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芝兰
目的:探讨肝硬化患者血清CA125与总胆汁酸水平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79例肝硬化患者作为实验组.根据Child-Push肝功能分级积分法分级;22例健康体检人员作为对照组.检测两组血清CA125与总胆汁酸水平.分析两者与肝功能分级的关系.结果:肝硬化患者血清CA125及总胆汁酸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两者水平随肝功能损害程度的加重呈进行性升高.结论:血清CA125与总胆汁酸呈正相关,联合检测血清CA125、总胆汁酸水平能较早地反映肝脏合成及其代谢功能,对疾病的治疗和预后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作者:丁耀菁 刊期: 2010年第13期
目的:总结唑来膦酸联合局部放疗治疗多发性骨转移癌的护理要点.方法:对确诊为骨转移癌的患者46例,采用唑来膦酸联合局部放疗,落实心理护理、用药护理、饮食护理、放疗期间的护理、疼痛及病理性骨折的观察护理.结果:本组病例均顺利完成治疗计划,疼痛缓解总有效率为91.3%.结论:通过对骨转移瘤行唑来膦酸联合局部放疗治疗观察护理,达到有效控制疼痛,预防和治疗病理性骨折,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期的目标.
作者:梁云芳 刊期: 2010年第13期
目的:建立鸡蛋花药材中反式苦橙油醇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气相色谱内标法,以十四醇为内标,测定鸡蛋花药材中反式苦橙油醇的含量.结果:反式苦橙油醇在0.0363~0.725 0 mg/ml范围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 9),平均加样回收率为100.4%,RSD=0.63%.结论:气相色谱法测定反式苦橙油醇的含量,准确度高且重复性好,可作为鸡蛋花药材的质量控制方法之一.
作者:梁静;张光彩;符方非 刊期: 2010年第13期
目的:探索肺结节病临床治疗的思路.方法:经电视胸腔镜取肺门或纵隔淋巴结活组织、开胸取肺组织、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支气管针吸活组织、支气管取肺组织、支气管镜取支气管黏膜、浅表淋巴结、皮肤结节等方法确诊病例36例,归纳分析其临床症状、影像学特点、血钙及血管紧张素转化酶(ACE)值的变化.结果:肺结节病患者临床表现多样,无特异性,有较典型的影像学表现,某些血生化指标升高,纵隔镜或支气管镜肺活检等检查能确诊.结论:详细的病史与特征性影像、早期进行活检是确诊的依据,其他血钙、ACE等升高对诊断肺结节病有一定的参考作用,糖皮质激素可以改善肺结节病患者的临床症状与影像表现.
作者:张向东 刊期: 2010年第13期
目的:探讨肝静脉属支与肝门静脉分支之间的关系及汇入下腔静脉肝后段的情况,为临床建立肝内门-腔静脉分流术或经下腔静脉肝后段肝内穿刺、肝静脉造影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选取离体的肝脏标本40例,通过开放性实验进行解剖,分别测量肝静脉属支(左、中、右静脉)与门静脉左、右支的长度、直径及其之间的距离,并观察汇入下腔静脉肝后段的情况.结果:肝左静脉长度及直径分别为(38.22±15.4.1)mm和(6.34±1.45)mm;肝中静脉长度及直径分别为(40.61±14.80)mm和(5.83±137)mm;肝右静脉长度及直径分别为(50.12+10.46)mm和(7.65±1.52)mm;门静脉主干长度及直径分别为(74.51±6.07)mm和(8.16±3.22)mm,左支长度及直径分别为(9.30±2.11)mm和(6.08±1.86)mm;右支长度及直径分别为(12.24±2.67)mm和(7.53±2.04)mm;门静脉右干末段距离肝右静脉(17.30±8.53)mm,门静脉左干末段距离肝左、中静脉(20.61±9.10)mm及(18.94+8.72)mm;其中,肝左、中静脉合干汇入下腔静脉18例,肝左、中、右静脉单干汇入13例,肝中、右静脉合干汇入9例.结论:肝静脉右支的长度与直径均比左、中支长度与直径粗大,与肝门静脉右支间距离更近,肝内门一腔静脉分流术应首选肝右静脉与门静脉右干末段或分支间进行穿刺;经下腔静脉肝内穿刺、肝静脉造影时需先观察肝静脉属支汇入下腔静脉的组合类型再行操作.
