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桂茹
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是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之一,常常会导致不可逆的终末期肾衰竭.终末期肾衰竭的一个重要致病因素是肾间质纤维化,因而极早地延缓甚至逆转肾间质纤维化对防治DN进展有重要意义.肝细胞生长因子(hepatocyte growthfacor,HGF)是一种有效的抗纤维化生长因子,而且HGF能刺激肾细胞增殖、运动和形态形成,并对肾细胞具有抗凋亡作用,是保护肾脏和促进受损肾脏修复的一种潜在的营养因子,有望成为DN临床治疗的新手段之一.
作者:田利华;李兴 刊期: 2005年第06期
内皮素转换酶(endothelin converting enzyme,ECE)是膜结合Ⅱ型金属蛋白酶,存在于各种细胞和组织中,是内皮素(endo-thelin,ET)生物合成的关键酶,对体内ET生物活性的调控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ET是长效缩血管活性多肽,主要由血管内皮细胞合成,通过自分泌、旁分泌等方式在正常生理活动及某些疾病,尤其是与血管病变有关的疾病的发生、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
作者:桂新春;颜冰楠;刘宗汉 刊期: 2005年第06期
细菌性阴道病(bacterial vaginosis,BV),以前由于认识有限亦被称作非特异性阴道炎(non specific vaginitis)或加德纳细菌性阴道炎(Gardnerella vaginalis vaginitis).直到1984年由Stock-holm在国际会议上推荐命名为细菌性阴道病,理由是病原菌不仅是加德纳菌,还有其他厌氧菌,尤其是阴道的炎症不明显,具有代表炎症反应的白细胞不多,因此称之为细菌性阴道病--一类在细菌学上表现为生殖道正常菌群数量减少,代之以一组厌氧菌数量增加的临床综合征.
作者:马蔡昀;童明庆 刊期: 2005年第06期
肺动脉压力、肺小动脉楔压、肺血管阻力等是肺循环血流动力学的重要参数,对心血管疾病的诊断、治疗及预后判断具有重要意义.以往获得这些参数需采用右心导管术,因其有创伤性、不能用于危重患者等缺点,临床应用受到限制.超声心动图技术具有无创伤、易重复、花费少等优点,可用来无创估测肺循环血流动力学参数.现仅就超声心动图估测肺循环血流动力学参数的新进展综述如下.
作者:叶宝英;张玉奇 刊期: 2005年第06期
过去认为,冠状动脉狭窄或阻塞将引起心肌细胞不同程度的损伤、坏死,坏死心肌不可恢复.然而随着血运重建术的日益完善,清楚地认识到仅心肌功能异常而心肌细胞结构尚未破坏时,冠状动脉血流恢复后,心肌细胞功能可恢复正常,这种状态被称为可逆性心肌损伤,见于冬眠心肌和顿抑心肌.这种存活心肌的概念早于1980年报道[1,2].
作者:端木伟文;卢绍禹 刊期: 2005年第06期
危重症患者消化道并发症除了与基础病变有关,还与机械通气有关.三者之间的相互作用是非常复杂的,可以呈现多种多样的形式.危重病与机械通气共存使人们无法判断机械通气是消化道并发症的直接原因.在许多病例中,机械通气加重基础病变和消化道的病理生理改变.
作者:耿桂启;张励才 刊期: 2005年第06期
病毒性肝炎是世界性常见病、多发病,我国是乙型肝炎(乙肝)的高流行区,全世界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我国占50%以上.目前认为乙型肝炎的发病机制复杂,治疗仍是当今世界的一个难题,尽管治疗乙肝药品种类甚多,但疗效满意的药物却不多.如何为病毒学指标阳性同时伴有肝功能异常患者提供有效抗病毒的药物,这是当前肝炎治疗中棘手的难题.在这篇文章中现仅就若干抗病毒的治疗方法简述如下.
作者:王世强;谷斌;黄珍平 刊期: 2005年第06期
2型糖尿病一种慢性低水平的炎症状态,C-C亚族趋化因子参与了白细胞的分化、迁移和激活,对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发生和发展起着重要作用.近,对趋化因子正常T细胞表达和分泌的活性调节蛋白(regulate upon activation normal T cellexpressed and secreted,RANTES)在糖尿病肾病及大血管炎性损伤中的作用受到重视,现就其有关研究进展简要综述.
作者:吴广飞;郑少雄 刊期: 2005年第06期
胸腔积液是临床较常见的体征,其形成原因较复杂,可由感染、结缔组织病、变态反应性疾病及恶性肿瘤等引起.胸腔积液有良性与恶性之分,其中良性可分为结核性和非结核性炎性胸腔积液.对胸腔积液性质的判断是临床诊断的必要依据.近年,在良恶性胸腔积液的鉴别诊断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现仅就实验室鉴别诊断方法综述如下.
