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雷
目的 建立保济口服液中有效成分含量的测定方法.方法 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保济口服液中柚皮苷的含量进行测定,乙腈-水(20∶ 80)为流动相;色谱柱为ZORBAX SB-C18(250 mm×4.6 mm × 5 μm),体积流量为1.0 mL/min,检测波长为283 nm,采用外标法.结果 柚皮苷在16.26~195.12 μg范围里呈较好的线性关系;柚皮苷的回收率为99.01%.结论 高效液相色谱法操作简单,结果可靠,重复性好,可用于测定保济口服液中柚皮苷的含量.
作者:宋丽莉;黄惠莲;夏步云 刊期: 2008年第21期
脑血管痉挛是蛛网膜下腔出血后常见的并发症,其所致迟发性缺血性神经功能损害是患者致残和死亡的主要原因.虽经多年研究,但其发病机制至今尚未完全阐明.一氧化氮、内皮素1、血红蛋白氧化产物及炎性反应均被认为参与致病过程.针对这些发病机制的治疗措施目前仍处于研究阶段,其在脑血管痉挛的防治中将发挥重要作用.
作者:范议方;韩如泉 刊期: 2008年第21期
大肠癌是一种患病率和发病率都很高的恶性肿瘤.是我国常见的消化道肿瘤之一,且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其发病日趋增加.然而大肠癌早期常无症状,一旦确诊多属中晚期.因此,如何早期检测和处理大肠癌已成为医学界有待解决的重要的问题之一,大便潜血、血清中标志物或钡灌肠等难以检出早期病变,甚至结肠镜亦不能解决早期诊断的难题.对大肠癌进行筛查可早期诊断,降低发病率和病死率.本文就大肠癌的早期筛查技术予以综述.
作者:刘国伟;孔祥毓 刊期: 2008年第21期
CT血管造影已经成为诊断血管疾病的重要方法之一,在临床上主要用于诊治脑血管疾病(特别是脑动脉瘤)、冠状动脉疾病、外周血管疾病等.在肿瘤的诊断和术前评估方面有初步应用.随着CT设备和技术的进步和发展,以及对CT血管造影技术认识的提高,其临床应用的范围正逐步扩大.本文就CT血管造影技术的临床应用现状和进展予以综述.
作者:尹东;李宏宇 刊期: 2008年第21期
目的 观察左氧氟沙星序贯疗法对耐多药肺结核(MDR-TB) 的疗效.方法 对89例经Bactec2460法和改良罗氏法痰培养证实的MDR-TB患者采用强化期第1个月异烟肼(H)、利福喷丁(L)、吡嗪酰胺(Z)、乙胺丁醇(E)口服,对氨基水杨酸钠 (P)、左氧氟沙星(V)静脉滴注,第2、3个月异烟肼(H)、利福喷丁(L)、吡嗪酰胺(Z)、乙胺丁醇(E)、左氧氟沙星(V)口服,P静脉滴注的冲击疗法,巩固期利福喷丁(L)、吡嗪酰胺(Z)、左氧氟沙星(V)、力克肺疾(D)口服的序贯疗法,对照组采用强化期3个月异烟肼(H)、利福喷丁(L)、吡嗪酰胺(Z)、乙胺丁醇(E)口服,对氨基水杨酸钠 (P)静脉滴注,巩固期利福喷丁(L)、吡嗪酰胺(Z)、力克肺疾(D)口服化疗方案,观察其临床疗效.结果 9个月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73.33%,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恶化率分别为4.44%和20.45%;治疗组X线胸片吸收率62.2%,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 左氧氟沙星序贯疗法治疗MDR-TB具有良好的疗效.
