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地佐辛单次静脉注射对患者痛阈、自主呼吸及意识的影响

郝丹丹;穆峰;王保国;王双燕

关键词:地佐辛, 芬太尼, 痛阈, 自主呼吸, 意识
摘要:目的 探讨地佐辛单次静脉注射对患者痛阈、自主呼吸及意识的影响.方法 选取首都医科大学三博脑科医院2017年4~11月择期手术患者80例,年龄18~60岁,体重指数(BMI) 18~25 kg/m2,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健康状况分级Ⅰ~Ⅱ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四组(n=20),分别于麻醉诱导前静注地佐辛5 mg(D1组)、地佐辛10 mg(D2组)、芬太尼0.1 mg(F组)或等量生理盐水(NS组).记录给药前(T0)、给药后5 min(T1)、给药后10 min(T2)、给药后15 min(T3)的每分钟呼吸频率(RR)、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ETCO2)、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等指标,进行警觉/镇静(OAA/S)评分,测定患者对2 Hz/100 Hz电刺激的痛阈和耐痛阈,并观察头晕、嗜睡、呼吸抑制等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与T0时比较,四组T1 ~T3时痛阈、耐痛阈均明显升高(P<0.05);与NS组比较,D,组T2~T3时痛阈,D2组T1~T3时痛阈、T2~T3时耐痛阈,F组T1~T3时痛阈、耐痛阈均明显上升(P<0.05).与T0时比较,D2组及F组T1 ~T3时RR、SpO2明显下降,T1~T2时D2组及T1~T3时F组的PETCO2明显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NS组比较,F组T1~T3时RR、SpO2明显下降,PETCO2明显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与F组比较,D1组T1~T3时RR、SpO2明显上升,PETCO2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F组T1~T2时OAA/S评分下降例数、嗜睡、呼吸抑制发生率及D2组呼吸抑制发生率均明显高于NS组(P<0.05).结论 单次静脉注射地佐辛10 mg与芬太尼0.1 mg的镇痛效果相当,地佐辛5 mg的镇痛效果稍弱于芬太尼0.1 mg.小剂量静注地佐辛5 mg是安全有效的,当剂量达到10 mg时,对自主呼吸有轻度抑制,其持续时间较短(≤10 min),所以在临床使用中,仍需注意短时间内患者的呼吸变化,防止相关并发症的发生.
中国医药导报杂志相关文献
  • 放射性食管炎的中医辨证用药规律分析

    目的 寻找中医防治放射性食管炎的辨证用药规律.方法 本文通过搜索中国知网(CNKI)、维普(VIP)、万方(Wanfang)三大中文数据库中1990年1月~2017年10月的文献,筛选出44篇使用中医防治放射性食管炎的文献,对文献中的辨证证型和处方用药频率数据进行提取整理.结果 辨证出现频繁的三种证型分别是“热毒炽盛”“耗阴伤津”“瘀热互结”,文献占比分别为95.4%、56.8%、40.9%.用药类别出现频繁的分别是“清热解毒药”“养阴生津药”“凉血活血药”,文献占比分别为95.4%、95.4%、40.9%.结论 中医治疗放射性食管炎的主要辨证分型是“热毒炽盛,耗阴伤津”,放射后期会出现血瘀证型,治疗主要使用清热解毒、养阴生津、活血化瘀这三类药物.

    作者:李晓东;曹有军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情景互动式PBL教学在病理学实验课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在病理学实验课中运用以情景互动式基于问题的学习(PBL)的教学效果.方法 于2017年3月在肇庆医学高等专科学校2016级临床专业8个班共480名学生中随机选取2个班120名学生作为研究对象,一个班60名学生采用情景互动式PBL教学法(实验组),另一个班60名学生采用传统授课方法(对照组).通过实验课考试和问卷调查对情景互动式PBL教学进行效果评价.结果 实验组的学生实验课考试成绩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问卷调查显示实验组学生教学效果评价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或P< 0.01).结论 情景互动式PBL教学能充分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培养学生临床病理思维能力,有利于提高病理实验课的教学效果.

