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硬质超声宫腔镜取胚术的临床应用

萧丽红;包金鼎;乔铁;周丽萍

关键词:硬质超声宫腔镜, 取胚术, 宫内早孕, 人工流产并发症
摘要:目的:探讨硬质超声宫腔镜取胚术的可行性.方法:对2009年11月~2010年2月广东省广州市番禺区第二人民医院35例由于宫内早孕(停经35~70 d的宫内早孕或稽留流产)自愿要求终止妊娠的患者,采用我院自主研发的硬质超声宫腔镜行取胚术,观察手术效果并随访.结果:35例患者均成功实施硬质超声宫腔镜取胚术,平均手术时间15 min,术中出血4 ml,无一例发生子宫穿孔、漏吸、术中出血、人工流产综合反应、术后感染、水中毒等并发症,平均术后阴道流血时间5 d,无一例发生术后感染及月经异常.结论:硬质超声宫腔镜取胚术对宫内早孕,特别是宫内早早孕(停经40 d内)终止妊娠,能早期安全有效地终止意外妊娠,具有减少并发症及副损伤等优势.
中国医药导报杂志相关文献
  • 超声诊断宫内节育器合并中、晚期妊娠的临床价值

    目的:探讨应用超声诊断宫内节育器(IUD)合并妊娠的准确性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16例带节育器合并妊娠的中、晚期妊娠患者行超声检查,直观地显示节育器在宫腔内的位置及类型.结果:本组带节育器妊娠均在妊娠中、晚期发现,多见于带节育器5年内.IUD下移是导致妊娠的主要原因.结论:放置IUD后应用超声监护宫内节育器的位置是一种较为理想的监测手段,特别是放置IUD 5年内要加强随访,以便发现IUD下移,预防意外妊娠.

    作者:蔡金萍;吴菲 刊期: 2011年第29期

  • 瑞舒伐他汀对脑梗死合并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患者的疗效观察

    目的:研究瑞舒伐他汀对脑梗死合并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治疗作用.方法:将120例脑梗死合并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60例)和治疗组(60例),对照组仅给予常规抗血小板聚集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抗血小板聚集治疗的基础上给予瑞舒伐他汀20 mg·d-1.比较两组经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评分、血脂水平和血清C-反应蛋白水平变化.结果:治疗组6个月、12个月复诊时颈动脉斑块积分[(3.42±0.45)、(3.23±0.57)分]和对照组[(4.07±0.47)、(4.12±0.38)分]相比显著降低(P<0.05);3个月后血脂水平显著下降;6个月、12个月的治疗组C反应蛋白水平[(4.86±3.54)、(3.23±2.92)mmol/L)]较对照组[(13.45±2.04)、(13.32±2.11)mmol/L)]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瑞舒伐他汀可显著稳定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促进斑块消失,并有较强的降低血脂作用.

    作者:陈斌 刊期: 2011年第29期

  • 经鼻给予布托啡诺对丙泊酚注射痛的影响

    目的:比较经鼻给予不同剂量布托啡诺对丙泊酚注射痛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双盲、对照研究.将ASAⅠ~Ⅱ级择期行开颅手术的90例患者随机分为三组,每组各30例.所有患者麻醉诱导前15 min经鼻给药.Ⅰ组给予生理盐水0.3 ml,Ⅱ组给予布托啡诺2 mg,Ⅲ组给予布托啡诺3 mg.以5 mg/s速度给予患者1/4总剂量的丙泊酚(2 mg/kg).静脉注射丙泊酚时采用4点法对疼痛评分,0=无痛,1=轻度疼痛,2=中度疼痛,3=严重疼痛.结果:Ⅰ组有70%患者诉疼痛;Ⅱ组和Ⅲ组分别为53.3%和26.7%.Ⅲ组跟Ⅰ组比较,疼痛发生率明显降低(P<0.05).结论:麻醉前15 min经鼻给予布托啡诺3 mg能预防丙泊酚注射痛.

