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免疫抑制剂联合抗甲状腺药物对Graves病患者的临床疗效及血清炎症因子的影响

符兰芳;蒙绪标;熊青;陈玲

关键词:免疫抑制剂, 抗甲状腺药物, Graves病, 炎症因子
摘要:目的 观察免疫抑制剂联合抗甲状腺药物对Graves病患者的临床疗效及血清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 将海口市人民医院2012年6月~2014年6月收治的76例Graves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将其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8例.实验组患者给予甲巯咪唑20 mg/d+醋酸泼尼松10 mg/d+雷公藤多苷片10 mg/d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甲巯咪唑20 mg/d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治疗6个月后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的甲状腺体积以及相关细胞因子.结果 治疗6个月后实验组总有效率(84.2%)显著高于对照组(63.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实验组治疗3、6个月后的甲状腺体积[(21.3±6.8)、(7.3±3.4)em3]显著低于对照组[(28.6±5.2)、(17.3±6.1)cm3](P<0.05).治疗6个月后实验组促甲状腺激素[(0.34±0.21)μU/mL]、血清游离三碘甲腺原氨酸[(4.5±1.6)pg/mL]、白介素-6[(4.3±1.6)ng/L]以及肿瘤坏死因子α[(11.4±4.6) ng/L]水平均显著优于对照组[(0.12±0.07)μU/mL、(7.4士3.2)pg/mL、(5.4±2.7)ng/L、(12.8±5.2)ng/L](P< 0.05).结论 免疫抑制剂联合抗甲状腺药物在治疗Graves病方面临床效果显著,同时能够有效地调节血清细胞因子水平,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中国医药导报杂志相关文献
  • 吸烟对脂肪素分泌的影响

    目的 研究吸烟对脂肪素分泌的影响.方法 2012~2014年连续录入96名研究对象,为西安西京社区和水文巷机关单位家属院社区的男性志愿者,将50例吸烟者作为吸烟组,46例不吸烟者作为对照组;酶联免疫法检测并比较两组血清脂肪素浓度.体外实验采用小鼠3T3-L1前脂肪细胞株,加入尼古丁(10 μmol/L)干预后,酶联免疫法检测脂肪素浓度的变化.结果 吸烟组血清脂肪素的浓度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体外脂肪细胞实验显示,尼古丁组较对照组明显减少了脂肪细胞脂肪素的分泌(P<0.05).结论 吸烟可减少脂肪素的分泌.

    作者:范力宏;何颖;白晓君 刊期: 2015年第34期

  • 肺结核患者引入自我效能训练对其焦虑、抑郁及生存质量的影响

    目的 探究自我效能训练方案对肺结核患者负性情感状态及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2年8月~2015年3月无锡市第五人民医院收治的84例肺结核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2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则在对照组基础上引入自我效能理论展开干预.干预前及干预6周后,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接受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比较两组患者生理领域、心理领域、社会关系及环境领域方面的生存质量评分情况.结果 干预前两组患者的SAS和SD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研究组SAS和SDS评分分别为(42.1±3.5)、(42.9±3.7)分,均低于对照组的(47.9±3.7)、(46.5±3.5)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两组患者生存质量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研究组生理领域、心理领域、社会关系及环境领域评分分别为(68.4±5.7)、(69.3±6.9)、(67.0±5.8)、(70.4±6.0)分,均高于对照组的(61.3±4.9)、(63.4±6.2)、(62.5±5.3)、(66.5±5.6)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自我效能训练干预应用于肺结核患者,能有效减轻其焦虑、抑郁情绪,且能提高其生存质量,取得较为满意的临床成效,值得进一步推广.