    作者:张嫄怡;李品玉;王敏;蔡悦炜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CT增强扫描时大量造影剂外溢原因分析及防治措施

    目的 探讨CT增强扫描时大量造影剂外溢的原因及防治措施.方法 选取2013年7月~2015年11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世纪坛医院行CT增强扫描的患者2500例,观察扫描时是否出现大量造影剂外溢情况,针对造影剂外溢原因进行单因素描述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并探讨预防措施.结果 2500例患者经CT增强扫描,其中21例(0.84%)存在大量造影剂外溢情况.单因素分析发现年龄、疾病类型、注射血管部位、注射流速、渗透压、患者依从性及护士操作技术不熟练等与大量造影剂外溢有关(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OR=1.825)、疾病类型(OR=2.054)、注射流速(OR=3.024)、渗透压(OR=2.687)、依从性(OR=1.953)及护士操作技术(OR=2.547)为大量造影剂外溢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CT扫描时大量造影剂外溢影响因素存在相互作用,应针对相关因素加强护理干预并提升穿刺技巧,提高增强扫描安全性.

    作者:冯剑秋;孙小丽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罗哌卡因联合舒芬太尼在无痛分娩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 研究罗哌卡因联合舒芬太尼在无痛分娩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6月~2018年6月在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和湖南省妇幼保健院分娩的160例产妇,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罗哌卡因组和联合用药组,每组各80例.罗哌卡因组使用罗哌卡因进行镇痛,联合用药组使用舒芬太尼和罗哌卡因混合液进行镇痛.比较两组产妇镇痛效果;检测垂体泌乳素(PRL)水平,比较两组产妇泌乳量;比较两组新生儿血气及Apgar评分.结果 联合用药组产妇用药后镇痛起效时间和完全阻滞时间短于罗哌卡因组,持续时间长于罗哌卡因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用药组泌乳开始时间短于罗哌卡因组,且泌乳量及产后24 h、48 h的PRL浓度高于罗哌卡因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用药组胎儿血pH、动脉血氧分压(PaO2)水平及新生儿Apgar评分高于罗哌卡因组,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水平低于罗哌卡因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用药组产妇用药后疼痛缓解情况及乳房胀痛缓解情况均优于罗哌卡因组(P<0.05);联合用药组总满意度高于罗哌卡因组,总不良反应率低于罗哌卡因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罗哌卡因联合舒芬太尼在无痛分娩中的效果更好,用药更安全.

    作者:李明亮;尹坚银;邹定全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肺结核患者T辅助细胞、NKT细胞、NK细胞水平与疾病发展及预后的关系

    目的 研究肺结核患者T辅助细胞、自然杀伤T细胞(NKT细胞)、自然杀伤细胞(NK细胞)水平与疾病发展及预后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5年12月~2016年12月四川大学华西广安医院(以下简称“我院”)收治的肺结核病患者100例,选取同期我院体检的健康者100例;根据初诊、复诊、结核菌素情况将其分为四组(Ⅰ~Ⅳ组分别为初诊肺结核组、复诊肺结核组、结合菌素阳性健康组、结合菌素阴性健康组).使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四组治疗前外周血T细胞、NKT、NK细胞表达率.结果 与Ⅲ组比较,Ⅰ组患者NKT细胞表达率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T细胞及NK细胞表达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Ⅳ组比较,Ⅰ组患者NKT细胞表达率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T细胞及NK细胞表达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Ⅰ组比较,Ⅱ组患者T细胞表达率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NKT细胞及NK细胞表达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Ⅲ组及Ⅳ组在T细胞、NK、NKT细胞表达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Ⅰ组患者中轻症、中症及重症亚组T细胞表达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达率:重症>中症>中轻症.三个亚组的NKT细胞及NK细胞表达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00例肺结核患者治疗后均随访6个月,2例痰菌复阳,1例病灶恶化,其余均未复发.结论 初诊患者T细胞表达水平与健康者相当,与疾病严重程度相关.复诊患者T细胞表达率明显升高.活动性结核患者中NKT细胞表达增加.因此,NK、T细胞测定可辅助诊断活动性结核.