    作者:王云珍;王保国 刊期: 2011年第29期

  • 内生场热化治疗老年恶性浆膜腔积液

    目的:观察老年患者恶性浆膜腔积液腔内局部化疗+静脉全身化疗联合内生场热疗的疗效.方法:72例60岁以上老年患者恶性浆膜腔积液经病理检查诊断明确,根据原发肿瘤类型适当选择顺铂(DDP)、博来霉素(BLM)、5-氟尿嘧啶(5-FU)、吡柔比星(THP)腔内灌注化疗,腔内化疗每周2~3次,共3~4周,平均治疗3~4次.同时根据不同肿瘤选择静脉全身化疗,并以浆膜腔积液为中心,灌注当日行内生场热疗.结果:40例恶性胸腔积液有效率为87.5%,29例恶性腹腔积液有效率为69.0%,3例恶性心包积液有效率为100.0%,其中,肺癌、乳腺癌、肠癌及卵巢癌所致恶性浆膜腔积液疗效相对较好.各组治疗前后患者细胞免疫功能指标--活化T细胞(CD3+/HLA-DR+)治疗后较治疗前升高,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患者恶性浆膜腔积液内生场热化治疗疗效确切,其疗效可能与热疗诱发机体抗肿瘤免疫效应有关,患者毒副反应轻,可安全耐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黄小青;田华琴;梁贵文;李宏良;王斌;陈学彰;杨耀林 刊期: 2011年第29期

  • 疼痛管理教育培训对急诊护士创伤性疼痛管理知识与态度的影响

    目的:确定疼痛管理教育培训对护士创伤性疼痛管理知识与态度的影响.方法:将入选本研究的60名护士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30名.采用<疼痛管理知识调查表>评估其对疼痛管理知识的认知现状;构建创伤性疼痛规范化管理的培训方案,对研究组护士进行培训,对照组护士不参与.2周后再次对两组护士进行问卷调查,并安排其在急诊接诊伤情及严重程度相似的患者,评估患者的疼痛VAS评分情况以及心理状况,并比较差异有无统计学意义.结果:通过疼痛规范化管理培训,研究组护士对疼痛管理知识的掌握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研究组护士所分管患者清创术后V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疼痛管理教育培训可促进急诊护士对创伤性疼痛管理知识的掌握,改变护理态度,从而有效缓解患者疼痛.

    作者:席惠君;周潘宇;王立芬;闫红丽;许开云;张俊英;赵继军 刊期: 2011年第29期

  • 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多平面治疗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26例临床体会

    目的:运用睡眠监测及定位系统准确定位及低温等离子手术系统外科技术治疗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方法:对我院26例OSAHS患者的综合性手术方案进行回顾性研究.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术中出血少,术后疼痛轻,患者术后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pnea hypopnea index,AHI)、血氧饱和度(SaO2)较术前上升明显,手术有效率达96.15%.结论:根据定位诊断,低温等离子手术系统外科技术可以单平面或同时解决鼻(下鼻甲消融)、软腭后区[等离子辅助下悬雍垂腭咽成形术(uvulopalatopharyngoplasty,UPPP)]、舌后区(舌体打孔消融)多平面阻塞,将软腭后区立体式扩宽,在明显提高手术疗效的同时,又尽可能地保留了鼻黏膜及悬雍垂的功能,有效地防止了鼻咽返流,减少了手术并发症的发生,并可以获得较好的远期疗效.

    作者:金永钢;刘丽媛;靳红超;张栋;王宇;柳宁宁;钱海龙 刊期: 2011年第29期

  • 肌酸激酶MB同工酶和心肌肌钙蛋白对于不稳定型心力衰竭的诊断价值分析

    目的:探讨肌酸激酶MB同工酶(CK-MB)、心肌肌钙蛋白(cTnT)对于不稳定型心力衰竭的诊断价值,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2009年4月~2011年4月随机收集我院临床诊断为不稳定型心力衰竭患者作为观察组(30例),收集同期无心血管疾病的健康者作为对照组(30例),对两组的cTnT和CK-MB水平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与在发病早期、中期、晚期3个时间点的血cTnT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血CK-MB水平在发病早期和中期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发病晚期,观察组血CK-MB水平较对照组稍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K-MB与cTnT作为近年来发展起来的检测心肌损伤的高能指标,可以作为不稳定型心力衰竭早期诊断的特异性指标,血cTnT水平的变化比CK-MB更敏感.

