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晓波;戴振国;刘波;刘佰弘
脑膜瘤是人类常见颅内肿瘤之一,严重威胁着人类健康,目前主要的治疗手段是手术切除,影像学资料是其术前评估的一种重要手段.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能直观地、清楚地、准确地显示肿瘤的大小、供血动脉、引流静脉及其与周围大血管的三维空间关系,同时能够评价静脉窦的通畅程度和颅骨的改变,并能模拟手术入路,增加手术安全性.因此,多层螺旋CT血管三维重建在脑膜瘤术前评估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作者:刘运超;詹书良 刊期: 2008年第19期
目的 探讨非乙醇性脂肪肝(NAFL)老年患者代谢综合征(MS)的发病情况.方法 选取≥60岁NAFL患者56例.测量其代谢指标,以57例无脂肪肝的同年龄段患者为对照组.结果 NAFL组体质量指数、腰围、臀围、三酰甘油、尿酸均高于对照组,NAFL组MS、高三酰甘油血症和超重、肥胖的发病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NAFL与MS有关(P<0.05).结论 老年人NAFL虽有其自身特点,但可能与MS有关.
作者:唐明明;蔡松;邬静娜 刊期: 2008年第19期
高血糖状态影响了急性心肌梗死的预后,急性心肌梗死常因应激状态以及胰岛素抵抗引起血糖升高,高血糖具有较高的炎性反应状态,加重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前后炎性反应,高血糖也影响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心肌再灌注.故应积极控制高血糖状态改善急性心肌梗死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预后.
作者:于宏颖;王柏颖;王满庆 刊期: 2008年第19期
心血管疾病严重危害人类健康.其病因复杂.遗传因素起很大作用.Nkx2.5是重要的转录因子,与心脏发育、功能维系密切相关;Nkx2.5的突变可以导致心肌肥厚、心律失常、先心病等疾病.本文就转录因子Nkx2.5与心血管疾病的新进展予以综述.
作者:李开如;丁建东 刊期: 2008年第19期
单纯疱疹病毒(HSV)可引起生殖系统感染,妊娠合并HSV感染可造成胎儿官内感染,死胎和流产率增加.本文综述了妊娠合并HSV感染的发病机制、病理、免疫应答、临床特征、诊断和治疗的研究进展.
作者:程平;熊正爱 刊期: 2008年第19期
钠-氢交换蛋白质是维持细胞内环境的主要细胞膜蛋白质之一,其主要功能是调节细胞内pH值,使之保持在生理范围之内.细胞内pH值的变化,直接或间接的影响细胞的生长、分裂、增殖、分化和死亡,以及细胞的移动和肿瘤细胞的转移.
作者:周慧芬;刁路明;赵红刚 刊期: 2008年第19期
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AS)是机体维持正常血压和渗透压的重要调节机制,它由一系列激素及相应的酶组成.近年来,对RAS系统的研究使该系统不断的被完善.包括新发现的血管紧张素转换酶2(ACE2)、血管紧张素1~7(Ang1~7)、血管紧张素受体2(A12),组织局部的RAS系统等等,同时在以RAS系统为靶点的研究上也取得了很多的进展,如醛固酮抑制剂、醛固酮合酶抑制剂,肾素抑制剂等.本文就RAS系统的研究进展及应用前景展开综述.
作者:陈杰;马向华 刊期: 2008年第19期
单纯疱疹病毒(HSV)感染是人类高发的感染性疾病之一,严重危害人类健康.西医主要以化学合成的核苷类抗病毒药物进行局部或全身治疗,但此类药物易产生耐药性,临床应用效果欠佳.本文从中药抗HSV的作用靶点,单味中药、中药复方及有效成分抗HSV实验和临床研究等几个方面.综述目前国内外中草药的研究现状,探讨中药研究的思路.
作者:朱燕;程东庆 刊期: 2008年第19期
在黄斑裂孔、视网膜前膜手术中应用吲哚青绿对内界膜进行染色,较大程度地解决了内界膜和视网膜前膜剥离技术上的困难.但目前对于吲哚青绿染色后对视网膜造成的毒性损害正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作者将近年来吲哚青绿毒性作用的相关报道进行简要综述.
作者:李娟娟;黎铧;吴敏 刊期: 2008年第19期
甲状腺相关眼病为常见眼眶病,其患病率在成人眼眶病中居首位.研究表明.甲状腺相关眼病是一种与Graves病相关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其具体发病机制不清.目前,甲状腺相关眼病的治疗包括口服激素及免疫抑制剂、眶周放射、手术等多种治疗方法,但治疗效果欠佳.通过复习相关文献,本文对甲状腺相关眼病发病机制及相关治疗进展进行了综述.
