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剖宫产手术心理支持

黄静;张梅

关键词:剖宫产, 心理支持, 交流技巧
摘要:目的:针对不同剖宫产产妇的心理,需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使患者情绪稳定,顺应医护计划.方法:分析产妇接受手术的心理状态,提出相应的护理措施.结果:对控制产妇术中紧张、恐惧心理和预防术后的健康恢复是有必要的.结论:通过护理实践,开展的术中心理护理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同时也使整个护理队伍的素质得到提高,使手术室护理与病房的整体护理得到了贯通,是现代护理模式的需要.
中国医药导报杂志相关文献
  • 中等职业学校护理专业学生就业观念的现状及对策

    中等职业卫生学校(简称中职卫校)的学生基础知识较差,同时抱有自卑心理,加上对自己所学专业的前景不清楚,导致学生缺乏学习兴趣和动力.针对当前学校教育现状,笔者认为对中等职业学校的护理专业学生(简称中职护生)的教育应侧重于职业理想的教育,使学生看清自己未来的路,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让学生认识到中职护生同样能够大有作为.

    作者:卫晓娅 刊期: 2010年第13期

  • 替硝唑氯己定洗剂的制备和质量控制

    目的:建立制备替硝唑氯己定洗剂及含量测定方法.方法:以替硝唑和氯己定为主药制备替硝唑氯己定洗剂,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直接测定两主药含量.结果:替硝唑氯己定洗剂配伍合理,质量可控.结论:该洗剂制备工艺简单、质量稳定、含量测定方法准确.

    作者:黄德光 刊期: 2010年第13期

  • 甘利欣联合拉米呋啶治疗重型乙肝30例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甘利欣与拉米呋啶联合治疗重型乙肝的疗效.方法:将2006年3月~2008年5月在我科的60例重型乙肝患者按就诊先后顺序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两组患者均予以相同的常规基础性治疗,包括输注新鲜血浆、人血清蛋白、能量合剂及凯西莱针等.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拉米呋啶100 mg口服,1次/d,疗程1年;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甘利欣注射液30 ml(150 mg)加入10%葡萄糖溶液250ml中静脉滴注1个月.1个月后改口服甘利欣150 nag,3次/d,连用至ALT、AST正常后停药.每3天记录临床症状及体征;采用ELISA法进行乙肝病毒免疫学标志物检测,用药前后各测1次;采用PCR法进行HBV-DNA定性检测.并进行治疗前后组内及组间比较.结果: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观察组有效率为93.3%.明显优于对照组的66.7%,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肝功能(TBiL、ALT、AST、PTA)变化情况比较,观察组[(66.86±23.75)μmol/L,(73.63±33.54)U/L,(71.38±45.07) U/L,(36.6±10.7)%]明显优于对照组[(108.61±50.41)μmol/L,(99.17±45.62)U/L,(96.72±50.73)U/L,(38.4±11.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结论:甘利欣与拉米呋啶联合治疗重型乙肝疗效好,不良反应率低,两药物合用能迅速抑制乙肝病毒复制,减轻肝脏炎症反应,促进肝细胞修复再生,恢复肝脏功能.

    作者:刘嗣庭 刊期: 2010年第13期

  • 静脉输液改良式拔针方法的临床应用观察

    目的:观察患者对两种拔针的疼痛反应、针眼出血和皮下淤血、血液及药液外溢情况.方法:对100例住院输液患者进行健侧手背静脉输液后拔针对比观察,专人操作.常规组采用传统拔针法(用无菌干棉球按压穿刺点上方,迅速拔出针头).改良组采用改良拔针法(先反折并挤压近针头端软管,迅速拔出针头,再按压刺点上方,输液侧上肢抬高90°,放松挤压的软管).结果:常规组疼痛发生率明显高于改良组(P<0.01).两组均能达到止血效果,改良组能有效防止针头处血液及药液外溢.结论:改良组能明显减轻患者疼痛,预防皮下淤血和血液及药液外溢的发生.

    作者:刘菲;王志敏;吕华;马淑凤 刊期: 2010年第13期

  • 甲真菌病的3种实验诊断方法研究

    目的:探索一种操作简便、结果可靠的甲真菌病检验方法.方法:对121例拟诊甲真菌病的患者分别采用KOH直接镜检法和浸软法进行病损指、趾甲的真菌镜检,并与真菌培养法进行比较.结果:直接镜检法检出58例(47.90%),20%KOH溶甲法检出118例(97.52%),真菌培养法检出72例(59.50%).结论:20%KOH浸软法真菌镜检是一种适合临床的、检出率高、可行性强的甲真菌病诊断方法.

