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庆龙;贾国丛;冯爱强;张彦武
目的:探讨肝静脉属支与肝门静脉分支之间的关系及汇入下腔静脉肝后段的情况,为临床建立肝内门-腔静脉分流术或经下腔静脉肝后段肝内穿刺、肝静脉造影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选取离体的肝脏标本40例,通过开放性实验进行解剖,分别测量肝静脉属支(左、中、右静脉)与门静脉左、右支的长度、直径及其之间的距离,并观察汇入下腔静脉肝后段的情况.结果:肝左静脉长度及直径分别为(38.22±15.4.1)mm和(6.34±1.45)mm;肝中静脉长度及直径分别为(40.61±14.80)mm和(5.83±137)mm;肝右静脉长度及直径分别为(50.12+10.46)mm和(7.65±1.52)mm;门静脉主干长度及直径分别为(74.51±6.07)mm和(8.16±3.22)mm,左支长度及直径分别为(9.30±2.11)mm和(6.08±1.86)mm;右支长度及直径分别为(12.24±2.67)mm和(7.53±2.04)mm;门静脉右干末段距离肝右静脉(17.30±8.53)mm,门静脉左干末段距离肝左、中静脉(20.61±9.10)mm及(18.94+8.72)mm;其中,肝左、中静脉合干汇入下腔静脉18例,肝左、中、右静脉单干汇入13例,肝中、右静脉合干汇入9例.结论:肝静脉右支的长度与直径均比左、中支长度与直径粗大,与肝门静脉右支间距离更近,肝内门一腔静脉分流术应首选肝右静脉与门静脉右干末段或分支间进行穿刺;经下腔静脉肝内穿刺、肝静脉造影时需先观察肝静脉属支汇入下腔静脉的组合类型再行操作.
作者:孙石柱;沈雷;李永涛;李公启;李静平 刊期: 2010年第13期
目的:探讨平消胶囊在乳腺增生病治疗中的疗效.方法:将我科门诊2007年2~8月328例乳腺增生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172例,口服平消胶囊治疗;对照组156例,应用乳康片治疗.结果:治疗组乳房疼痛缓解和乳房肿块缩小,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在乳腺增生病的治疗方面,平消胶囊疗效显著,副作用少,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常庆龙;贾国丛;冯爱强;张彦武 刊期: 2010年第13期
本文详细报道了1例旁正中丘脑梗死患者的病史、临床表现、查体所见及脑CT、磁共振特点,探讨其发病机制,以利于提高临床医生对该病的认识.
作者:李忠;陈晓虹;魏艳花 刊期: 2010年第13期
目的:探讨妊娠时间和体重指数对初孕妇女负压吸宫术前直肠置入米索前列醇疗效的影响.方法:①对128例行负压吸宫术的初孕妇女随机分为A、B两组,每组64例,即术前1 h分别应用400μg和600μg米索前列醇置入直肠,在小剂量丙泊酚复合芬太尼静脉麻醉基础上实施负压吸宫术;②对A、B两组按妊娠时间和体重指数再行分为四组,观察和比较各组手术时官颈扩张、出血量、子宫收缩等情况及手术时间.结果:两组内部比较,A1、B1组宫颈扩张显效率低于A2、B2组,有显著性差异;而手术时间则A1、B1组长于A2、B2组,有非常显著性差异.A1组与B1组、A2组与B2组之间比较,前者手术时间长于后者,有非常显著性差异.AⅠ组宫颈扩张显效率、出血量、子宫收缩情况和手术时间均优于AⅡ组,有显著性差异或非常显著性差异.B Ⅰ组宫颈扩张显效率、手术时间优于BⅡ组,有非常显著性差异.AⅠ组与BⅠ组、AⅡ组与BⅡ组之间比较,仅手术时间有显著性差异或非常显著性差异.结论:米索前列醇术前直肠置药用于初孕妇女负压吸宫术时应考虑妊娠时间和体重指数的影响,剂量和置药时间要个体化.
