芦娜
目的:观察水飞蓟宾胶囊治疗脂肪肝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8例脂肪肝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24例给予口服水飞蓟宾胶囊,对照组24例服用护肝片治疗,比较两组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9%,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0.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水飞蓟宾胶囊治疗脂肪肝有良好疗效.
作者:王景慧;余延峰 刊期: 2010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孕产妇健康指导的内容、实施方式方法,使孕产妇正确对待妊娠、分娩及合并症,以提高护理质量.方法:对我院2007年1月~2009年9月产前门诊就诊的37 620人次孕产妇及住院的4 328名孕产妇实施健康指导的情况及体会进行评价、总结.结果:通过实施健康指导提高了孕产妇的认知水平及保健知识;减少孕产期合并症的发生;增强了产妇及家属对新生儿的健康护理,促进母乳喂养.结论:健康指导可提高护理质量及围生期的保健质量,降低孕产期合并症发生的危险.
作者:孙艳玲;刘继波;李金业;吕爱华 刊期: 2010年第09期
目的:为了探索更好的且具有较高的活性和对炎症性肠病毒副作用少的4-氨基水杨酸前药.方法:首先以4-ASA为原料依次用氯甲酸苄酯和乙酸酐分别保护氨基和酚羟基,然后再氢化还原脱去氨基上的保护基,合成的新化合物经MS、IR、1H-NMR、13C-NMR确证.结果:本实验合成了3个4-氨基水杨酸与不饱和脂肪酸形成的酰胺类化合物.结论:该合成路线是合理和可行的.
作者:姜爱雯;赵正保 刊期: 2010年第09期
目的:分析我院门诊处方抗菌药物合理应用情况和处方规范书写情况,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按照国家<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和<处方管理办法>对我院2009年第一季度部分门诊处方进行分析.结果:我院门诊处方在抗菌药物合理应用和处方规范书写方面还存在一定问题,有待进一步规范.结论:按照相关要求对抗菌药物的临床应用进行严格控制,同时对处方书写加以规范,才能确保临床合理用药,提高临床药物治疗水平.
作者:郑芝欣;魏简汇 刊期: 2010年第09期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配合穴位注射治疗慢性荨麻疹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慢性荨麻疹患者分为两组,治疗组50例,采用中西医结合配合穴位注射治疗;对照组50例,采用西药(赛庚啶、氯雷他啶)治疗.结果:治疗组的治愈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80.0%、98.0%;对照组的治愈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42.0%、84.0%.两组比较,治疗组的治愈率和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中西医结合配合穴位注射治疗慢性荨麻疹有较好的临床疗效,而且能明显降低复发率.
作者:吴瑞兰 刊期: 2010年第09期
目的:分析左心室舒张性心力衰竭(DHF)的临床特征及诊断与药物治疗的体会,以期达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延缓心力衰竭的进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6-2008年68例DHF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DHF临床症状主要为有充血性心衰表现(多为肺淤血).X线胸片显示所有病例肺纹理增粗.心脏超声检查显示左心室舒张不良使左室舒张末压(LVEDP)升高,而心腔大小及射血分数(EF)正常可明确诊断.药物治疗主要为减少液体潴留,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β受体阻滞剂、钙通道阻滞剂等改善心肌顺应性,改善和延缓心室重构,改善舒张功能.结论:DHF发生是充血性心力衰竭(SHF)的早期阶段,所以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更为重要,以延缓心力衰竭的发展,改善预后.
作者:李芳;李纪 刊期: 2010年第09期
目的:分析肺结核病区医院感染危险因素,探讨其预防对策.方法:通过对我院肺结核病区存在的医院感染危险因素调查,制订适合我院实际情况的肺结核病区医院感染预防策略.结果:通过严格的职业防护培训,制订各项预防医院感染的规章制度,并在医院感染科的监督下认真贯彻实施,医院感染发生率明显下降.结论:肺结核作为呼吸道传染病,病区是医院感染发生的高危科室,规范感染管理,加强重点监测是控制医院感染的有效措施.