    作者:陆凤英;黄捷晖 刊期: 2015年第34期

  • 多模式镇痛应用于混合痔术后镇痛的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多模式镇痛在混合痔外切内扎术后镇痛效果及其对手术患者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4年3~12月南京市中医院收治的Ⅲ、Ⅳ级混合痔手术患者12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4组,每组各30例.采用L3-4或L4-5椎间隙用0.5%布比卡因1.2 mL常规蛛网膜下腔阻滞麻醉后行混合痔外切内扎手术.A组:术后不用任何镇痛药物和方法;B组:术后接静脉镇痛泵,镇痛泵配方为吗啡50 mg+昂丹司琼8 mg+地塞米松5 mg+生理盐水至100 mL,首次量1 mL,背景剂量2 mL/h,自控镇痛1 mL/次,锁定时间10 min;C组:手术结束前在手术切口周围用0.5%盐酸罗哌卡因10 mL局部浸润注射,然后接静脉镇痛泵,镇痛泵配方同B组;D组:手术结束前在手术切口周围用0.5%盐酸罗哌卡因10 mL局部浸润注射,不接镇痛泵.用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定术后2、6、12、24 h的疼痛程度.记录患者出现不良反应的情况.观察4组患者创面甲级愈合率及创面愈合时间.结果 术后2hB、C、D组VAS评分均低于A组(P<0.05),6、12、24h C组VAS评分明显低于A、B、D组(P< 0.01),术后24 h镇痛满意度C组明显优于A、B、D组(P<0.05).4组患者创面甲级愈合率及创面愈合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多模式镇痛用于混合痔外切内扎术后镇痛是一种安全、有效、简便的方法.

    作者:陆双伟;樊志敏;朱勇;周东红 刊期: 2015年第34期

  • 自我效能与健康教育干预对慢性稳定期心力衰竭患者的影响

    目的 探讨自我效能与健康教育干预对慢性稳定期心力衰竭患者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3年2月~2015年4月陕西省榆林市第二医院心内科收治的慢性稳定期心力衰竭患者90例,依据护理方式不同进行分组,对照组40例采用传统的干预措施,观察组50例采用自我效能与健康教育干预措施.观察两组患者自我效能评分、生活质量评分、治疗依从性情况.结果 观察组自我效能各项评分均高于对照组,生活质量各项评分均低于对照组,治疗依从性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自我效能与健康教育干预在慢性稳定期心力衰竭中应用可明显改善患者的自我效能和生活质量,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丁彩霞 刊期: 2015年第34期

  • 模拟尸体降温过程对死亡时间推断的影响

    目的 评估尸体降温过程对死亡时间推断的影响.方法 采集12名健康捐血者全血各40 mL,保存于可调式水温箱中,初始温度为37℃,此后每1小时调节水浴温度下降1℃,10 h后每1小时调节水浴温度下降0.5℃,24 h水浴温度降至20℃后不再调节.分别在0、2、4、6、8、10、12、16、20、24、28、32、36、40、44、48 h取血样,采用生物发光法检测ATP含量.将实验过程划分成3个时间段(全程、降温段、恒温段)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按3个时间段进行计算,其决定系数(r2)差距较大,分别为0.898、0.940和0.982,说明全程回归方程的精确度低于分段计算的回归方程;全程计算的平均偏离时间(6.86 h)明显高于分段计算(3.47 h),说明全程计算误差高于分段计算.结论 尸体降温过程对死亡时间推断有明显影响,应对这一阶段进行深入研究.

    作者:韩玮;张嘉川;唐晖;张敏;李常兰;任素萍;焦章平;于群 刊期: 2015年第34期

  • 胰岛素抵抗与糖尿病性黄斑水肿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 探讨胰岛素抵抗与糖尿病性黄斑水肿(DME)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8月~2015年1月西安市第四医院眼科收治的98例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患者.记录患者一般信息、实验室检查及临床情况,检测其胰岛素抵抗情况,运用Logistic回归分析糖尿病性黄斑水肿与胰岛素抵抗指数之间的关系.结果 98例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患者中DME患者28例,非DME患者70例.与非DME患者比较,DME患者女性较多见(P=0.045),糖尿病病程更长(P=0.002),体重指数较高(P=0.001),胰岛素抵抗指数水平高(P=0.000),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偏低(P=0.007).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胰岛素抵抗指数与糖尿病性黄斑水肿相关(P=0.000,OR=8.469,95%CI:2.467~29.071).结论 胰岛素抵抗可能与糖尿病性黄斑水肿有关.

