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循证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患者中的应用

胡静;胡晓娟

关键词:循证护理, 急性心肌梗死, 心律失常, 应用
摘要:目的 探讨循证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患者中的应用效果,以期促进患者尽快康复.方法 选取2010年10月~2011年10月本院住院的符合WHO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标准的患者120例,将其随机分为循证护理组和常规护理组,各60例,常规护理组实施常规护理,循证护理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循证护理措施,包括对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的时相分布特征、可控因素、心理干预措施、健康宣教等方面的偱证,用以指导临床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心律失常发生率、心功能分级、平均住院时间、平均卧床时间、平均医疗费用、患者健康知识达标率、患者满意度.结果 常规护理组心率失常发生率为66.67%,明显高于循证护理组的13.33%,两组比较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 < 0.01);常规护理组健康知识达标率为71.67%,循证护理组为96.6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43,P < 0.05).两组患者心功能分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循证护理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为(11.02±1.01)d、平均住院费用为(5 174.95±612.30)元,均显著低于常规护理组,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t = 13.98、16.12,P < 0.01);循证护理组平均卧床时间为(2.96±0.73)d,与常规护理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 = 7.14,P < 0.05).循证护理组患者满意度为96.67%,高于常规护理组的70.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06,P < 0.05).结论循证护理可有效降低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的发生,提高患者满意度,促进患者尽快康复.
中国医药导报杂志相关文献
  • 癃闭舒联合盆底肌训练治疗高龄女性压力性尿失禁疗效观察

    目的 了解癃闭舒联合盆底肌训练(pelvic floormuscle training,PFMT)治疗70岁以上高龄女性压力性尿失禁(stress urinary incontinence,SUI)的疗效.方法 将96例有不同程度压力性尿失禁(SUI)症状存在的高龄女性患者随机分为:① A组(48例):患者盆底肌训练同时接受癃闭舒胶囊口服治疗;② B组(48例):患者仅予盆底肌训练,未予癃闭舒药物辅助治疗.通过治疗前后排尿日记和尿失禁自我评价(ICIQ)评分变化,比较分析两组疗效.结果 治疗12周后,A组排尿日记情况及ICIQ评分均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盆底肌训练同时辅以癃闭舒药物治疗有助于改善高龄女性患者顽固的压力性尿失禁症状.

    作者:张晨光;钟伟 刊期: 2012年第13期

  • 无痛分娩对初产妇应对方式和泌乳功能的影响

    目的 探讨罗哌卡因复合小剂量芬太尼行硬膜外阻滞无痛分娩对初产妇应对方式和泌乳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80例单胎足月行自然分娩的初产妇,根据初产妇意愿将初产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要求传统自然待产,观察组采用罗哌卡因复合小剂量芬太尼行硬膜外阻滞无痛分娩,观察两组应对方式(简易应对方式问卷,SCSQ)和泌乳功能变化.结果 产后24 h观察组SCSQ中的积极应对方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而消极应对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 < 0.05).观察组产后泌乳始动时间明显早于对照组(P < 0.05),产后24 、48 h 催乳素(PRL)浓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 < 0.05).结论罗哌卡因复合小剂量芬太尼行硬膜外阻滞无痛分娩显著改善初产妇的应对方式,促进泌乳功能.

    作者:董美娟;黄君 刊期: 2012年第13期

  • 老年不明原因发热的临床分析

    目的 分析老年不明原因发热患者的病因、临床特点及规律,为临床诊治提供参考.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2008年1月~2010年12月104例不明原因发热患者在年龄、性别、发热持续时间、白细胞计数、病因分布规律、预后等方面的差异,了解老年不明原因发热临床特点.结果 104例患者,确诊率为89.3%,病死率为8.0%.按病因分为感染性疾病(52.0%)、肿瘤性疾病(6.7%)、免疫性疾病(18.3%)、其他(7.7%)及诊断不明性疾病(15.4%).发热热程在1个月内的患者占63.5%,其中,感染性疾病占1个月内发热患者的81.5%.白细胞减少的病例26例,以免疫性疾病、肿瘤性疾病多见.结论感染是老年不明原因发热主要的发病因素,老年不明原因发热患者有自身的病因分布规律及特点.