作者:王晓敏 刊期: 2010年第13期
目的:观察DRW型胃管在鼻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回顾性对照法将86例鼻饲患者分为两组,以一次性使用胶乳胃管鼻饲者44例为对照组,以DRW型胃管鼻饲者42例为观察组,观察两组每次插管时间、插管一次成功率、插管反应、食物反流、误吸、管腔堵塞、胃管变化及鼻腔咽部黏膜充血等情况.结果:观察组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DRW型胃管鼻饲效果明显优于胶乳胃管,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林华瑶;王秋杏;陈细文;程素玲 刊期: 2010年第13期
目的:探讨贝那普利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中的抗感染作用.方法:60例伴有C反应蛋白(CRP)升高的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两组均常规使用降压药物治疗,其中,治疗组选用贝那普利,对照组单用或联合选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及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ARB)以外降压药,包括利尿药、B受体阻滞剂、钙离子拮抗剂.检测两组治疗前及治疗8周后血清CRP、血压变化.结果:两组降压效果无显著性差异,治疗后对照组及治疗组CRP均有下降,而治疗组CRP下降更明显.结论:贝那普利除有降压作用外.还比其他降压药(ACEI及ARB类降压药除外)有更明显减轻血管炎性反应、改善内皮功能的作用.
作者:范志雄;王运武;胡民坚;万蝶云 刊期: 2010年第13期
目的:建立GC测定头孢孟多酯钠残留溶剂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DB-FFAP毛细管柱,柱温:150%,以氮气为载气,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检测器温度:250%,进样口温度:200℃.结果:2-乙基己酸在0.15~0.90 mg/ml浓度范围内峰面积与内标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为99.03%(n=9).定量限为0.001 ng.结论:该方法可靠、准确,可作为头孢孟多酯钠残留溶剂(2-乙基己酸)的测定方法.
作者:赵玉新;刘丹;任吉秋 刊期: 2010年第13期
随着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对药品经营企业的监督管理,药品经营企业的质量管理日趋完善与提高,但在首营审批、原有供货商及在营品种管理以及购进药品验收三个方面还需要加强控制与完善.
作者:李英丽;齐文波 刊期: 2010年第13期
目的:探讨实施夜间护理二线排班对提高夜间护理质量,确保护理安全的效果.方法:由4名具有护师以上职称的护士承担夜间对低年资护士工作的落实.结果:夜间护理二线排班使夜间护理安全与质量得到保证和提高.结论:护理二线排班提高管理的信度和效度,进而提高护理质量和工作效率.
作者:宋红 刊期: 2010年第13期
目的:探讨主动脉夹层的早期诊断与治疗.方法:对21例住院患者进行严密的临床观察,经心脏彩超、多排CT增强扫描确诊.基础治疗以控制血压、降低左室d/dt为主.结果:经保守治疗,72 h内死亡例,转外院6例,13例病情稳定后出院.结论:主动脉夹层发病急,进展快,病情凶险,死亡率高.做到早期诊断,及时采取药物和介入治疗能改善预后,降低死亡率.
作者:方如民 刊期: 2010年第13期
目的:探讨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反跳的临床救治情况,结合经验总结有效的治疗方法,以提高治愈率.方法:对我院1999~2009年收治的306例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中32例出现反跳患者的救治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2例有明显先兆症状患者均在立即确认出现反跳后,接受积极治疗,治愈27例,死于肺水肿2例,脑水肿合并肺水肿1例,呼吸衰竭2例.结论:在有机磷中毒的抢救治疗中应早期彻底清除毒物,阿托品应早期、足量、反复静脉给药以期快速达到阿托品化,密切观察病情发展,危重患者应及时采取换血疗法.
作者:王波 刊期: 2010年第13期
目的:通过对卫生行政部门和医疗机构实施<大型医用设备配置与使用管理办法>的调查,探讨有效使用大型医用设备、强化管理的办法.方法:收集有关<大型医用设备配置与使用管理办法>的相关规定,以辽宁省医疗机构为重点,调查大型医用设备配置与使用情况,以及大型医用设备使用人员的管理,对<大型医用设备配置与使用管理办法>实施前后的配置与使用人员管理的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大型医用设备配置与使用管理办法>的实施,规范了大型医用设备的合理配置,使用效率提高;大型医用设备使用人员实行准入制度,提高了使用人员的素质.结论:各地还应根据实际情况,科学制定配置数据和准入条件,推动医学技术进步和大型医用设备合理配置的有机结合,进一步规范、强化大型医用设备配置与使用人员的管理.