    作者:周荣乐;汪晓瑜;雷晓琴 刊期: 2015年第34期

  • 郭宏敏教授运用养阴剔络方治疗脑梗死的经验总结

    脑梗死不仅是一种疾病,也是一种临床综合征,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加重了经济负担.根据老年人的生理、病理特点,阴虚和血瘀可作为脑梗死的病理基础,贯穿于疾病发生、发展的始终,并且互为影响,加重疾病的发展.郭宏敏教授从张仲景的干血理论出发,自拟养阴剔络方,初步地诠释临床上常用的固本养阴、活血化瘀、和瘀剔络的方法.

    作者:高梦媛;郭宏敏 刊期: 2015年第34期

  • IL-12B基因多态性及血清表达水平与食管癌的关系

    目的 探讨白细胞介素(IL)-12B 3'UTR+16974(A/C)位点单核苷酸多态性(SNP)及其血清表达水平与食管癌的关系.方法 随机选取2013年6月~2014年6月在四川省南充市中心医院就诊的食管癌患者52例为试验组,术后收取患者肿瘤组织和癌旁组织,提取其基因组DNA,针对IL-12B基因3'UTR+16974(A/C)SNP位点进行PCR,扩增产物测序,其中患者肿瘤组织DNA作为癌组织,癌旁3~5 cm组织DNA作为癌旁组织,分析IL-12B基因多态性与肿瘤发生的关系.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40例为对照组,同时收集患者和健康体检者血清,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测定(ELISA)检测IL-12 p40和IL-12血清表达水平.结果 癌组织AA、AC、CC基因型频率分别是23.08%、15.38%、61.54%,癌旁组织AA、AC、CC基因型频率分别是15.38%、38.46%、46.1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癌组织A、C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30.77%(32/104)、69.23%(72/104),癌旁组织A、C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34.62%(36/104)、65.38%(68/10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IL-12 p40和IL-12血清表达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1).结论 IL-12B 3'UTR+16974(A/C)位点CC基因型可能是食管癌的易感基因型,IL-12 p40和IL-12血清表达水平升高与食管癌发生有关.

    作者:彭丽娟;杜经纬;徐俊;常晋霞;胡为民;潘万龙 刊期: 2015年第34期

  • 蛋白质研究技术实验课教学及改革

    蛋白质研究技术是医学、药学、生物技术和生物制药专业的一门必修课程,也是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一门课程.蛋白质研究技术的实验课是这门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重要的作用,实验课教学质量的高低极大地影响着这门课质量的好坏.在总结蛋白质研究技术实验课教学特点的基础上,加强教师团队建设,使教学内容具有连贯性和连续性,改变了常规课时制,让学生参与到实验准备中.经过实践发现,这些改革措施提高了教学质量,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激发了学生的创造性.

    作者:张阔;吴守振;张旺倩;张伟;张英起 刊期: 2015年第34期

  • 不同层次护理学生口腔护理学教学满意度分析

    目的 通过不同层次护理本科生对口腔护理教学满意度调查,分析护理本科生对口腔护理教学的需求及存在问题,提高口腔护理教学质量.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法,对某大学护理学院一本(57名)和三本(67名)有口腔护理学学习任务的全体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①护理本科生对口腔护理学教学的总体满意度处于较高水平,得分为(121.03±11.03)分,其得分范围为85~130分,标准化得分为93.10%,各维度得分从高到低依次为职业素质(95.48%)、教学态度(94.25%)、教学能力(93.95%)、教学手段(91.00%)、教学效果(90.16%).②一本学生比三本学生对口腔护理学教学满意度低,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不同层次护理学生对口腔护理学的教学需求不同,学历越高满意度越低.