    作者:李利娟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结核感染T细胞斑点试验在肺结核和肺外结核诊断中的价值

    目的 探讨结核感染T细胞斑点试验(T-SPOT.TB)在肺结核和肺外结核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4年6月~2017年6月于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南院住院治疗的疑诊为活动性肺结核和肺外结核的患者200例,进行外周血T-SPOT.TB、皮肤结核菌素试验(PPD)和萋-尼抗酸染色(AFB)的检测,并比较3种方法的诊断价值.结果 T-SPOT.TB、PPD和AFB试验诊断结核病的敏感性、特异性、阴性预测值及精准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SPOT.TB诊断肺结核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及精准度高于PPD和AFB(P< 0.05);T-SPOT.TB诊断肺外结核的敏感性、阴性预测值及精准度均高于PPD和AFB(P< 0.05),而PPD与AFB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SPOT.TB诊断肺结核和肺外结核具有较高敏感性和特异性,是快速诊断结核感染的有效手段,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作者:宋瑞红;沈魏;鲁立文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蟾毒它灵诱导肿瘤细胞凋亡机制的研究进展

    蟾毒它灵是从蟾酥中提取的化合物,属于蟾蜍二烯酸内酯,它不仅有抗心律失常、强心、抗菌、局部麻醉、解热、利尿等作用,并且对许多实体肿瘤和非实体肿瘤也有很好的抑制作用.蟾毒它灵诱导肿瘤细胞凋亡的机制主要与线粒体途径、死亡受体途径及内质网应激有关,本文就蟾毒它灵诱导肿瘤细胞凋亡分子机制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

    作者:李玮;崔胜楠;周智辉;董昌虎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自拟舒筋活血方熬制黑膏药贴敷治疗气滞血瘀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研究

    目的 研究自拟舒筋活血方熬制黑膏药贴敷治疗气滞血瘀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方法 参照气滞血瘀型腰椎间盘突出症诊断标准,选取2016年4月~2018年4月河北省廊坊市中医医院门诊收治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10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治疗组采用自拟舒筋活血方治疗,对照组采用奇正消痛贴治疗,2d一换,10 d为1个疗程,治疗2个疗程.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和治疗前后视觉模拟评分(VAS)、改良日本骨科协会腰痛评分(M-JOA)的变化.结果 治疗10、20d后,两组VAS、M-JOA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且治疗组VAS、M-JOA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临床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3.821,P<0.05).结论 自拟舒筋活血方熬制黑膏药贴敷治疗气滞血瘀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效果确切,能明显减轻患者疼痛,改善患者功能障碍.

    作者:徐蕴杰;张云亮;李鞠;王腾;霍俊杰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奥瑞姆自理模式联合语言康复训练对脑梗死后运动性失语症患者的影响

    目的 探讨奥瑞姆自理模式联合语言康复训练对脑梗死后运动性失语症患者的影响.方法 收集青海大学附属医院2016年3月~2018年3月收治的100例脑梗死后运动性失语症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护理方式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采用针刺及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奥瑞姆自理模式进行干预.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语言功能评分、失语症商(AQ)评分、失语症程度评定、日常生活交流与沟通能力评分情况.观察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前语言表达能力、阅读文字能力、理解能力、书写文字能力评分、AQ评分、失语症程度评定、日常生活交流与沟通能力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语言表达能力、阅读文字能力、理解能力、书写文字能力评分、AQ评分、日常生活交流与沟通能力评分均高于治疗前,失语症程度评定优于治疗前;观察组患者治疗后语言表达能力、阅读文字能力、理解能力、书写文字能力评分、AQ评分、日常生活交流与沟通能力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失语症程度评定均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奥瑞姆自理模式联合语言康复训练在脑梗死后运动性失语症患者中应用,可以增强患者语言功能、日常交流和沟通能力,改善失语症程度,提高临床治疗有效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颖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4C延续护理对食管癌伴焦虑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 分析4C延续护理对食管癌伴焦虑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5年6~9月在四川省南充市某三级甲等综合医院胸心外科、肿瘤科收治的焦虑自评量表(SAS)得分≥50分的80例食管癌确诊患者,出院前3d开始实施4C延续护理,6个月后比较分析患者焦虑和生活质量的情况.结果 实施4C延续护理干预6个月后,食管癌患者SAS得分显著低于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生活质量得分显著高于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4C延续护理干预能够改善食管癌患者的焦虑状况,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苏霖;汪淼芹;谭敏;邹子翔;汪爱茹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川木香倍半萜组分固体分散体的制备及体外溶出度考察