作者:董桂珍;王晓曦;刘鸿燕 刊期: 2010年第09期
解剖教学中传统的直观教学手段已经不能满足教学的需要,通过现代信息技术将直观教学法与计算机辅助教学结合,是目前解决此问题的较好方法.借助计算机制作的多媒体课件集图片、文字、声音、动画、影片于一体,图像逼真、色彩鲜明、层次清楚、定位准确,并可以通过三维立体重建等手段,将人体结构清晰地显示出来,以弥补传统教学手段的不足,提高教学效果.
作者:闫勇;王焕霞 刊期: 2010年第09期
目的:探讨手足口病患儿的心电图改变,给临床提供及时的诊断依据,以免因患有手足口病合并心肌炎,加重患儿的病情.延误患儿的治疗.方法:采用福田,T3010三导液晶心电图仪,常规描记肢体导联和胸前导联,遇有心律不齐者进行1 min心律不齐分析描记.结果:1 300例手足口病患儿的心电图检查有224例异常,占30.8%.在这异常的224例患儿中3岁以下的患儿占8113%.结论:手足口病患儿中,心肌受损伤的例数可达到30.8%,以3岁以下幼儿尤为显著,男女患者数无明显差别.病毒一旦侵犯心肌,出现心电图的改变,同时也会侵及其他系统,不可忽视.
作者:王铸昆;王显芝 刊期: 2010年第09期
目的:观察溶栓加抗凝联合治疗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对76例急性DVT患者采用小剂量尿激酶联合低分子肝素钙溶栓治疗,疗程7~14 d,长21 d.结果:治愈46例,好转26例,无效4例,无症状性肺栓塞(PTE)发生,无死亡病例.治疗过程中无明显出血现象,仅有3例出现皮下少量出血.结论:溶栓加抗凝联合治疗急性DVT疗效显著、安全.
作者:龚金龙;吴婷竹;朱乃训 刊期: 2010年第09期
目的:探讨老年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急性加重期β受体阻滞剂剂量调整对预后的影响.方法:收集2000年1月~2009年5月住院的各种心血管疾病所致慢性心力衰竭急性加重患者96例,在积极处理诱因,合理氧疗,注意水、电解质、酸碱平衡,合理利用利尿剂、血管扩张剂及洋地黄制剂等治疗的基础上,随机分为原β受体阻滞剂剂量减半组(50例)及全停组(46例),观察患者心衰预后.结果:剂量减半组病情进展15例,好转35例;全停组病情进展25例,病情好转21例,剂量减半组较全停组预后好(P<0.05).结论:老年患者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急性加重期减量使用原β受体阻滞剂与停用相比预后良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刘时彦;刘丰;吴剑芸;张韶冈;黄为民 刊期: 2010年第09期
本研究主要论述附子中毒与排病反应的临床表现及其鉴别、应对措施,附子的药理分析以及炮制对附子所含生物碱活性的影响,并探讨了笔者对附子在临床应用中的体会.
作者:刘沛 刊期: 2010年第09期
目的:分析胃肠道间质瘤(GISTs)的CT表现,探讨多层螺旋CT对GISTs的诊断价值,以提高对GISTs的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25例GISTs的CT表现和病理表现.结果:25例肿瘤位于胃部16例,小肠4例,直肠2例,十二指肠2例,食管1例.肿块多呈圆形或椭圆形,腔外生长为主.良性8例,恶性14例,交界性3例.良性肿块密度均匀,增强均匀强化,恶性肿块内有囊变、坏死及钙化低密度区,增强不均匀强化.病理切片镜下肿瘤细胞为梭形细胞或上皮样细胞,免疫组化CD117均呈阳性.结论:多层螺旋CT可显示GISTs的部位、形态、大小和内部结构,在GISTs的定位、定性判断,鉴别诊断及指导临床治疗和预后评估方面具有重要价值.
作者:高涛 刊期: 2010年第09期
目的:检测糖尿病(diabetic mellitus,DM)患者糖化血红蛋白(HbA1c)、随机尿微量清蛋白(mAlb)及β2微球蛋白(β2MG)以发现DM早期肾脏损害.方法:血HbA1c、尿mAlb、β2MG均采用免疫比浊法,在雅培Abbott C8000生化分析仪上测定.结果:HbA1c、mAlb、β2MG在尿蛋白阴性组、阳性组患者与对照组之间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HbA1c、尿mAlb、β2MG三者联合检测可作为诊断DM早期肾损害可靠而敏感的指标,为监测DM肾病发生及监护治疗的良好实验室指标.