    作者:高玉琴;程丹;原露露;赵宏;兴文 刊期: 2015年第34期

  • 免疫抑制剂联合抗甲状腺药物对Graves病患者的临床疗效及血清炎症因子的影响

    目的 观察免疫抑制剂联合抗甲状腺药物对Graves病患者的临床疗效及血清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 将海口市人民医院2012年6月~2014年6月收治的76例Graves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将其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8例.实验组患者给予甲巯咪唑20 mg/d+醋酸泼尼松10 mg/d+雷公藤多苷片10 mg/d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甲巯咪唑20 mg/d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治疗6个月后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的甲状腺体积以及相关细胞因子.结果 治疗6个月后实验组总有效率(84.2%)显著高于对照组(63.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实验组治疗3、6个月后的甲状腺体积[(21.3±6.8)、(7.3±3.4)em3]显著低于对照组[(28.6±5.2)、(17.3±6.1)cm3](P<0.05).治疗6个月后实验组促甲状腺激素[(0.34±0.21)μU/mL]、血清游离三碘甲腺原氨酸[(4.5±1.6)pg/mL]、白介素-6[(4.3±1.6)ng/L]以及肿瘤坏死因子α[(11.4±4.6) ng/L]水平均显著优于对照组[(0.12±0.07)μU/mL、(7.4士3.2)pg/mL、(5.4±2.7)ng/L、(12.8±5.2)ng/L](P< 0.05).结论 免疫抑制剂联合抗甲状腺药物在治疗Graves病方面临床效果显著,同时能够有效地调节血清细胞因子水平,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作者:符兰芳;蒙绪标;熊青;陈玲 刊期: 2015年第34期

  • 红景天粉末水提物对小鼠运动性疲劳的改善作用

    目的 观察红景天粉末水提物抗运动性疲劳作用.方法 将昆明小鼠分为4组,分别为对照组(蒸馏水)、红景天低剂量组(0.78 g/kg)、红景天中剂量组(1.56 g/kg)、红景天高剂量组(3.12g/kg),连续灌胃给药7d后,测定小鼠力竭游泳时间、血乳酸、肝糖原.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红景天中、高剂量组小鼠负重游泳时间显著延长,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红景天各剂量组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或P< 0.01),且呈剂量效应.与对照组比较,红景天各剂量组小鼠的血乳酸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或P<0.01),但红景天低剂量组与中剂量、高剂量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红景天各剂量组小鼠的肝糖原含量均显著增加(P<0.01),且红景天各剂量组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或P<0.01),且呈剂量效应.结论 红景天粉末水提物对抗运动性疲劳具有改善作用.

    作者:游小凤;石鹤坤;蔡静静;王幼妹;胡永狮 刊期: 2015年第34期

  • 电针刺激对悬吊大鼠比目鱼肌废用性萎缩肌梭传入放电的作用

    目的 探讨电针刺激对悬吊大鼠比目鱼肌废用性萎缩肌梭放电的影响.方法 36只雄性SD大鼠分为电针刺干预组(A组,18只)、肌肉萎缩组(AT组,6只)、自然恢复组(R组,6只)和正常同步对照组(C组,6只).其中A组、AT组和R组采用大鼠尾部悬吊法建立肌萎缩模型,尾部悬吊14 d后,A组、AT组和R组大鼠解除悬吊,R组不给予干预,A组不同参数电针刺激(10 V电压、20 V电压、1.3 mA电流)1周,R组自然恢复1周,C组不做处理.比较4组比目鱼肌湿重体重比,并对各组大鼠比目鱼肌肌梭放电数进行定量分析.结果 尾部悬吊14 d后,与C组比较,AT组比目鱼肌发生明显萎缩,比目鱼肌湿重体重比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A组不同参数电针刺后比目鱼肌湿重体重较AT组和R组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尾部悬吊14 d,AT组比目鱼肌肌梭自放电较C组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而A组不同参数电针刺激后比目鱼肌肌梭自放电较AT组和R组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交流电针刺激可以增加废用性萎缩肌肉的肌梭自放电,从而有效对抗悬吊引起的大鼠比目鱼肌废用性萎缩.

