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修壮;汤继亮
环氧化酶(COX)是一种花生四烯酸代谢限速酶,其中一种同工酶环氧化酶2(COX-2)通过多种途径参与食管癌的发生、发展,并和预后密切相关.微血管及微淋巴管的生成在食管癌的生成和发展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COX-2可能通过促进微血管及微淋巴管的生成参与了食管癌的发生与发展.本文就COX-2在食管癌中的表达及与食管癌组织中微血管及微淋巴管生成的关系予以综述.
作者:李震;杨伟 刊期: 2009年第17期
扼要阐述了可能引入临床麻醉中用来完善非心脏手术术前心血管风险评估的无创心血管事件独立预测指标,诸如心血管事件的传统危险因子包括血脂代谢异常、糖耐量受损及糖尿病、高脉压等,以及近年倍受关注的动脉弹性功能参数:脉搏波传导速度;压力反射波增强指数;大、小动脉弹性指数;踝臂指数和生化指标高敏C反应蛋白等.
作者:王鹤;马莉 刊期: 2009年第17期
波形蛋白是一种重要的Ⅲ型中间丝蛋白,主要表达于胚胎组织和由间叶组织来源的成体细胞,研究表明波形蛋白在胚胎发育和细胞分化、细胞的黏附和移动、细胞凋亡、炎症和免疫反应中发挥重要的生物学功能.然而,到目前为止,波形蛋白的确切功能仍然存在争议,主要是因为波形蛋白基因剔除小鼠没有出现异常的生物学表型.癌细胞表达波形蛋白与其生长、侵袭和肿瘤发生密切相关,波形蛋白与恶性肿瘤相互关系的研究已成为肿瘤分子生物学和肿瘤演进的一个重要领域.
作者:李祖茂 刊期: 2009年第17期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是一种病因未明的典型自身免疫性疾病.该病传统疗法以糖皮质激素及细胞毒药物或免疫抑制剂为主,虽然能够延长存活期限,但是由于众所周知的严重不良反应,特别是感染,给治疗带来很多困难.因此,研究更多经济而有效的治疗方法 ,满足不同患者的需要,仍为当务之急.目前国内外已有用三氧化二砷(As2O3)对SLE动物模型治疗的研究,现将As2O3对SLE的研究进展予以综述.
作者:庞贵秀;郑文军 刊期: 2009年第17期
溃疡性结肠炎(UC)是一种病因病机尚不十分清楚的慢性非特异性肠道炎症性疾病.目前治疗UC的药物仍以氨基水杨酸类、皮质类固醇类为首选.免疫抑制剂如硫唑嘌呤、甲氨蝶呤、环孢素等多用于重症难治性UC,治疗上取得了较大的成效,但不良反应明显.运用各种生物制剂,如肿瘤坏死因子抗体、黏附分子抑制剂、细胞因子拮抗剂等对发病机制的主要环节予以阻断,是较为理想的方法 .本文对UC的药物治疗现状进行综述.
作者:田士军 刊期: 2009年第17期
CystatinC和β2-微球蛋白以其特有的生物学特性现已用于临床的许多方面,尤其在肾脏病领域中的应用研究更为具体和深入,二者都可作为反映肾脏功能状态的理想指标,其优点是比传统标志物对评价肾功能早期损害更为敏感且方法 简便,血清浓度稳定,可根据病情或治疗监测需要及时进行检测.
作者:陈爱珍;孙秀丽 刊期: 2009年第17期
腹部大手术后易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DVT)形成,有引起致命性肺栓塞风险.血液高凝状态、静脉血流缓慢和血管壁损伤状态是DVT的主要原因,而外科手术是DVT的常见诱因.目前诊断DVT主要依靠超声显像及静脉造影技术,而D-二聚体、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在诊断血栓方面有重要参考价值.预防性物理疗法和药物抗凝治疗能显著降低DVT的发生率.
作者:曾仲衍;陈幸生 刊期: 2009年第17期
麻醉深度监测对提高麻醉质量,保障患者的围术期安全与康复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适当的麻醉深度是保证患者生命安全、创造良好手术条件的关键因素之一.目前定量化的检测方法 以其直观方便将成为新的趋势.本文对临床常用的麻醉深度监测技术及其临床应用情况进行综述.
作者:周辉;黄宝生 刊期: 2009年第17期
股骨头坏死是骨伤科的一种多发病、难治病,其病程长,致残率极高.而非创伤性股骨头坏死更是病因复杂,起病隐匿,常不能进行及时的诊断和治疗,随着病情加重,终导致髋关节功能障碍,严重影响生活质量.本文对非创伤性股骨头坏死的流行病学研究进展进行综述,进一步了解非创伤性股骨头坏死的一般发病情况,明确主要致病因素的发病趋势,为其诊断提供更为全面的信息.
作者:刘铁钢;陈卫衡 刊期: 2009年第17期
目的 评价卡维地洛治疗高血压性心脏病心力衰竭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 72例高血压性心脏病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卡维地洛治疗组和基础治疗对照组,比较治疗前后心率、血压、左心室功能和病情变化.结果 在试验结束后,两组的射血分数均增高,左室舒张末期容积及左室收缩末期容积均减少;但左室射血分数,左室舒张末期容积,左室收缩末期容积在卡维地洛组的改变更明显.结论 在积极控制血压及纠正心力衰竭的基础上加用卡维地洛治疗高血压性心脏病心力衰竭是安全和有效的.