    目的 提取、分离纯化川木香中倍半萜组分,并将其制成固体分散体,以提高其体外溶出速度.方法 建立测定川木香倍半萜组分含量测定的超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条件为Acquity超高效液相色谱仪,色谱柱为Waters BEH-C18色谱柱(2.1 mm×50 mm,1.7 μm);流动相为乙腈-水(50∶50);流速0.4 mL/min;检测波长225 nm.采用超声辅助提取川木香倍半萜成分,硅胶柱色谱对其进行分离、纯化,然后分别以聚乙二醇、泊洛沙姆为载体材料制备固体分散体,并采用差示扫描量热法对其进行表征.结果 不同载体制备的固体分散体均能明显加快木香烃内酯和去氢木香内酯的溶出,以泊洛沙姆188(P188)为载体制备的固体分散体溶出快,且以川木香倍半萜组分/P188质量比1∶6为佳.结论 川木香倍半萜组分制成固体分散体可以明显提高药物的溶解度及溶出速度.

    作者:强永在;屈晓梅;王阳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miRNA-101调控转化生长因子-β1信号通路参与肝纤维化的研究

    目的 探讨miRNA-101及转化生长因子(TGF)-β1信号通路在肝纤维化中的作用.方法 选取2013年1月~2018年1月新疆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手术切除的20例肝纤维化组织作为研究组,选择20例正常肝脏组织作为对照.采用免疫组化法分别检测肝组织中TGF-β1、平滑肌α-肌动蛋白(α-SMA)的表达水平,采用实时定量PCR(qRT-PCR)检测肝组织中TGF-β1、α-SMA的mRNA及miRNA-101的表达情况,分析TGF-β1、α-SMA及miRNA101的相关性.结果 肝纤维化组织中TGF-β1的mRNA表达水平明显高于正常肝组织(P<0.05),肝纤维化组织中α-SMA的mRNA表达水平与正常肝组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TGF-β1和α-SMA在肝纤维化组织中的阳性表达随肝纤维化程度的加重而增强,呈正相关(r=0.53、0.57,均P<0.05).TGF-β1和α-SMA的mRNA表达水平呈正相关(r=0.633,P< 0.01).肝纤维化组织miRNA-101水平低于正常肝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iRNA-101与TGF-β1、α-SMA的mRNA表达水平呈负相关(r=-0.442、-0.327,均P< 0.01).结论 miRNA-101下调可能通过调控TGF-β1而参与肝纤维化.

    作者:白洁;纪文静;丁永年;彭媛媛;努尔麦麦提·叶尔逊;阿孜古力·阿不来提;陈源文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栀子提取物分离纯化工艺研究

    目的 优选栀子提取物的分离纯化工艺参数.方法 以西红花总苷转移率和色价为综合评分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设计优选栀子提取物的佳分离纯化工艺参数,并进行工业化生产验证.结果 佳分离纯化工艺为:提取液以0.5 mg/mL的浓度上HPD-100A树脂吸附,依次用12 BV纯化水、2 BV的35%乙醇以1 BV/h的流速洗脱除杂,再以同样的流速用4 BV的65%乙醇洗脱即得栀子提取物.佳工艺条件下进行中试生产验证,3批栀子提取物的西红花总苷转移率、色价和产率均值分别为86.25%、509.82和2.11%,其RSD值分别为1.56%、0.39%和2.33%.结论 该栀子提取物分离纯化工艺经过工业化生产验证,稳定、可靠.

    作者:崔龙;胡少银;刘和平;尚强;高进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床旁肺部超声在急性呼吸困难患者诊断中的作用

    目的 探讨床旁肺部超声在急性呼吸困难患者诊断中的作用.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6月~2018年5月在重庆市人民医院(三院院区)急诊因呼吸困难就诊的84例患者,依据入院检查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床旁超声组与常规检查组,每组各42例.计算两种检查方法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诊断正确率及检查时间、检查费用等.结果 床旁超声组检查时间短于常规检查组(P< 0.01),同时两者检查费用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常规检查组比较,床旁超声组对各类病因的敏感度及诊断正确率均较高(P<0.05),对重症肺炎、肺栓塞、急性心源性肺水肿的诊断具有较高的特异度(P<0.05),但对COPD、气胸诊断的特异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床旁超声以其快捷、经济、高诊断正确率的特点,可以对重症患者进行个体化和动态化评估,安全无辐射,为急、危、重症管理与治疗提供及时、准确的指导.