作者:孙石柱;沈雷;李永涛;李公启;李静平 刊期: 2010年第13期
目的:观察血栓取出和破裂口修补治疗左髂外静脉自发性破裂的临床疗效.方法:全麻下行剖腹探查术,破裂口修补治疗本病40例.结果:左髂外静脉自发性破裂口修补治疗效果明显.结论:Cockett综合征的发生既有管腔的狭窄又有外来的压迫,所以在手术方式的设计上单纯的纠正血管狭窄或解除外来的压迫均不能满足治疗的要求,主张行血栓取出和破裂口修补治疗.
作者:刘惠洁 刊期: 2010年第13期
目的:阐述中药的道地药材.方法:从道地药材的含义,成为道地药材的条件,古今道地药材等方面帮助大家了解道地药材.结果:中药道地药材是中医理论基础,由中药生长环境、生长地域等多种因素促成的.结论:道地药材是中医临床发展的物质基础.
作者:逯春玲 刊期: 2010年第13期
目的:探讨平消胶囊在乳腺增生病治疗中的疗效.方法:将我科门诊2007年2~8月328例乳腺增生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172例,口服平消胶囊治疗;对照组156例,应用乳康片治疗.结果:治疗组乳房疼痛缓解和乳房肿块缩小,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在乳腺增生病的治疗方面,平消胶囊疗效显著,副作用少,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常庆龙;贾国丛;冯爱强;张彦武 刊期: 2010年第13期
目的:探讨肿瘤化疗后骨髓抑制患者的护理措施.方法:回顾总结108例肿瘤化疗并发骨髓抑制患者的护理措施.结果:108例肿瘤化疗并发骨髓抑制患者,出现皮肤感染和皲裂11例.口腔溃疡58例,不同程度的发热64例,齿龈出血18例;经精心治疗及护理未造成严重后果.结论:护理人员细心的照顾,周密的计划,细致的观察,认真地对待,能够减少并发症,及时发现疾病的变化,为患者创造一个利于疾病康复的护理流程和计划,改善肿瘤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王俊梅 刊期: 2010年第13期
目的:探讨弥漫型Ⅱ级星形细胞瘤的MR影像学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20例Ⅱ级星形细胞瘤的资料,并结合文献对其影像学特点进行复习.20例患者全部行MR平扫及增强扫描检查.结果:Ⅱ级星形细胞瘤具有相对特异的MR特点,20例病例均表现为相等、长T1、长T2信号,肿瘤没有明确的肿块形成.可累及1个或多个脑叶,增强扫描不强化或轻度至中度强化.结论:MR能够明确肿瘤的范围及程度.具有较好的诊断及鉴别诊断价值.
作者:刘罡 刊期: 2010年第13期
目的:分析平山病临床、电生理及病理等特征,为该病诊断与鉴别诊断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3例平山病患者的临床、电生理和骨骼肌活检病理资料.结果:3例患者均为男性,上肢远端无力伴肌萎缩,均无感觉障碍和锥体束征.多次神经传导速度检测共22条,运动传导中远端运动潜伏期(DML)延长2条(9.1%).正常高限2条(9.1%);CMAP波幅下降4条(18.2%);感觉神经传导速度及波幅均在正常范围;F波检测共15次.其中.F波未引出2次(9.1%),F波出现率低于80%者6次(40.0%),F波潜伏期及速度均在正常范围.多次肌电图所检肌肉共31块,异常率为67.7%,均提示神经源性损害,异常肌肉主要分布于C5~T1支配区.病程中随访肌电图可见异常自发电位、多相波均减少.肱二头肌活检2例,均提示神经源性损害.结论:平山病的肌电图、肌活检对诊断具有重要意义,肌电图结果的改善提示预后良好.
作者:尹俊雄;林兴建 刊期: 2010年第13期
目的:评估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在不同眼压状态下前房角的形态改变以及采取不同手术方式的治疗效果.方法:对2005年4月~2008年6月于我院就诊的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急性发作期和前驱期患者105例135眼,应用前房角镜和超声生物显微镜(UBM)观察在不同眼压下发病眼的前房角的改变,根据其形态的变化采取不同的手术方式.包括超声乳化联合折叠人工晶体植入手术及双切口青光眼白内障联合手术等手术方式.术后常规应用激素和抗生素药物治疗.观察6~24个月.结果:本组患者术前前房角为关闭状态,周边虹膜形态为S,虹膜根部附着位置为AC(Spaeth房角分级法).药物治疗后部分病例前房角开放.术后本组所有患者的视力均有提高,眼压控制稳定为20 mm Hg(1mm Hg=0.133 kPa).术后前房角宽度大于术前.术中和术后无严重并发症发生.观察6~24个月,眼压持续稳定,术后1周的前房角形态与术后6个月的前房角形态无明显改变.结论:根据不同眼压状态下前房角的形态变化,采取不同手术方式治疗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可取得稳定的术后效果.