作者:高军 刊期: 2008年第19期
多发性硬化症是一种由自身反应性免疫细胞攻击中枢神经系统引起的多灶性脱髓鞘和轴突损伤的疾病.神经干细胞移植是一种被日渐关注的新型治疗手段,其优势在于它不仅可以发挥免疫抑制功能,而且可以促进受损神经细胞的修复和再生.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作为一种实验动物模型被广泛用于研究多发性硬化症.本文针对近几年国际上对神经干细胞在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模型中的研究加以总结.期望会对多发性硬化症的治疗提供新的研究思路.
作者:吴凤岚;王正毅;刘爱莲 刊期: 2008年第19期
血脑屏障是阻碍药物进入大脑的主要因素,血脑屏障上皮细胞闻的紧密连接使药物很难渗透入脑.从而显著增加了临床药物治疗颅内疾病的难度.连接抗体的脂质体或免疫脂质体可作为特定的药物载体将药物分子包裹并靶向运输到相应组织或器官内.本文将总结如何应用这种技术将药物转运通过血脑屏障,及其临床应用前景.
作者:许蓓;肖农 刊期: 2008年第19期
肠神经胶质细胞除了对神经支持功能外,可能还具有许多复杂的内平衡调控功能.例如对肠屏障功能和内稳态的调节,神经周边内环境和肠动力内平衡的调节,钙平衡及离子平衡的调节,神经介质功能和免疫功能的调节.维持了肠神经系统的完整性.近发现,肠神经胶质细胞在消化道疾病的发生、发展中有重要作用.这一领域的研究将为大家提供重新认识这些疾病的窗口,有助于相关消化道疾病的预防和治疗.
作者:吕健 刊期: 2008年第19期
确定致痫灶的位置与范围是癫痫外科术前评估的目的.虽然目前尚无任何一种方法可以实现术前致痫灶的准确定位,但痫性放电是癫痫发作的病理基础,脑电图是目前探明痈性放电的临床常用检查方法.其在癫痫的诊断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对于癫痫的诊断、癫痫发作的分类、明确癫痫综合征尤其是致痫灶的精确定位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仅就脑电图在癫痫外科定位中的应用进行综述.
作者:宋浩青;刘伟 刊期: 2008年第19期
肾交感神经比其他任何神经都具有更高的紧张性活动.因此肾交感神经能较好地反映心血管的交感神经活动水平及中枢交感神经的活动水平.研究证明.在中枢神经系统中,下丘脑室旁核是肾交感神经的中枢核团,也是神经内分泌和自主神经系统的重要整合部位.它在心血管活动的中枢调节、促肾上腺皮质激素的释放、应激及肾交感神经活动等方面有重要的作用,尤其对急性肾损伤和慢性肾衰竭患者的肾交感神经兴奋性增强中有着直接的关系.
作者:刘希秀;冉兵 刊期: 2008年第19期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是具有促进细胞增殖、分化等多种生物活性的生长因子.研究表明,其可促进肿瘤细胞的增殖、抑制肿瘤细胞的凋亡,在肿瘤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文章就其在直肠癌中的作用机制和研究现状作了阐述,说明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与结直肠肿瘤的关系具有广阔的研究空间.
作者:雷娜;黄桂林 刊期: 2008年第19期
急性肾衰竭是急症患者中常见疾病.病死率高,缺乏有效预防措施.凋亡与急性肾损伤有关,但其调节机制不明.信号转导、生长因子、p53等途径可能参与肾脏炎症和凋亡过程.现综述凋亡与急性肾衰竭的关系.通过改变凋亡相关基因的表达,可望为临床ARF治疗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作者:葛成国;靳风烁 刊期: 2008年第19期
我国各高等医学院校中的医学英语教学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不合时宜的医学英语教学模式亟待改变.本文针对高等医学院校存在的医学英语教学工作未得到重视,从教材、师资、教学内容到教学方法存在的诸多问题,分析探讨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
作者:刘莉 刊期: 2008年第19期
近年来鼓室用药治疗内耳疾病技术得到了飞速发展,该方法保留了完整的内耳结构、安全性较高,是目前针对内耳局部的主要给药方式.鼓室用药优于胃肠或静脉给药,可避开血-迷路屏障直接进入内耳使得内、外淋巴液中的药物浓度较高;同时避免了全身用药的不良反应.在临床实践中,经鼓室应用类固醇激素治疗内耳疾病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文章阐述了近年来类固醇激素鼓室内给药治疗内耳疾病的基础与临床方面的进展.
作者:王亚林;汪银凤 刊期: 2008年第19期
5-氟尿嘧啶(5-FU)是进展期胃癌化疗的基本药物之一,基于5-FU为主的化疗方案广泛应用于胃癌.然面,5-FU代谢相关酶活性的个体差异影响着5-FU在体内的代谢和其治疗效果.本文就5-FU代谢相关酶:乳清酸磷酸核糖转移酶、二氢嘧啶脱氢酶在胃癌中的表达特点以及对基于5-FU为主的化疗方案效果的影响作一综述.
作者:张东明;董培德;王华 刊期: 2008年第1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