作者:王志贤;杨红 刊期: 2010年第09期
成人斯蒂尔病是一种少见的变态反应性临床综合征,此病具有高热、关节痛、皮疹、咽痛、白细胞增高、肝损害、抗核抗体阴性、血沉加快、血培养阴性、血清铁蛋白阳性等特点,且常并发心包炎、肺炎、胸膜炎、胸腔积液等.此病应用抗生素治疗无效而激素治疗有效.
作者:胡春英;李娟 刊期: 2010年第09期
目的:正确指导患者使用胰岛素泵与使用时的注意事项.方法:胰岛素泵置入前了解患者的血糖水平,在治疗的不同阶段,根据患者情况调整治疗方案.置泵后指导患者正确使用胰岛素泵及使用时的注意事项.结果:胰岛素泵治疗2型糖尿病,平均空腹血糖从治疗前的15.8~18.1 mmol/L下降至5.2~8.6 mmol/L,餐后2 h为6.5~12.3 mmol/L,效果明显.结论:胰岛素泵为糖尿病患者提供了一种全新的选择,做好相应护理可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赵彩丽 刊期: 2010年第09期
目的:探讨高渗性昏迷的成功救治经验,提高救治成功率.方法:对高渗性昏迷患者除采取传统治疗方法外,尽早施行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结果:经过积极救治,患者血浆渗透压逐渐下降,电解质紊乱得到纠正,意识恢复,救治成功.结论:尽早开展连续性血液净化是救治高渗性昏迷的安全有效的方法.
作者:龚红英;王建红;倪莉 刊期: 2010年第09期
目的:探讨细菌性肺炎息儿血清C反应蛋白(CRP)、血沉(ESR)及白细胞计数(WBC)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118例细菌性肺炎患儿分别进行早期及恢复期血清CRP、ESR、WBC水平测定.结果:118例患儿中,93.2%的患儿CRP升高,63.6%的患儿WBC升高,52.5%的患儿ESR升高.恢复期CRP、WBC下降,CRP下降幅度大.结论:血清CRP及WBC检测有助于细菌性肺炎的诊断,检测CRP有助于细菌性肺炎的疗效评价.
作者:陆燕珍;吕波;张明真;褟瑞华 刊期: 2010年第09期
目的:观察螺旋CT灌注成像技术在肝脏纤维化中的价值,探讨相应参数的特征及临床意义,以积累临床经验,指导临床工作.方法:收集79例经肝穿证实为肝纤维化的患者作为观察组,并选择18例非肝脏疾病的志愿者作为对照组,均行肝脏CT灌注扫描,获得主要灌注参数,即肝动脉灌注量(HAP)、门静脉灌注量(PVP)、总肝灌注量(TLP)、肝动脉灌流指数(HPI)、肝血流量(HBF)及血容量(BV).结果:观察组患者分期,S1期17例,S2期加例,S3期20例,S4期22例.观察组中PVP、TLP、HBF和BV值明显低于对照组,而HPI值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中PVP、TLP、HBF及BV在S3和S4期中的值明显低于S1和S2期,而HPI在S3和S4期中的值明显高于S1和S2期.结论:CT灌注成像能很好地反映肝纤维化的血管分布情况,对早期诊断、鉴别诊断及临床分期有重要价值.
作者:魏萍;李江涛 刊期: 2010年第09期
目的:探讨未破裂型异位妊娠的超声图像特点及早期诊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临床疑诊为未破裂型异位妊娠,经腹手术、腹腔镜手术或病理证实的病例60例,对其临床表现及超声检查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未破裂型异位妊娠的超声图像根据受精卵着床部位、时间长短的不同有较大变化,早期诊断的关键首先是排除宫内妊娠,其次是双侧卵巢的显示对附件区包块来源的判别有重要作用,需强调动态观察.结论:超声检查对未破裂型异位妊娠的诊断有较高的准确性,为临床选择治疗方式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作者:刘玉英 刊期: 2010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