    作者:夏勇;刘海清 刊期: 2011年第29期

  • 老年冠心病患者氟伐他汀强化降脂的疗效及安全性观察

    目的:探讨氟伐他汀钠(来适可)强化治疗冠心病(CHD)伴高脂血症老年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所有60例冠心病伴高脂血症的老年患者,均经过氟伐他汀钠40 mg/d治疗后血脂已达标.随机分为两组,各30例.治疗组继续予以氟伐他汀钠20 mg/d;对照组停用氟伐他汀钠.所有患者治疗期间均按常规治疗.分别观察3、6个月后血脂、C反应蛋白水平变化;记录心力衰竭、心绞痛发作情况;观察肝、肾功能损害等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组治疗3个月和6个月后,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LDL-C)及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均有明显下降,高密度脂蛋白(HDL-C)显著上升(P<0.05).对照组观察3个月和6个月后,TC、TG、LDL-C及hs-CRP均较前明显升高,HDL-C明显下降(P<0.05).治疗6个月后,对照组心衰加重、心绞痛发作例数与治疗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应用氟伐他汀强化治疗老年冠心病伴高脂血症,疗效显著,安全性好,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刘承延 刊期: 2011年第29期

  • 碳酸氢钠片在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中的作用

    目的:探讨碳酸氢钠片在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CRF)患者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SHPT)中的作用.方法:将80例伴有SHPT的CRF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40例)接受碳酸氢钠和骨化三醇联合治疗,对照组(40例)仅接受骨化三醇治疗.于治疗前和治疗后6个月,每月检测血甲状旁腺激素(PTH).逐月比较治疗后两组患者PTH的水平,以PTH<110 ng/L为标准,比较两组PTH的达标率.结果:治疗后两组PTH都呈下降趋势,第1~3个月实验组PTH下降速度大于对照组,使得在第2~4个月时实验组PTH小于对照组(P<0.05),PTH的达标率大于对照组(P<0.05).5个月和6个月时,两组PTH水平和达标率无差异.结论:口服碳酸氢钠片在SHPT的治疗中具有积极的作用,可以使PTH尽早达到目标值.

    作者:刘莲琴 刊期: 2011年第29期

  • 检测重组hIL-12病毒滴度的空斑方法的建立

    目的:建立检测重组hIL-12病毒滴度的空斑方法.方法:将一定浓度的Sf9细胞接种培养皿,待细胞完全贴壁后加入能表达hIL-12的重组杆状病毒感染Sf9细胞,一定时间后吸弃病毒液,加入预温到40℃的含0.5%低熔点琼脂、10%FBS以及其他添加剂的TC-100培养基,凝固后置于27℃条件下,培养5~7 d.结果:确定细胞接种数量为9×105个/皿,病毒液接种体积为500 μl,感染时间为4 h进行病毒感染,用中性红染色即可用肉眼观察到空斑,空斑为圆形无色,直径为0.5~3.0 mm.结论:通过控制病毒液的接种体积和病毒的感染吸附时间,可以提高重组杆状病毒空斑方法的稳定性和准确性.

    作者:陈梁军 刊期: 2011年第29期

  • 氨溴索联合头孢哌酮他唑巴坦治疗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41例疗效观察

    目的:评价氨溴索联合头孢哌酮他唑巴坦治疗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CAP)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2例老年CAP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1例)和对照组(41例).治疗组给予氨溴索联合头孢哌酮他唑巴坦治疗,对照组仅给予头孢哌酮他唑巴坦治疗,治疗10 d后,观察两组临床症状改善起效时间、疗效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92.68%,显著高于对照组(70.7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430,P<0.05).治疗组咳嗽、咳痰,发热,肺部啰音等临床症状改善起效时间分别为(6.5±1.2)d,(3.0±1.3)d,(6.9±1.1)d,均较对照组[(8.2±0.4)d,(5.9±1.0)d,(8.5±1.3)d]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均未发生药物相关不良反应.结论:氨溴索联合头孢哌酮他唑巴坦治疗老年CAP疗效显著,用药安全,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林阅生 刊期: 2011年第29期

  • 高龄股骨颈骨折患者围术期护理

    目的:分析80岁以上高龄股骨颈骨折患者的围术期护理,总结围术期的特点,对今后高龄患者的治疗护理提供帮助.方法:回顾性研究2000年6月~2008年6月我院手术治疗的61例80岁以上的股骨颈骨折患者.术前对其进行健康教育,采取有针对性的心理护理.术中、术后监测心脏情况,控制血压、血糖.术后严密观察生命体征、患肢远端感觉运动血循环,并加强对压疮、肺部感染、泌尿系感染、深静脉血栓等并发症的护理.结果:61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扶拐或助步器出院,切口无感染,无症状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术后3~5 d坐起,5~10 d扶拐下地活动.术后并发症为电解质紊乱6例,肺部感染4例,低血压3例,心功能不全2例,房颤2例,应激性溃疡2例,泌尿系感染1例,压疮1例,均经积极治疗和护理后好转.结论:只要80岁以上高龄股骨颈骨折患者身体条件许可,应尽早手术治疗以缩短卧床时间,所以合理有效的围术期护理是80岁以上高龄股骨颈骨折患者手术成功的一个重要保障.