作者:李青;陈丽英;郑强荪 刊期: 2009年第17期
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自身抗体(AT1-AA)通过类血管紧张素Ⅱ的激动效应,激活活性氧簇和炎性反应,使滋养细胞侵袭变浅,胎盘血流量减少和胎盘血管硬化.可溶性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1(sFlt-1)使机体处于抗血管发生状态,滋养细胞浅植入和不正常的子宫胎盘血管抵抗.AT1-AA可能促进sFlt-1的产生,共同参与子痫前期的发病.深入研究AT1-AA和sFlt-1的相关性,对了解子痫前期的发病机制及预测、预防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作者:邱中原;胡继芬 刊期: 2009年第17期
围术期的脑电监测与多种麻醉药之间相关,因手术刺激而变化,能反映患者围术期的意识状态、镇静程度、应激反应水平等变化,有助于指导围术期麻醉用药,脑电监测在研究患者围术期功能状态变化上有重要作用,但目前常用的脑电监测有一定局限性.本文旨在对脑电图监护与麻醉的相互关系以及围术期应用予以综述.
作者:张彦;梁禹 刊期: 2009年第17期
通过对近年来国内外相关文献的检索和归纳,回顾并总结了缺血性脑损伤时脑脊液中各种离子的变化情况.发现脑脊液中各种离子的变化与缺血性脑损伤病理过程有重要的相关性,因此有进一步研究的必要性和重要意义,将为进一步开展动物实验和人体实验提供借鉴.
作者:齐悦如;潘彦舒 刊期: 2009年第17期
探讨华法令在基层医院心内科的合理应用.结合华法令的药理作用及药效动力学,用药的适应证和禁忌证,抗凝用法,抗凝强度的监测,不良反应和并发症及其处理,影响抗凝作用的因素,长期口服华法令的手术问题处理,总结使用经验.华法令的合理应用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全面考虑华法令所能出现的问题是基层医院心内科合理应用的前提.
作者:李修壮;汤继亮 刊期: 2009年第17期
心力衰竭患者血BNP水平随着心力衰竭严重程度的增加而升高,并能较好地反映左室功能状态.
作者:吴振西;尹欣;王联发;陈训 刊期: 2009年第17期
肿瘤标志物是癌细胞生长过程中产生的一种或几种正常情况下没有的或含量很低的特异性物质,或是宿主细胞因癌细胞入侵而过量产生的正常细胞组分.近年来,肿瘤标志物已广泛应用于临床.肿瘤标志物的联合检测,在肿瘤的诊断、预后及疗效判断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本文就常用肿瘤标志物、新的肿瘤标志物及其联合检测在肺癌中的应用予以综述.
作者:苗积国;李华兴;刘文叶;梁业民 刊期: 2009年第17期
目的 提高对真菌性鼻-鼻窦炎的诊治水平.方法 31例患者术前均行CT检查;全部病例均行手术治疗;对于非侵袭性真菌性鼻-鼻窦炎行鼻窦清理术;对于侵袭性真菌性鼻-鼻窦炎除手术治疗外,给予抗真菌治疗.结果 全部病例术后均经病理检查确诊,随访6个月至3年无复发.结论 本病需病检确诊;CT对并发骨质破坏者及鼻窦恶性肿瘤有诊断价值;上颌窦根治术是本病的主要治疗手段.
作者:张翔 刊期: 2009年第17期
骨质疏松症是一种全身性代谢性疾病,发病率正逐年上升,临床多使用药物治疗.二膦酸盐类药物作为骨质疏松治疗药物中研究全面、疗效确切的药物,临床上应用越来越广.本文对二膦酸盐类骨质疏松症治疗药物的研究情况作了概述,介绍了其化学结构及分类、作用机制、药代动力学、常用品种等情况.
作者:蒋秋瑾 刊期: 2009年第17期
到目前为止,仍未找到治疗重型肝炎的特效药物和治疗方案.在综合治疗过程,营养治疗是非常重要的环节.重型肝炎患者存在普遍的营养不良及营养供给不足的现象,向患者提供合理的饮食和营养,对促进肝细胞的修复、改善肝功能、缓解临床症状、提高药物疗效和缩短病程均具有积极意义.本文从重型肝炎患者能量、蛋白质、糖类、脂肪等各种营养物质的合理供给量方面对重型肝炎的营养支持治疗进行综述.
作者:熊墨龙 刊期: 2009年第17期
肝纤维化是肝硬化的早期阶段,是慢性肝病向肝硬化发展的必经途径,也是各种慢性肝病的共同病理过程,因此阻断肝纤维化的发生和发展对于慢性肝病的治疗和预后十分重要.所以人们对抗肝纤维化药物的研究十分重视,本文对近年来抗肝纤维化药物的研究予以综述.
作者:董向前;段丽平;马岚青;梁兵;缪应雷 刊期: 2009年第1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