作者:张炜平;许龙;许君胜 刊期: 2008年第21期
目的 比较颞浅动脉旁皮下注射和球后注射复方樟柳碱治疗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AION)的疗效.方法 应用复方樟柳碱对56例AION患者进行治疗,分别采用颞浅动脉旁皮下注射和球后注射的给药方法.观察用药前后视力、视野及眼底血管的变化,对两组的病例作疗效对比及不良反应的观察.结果 治疗后皮下注射组患者视力提高、视野扩大、眼底改善的显效率分别为56.7%、 66.7%、70%;球后注射组患者视力提高、视野扩大、眼底改善的显效率分别为57.7%、76.9%、 76.9%.两组视力、视野、眼底变化的显效率、有效率、无效率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球后注射组的部分患者治疗后出现暂时性瞳孔散大、眼球运动受限及上睑下垂等改变,皮下注射组未出现不良反应.结论 颞浅动脉皮下注射复方樟柳碱治疗AION,与球后注射给药有相当的疗效,且不良反应较少.
作者:郑帆 刊期: 2008年第21期
磁共振波谱技术是一种无创性检测组织器官能量代谢、生化改变的分析技术,是活体神经化学物质代谢信息定量分析的方法,能在细胞代谢水平反映脑外伤后代谢的异常变化.脑弥漫性轴索损伤是颅脑损伤中重要的脑损伤类型,MRS可以检测出患者脑代谢物如N-乙酰天冬氨酸、胆碱、肌酸、谷氨酸等的变化,伤后几天至几周测定的代谢物水平与患者病情、预后密切相关.
作者:张海都;郑文斌 刊期: 2008年第21期
后发性白内障是白内障囊外摘出术后或晶状体外伤后,残留的皮质或晶状体上皮细胞增生形成混浊,又称后囊膜混浊,它是白内障囊外摘出术后常见的并发症,亦是白内障患者术后视力下降的主要原因.本文对晶状体后囊膜混浊的发生机制及人工晶状体的材料和设计、白内障手术的方式、各种药物和生物制剂对晶状体后囊膜混浊的影响进行综述.
作者:柳玉霞;李瑞庄 刊期: 2008年第21期
目的 探讨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方法.方法 对近6年来齐河县人民医院应用自体骨髓加异体骨打压植骨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40例患者进行分析.结果 35例疼痛消失,4例疼痛缓解,1例疼痛缓解不明显.经1年以上随访,Ⅱ期优良率100%,Ⅲ期早期优良率为65%.结论 用自体骨髓加异体骨打压植骨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具有创伤小、预防塌陷、降低病残率、延长自体关节使用寿命等优点.
作者:李雷 刊期: 2008年第21期
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是糖酵解途径中的关键酶,特异地存在于神经细胞和神经内分泌细胞,当缺血、缺氧、中毒或损伤时,细胞膜的完整性受到破坏,NSE便从细胞内释放出来.在神经元损害的标志酶中,NSE与醛缩酶、乳酸脱氢酶、肌酸激酶不同,它不与血或坏死的细胞中易释放,首先进入脑脊液中,由于血脑脊液屏障的破坏,因而进入血液循环,这为脑组织损伤后检测血清中NSE的变细胞内的肌动蛋白结合,因而从缺化提供了依据.所以目前,NSE不仅作为肿瘤标志物广泛用于临床肿瘤患者病情的监测,而且它在急性脑损伤患者的病情监测中的作用倍受人们重视.
作者:邹民 刊期: 2008年第21期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的结构功能与胰岛素类似,具有调节细胞生长和分化的作用,除对糖尿病胰岛素抵抗有改善作用外,在心血管疾病中的作用更是日益受到关注,尤其在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方面,IGF-1对其有保护作用.现就其二者的相关研究进展予以综述.
作者:吴汉生;梁贵友 刊期: 2008年第21期
淋巴结显像技术是肿瘤学和外科学研究的新热点.目前,该技术已成功用于黑色素瘤、乳腺癌等手术.由于胃淋巴引流复杂、存在跳跃转移以及假阴性率较高,该技术尚未应用于胃癌临床实践,其可行性和适用性尚无定论.因此,淋巴结显像技术应用于胃癌,还有许多问题需要回答.