    作者:郝瑞瑞;王海燕;罗佳;姜春燕 刊期: 2012年第13期

  • 纳洛酮、依达拉奉与高压氧联用治疗急性一氧化碳中毒迟发型脑病的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纳洛酮、依达拉奉与高压氧联用治疗急性一氧化碳中毒迟发型脑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182例一氧化碳中毒迟发型脑病(DEACMP)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患者行高压氧、脑复新与纳洛酮治疗,治疗组患者行高压氧、依达拉奉与纳洛酮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运动功能和生活满意度评分.结果 治疗组的痊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无效率明显低于对照组,而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治疗后两组患者BBS评分明显比治疗前升高,而Barthel评分明显降低;治疗组BBS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而Barthel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治疗组SF-36各项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上述结果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纳洛酮、依达拉奉与高压氧联用治疗急性一氧化碳中毒迟发型脑病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少,可明显改善患者的运动功能障碍和精神障碍,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唐学军 刊期: 2012年第13期

  • 宫腔镜下处理宫内节育器取出困难53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宫腔镜处理宫内节育器取出困难的优势和必要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5年6月~2011年7月我院收治的53例节育器取出困难患者,经宫腔镜检查发现,在宫腔镜直视下(必要时B超引导),采取直接夹取、针状电极电切粘连带,游离节育器后,以取环钩取出、环形电切环切除黏膜下肌瘤后,宫腔镜下取环钩取出,2例因宫内节育器异位入盆腔,经宫腹腔镜联合手术取出.结果 53例患者中,51例经宫腔镜处理后取出,2例经宫腹腔镜联合手术取出.结论宫内节育器取出困难的原因与节育器嵌顿子宫黏膜下层、嵌入肌层、套入黏膜下肌瘤蒂部及宫腔形态异常、宫腔粘连包裹节育器及异位有关,宫腔镜有操作方便、直观、图像放大、止血迅速、创伤小、无伤口等优点,是处理宫内节育器取出困难时的首选措施.

    作者:付晓芳 刊期: 2012年第13期

  • 1例胸主动脉破裂出血患者的急救及护理

    胸主动脉破裂出血是重症外科的急、重病,多为创伤性,具有创伤重、手术复杂、并发症多的特点[1];在内科患者中非常少见,易隐匿及误诊,我科2011年6月23日收治了1例食管癌根治术、食管支架植入术后、胸主动脉破裂出血的患者,该患者突发出血,且出血量大,短时间内病情急剧变化,在我科室人员积极有效迅速的救治下,保证患者生命体征,为患者的救治争取了宝贵的时间,并在笔者的细心护理下终痊愈出院.

    作者:叶玲玲 刊期: 2012年第13期

  • 微创稳定系统与解剖钢板内固定治疗股骨远端骨折的对比观察

    目的 比较微创稳定系统与解剖钢板内固定治疗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90例股骨远端骨折患者随机分为微创组(45例,采用微创稳定系统治疗)和解剖钢板内固定组(45例,采用解剖钢板内固定治疗),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复查X线观察两组骨折愈合情况,采用膝关节功能评分(HSS)观察功能恢复情况、临床疗效、术后并发症.结果 微创组患者手术时间较解剖钢板内固定组短(t = 2.88,P < 0.05),术中出血量较解剖钢板内固定组少(t = 6.73,P < 0.01),术中行自体髂骨植骨者较解剖钢板内固定组少(χ2 = 11.40,P < 0.01).两组骨折愈合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 = 1.16,P > 0.05);术后12个月,微创组HSS评分显著高于解剖钢板内固定组(t = 2.99,P < 0.05).微创组疗效优良率显著高于解剖钢板内固定组(χ2 = 5.20,P < 0.05).微创组并发症发生率(11.11%)较解剖钢板内固定组(26.67%)低(χ2 = 7.60,P < 0.05).结论微创稳定系统较解剖钢板内固定治疗股骨远端骨折可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手术损伤及出血,降低植骨需要,疗效好,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张小兵 刊期: 2012年第13期