    作者:高翰林;唐光旭;赵丽 刊期: 2015年第34期

  • 川黄柏中盐酸小檗碱提取新工艺的研究

    目的 优化川黄柏中盐酸小檗碱的超声辅助提取工艺.方法 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川黄柏中盐酸小檗碱的含量,采用正交试验,以盐酸小檗碱提取率为考察指标,筛选佳提取工艺参数.结果 超声辅助提取川黄柏中盐酸小檗碱的佳提取工艺参数:提取溶剂为HCl-70%甲醇(1:100),料液比1:20,超声功率250 W,超声温度50℃,超声提取50 min.结论 优化的提取工艺条件简单可行、速度快,可以明显提高川黄柏中盐酸小檗碱的提取率.

    作者:赵伟杰 刊期: 2015年第34期

  • 制度变迁视角下我国公立医院政府监管制度研究

    本文是在公立医院改革不断深化的背景下,基于制度变迁理论探讨政府监管制度的有效变迁.通过梳理我国公立医院政府监管制度的变迁脉络,总结出计划监管、弱化监管、市场导向监管和新医改监管4个阶段及其主要制度安排和特点,并结合利益集团的演化,从制度需求与供给的均衡角度讨论了变迁的动因,然后借鉴国外监管的成功经验,提出有效变迁的两点建议:转变政府划桨职能,明确政府监管主体的定位;发挥利益集团的积极作用.

    作者:朱云湘;熊季霞 刊期: 2015年第34期

  • 查木古尔营养干预对抗病毒治疗艾滋病患者的影响研究

    目的 观察查木古尔片剂对抗病毒治疗的艾滋病患者免疫功能及消化道不良反应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2年1月~2014年8月在伊宁市某卫生院定期随诊的艾滋病患者102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完全随机的方法将其分为干预组57例和对照组45例,两组均进行抗病毒治疗的基础上,干预组口服查木古尔片剂3个月,干预前后两组分别进行身高、体重、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CD4+/CD8+)、血生化和不良反应积分等指标的检测,观察其干预效果.结果 研究结果发现,干预后干预组患者不良反应积分比对照组明显下降,白蛋白水平、CD4+指标和卡诺夫斯基积分均比对照组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查木古尔片剂可改善艾滋病患者的体能状态,减少不良症状体征的发生情况,提高患者免疫功能,对其免疫系统有正向调节作用.

    作者:古孜力克孜·阿布都克热木;阿里木·帕塔尔;斯皮热古丽·阿布都卡地 刊期: 2015年第34期

  • 协同护理应用于2型糖尿病患者的效果

    目的 研究协同护理模式应用于2型糖尿病患者的护理效果.方法 将2014年6月~2015年1月解放军第303医院老年病科118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59例)与对照组(59例).实验组采用协同护理模式,对照组运用常规护理模式.护理前后对两组患者进行症状自评量表(SCL-90量表)和健康状况调查问卷(Sr-36量表)调查;比较两组患者空腹血糖(FPG)、餐后2h血糖(2hPG)和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结果 ①护理后,实验组的SCL-9量表评分中的躯体化、抑郁、焦虑、恐怖、阳性症状数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护理后,实验组FPG、2hPG和HbA1c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护理后,实验组SF-36量表中总体健康、生理功能、生理职能、躯体疼痛、情感职能、精力、社会功能及精神健康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协同护理对于患者的心理健康、血糖控制和生活质量具有积极意义.