作者:童朝刚;陈晓鹏 刊期: 2008年第21期
随着宫颈癌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工作的广泛开展,宫颈癌前病变和早期宫颈癌发病比例增加.作为保留生育能力的一种宫颈锥切术,子宫颈环形电极切除术(LEEP)因简单、方便、出血少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的治疗.现对LEEP刀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的基本原理、临床效果、病理诊断及对生育功能影响等方面进行综述.
作者:隋霜;玛依努尔·尼亚孜 刊期: 2008年第21期
卒中后记忆障碍时程呈非线性化,远期发展不良.有或无卒中或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卒中症状与认知功能损害相关联,且认知损害随着其他心血管危险因素的出现而加重.无痴呆、轻度认知障碍的个体,既往卒中史可能使痴呆的风险增高.本文对血管性认知功能损害研究进展予以综述.
作者:王元伟;陈孝东;王光胜 刊期: 2008年第21期
胎儿外科技术已成功应用于一些胎儿致命性疾病的治疗,而应用该技术治疗非致命性的先天畸形如唇腭裂,目前尚处于研究阶段.在其临床应用之前,还存在着对唇腭裂的准确快速产前诊断、手术安全性的提高、基础理论的支持、手术人员的培训以及相关设备的完善等需要克服的困难.本文将围绕上述问题对唇腭裂胎儿外科治疗的新研究进展进行论述.
作者:江乐文;唐世杰 刊期: 2008年第21期
目的 观察电针对老年患者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后胃肠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 将62例静吸复合全麻下LC后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电针针刺足三里、三阴交;对照组:常规治疗.观察2组患者排气时间.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平均开始排气时间为(15±8) h,对照组(32±18) h,两组平均排气时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t=4.21,P<0.01).结论 针刺法能加快老年LC患者的胃肠功能恢复.
作者:杨焕杰;刘家放 刊期: 2008年第21期
肿瘤的分化、侵袭和转移等一系列病理过程受多种基因的调控,它们在肿瘤细胞浸润和转移机制中或被激活,或被抑制,相互协同或拮抗,终影响肿瘤细胞的生物学特性.nm23基因抑制肿瘤转移,而CD44v、S100A4基因和TIAM1基因促进肿瘤的扩散.
作者:王晓红 刊期: 2008年第21期
微量白蛋白尿是糖尿病、心血管病和进行性肾损害重要的危险因素.微量白蛋白尿是白蛋白在肾小球滤过屏障中通过增加所致,这不仅仅是肾小球的压力或滤过率的改变,而主要是肾小球超微结构发生改变所致.糖尿病患者体内内皮多糖蛋白复合物的丢失可能与此有关,另外活性氧簇、炎性细胞因子和生长因子也是其关键作用物.
作者:郭庆畬 刊期: 2008年第21期
颈部淋巴结是人体重要的免疫器官,因其分布广泛位置表浅临床较常见.目前多种影像学检查均对其诊断有相当作用,但超声作为一种无创性检查应用更加普及.随着超声医学的发展特别是高频探头的应用,使颈部肿大淋巴结的诊断更准确.它不仅能发现有无肿块、肿块位置、大小,而且能根据肿块分布、形态、内部结构、血流形状、多普勒频谱特征等声像图特征进行综合分析.对肿大淋巴结性质如炎症、结核、恶性淋巴瘤、转移瘤进行对比诊断.尤其对良恶性鉴别诊断在一定程度上临床价值较大.总之,超声检查为疾病的早期发现、诊断提供有力依据,对临床诊断治疗起巨大作用.
作者:郭成艳 刊期: 2008年第21期
门静脉高压症(PHT)是威胁我国人民健康和生命的常见病之一,以其并发症上消化道出血的预防和处理为重要,在个体化处理时,影像学评估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各种评估技术和方法具有各自的评估内容以及优势和不足,其中磁共振血管成像(MRA)具优势.目前,PHT的影像学评估仍然有许多问题尚未解决,有必要加强MRA对PHT的研究.
作者:范立新;刘建滨 刊期: 2008年第2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