    作者:胡记妹;曾军荣;梁海燕;邝家熙 刊期: 2010年第13期

  • 几种常见易混中药的鉴别

    目的:区别使用一些性状相似的常用中药材,因其功效主治有别,易引起临床使用混淆,临床误用,延误临床疗效.造成医疗事故.方法:经查阅文献资料,系统地整理出一些常用中药材的来源以及采用性状鉴定的方法来鉴别药材,需要中药师具备扎实的业务技能.结果:通过简易的性状鉴定的方法可以区别一些常用中药材.一些性状相似而来源不同的中药其功效主治有别.结论:性状鉴定的方法简单有效.由于药材性状鉴别不同,功效主治各有侧重,临床药师应正确区别使用.

    作者:张举良 刊期: 2010年第13期

  • 气相色谱法测定鸡蛋花药材中反式苦橙油醇的含量

    目的:建立鸡蛋花药材中反式苦橙油醇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气相色谱内标法,以十四醇为内标,测定鸡蛋花药材中反式苦橙油醇的含量.结果:反式苦橙油醇在0.0363~0.725 0 mg/ml范围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 9),平均加样回收率为100.4%,RSD=0.63%.结论:气相色谱法测定反式苦橙油醇的含量,准确度高且重复性好,可作为鸡蛋花药材的质量控制方法之一.

    作者:梁静;张光彩;符方非 刊期: 2010年第13期

  • 脱疽患者的中药熏洗护理

    目的:探讨中药熏洗的方法在脱疽患者护理中的效果.方法:将药物煎汤,趁热在患处熏腾、浸浴.结果:通过熏洗达到活血化瘀、温经通络的作用.结论:中药熏洗具有较为明显的效果,并且安全、可靠.

    作者:卢萍;代秀英;霍秀萍;陈玉翠;周志敏 刊期: 2010年第13期

  • 6例线状IgA大疱性皮病患儿的临床护理

    总结了6例线状IgA大疱性皮病的护理经验.通过对患儿进行专科细心护理.氦氖激光照射及药物综合治疗.重视患儿的心理护理,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做好皮损创面的护理.患儿皮损面迅速愈合直至痊愈,仅痊愈后遗留瘢痕或色素异常.

    作者:陈红媛 刊期: 2010年第13期

  • 3例平山病临床表现、肌电图及肌活检分析

    目的:分析平山病临床、电生理及病理等特征,为该病诊断与鉴别诊断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3例平山病患者的临床、电生理和骨骼肌活检病理资料.结果:3例患者均为男性,上肢远端无力伴肌萎缩,均无感觉障碍和锥体束征.多次神经传导速度检测共22条,运动传导中远端运动潜伏期(DML)延长2条(9.1%).正常高限2条(9.1%);CMAP波幅下降4条(18.2%);感觉神经传导速度及波幅均在正常范围;F波检测共15次.其中.F波未引出2次(9.1%),F波出现率低于80%者6次(40.0%),F波潜伏期及速度均在正常范围.多次肌电图所检肌肉共31块,异常率为67.7%,均提示神经源性损害,异常肌肉主要分布于C5~T1支配区.病程中随访肌电图可见异常自发电位、多相波均减少.肱二头肌活检2例,均提示神经源性损害.结论:平山病的肌电图、肌活检对诊断具有重要意义,肌电图结果的改善提示预后良好.

    作者:尹俊雄;林兴建 刊期: 2010年第13期

  • 冷光美白治疗牙齿变色疗效观察

    目的:对冷光美白治疗牙齿变色进行疗效观察.方法:选取27例四环素牙和27例氟斑牙,对其进行冷光美白治疗,美白前后牙齿进行照相存档,然后进行美白后的比色.结果:54例患者,美白效果满意30例,重度四环素牙6例,无明显不适;美白效果明显改善18例,美白效果不理想6例.结论:冷光美白具有良好的美白效果.

    作者:胡玉梅;王月娥 刊期: 2010年第13期

  • 无症状性心肌缺血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无症状性心肌缺血的临床研究效果.方法:我院2005年3月~2008年3月收治心肌缺血患者300例,其中,有缺血症状者150例(对照组),无症状者150例(实验组),对两组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实验组心肌梗死和心性死亡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实验组预后较对照组差.结论:无症状性心肌缺血预后比有症状性心肌缺血预后差,临床应给予高度警惕.