作者:李红 刊期: 2010年第13期
目的:探讨社区护理对脑卒中患者康复期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通过建立社区脑卒中患者的健康档案,了解患者的残疾程度、心理状态和生活方式,有针对性地给予康复指导,心理护理.结果:通过对28例脑卒中患者实施社区护理干预后,其肢体功能和心理状态都得到明显改善,纠正了不良生活习惯,掌握了疾病的预防知识和基本的康复方法,逐渐适应了家庭和社会生活.结论:社区护理干预对脑卒中患者康复期的功能恢复有积极意义,能增强患者的生活信心,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大大降低致残率.
作者:苏媚菊 刊期: 2010年第13期
目的:探讨瘢痕子宫再次妊娠阴道分娩的可行性,降低剖宫产率.方法:对我院2008年1月~2009年12月剖宫产后再次妊娠的258例孕妇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58例中,择期剖宫产153例,阴道试产105例,有80例试产成功,成功率为76.2%.结论:瘢痕子宫并非再次剖宫产的绝对指征,若无剖宫产指征,应给以阴道试产.
作者:刘群香;杜玉琴 刊期: 2010年第13期
随着我国信息化进程的不断推进,药检管理工作也进入了计算机网络化管理的时代.药品检验管理系统在药检所日常管理工作,保证药检工作高效、顺利运转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依靠计算机网络实现药品检验数据的网络传输,加强对药品检验流程的监控是药品检验所工作的核心业务.
作者:丁华;沈忱;马晓璐 刊期: 2010年第13期
目的:探讨超声诊断子宫畸形的临床应用价值及超声声像特征.方法:回顾我院一年来妇产科门诊患者进行超声检查,若有子宫畸形者,进一步做子宫输卵管造影或宫腔镜或CT、MRI等检查.结果:共发现子宫畸形60例,其中双子宫8例,纵隔子宫45例,双角子宫4例,鞍状子宫2例,单角子宫l例.结论:超声检查较易发现子宫畸形,子宫畸形对于不孕症的治疗,预防与子宫畸形有关的流产、早产等孕期并发症的发生有重要临床价值.
作者:韦月柳 刊期: 2010年第13期
腹泻病又称肠炎,是一种由多种因素引起的疾病.据统计,全世界每年有10亿小儿患腹泻病,导致数百万万小儿死亡.腹泻病是导致许多第三世界国家小儿死亡的主要疾病,在我国小儿多发病中居第2位.现结合我国小儿腹泻病情况,浅谈一下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腹泻的方法.
作者:姜源渊 刊期: 2010年第13期
目的:分析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溶栓治疗大面积肺血栓栓塞症的疗效.方法:对经确诊为大面积肺血栓栓寒症患者,无禁忌证,在溶栓的时间窗14 d内,使用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50 mg持续静脉滴注2 h,溶栓后继续用低分子肝素和华法林抗凝治疗.结果:20例治疗1周后显效,患者呼吸困难、胸闷、胸痛、咯血等症状缓解,动脉血氧分压(PaO2)>85 mm Hg(1 mm Hg=0.133 kPa),超声心动图测定肺动脉平均压降至正常,右心房右心室形态恢复正常,放射性核素肺灌注扫描缺损肺段减少≥75%;3例有效;1例无效;1例颅内出血死亡.结论:经确诊为大面积肺血栓栓塞症患者,无禁忌证,在溶栓的时间窗14 d内,越早用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50mg持续静脉滴注2 h,溶栓后继续用低分子肝素和华法林抗凝治疗,可以取得满意效果,对改善预后具有积极意义.
作者:李君 刊期: 2010年第13期
目的:分析妊娠剧吐患者的血钾状况、补钾现状,重新认识妊娠剧吐治疗过程中的补钾问题.方法:回顾性分析92例妊娠剧吐患者的资料,分析患者入院时血钾水平、治疗初期补钾状况以及出院时血钾水平.结果:妊娠剧吐患者77%血钾降低,无论何种补钾方式,患者出院时平均血钾水平均在正常低值.结论:临床医生应该重新认识妊娠剧吐时低血钾、掌握足量补钾的方法与意义.
作者:张世妹;宋薇薇 刊期: 2010年第13期
目的:探讨术前心理干预对术后患者恢复的影响.方法:术前1d对患者进行手术风险评估,患者可能出现的并发症,以及麻醉清醒出现的疼痛,进行必要的心理干预.结果:提前进行心理干预的患者血压心率较少出现异常,睡眠效果好,康复出院的时间也短.结论:术前护理干预可以减轻患者的心理负担,有助患者的术后恢复.
作者:唐文芳;周永威 刊期: 2010年第1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