  • 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对氧磷酯酶1活性与肥胖的相关性分析

    目的 探讨血清对氧磷酯酶1(PON1)水平与2型糖尿病(T2DM)患者肥胖的相关情况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 将T2DM患者83例根据有无肥胖分为T2DM肥胖组(50例)和T2DM非肥胖组(33例),另设对照组(36例).比较各组的一般情况、血脂、糖代谢等生化指标和PON1的差异.结果 T2DM肥胖组的血清PON1活性明显低于T2DM非肥胖组,且两组PON1活性均低于对照组.相关分析显示,血清PON1与体重指数(MBI)、腰围(WC)、收缩压(SBP)、舒张压(DBP)、空腹血糖(FPG)、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显著负相关,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显著正相关.结论肥胖T2DM患者PON1活性降低,促进了动脉粥样硬化的发展.

    作者:杨慧;姜海;谭子新;尚可;孙亚威 刊期: 2012年第13期

  • 燧心胶囊对慢性心力衰竭大鼠心功能及脑钠肽的影响

    目的 以慢性心力衰竭大鼠为研究对象,观察燧心胶囊对大鼠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测定大鼠血清中脑钛钠(BNP)含量,以探究燧心胶囊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作用机制.方法 将42只大鼠分为假手术组(n = 8)、模型对照组(n = 7)、地高辛组(n = 6)、卡托普利组(n = 7)、燧心胶囊低剂量组(n = 7)、燧心胶囊高剂量组(n = 7).采用腹主动脉缩窄术建立大鼠慢性心力衰竭模型,连续给药12周后,以Medlab 6系统检测左室收缩压(LVSP)、左室舒张末压(LVEDP)、左室压力大变化速率(±dp/dtmax)以及心率(HR);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BNP浓度.结果 与模型对照组比较,燧心胶囊能够有效增加LVSP、±dp/dtmax(P < 0.01),降低LVEDP(P < 0.01),同时使血清BNP浓度显著降低(P < 0.01),以高剂量组更为明显.结论燧心胶囊能够改善慢性心力衰竭大鼠心室收缩和舒张功能,纠正其异常的血流动力学状态,使循环中过度分泌的BNP水平明显降低,其疗效有剂量依赖关系.

    作者:张鸿婷;王先滨;季旭明;王斌;耿自上 刊期: 2012年第13期

  • 自拟中药汤联合坦索罗辛治疗Ⅲ型前列腺炎的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自拟中药汤联合坦索罗辛治疗Ⅲ型前列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2010年6月~2011年12月我院确诊的80例Ⅲ型前列腺炎患者随机分成实验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对照组单纯口服0.2 mg盐酸坦索罗辛缓释胶囊,1次/d,连用14 d;实验组再给予自拟中药汤联合治疗,1剂/d,连用14 d.观察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慢性前列腺炎症状评分(NIH-CPSI)、大尿流率(MFR)、平均尿流率(AFR).结果 实验组总有效率为67.5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40.00%,实验组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 < 0.05);实验组治疗后的疼痛评分、排尿评分、生活质量评分、NIH-CPSI总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 < 0.05);实验组治疗后的MFR、AFR指标水平比对照组显著性升高(P < 0.05).结论应用自拟中药汤联合坦索罗辛治疗Ⅲ型前列腺炎的临床疗效显著.