    作者:常艳;常伟丽 刊期: 2011年第29期

  • 失眠患者与健康人睡眠感知水平的对比分析

    目的:探讨失眠患者与健康人之间对睡眠状况主观感知和客观评价的差异,分析原发性失眠患者的睡眠感知特点.方法:选取在我院2006年3月~2010年12月神经内科就诊患者120例,60例原发性失眠患者(失眠组)及60例性别、年龄相匹配的健康对照者(对照组).所有受试者均进行整夜多导睡眠图监测,并完成早晨问卷[用于评估睡眠知觉,睡眠知觉(%)=主观睡眠时间/客观睡眠时间×100%].采用失眠严重程度指数(ISR)、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等描述失眠程度并进行相关分析.结果:受试者的睡眠自我评估参数对照组睡眠潜伏期(SL)(18.75±5.59)min、觉醒时间(WT)(27.00±6.08)min、睡眠效率(SE)为(90.40±6.07)%、总睡眠时间(TST)(438.00±41.75)min,失眠组SL(62.97±35.56)min、WT(174.22±93.90)min、SE为(54.78±17.36)%、TST(285.94±90.48)min,两组比较,差异均有高度统计学意义(均P<0.01).对照组ISR(1.69±2.19)分、SAS评分(27.91±3.37)分、SDS评分(0.29±0.03)分;失眠组ISR(20.59±6.14)分、SAS评分(46.62±11.64)分、SDS评分(0.53±0.10)分;失眠组受试者焦虑自评量表评分和抑郁自评量表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失眠患者表现出明显的睡眠知觉紊乱,在临床诊断和治疗时应引起重视.

    作者:乔波 刊期: 2011年第29期

  • 腹腔镜下妇科手术两种麻醉方法的对比研究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妇科手术的麻醉方法及安全性.方法:将200例ASAⅠ~Ⅱ级实施腹腔镜妇科手术患者随机分成两组,Ⅰ组为连续硬膜外麻醉(100例),Ⅱ组为腰-硬联合麻醉(100例),两组均加静脉麻醉,全程监测BP、HR、RR、SpO2等指标,观察其变化情况、麻醉效果、肌松程度及牵拉反应和术后并发症.结果:两组麻醉效果均为优良,肌松良好,无麻醉并发症,BP、HR、RR、SpO2气腹前后监测,硬膜外麻醉波动幅度较大,气腹后与术前、麻醉后相比,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腰-硬联合麻醉波幅小,与Ⅰ组相比,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气腹后与术前、麻醉后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下妇科手术采用连续硬膜外麻醉或腰-硬联合麻醉配合异丙酚静脉麻醉,保持自主呼吸,并发症少,苏醒快,且腰-硬联合麻醉运动神经阻滞更完全,降低了交感神经张力,血压、心率、呼吸、SpO2波动小,是一种较为理想的麻醉方法.

    作者:刘德爱;彭方武 刊期: 2011年第29期

  • 玻璃纤维桩和铸造金属桩在牙体修复中的疗效比较

    目的:比较玻璃纤维桩与铸造金属桩在牙体修复中的临床疗效,探寻其更有效的方法.方法:对我院收治的78例患者(96颗牙)进行随机分组,分为玻璃纤维桩核组(39例,49颗牙),金属铸造桩核组(39例,47颗牙).两组均进行完备的根管治疗,玻璃纤维桩核组制备玻璃纤维桩核,金属铸造桩核组制备金属铸造桩核,余治疗无差异.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成功率.结果:两组患者经过治疗后进行效果评定,玻璃纤维桩核组成功率为97.96%,金属铸造桩核组治疗成功率为85.11%,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玻璃纤维桩核在牙体修复中成功率高于金属铸造桩核,疗效满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孪双;何苗;董洁;姜玲 刊期: 2011年第29期