    作者:曾军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代谢组学在衰老研究中的进展

    代谢组学是近年来快速发展的“组学”,其优势在于高敏感度、高精确度、费用较低,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细胞衰老是随着生物体年龄增大,细胞增殖、分化能力和生理功能逐步退变的过程.代谢组学技术可以动态监测机体随细胞衰老代谢产物的改变.代谢组学在衰老研究中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综述了代谢组学在衰老研究中的进展.这些研究发展加深了人们对于细胞衰老机制及过程的了解,也为衰老相关性疾病的研究提供了新的研究方法及思路.

    作者:刘传铃;王佳贺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延续护理服务对腹腔镜胃食管结合部癌切除术患者术后康复与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 探讨延续护理服务对腹腔镜胃食管结合部癌切除术患者术后康复与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5年3月~2017年3月在湖北省鄂州市中心医院接受胃食管结合部癌切除术的144例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72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研究组予以常规护理联合延续护理,两组均护理3个月.比较两组术后康复状况、生活质量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两组护理后体重、血清白蛋白、血红蛋白和总蛋白水平均明显高于护理前,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 0.05);两组护理后健康状况调查简表(SF-36)各维度评分均较护理前明显升高,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延续护理服务可有效促进腹腔镜胃食管结合部癌切除术患者的术后康复,明显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孙静;刘丽;高萌;罗丽萍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以时效性激励理论为指导的延伸服务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及分娩结局的影响

    目的 探讨以时效性激励理论为指导的延伸服务对妊娠期糖尿病(GDM)患者血糖控制及分娩结局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6年6月~2017年12月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产科门诊就诊的98例GDM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9例.对照组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门诊孕妇学校签到听课≥6次,干预组在门诊孕妇学校教育的基础上,给予以时效性激励理论为指导的延续护理.观察两组患者人院分娩时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孕期体重增加,同时分别收集羊水过多、胎膜早破、剖官产、新生儿低血糖、巨大儿、胎儿生长受限、新生儿呼吸窘迫发生例数.结果 干预后,干预组入院时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孕期体重增加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羊水过多、胎膜早破、新生儿低血糖、巨大儿、胎儿生长受限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GDM延续护理团队通过以时效性激励理论为指导的延伸服务,可以有效帮助GDM患者控制孕期血糖,降低GDM并发症的发生,减少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对保障母婴健康有重要意义.

    作者:任微;王新春;覃继英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外周血TLR4、血清TNF-α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

    目的 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外周血Toll样受体4(TLR4)、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2015年6月~2018年3月四川省宜宾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103例AMI患者作为研究组,根据并发症情况分为无并发症组(29例)、并发症组(55例)和死亡组(19例);根据治疗效果,患者分为治愈组(43例)、好转组(40例)和无效组(20例).另外选择同期51例参加体检的胸痛患者作为对照组.对比研究组和对照组受试者外周血TLR4、血清TNF-α及冠脉病变(Gensini)评分,同时观察外周血TLR4、血清TNF-α及Gensini评分对AMI亚组及疗效的影响,另外分析外周血TLR4与血清TNF-α的相关性,及两者与Gensini评分的相关性.结果 研究组患者外周血TLR4、血清TNF-α及Gensini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并发症组和死亡组患者外周血TLR4、血清TNF-α及Gensini评分明显高于无并发症组,死亡组患者外周血TLR4、血清TNF-α及Gensini评分显著高于并发症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愈组比较,好转组和无效组患者外周血TLR4、血清TNF-α及Gensini评分均明显升高,无效组患者外周血TLR4、血清TNF-α及Gensini评分均显著高于好转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MI患者外周血TLR4与血清TNF-α及Gensini评分呈正相关(r=0.751、0.703,P<0.05),同时血清TNF-α与Gensini评分呈正相关(r=0.729,P<0.05).结论 TLR4和TNF-α参与AMI的发生及发展,还可以评估临床治疗效果,为临床治疗AMI提供新的治疗靶点.