作者:陈蕾;闻平 刊期: 2005年第06期
近期研究结果表明,在颅脑损伤、脑血管意外、昏迷、休克、急性药物中毒、酒精中毒等应激状态下,内源性阿片肽主要是β-内啡肽(β-EP)释放增加,参与了各种应激性疾病的病理生理过程,纳洛酮是阿片受体特异性拮抗剂能阻断和逆转内源性阿片肽的毒性作用.
作者:黎赐惠;赵军年;翁淑贞 刊期: 2005年第06期
脑内出血(intracerebral hemorrhage,ICH)是神经科常见疾病.包括自发性脑内出血(spontaneousi in tracerebral hemorrhage,SICH)和创伤性脑出血(traumaticintracerebralhemorrhage,TICH).前者占所有卒中患者的44%以上,后者占头外伤患者的15%以上[1].
作者:杨萍 刊期: 2005年第06期
前列腺癌(protate cancer)是世界上许多国家男性常见的恶性肿瘤.如在美国,前列腺癌居男性恶性肿瘤发病率首位和病死率的第二位(仅次于肺癌,1996年)[1].中国是世界上前列腺癌低发国家,目前还没有全国性发病率和病死率资料.我国上海市和天津市分别为1.7/10万和1.2/10万(1985年).
作者:赵奕;方文岩 刊期: 2005年第06期
连续性血液净化(continuous blood purification,CBP)是血液净化领域新成就之一,它具有下调循环中炎性细胞因子、调节水电解质酸碱平衡、保持血流动力学稳定、消除肺间质水肿、改善氧合、清除代谢产物等作用.近年来它不仅成为治疗重症急性肾功能衰竭(ARF)的主要方法,也作为辅助治疗手段,被用于重症烧伤的容量控制、抗炎治疗、并发症治疗等领域.
作者:王乙;刘群 刊期: 2005年第06期
多发性硬化(multiple sclerosis,MS)是中枢神经系统(CNS)脱髓鞘疾病的典型代表,是以CNS炎性脱髓鞘为特征的慢性自身免疫性疾病.本病病因不明,可能与病毒感染和自身免疫功能紊乱等有关.病变呈多灶性,常累及白质、视神经、脊髓传导束、脑干和小脑.
作者:王光辉;王顺和 刊期: 2005年第06期
2型糖尿病(T2DM)是一种异质性紊乱,近50年来全世界患病率迅速增加,目前已成为世界上危害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胰岛素抵抗(IR)是T2DM发病的机制之一,也是T2DM的主要病理生理特征之一,还与T2DM的许多并发症及代谢紊乱相关,并有前瞻性研究显示IR是T2DM的好预测因子.
作者:王娟;李彩萍 刊期: 2005年第06期
创伤是40岁以下青年人的主要死亡原因,占全体人群死亡原因的第三位.25%胸部创伤致死者,绝大部分由机动车事故引起.而心肌钝性挫伤是胸部创伤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发生率与开放性心脏损伤相比约为6:1,可导致心肌坏死,甚至心肌出血[1-3].
作者:叶挺梅 刊期: 2005年第06期
北京降压0号是国产长效的固定剂量的复方制剂,每日1次服药即足以维持24h有效血浓度,是目前临床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常用药物.我们自2004年起应用北京降压0号治疗原发性高血压,旨在观察其疗效及不良反应,报道如下.
作者:许成勇;王泽川;陈少龙 刊期: 2005年第06期
一氧化氮(NO)是脊椎物体内普遍存在的一种重要的无机小分子,1987年揭示了内皮衍生舒张因子的本质即为NO之后,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随着对其研究的深入,发现其作为第二信使和神经递质,是细胞间信息传递的重要调节因子,也是介导细胞免疫和细胞毒反应的重要物质,参与机体多种生理和病理过程,如扩张血管、神经转运、铁离子代谢和免疫防御.NO早发现于巨噬细胞,由一氧化氮合酶(nitric ox-ide synthase,NOS)催化L-精氨酸胍基末端上的氮氧化而成.
作者:王勇;杨春鹿 刊期: 2005年第06期
有创机械通气(EIT-MV)是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呼吸衰竭的经典方法.然而在EIT-MV治疗过程中,由于COPD的特点,存在着上机时间长,易发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呼吸机依赖等问题.在COPD急性加重行EIT-MV的患者需要逐步撤机的比例达35%~67%[1,2].
作者:王丽敏;牛秀英 刊期: 2005年第06期
众所周知,胰岛素抵抗和胰岛β细胞功能受损是发生2型糖尿病(T2DM)的两个重要的病理生理学因素.研究发现,解耦联蛋白2(uncoupling protein 2,UCP2)与胰岛β细胞功能相关.下面就其新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作者:谷光宇;郑少雄 刊期: 2005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