    作者:唐艳;韦春华;邹东华;黄永群;龙良;易湘婵 刊期: 2015年第34期

  • 不同剂量右美托咪定复合丙泊酚-瑞芬太尼对肝功能异常患者腹部手术的麻醉效果与安全性评价

    目的 研究不同剂量右美托咪定复合丙泊酚-瑞芬太尼对肝功能异常患者腹部手术的麻醉效果与安全性.方法 选取2013年1月~2015年1月于大连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行胃肠腹部手术的肝功能异常患者80例分为A组和B组,每组各40例,选择同期行胃肠腹部手术的无肝功能异常患者40例为对照组.对照组与A组使用低剂量右美托咪定及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B组使用高剂量右美托咪定及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分别于静脉输注右美托咪定前(T0)、气管插管前(T1)、气管插管后(T2)、开腹即刻(T3)、术中40 min (T4)采集患者动脉血,HPLC法检测患者血浆去甲肾上腺素(NE)和肾上腺素(E)浓度.记录T1~T4、术中60 min(T5)和术中90 min(T6)血浆丙泊酚靶浓度变化情况.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出现的不良反应.结果 对照组和A组麻醉总有效率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和A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和A组麻醉苏醒时间及治疗总时间显著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患者T1~T4时NE及E浓度均降低,T3、T4时B组患者NE和E的浓度显著低于A组和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T1~T6时间内A组血浆丙泊酚靶浓度均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组患者T1~T6血浆丙泊酚靶浓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患者术中心动过缓发生率明显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三组苏醒期恶心呕吐发生率相同.结论 小剂量右美托咪定可能有效提高麻醉效果,减少患者苏醒时间及术后不良反应,减轻血流动力学波动,提高患者麻醉苏醒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国松;姜万维;郭旭东 刊期: 2015年第34期

  • 痛风性关节炎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TRF1、TRF2及NLRP3炎性体的变化

    目的 研究痛风性关节炎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端粒重复序列结合蛋白1(TRF1)、端粒重复序列结合蛋白2(TRF2)及核苷酸结合寡聚化结构域样受体3(NLRP3)炎性体的变化趋势.方法 选择2013年6月~2015年3月在绵阳市中心医院就诊的急性期(30例)、慢性期(30例)、间歇期(30例)痛风性关节炎90患者,另选择30例健康者为对照,采集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并检测NLRP3、凋亡相关斑点样蛋白(ASC)、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1(Caspase1)、TRF1、TRF2、淋巴细胞功能相关抗原(LFA1)含量,采集血清并检测血清中白介素1β(IL-1β)含量.结果 痛风性关节炎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NLRP3、ASC、Caspase1、TRF1、TRF2、LFA1的mRNA含量以及IL-1β含量均高于健康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急性期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NLRP3、ASC、Caspase1、TRF1、TRF2、LFA1的mRNA含量以及血清中IL-1β含量高于慢性期和间歇期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慢性期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NLRP3、ASC、Caspase1、TRF1、TRF2、LFA1的mRNA含量以及血清中IL-1β含量高于间歇期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中IL-1β含量与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NLRP3、ASC、Caspase1的含量呈正相关(r=0.882、0.718、0.784,P<0.05);外周血中LFA-1含量与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TRF1、TRF2的含量呈正相关(r=0.748、0.842,P<0.05).结论 痛风性关节炎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TRF1、TRF2及NLRP3炎性体的表达增多,能够通过调节炎症和免疫反应来参与病情的发展.

    作者:田岚 刊期: 2015年第34期

  • 三种不同人血白蛋白治疗方案在肝癌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 比较三种不同人血白蛋白治疗方案在肝癌术后患者中的运用效果.方法 选择2013年2月~2015年4月在广东省中医院大学城医院行肝癌根治术117例术后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将患者分为A、B、C三组,每组各39例.其中A组患者在术后直接使用5%的人血白蛋白注射液,B组直接使用20%的人血白蛋白注射液,C组患者在术后48 h内使用5%人血白蛋白注射液,48 h后使用浓度为20%的人血白蛋白注射液;分别收集三组患者在术后各时间段内的循环指标[尿量、中心静脉压(CVP)、平均动脉压(MAP)],胸腔引流指标(24 h引流量、组织间液量),肝功能指标[丙氨酸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总胆红素(STB)].结果 A组与C组患者在术后48 h内尿量、CVP及MAP均明显高于B组(P<0.05),腹腔引流量较B组明显减少(P<0.05),各组间的肝功能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d时A组患者引流量明显高于B组和C组(P<0.05),术后6、10 d时C组患者ALT、AST和STB指标均明显低于A组和B组(P<0.05).结论 通过在肝癌术后患者中合理分配等渗白蛋白及高渗白蛋白在纠正低蛋白血症的同时可有效改善液体平衡,减轻组织水肿,保持脏器的有效灌注,促进肝功能的恢复,提升白蛋白的利用率.

    作者:陈荣;王建春;周榆腾 刊期: 2015年第34期

中国医药导报杂志

中国医药导报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医学科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