作者:王艳;赵海滨 刊期: 2010年第13期
目的:评价膝关节盘状半月板损伤关节镜下手术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关节镜微创手术对96例膝关节盘状半月板损伤的患者进行治疗,应用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系统对手术效果及术后关节功能恢复情况进行评定及结果讨论.结果:术前关节功能平均96分(39~72分),随访时关节功能平均91.6分(77~100分).结论:膝关节盘状半月板损伤关节镜下手术治疗安全有效.
作者:郭鹏 刊期: 2010年第13期
目的:区别使用一些性状相似的常用中药材,因其功效主治有别,易引起临床使用混淆,临床误用,延误临床疗效.造成医疗事故.方法:经查阅文献资料,系统地整理出一些常用中药材的来源以及采用性状鉴定的方法来鉴别药材,需要中药师具备扎实的业务技能.结果:通过简易的性状鉴定的方法可以区别一些常用中药材.一些性状相似而来源不同的中药其功效主治有别.结论:性状鉴定的方法简单有效.由于药材性状鉴别不同,功效主治各有侧重,临床药师应正确区别使用.
作者:张举良 刊期: 2010年第13期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复发性口腔溃疡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0例口服左旋咪唑片,复合维生素B片和维生素C片.治疗组在服用上述西药的同时加用肿痛安胶囊和穿王消炎片.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0%)高于对照组(62.5%),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疗效可靠,能明显减少患者复发次数和程度,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刘爱群;牛兵;杨琨 刊期: 2010年第13期
目的:探讨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反跳的临床救治情况,结合经验总结有效的治疗方法,以提高治愈率.方法:对我院1999~2009年收治的306例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中32例出现反跳患者的救治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2例有明显先兆症状患者均在立即确认出现反跳后,接受积极治疗,治愈27例,死于肺水肿2例,脑水肿合并肺水肿1例,呼吸衰竭2例.结论:在有机磷中毒的抢救治疗中应早期彻底清除毒物,阿托品应早期、足量、反复静脉给药以期快速达到阿托品化,密切观察病情发展,危重患者应及时采取换血疗法.
作者:王波 刊期: 2010年第13期
目的:针对不同剖宫产产妇的心理,需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使患者情绪稳定,顺应医护计划.方法:分析产妇接受手术的心理状态,提出相应的护理措施.结果:对控制产妇术中紧张、恐惧心理和预防术后的健康恢复是有必要的.结论:通过护理实践,开展的术中心理护理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同时也使整个护理队伍的素质得到提高,使手术室护理与病房的整体护理得到了贯通,是现代护理模式的需要.
作者:黄静;张梅 刊期: 2010年第13期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法测定胎乐颗粒中黄芪甲苷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Phenomenon-C18(4.6 mm×250 mm,5μm)色谱柱;流动相:乙腈-水(33:67);流速:1.0 ml/min,漂移管温度:50%,气流量:1.5 L/min.结果:黄芪甲苷在1.008~10.080 μg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O.999 3),平均回收率为97.29%,RSD=1.48%.结论:本方法简便、准确、重现性好,可用于胎乐颗粒中黄苠甲苷的质量控制.
作者:潘涛;夏新华 刊期: 2010年第13期
干燥综合征系一侵犯外分泌腺、具有高度淋巴细胞浸润为特征的弥漫性结缔组织病,起病多数呈隐匿和慢性进展,在泌尿系的病变常见为间质性肾炎,可呈肾小管性酸中毒(renal tubular acidosis,RTA),以育龄期女性多发.笔者在临床中遇到1例干燥综合征并发肾损害患者.
作者:万宏霞;吕海洋 刊期: 2010年第13期
目的:对大面积脑梗死的临床表现、并发症及治疗方面进行临床分析,以进一步提高大面积脑梗死的诊治水平.方法:对我院2007年9月~2009年2月收治的30例大面积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大面积脑梗死是脑梗死中较严重的一种,占脑血管病的10%~15%,主要危险因素有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房颤及颈动脉粥样硬化等,其并发症多,预后较差,病死率及致残率均高,存活者遗留不同程度的神经功能缺损症状.脑疝、肺部感染及多脏器功能衰竭是主要死亡原因.控制脑水肿、降颅压是治疗的关键,预防并发症是降低病死率的重要措施.结论:大面积脑梗死在临床表现、体征、实验室检查及病程上有其自己的特点,如能早期诊断合理治疗,对提高疗效、降低病死率均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谭俊杰 刊期: 2010年第1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