    作者:胡伟;王国兵;胡孝彬;刘翔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地佐辛单次静脉注射对患者痛阈、自主呼吸及意识的影响

    目的 探讨地佐辛单次静脉注射对患者痛阈、自主呼吸及意识的影响.方法 选取首都医科大学三博脑科医院2017年4~11月择期手术患者80例,年龄18~60岁,体重指数(BMI) 18~25 kg/m2,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健康状况分级Ⅰ~Ⅱ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四组(n=20),分别于麻醉诱导前静注地佐辛5 mg(D1组)、地佐辛10 mg(D2组)、芬太尼0.1 mg(F组)或等量生理盐水(NS组).记录给药前(T0)、给药后5 min(T1)、给药后10 min(T2)、给药后15 min(T3)的每分钟呼吸频率(RR)、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ETCO2)、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等指标,进行警觉/镇静(OAA/S)评分,测定患者对2 Hz/100 Hz电刺激的痛阈和耐痛阈,并观察头晕、嗜睡、呼吸抑制等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与T0时比较,四组T1 ~T3时痛阈、耐痛阈均明显升高(P<0.05);与NS组比较,D,组T2~T3时痛阈,D2组T1~T3时痛阈、T2~T3时耐痛阈,F组T1~T3时痛阈、耐痛阈均明显上升(P<0.05).与T0时比较,D2组及F组T1 ~T3时RR、SpO2明显下降,T1~T2时D2组及T1~T3时F组的PETCO2明显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NS组比较,F组T1~T3时RR、SpO2明显下降,PETCO2明显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与F组比较,D1组T1~T3时RR、SpO2明显上升,PETCO2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F组T1~T2时OAA/S评分下降例数、嗜睡、呼吸抑制发生率及D2组呼吸抑制发生率均明显高于NS组(P<0.05).结论 单次静脉注射地佐辛10 mg与芬太尼0.1 mg的镇痛效果相当,地佐辛5 mg的镇痛效果稍弱于芬太尼0.1 mg.小剂量静注地佐辛5 mg是安全有效的,当剂量达到10 mg时,对自主呼吸有轻度抑制,其持续时间较短(≤10 min),所以在临床使用中,仍需注意短时间内患者的呼吸变化,防止相关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郝丹丹;穆峰;王保国;王双燕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白细胞介素-8基因启动子-251T>A多态性与急性胰腺炎发病风险的Meta分析

    目的 统计分析白细胞介素-8(IL-8)基因启动子-251T>A多态性与急性胰腺炎(AP)发病风险的关系.方法 对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 databases和万方数据库进行系统检索,检索IL-8启动子-251T>A多态性和急性胰腺炎发病风险相关的文献,文献查找日期为1990年1月~2015年12月.结果 终有7篇文献共计2282例病例纳入本研究.其中AP组病例1013例,对照组病例1269例.在纳入的总体中,IL-8启动子-251T>A多态性和AP发病风险相关(OR=1.56,95%CI:1.14~2.13,P=0.02);在显性模型中,A基因携带者会增加AP发病风险(OR=1.44,95%CI:1.21~1.73,P=0.01);在隐性模型中,纯合子AA基因型也会增加AP发病风险(OR=1.65,95%CI:1.13~2.41,P=0.02).亚组分析提示,IL-8启动子-251A多态性MAP隐性基因模型(OR=2.01,95%CI:1.25~3.24,P=0.025)和SAP所有基因模型(OR=1.80,95%CI:1.43~2.26,P=0.022;显性模型OR=2.17,95%CI:1.54~3.06,P=0.014;隐性模型OR=2.39,95%CI:1.49~3.81,P=0.005)会增加与AP发病风险.结论 IL-8基因启动子-251T>A多态性可能会增加AP的发病风险.但是考虑到本研究的局限性,需要有设计更完善、样本量更大的研究来证实该结论.

    作者:刘建平;栗粟;孙雅轩 刊期: 2019年第01期

中国医药导报杂志

中国医药导报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医学科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