  • 抗生素的过量使用与细菌耐药性关系研究

    目的:探讨过量使用抗生素与细菌耐药性的关系,为临床上合理使用抗生素提供依据.方法:2005年1月~2010年12月,对我所G-感染菌药敏试验进行连续观察.病原菌培养按常规方法培养分离,获纯菌后鉴定到种,共培养出337株致病菌(真菌除外).结果:选取的305例细菌感染患者使用第三代头孢菌素居第一位(41.39%),其次为喹诺酮类(29.80%);5种细菌对头孢呋肟的耐药性高.从305例患者标本中共分离培养出337株病原菌,依次为铜绿假单胞菌183株、肺炎克雷伯菌70株、大肠埃希菌46株、阴沟杆菌22株、金黄色葡萄球菌16株.结论:临床过量应用抗生素不合理可使细菌产生耐药性,G-菌对头孢一、二代及青霉素有较高耐药性,而对三代头孢菌素、喹诺酮类耐药性逐渐增加.

    作者:丁秀芹 刊期: 2011年第29期

  • 关于医院考勤管理信息化建设探析

    医院考勤汇总统计是医院为员工计发薪酬及各种福利的一项重要依据,同时也是员工职称、职务晋升、年度评优考核等工作的主要参考信息.本文笔者从多年的工作经验和体会出发,分析了使用Excel准确快捷地获取考勤汇总信息的方式、方法,探索在网络环境下进行考勤信息管理的优势,讨论了医院考勤信息化发展的新方向.

    作者:张梅;崔剑 刊期: 2011年第29期

  • 无抽搐电休克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症状和执行功能的影响

    目的:探讨无抽搐电休克治疗(MECT)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症状和执行功能的影响.方法:将132例精神分裂症患者分为研究组(MECT合并非典型药物治疗)68例和对照组(单纯非典型药物治疗)64例.分别在入组前、治疗3周及6周后分别进行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定、威斯康星卡片分类任务(WCST)、Stroop测验.结果:治疗3周后两组PANSS总分较治疗前均有显著下降(均P<0.01),WCST中的总应答数、完成分类数、正确数、持续错误数及Stroop测验color word(CW)总反应时间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或P<0.01),且研究组比对照组在PANSS、WCST方面改善更为明显(P<0.05或P<0.01).治疗6周后两组的PANSS总分较治疗前均有显著改善(均P<0.01),WCST中的总应答数、完成分类数、正确数分值均较治疗前改善(P<0.05或<0.01),但两组之间在PANSS、WCST分值及Stroop测验各分值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合并MECT治疗能快速改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执行功能.

    作者:杨道良;陈玄玄;黄佩蓉;张郦;季卫东;周国权 刊期: 2011年第29期

  • 横结肠顺蠕动移植代食管重建术的护理

    为了帮助患者恢复正常饮食功能,纠正营养不良状态,笔者对100例胸骨后横结肠顺蠕动方向移植代替食管重建术患者进行术前和术后精心护理,严格执行饮食要求,做好饮食宣教和护理,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精心护理解除了患者饥饿而又不能进食的痛苦,食管钡餐检查吻合口通过顺利无阻碍,患者术后均能进普食.由此可见,由于患者入院时身体营养不良,手术耐受性差,术后并发症严重,所以必须给予严密的观察和护理,使患者痊愈出院.

    作者:朱丽娜 刊期: 2011年第29期

  • 胃癌与十二指肠球部溃疡胃电图变化的探讨与应用价值的研究

    目的:分析胃癌与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患者胃电图变化特点,探讨胃癌与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患者的临床症状与胃电变化的关系,能否为临床诊断与治疗提供参考依据与指导.寻求一种无痛苦,简便,患者容易接受的胃肠疾病的检查方法.方法:经胃镜确诊的胃癌30例、十二指肠球部溃疡52例,无症状志愿者30例分别进行常规胃电图监测,对各组胃电参数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胃癌患者胃电参数改变以胃肠电节律紊乱、餐前正常慢波百分比、慢波频率不稳定系数,餐前、后偶联百分比明显下降为主;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患者餐前、餐后胃肠电节律紊乱,平均频率增高,餐后主功率比降低较明显,两组胃电参数变化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胃癌、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组中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比例分别为20.00%、19.23%.结论:胃癌及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患者胃电图检查结果有一定的特异性,对其诊断与治疗有一定的指导意义.经胃镜确诊的消化性溃疡推荐行胃电图检查,以明确是否存在胃动力障碍及其类型,依据患者情况及早运用胃动力药物治疗.胃电图可作为胃肠疾病的常规检查方法之一,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郭丽梅;黄晓群;吉兰芳 刊期: 2011年第29期

中国医药导报杂志

中国医药导报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医学科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