑出血的有效治疗方法 .
作者:李利中;赵施竹 刊期: 2009年第17期
目的 观察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治疗下呼吸道感染(LRI)的疗效及细菌对该药的耐药性.方法 LRI住院患者114例,应用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治疗,并进行药敏试验.结果 治疗有效率为91.2%,分离出33株致病菌,药物敏感率为75.7%,中度敏感率为15.2%,耐药率为9.1%.结论 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治疗LRI临床疗效好,细菌耐药低,是一种抗菌谱广、杀菌作用强的抗生素.
作者:杜运华;傅振英;吴迪 刊期: 2009年第17期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是具有内皮细胞特异性的血管生长因子,由血管内皮细胞、滋养细胞和炎性巨噬细胞分泌.VEGF的表达受多种因素调控,正常情况下,成人与动物组织中的VEGF合成水平较低,但在胎儿及正在进行生理性血管生长的组织中VEGF水平较高,对妊娠及异位妊娠的过程有重要作用.本文主要就VEGF与异位妊娠的关系进行综述.
作者:秦成路;张帝开 刊期: 2009年第17期
肿瘤标志物是癌细胞生长过程中产生的一种或几种正常情况下没有的或含量很低的特异性物质,或是宿主细胞因癌细胞入侵而过量产生的正常细胞组分.近年来,肿瘤标志物已广泛应用于临床.肿瘤标志物的联合检测,在肿瘤的诊断、预后及疗效判断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本文就常用肿瘤标志物、新的肿瘤标志物及其联合检测在肺癌中的应用予以综述.
作者:苗积国;李华兴;刘文叶;梁业民 刊期: 2009年第17期
异硫氰酸酯类(ITCs)是十字花科植物重要的次生代谢产物,具有防癌抗癌作用.极具营养价值的热带水果番木瓜中也含有此类成分--异硫氰酸苄酯(BITC),且含量较高.本文对BITC在防癌抗癌方面的活性及其作用机制、植物体内的生物合成途径及植物分布方面的国内外研究进展予以综述,为进一步研究开发BITC提供理论依据.
作者:李泽友;沈文涛;周鹏 刊期: 2009年第17期
心力衰竭患者血BNP水平随着心力衰竭严重程度的增加而升高,并能较好地反映左室功能状态.
作者:吴振西;尹欣;王联发;陈训 刊期: 2009年第17期
扼要阐述了可能引入临床麻醉中用来完善非心脏手术术前心血管风险评估的无创心血管事件独立预测指标,诸如心血管事件的传统危险因子包括血脂代谢异常、糖耐量受损及糖尿病、高脉压等,以及近年倍受关注的动脉弹性功能参数:脉搏波传导速度;压力反射波增强指数;大、小动脉弹性指数;踝臂指数和生化指标高敏C反应蛋白等.
作者:王鹤;马莉 刊期: 2009年第17期
血小板在生理性止血和病理性血栓形成中发挥重要作用,现代科学研究发现,血小板活化参与多种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发展.他汀类药物为内源性胆固醇合成的限速酶羟甲基戊二酰辅酶A还原酶抑制剂,随着他汀类药物的广泛应用,其效应已不局限于调脂作用.近年一系列临床及实验研究证实,他汀类药物在有效调节脂代谢的同时,还可通过抑制血小板黏附、聚集、释放等途径降低高脂血症患者的血小板活性.后者可能与他汀类药物对心脑血管疾病的保护作用有一定关系.
作者:贾圣英;黄全跃 刊期: 2009年第17期
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自身抗体(AT1-AA)通过类血管紧张素Ⅱ的激动效应,激活活性氧簇和炎性反应,使滋养细胞侵袭变浅,胎盘血流量减少和胎盘血管硬化.可溶性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1(sFlt-1)使机体处于抗血管发生状态,滋养细胞浅植入和不正常的子宫胎盘血管抵抗.AT1-AA可能促进sFlt-1的产生,共同参与子痫前期的发病.深入研究AT1-AA和sFlt-1的相关性,对了解子痫前期的发病机制及预测、预防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作者:邱中原;胡继芬 刊期: 2009年第17期
CystatinC和β2-微球蛋白以其特有的生物学特性现已用于临床的许多方面,尤其在肾脏病领域中的应用研究更为具体和深入,二者都可作为反映肾脏功能状态的理想指标,其优点是比传统标志物对评价肾功能早期损害更为敏感且方法 简便,血清浓度稳定,可根据病情或治疗监测需要及时进行检测.
作者:陈爱珍;孙秀丽 刊期: 2009年第17期
环氧化酶(COX)是一种花生四烯酸代谢限速酶,其中一种同工酶环氧化酶2(COX-2)通过多种途径参与食管癌的发生、发展,并和预后密切相关.微血管及微淋巴管的生成在食管癌的生成和发展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COX-2可能通过促进微血管及微淋巴管的生成参与了食管癌的发生与发展.本文就COX-2在食管癌中的表达及与食管癌组织中微血管及微淋巴管生成的关系予以综述.
作者:李震;杨伟 刊期: 2009年第1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