    作者:罗天槐 刊期: 2010年第13期

  • 2例PCI术后再灌注损伤的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PCI术后再灌注损伤的护理措施.方法:总结分析2例经桡动脉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患者术后出现再灌注损伤的护理观察及实施有效抢救措施.结果:2例患者经过临床正确治疗及精心护理,痊愈出院.结论:充分做好术前护理以及术后护理,严密观察患者反应,严密监测生命体征变化,有利于手术顺利进行和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大大提高介入治疗的成功率.

    作者:张友爱;何秋娴 刊期: 2010年第13期

  • 我所药品检验管理系统的应用体会

    随着我国信息化进程的不断推进,药检管理工作也进入了计算机网络化管理的时代.药品检验管理系统在药检所日常管理工作,保证药检工作高效、顺利运转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依靠计算机网络实现药品检验数据的网络传输,加强对药品检验流程的监控是药品检验所工作的核心业务.

    作者:丁华;沈忱;马晓璐 刊期: 2010年第13期

  • 超声检查在盆腔囊性肿块诊断中的应用

    目的:分析女性囊性肿块的超声检查声像图特征,探讨超声检查在盆腔囊性肿块诊断及鉴别诊断中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72例经超声诊断后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盆腔囊性肿块患者的超声影像资料.结果:超声诊断符合率为95.9%.误诊率为4.1%,不同疾病导致的盆腔囊性肿块有其相应的声像图特征.结论:超声诊断盆腔囊性肿块对临床诊断与治疗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作者:陈少娟 刊期: 2010年第13期

  • 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并发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妊娠高血压综合征(HIP)并发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的围生期处理方法及母婴结局.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32例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并发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在治疗原发病的基础上,根据病情轻重不同采用糖皮质激素、血小板制剂、丙种球蛋白等治疗.其中,中期引产5例.阴道分娩13例,剖宫产14例,发生率为7.1%,胎死宫内1例.结论:糖皮质激素、血小板制剂、丙种球蛋白是治疗妊娠HIP并发ITP的有效方法,血小板计数<50×109/L应在血源充分的情况下行剖宫产.

    作者:杨俏 刊期: 2010年第13期

  • 病案导学式教学法在消化内科教学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病案导学式教学法在消化内科教学带教中的应用.方法:对2006级83名临床实习生进行研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采用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方法进行教学查房,实验组采用病案导学式教学法,对两组学生教学结果进行比较.结果:实验组成绩优于对照组.结论:病案导学式教学法能提高教学效果,学生整体对教学内容掌握比较牢固,并能灵活应用.

    作者:郭威 刊期: 2010年第13期

  • 酮洛芬软胶囊的制备

    目的:研究酮洛芬软胶囊的制备工艺.方法:通过单因素考察确定酮洛芬软胶囊的处方及工艺,并通过小鼠热板法考察确定酮洛芬软胶囊的镇痛作用.结果:聚乙二醇6000为助悬剂、明胶:甘油=1.0:0.9、明胶保存温度选取55~65℃.结论:制备的酮洛芬软胶囊保持了原有的镇痛效果.

    作者:朱澄云;闫心丽;田大丰;李英;蒋笑丰;阚启明 刊期: 2010年第13期

  • 康复新液治疗智齿急性冠周炎的临床疗效评价

    目的:评价康复新液对智齿急性冠周炎的治疗效果.方法:将90例智齿急性冠周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采用康复新液治疗,对照组采用碘甘油治疗.结果:实验组的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康复新液治疗智齿急性冠周炎疗效优于碘甘油,是治疗智齿急性冠周炎的一种有效药物.

    作者:姜祚来;嵇海虹;刘萍;缪林峻 刊期: 2010年第13期

  • 内镜下逆行性胰胆管造影患者的护理

    对91例胆管疾病患者施行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加十二指肠乳头切开取石,对患者术前、术中及术后护理工作进行总结.术前向患者做好解释工作,术中配合医生协助患者翻身,严格无菌操作,术后进行饮食指导,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及病情变化,做好心理护理,可减轻患者痛苦及术后并发症.

    作者:高红宇;孙晓坤;姜晶;许淼 刊期: 2010年第13期

中国医药导报杂志

中国医药导报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医学科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