    作者:张金恒;任传梅 刊期: 2012年第13期

  • 人脐血内皮祖细胞的体外培养

    目的 从人脐带血中分离内皮祖细胞(endothelial progenitor cells,EPCs),建立人脐血内皮祖细胞体外培养的方法,为实现内皮祖细胞的移植及实验研究提供足量的细胞来源.方法 采用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人脐带血内皮祖细胞,在EGM-2培养基中培养,采用流式细胞仪、免疫组化和免疫荧光鉴定EPCs.结果 脐带血单个核细胞在经EGM-2培养过程中出现梭形贴壁和铺路石样等形态;1周后既分化成EPCs,细胞免疫荧光CD133染色率在培养第7天为(67.2±2.12)%,免疫组化CD34染色率为(89.67±2.05)%,流式细胞仪鉴定该种细胞CD133与KDR的双阳性率达87.8%.可确定该细胞为EPSc.结论采用本培养方法可获得良好的内皮祖细胞用于实验研究.

    作者:王明勇;李燕;宋淑敏;彭强 刊期: 2012年第13期

  • 医学院校生物技术专业本科生微生物学教学改革初探

    医学院校生物技术专业如何逐渐摆脱原有的以病原微生物为中心的医学微生物教学模式束缚,应在教学内容、方法和手段等方面进行教学改革,利用医学院校的特有资源建立特色鲜明的普通微生物学教学新模式,努力探索出一套科学、合理的微生物学教学体系对培养适应现代生命科学技术及市场发展需要的生物技术创新人才,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吴大畅;张翠丽;沙姗姗;李新莉;辛毅 刊期: 2012年第13期

  • 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对溶栓治疗突发性聋疗效评价

    目的 观察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FIB)对溶栓治疗突发性聋患者的疗效影响,评价其重要性,进而推进临床上对突发性聋的治疗进展.方法 选取我院2007年3月~2010年3月收治的突发性聋患者108例,根据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平均分为血浆纤维蛋白原正常组(纤维蛋白原≤3.5 g/L,54耳)和血浆纤维蛋白原升高组(纤维蛋白原>3.5 g/L,54耳),各54例,两组患者同时给予巴曲酶溶栓滴注治疗,治疗前及治疗后7 d,检测患者的纯音听阈,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结果进行分析比较.疗程期间密切观察患者的皮肤或黏膜处是否有出血点.结果 在各疗程结束后,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正常组的患者,通过溶栓治疗,痊愈1例,显效3例,有效9例,无效41例,总有效率为24.1%;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升高组的患者,痊愈6例,显效15例,有效23例,无效10例,总有效率为81.5%.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升高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血浆纤维蛋白原正常组,且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 < 0.01).结论对于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升高的突发性聋患者,采用降纤溶栓的治疗方法,更为有效、高效,对于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正常的突发性聋患者,应尽量采用其他疗法,以免耽误病情.

    作者:潘芳名 刊期: 2012年第13期

  • 输尿管镜和ESWL治疗小儿输尿管结石的临床疗效比较

    目的 比较输尿管镜气压弹道碎石(URSL)与体外冲击波碎石(ESWL)治疗小儿输尿管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120例输尿管结石患儿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将患者分入URSL组(58例)与ESWL组(62例).结果 URSL组与ESWL组碎石成功率分别为93.1%和90.3%,4周后结石排净率分别为91.4%和88.7%,两组碎石成功率及结石排净率均无显著差别(P > 0.05);URSL组与ESWL组输尿管中下段碎石成功率分别为100.0%和86.7%,结石排净率分别为96.4%和80.0%,URSL组显著优于ESWL组(P < 0.05);URSL组输尿管上段碎石成功率显著低于ESWL组(86.7% vs 93.8%,P < 0.05),结石排净率亦显著低于ESWL组(86.7% vs 96.9%,P <0.05).结论治疗小儿输尿管结石应根据具体情况选择治疗方案,对于上段结石ESWL效果更佳,对于输尿管中下段结石,应采用URSL治疗.

    作者:王秀新;张少峰;贾洪涛;甘伟 刊期: 2012年第13期

  • 珍菊降压片治疗原发性高血压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珍菊降压片对原发性高血压的降压疗效.方法 选择我院门诊2009年1月~2010年6月收治的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患者12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60例,观察组口服珍菊降压片,0.48 g/次,3次/d;对照组口服氯沙坦,首次剂量25 mg,1次/d,3 d后如无不适,加大剂量至50 mg,8周为1个疗程.观察患者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1.7%,对照组为86.7%,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两组治疗后,收缩压和舒张压均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观察组收缩压下降幅度大于对照组(P < 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5%和1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珍菊降压片治疗高血压疗效明显,不良反应轻,适合长期治疗.

    作者:何定峰 刊期: 2012年第13期

  • 预见性护理对高龄股骨颈骨折患者康复的积极作用

    目的 探讨预见性护理对高龄股骨颈骨折患者康复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2008年1月~2010年6月收治的高龄股骨颈骨折患者186例,随机将其分为两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配合治疗的患者93例为对照组,采用预见性护理干预配合治疗的患者93例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的各项临床指标.结果 观察组入院接诊的平均时间、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平均住院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 < 0.05),观察组压疮、感染、便秘、明显疼痛、坠床、跌倒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 < 0.05),观察组患者满意度和Harris评分优良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对高龄股骨颈骨折患者实行有效的预见性护理不仅可以减少治疗疗程,减少各种并发症的发生,还可以大幅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护理方法,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段敏;田金萍;王卫青 刊期: 2012年第13期

  • 规范健康教育联合行为矫正技术在减少高血压患者脑血管不良事件中的作用研究

    目的 探讨规范健康教育和行为矫正技术在减少高血压脑血管不良事件中的作用.方法 将224例高血压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12例,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规范健康教育和不良行为矫正,对照组只给予常规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不同时期脑血管不良事件的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患者脑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为0.89%,对照组为8.04%,观察组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χ2 = 8.547,P < 0.01).结论规范健康教育和不良行为矫正有助于提高高血压患者治疗依从性和血压控制率,从而降低脑血管不良事件的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吴江平 刊期: 2012年第13期

  • 老年长期卧床患者下肢护理对预防深静脉血栓的影响

    目的 探讨对老年长期卧床患者进行下肢护理对预防深静脉血栓的影响.方法 将230例于我科住院的老年长期卧床患者分为观察组(122例)和对照组(108例),对照组按照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强对患者进行局部肢体被动活动训练,关节活动等下肢护理,比较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较对照组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明显减少,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对老年长期卧床患者进行下肢护理有助于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形成.

    作者:孙雪枫 刊期: 2012年第13期

  • 责无旁贷,关注疝病患者的综合利益——访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疝和腹壁外科主任陈杰教授

    2012年3月22日至25日,第六届疝和腹壁外科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北京召开.据记者了解,由中华医学会、中国医师协会外科分会等单位和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疝和腹壁外科联合举办的此次盛会,邀请了近百名国内外疝和腹壁外科学界的知名专家参加,全方位展示了目前国内疝和腹壁外科领域的发展现状和研究水平.另据介绍,本届研讨会主要围绕疝修补手术的规范化与术后并发症的防治主题,展开了多角度、多层次的学术交流,以加快提升我国疝和腹壁外科领域的治疗水平,更多、更好地造福广大疝病患者.

    作者:刘志学 刊期: 2012年第13期

  • 壳寡糖对S180荷瘤鼠Bcl-2、Bax蛋白表达的影响

    目的 观察壳寡糖对S180小鼠Bcl-2、Bax蛋白表达情况及肿瘤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 选择体内注射的方法将壳寡糖注入S180小鼠体内,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测定瘤组织Bcl-2、Bax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 壳寡糖能降低S180小鼠瘤组织抑凋亡基因Bcl-2的表达,提高促凋亡基因Bax的表达.结论通过调节Bcl-2、Bax的表达而诱使肿瘤细胞凋亡是壳寡糖抗肿瘤作用机制之一.

    作者:蒋瑞雪;赵宪;孙艳;王琪;兴桂华;吴艳敏;官杰 刊期: 2012年第13期

中国医药导报杂志

中国医药导报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医学科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