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影响城市流动儿童计划免疫的因素及对策

李梅

关键词:流动儿童, 计划免疫, 影响因素, 对策
摘要:目的:探讨影响我市流动儿童计划免疫的因素,并制定管理对策.方法:通过对在我市连续居住3个月以上,年龄在7周岁以下的外来儿童普查资料进行了解,统计分析儿童计划免疫的具体情况.结果:本文深入分析了影响流动儿童计划免疫管理的因素,并针对性的提出了对策和管理方法.结论:加强流动人口儿童计划免疫工作的管理,积极地预防和控制传染病的发生与流行,保护了流动人口儿童的身体健康.
中国医药导报杂志相关文献
  • P波离散度在心血管疾病中的研究现状

    心房颤动是常见的房性心律失常之一,不仅好发于心脏病患者,而且随着年龄增长,正常人群房颤的发病率也呈增多趋势.P波离散度是近年提出的一种预测房颤和房性心律失常的无创性心电检查方法,是心房非均质性电活动的标志,它的增加与心房颤动的发生和复发相关.测量P波离散度.尤其是将P波离散度与P波大时限结合观察.对心房颤动的预测具有很高价值.

    作者:贾清淼;吴明营 刊期: 2010年第13期

  • 急性闭角型青光眼不同眼压下前房角的改变与手术方式的选择

    目的:评估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在不同眼压状态下前房角的形态改变以及采取不同手术方式的治疗效果.方法:对2005年4月~2008年6月于我院就诊的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急性发作期和前驱期患者105例135眼,应用前房角镜和超声生物显微镜(UBM)观察在不同眼压下发病眼的前房角的改变,根据其形态的变化采取不同的手术方式.包括超声乳化联合折叠人工晶体植入手术及双切口青光眼白内障联合手术等手术方式.术后常规应用激素和抗生素药物治疗.观察6~24个月.结果:本组患者术前前房角为关闭状态,周边虹膜形态为S,虹膜根部附着位置为AC(Spaeth房角分级法).药物治疗后部分病例前房角开放.术后本组所有患者的视力均有提高,眼压控制稳定为20 mm Hg(1mm Hg=0.133 kPa).术后前房角宽度大于术前.术中和术后无严重并发症发生.观察6~24个月,眼压持续稳定,术后1周的前房角形态与术后6个月的前房角形态无明显改变.结论:根据不同眼压状态下前房角的形态变化,采取不同手术方式治疗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可取得稳定的术后效果.

    作者:王艳;赵海滨 刊期: 2010年第13期

  • 抑癌基因FHIT和PTEN在肝细胞癌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目的:探讨FHIT和PTEN基因在肝细胞癌(HCC).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Envision二步法检测FHIT蛋白及PTEN蛋白在44例HCC组织及10例正常肝组织中的表达.结果:44例肝细胞癌组织中FHIT和PTEN蛋白的阴性表达率分别为38.6%(17/44)和47.7%(21/44),10例正常肝组织中FHIT和PTEN蛋白的阴性表达率均为0,两种抑癌基因在肝细胞癌组织与正常肝组织中的阴性表达率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HCC中FHIT基因的阴性表达率与HCC的病理分级、TNM临床分期和肿瘤直径有关(P<0.05),与AFP水平、HBsAg(+)和有无包膜无关(P>0.05).PTEN蛋白的阴性表达率与病理分级显著相关(P<0.05),与TNM分期、肿瘤直径、AFP水平、HBsAg(+)有无包膜无关(P>0.05).相关性分析发现,FHIT和PTEN在HCC中的阴性表达呈正相关(r=0.427,P<0.01).分别比较FHIT和PTEN在HCC中蛋白阳性和阴性表达者的术后1、3年生存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FHIT和PTEN蛋白的异常表达与HCC的发生、发展有关,两者可能存在协同作用.FHIT可能是判断HCC恶性程度、侵袭能力和不良预后的重要指标,PTEN可能是判断HCC恶性程度和不良预后的指标.

    作者:齐明;陈国林;全宝库 刊期: 2010年第13期

  • 谈中药的道地药材

    目的:阐述中药的道地药材.方法:从道地药材的含义,成为道地药材的条件,古今道地药材等方面帮助大家了解道地药材.结果:中药道地药材是中医理论基础,由中药生长环境、生长地域等多种因素促成的.结论:道地药材是中医临床发展的物质基础.

    作者:逯春玲 刊期: 2010年第13期

  • 活性蛋白A在免疫炎症反应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活性蛋白A在免疫炎症反应中的应用.方法:通过用HE染色、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法(RT-PCR)、Western印迹法、免疫组化技术检测,观察表面活性蛋白A(SP-A)在肾组织中的表达部位及其表达变化与肾组织感染、肾间质炎症(免疫炎症)间的关系.结果:活性蛋白A在免疫炎症反应中表达明显.在免疫调控和防御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结论:SP-A在肾盂肾炎的天然免疫及炎症调节中发挥重要作用.

    作者:关廷均 刊期: 2010年第13期

  • 压疮的辨证施护体会

    目的:解决长期卧床患者压疮问题,使治疗方案顺利完成.方法:对40例压疮患者,运用中医理论对其进行正确辨证施护,并与40例常规护理进行对照.结果:辨证施护组与常规护理组有极显著性差异(P<0.001).结论:辨证施护突出了中医同病异治的原则,在临床上也起到了同病异护的效果,提高了患者的依从性,使治疗方案顺利完成,并增进了护患之间的合作与了解.

    作者:荣志宏 刊期: 2010年第13期

  • 麻黄止嗽胶囊治疗60例老年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麻黄止嗽胶囊治疗老年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我院2008年10月~2009年10月收治的100例60岁以上的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者,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患者均先用阿奇霉素0.5 g和病毒唑0.2 g一次加入5%葡萄糖溶液500 ml中,混匀后每天1次静脉滴注,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口服麻黄止嗽胶囊,治疗6 d.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4.o%,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6.0%,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且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麻黄止嗽胶囊治疗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疗效确切,且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用药安全,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李芝兰 刊期: 2010年第13期

  • 小儿静脉输液渗漏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

    目的:总结小儿静脉输液渗漏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方法:统计我科2009年全年发生的小儿静脉输液渗漏126例,对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26例静脉输液渗漏患儿经2~6 d的治疗和护理后,全部自行吸收治愈,无一例发生局部组织坏死.结论:在小儿静脉输液过程中,护理人员加强工作责任心,加强巡视,及早发现并及时处理输液故障,能有效地减少输液渗漏的发生,保障患儿输液安全,提高小儿静脉输液护理质量.

    作者:仰明莉 刊期: 2010年第13期

  • 膝关节盘状半月板损伤关节镜下手术治疗的临床分析

    目的:评价膝关节盘状半月板损伤关节镜下手术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关节镜微创手术对96例膝关节盘状半月板损伤的患者进行治疗,应用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系统对手术效果及术后关节功能恢复情况进行评定及结果讨论.结果:术前关节功能平均96分(39~72分),随访时关节功能平均91.6分(77~100分).结论:膝关节盘状半月板损伤关节镜下手术治疗安全有效.

    作者:郭鹏 刊期: 2010年第13期

  • 商丘市职业人群空腹血脂水平分析

    目的:探讨商丘市职业人群血脂水平现状及其血脂代谢异常发生率.方法:应用OLYMPUS AU64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商丘市26 856例职业人群空腹血脂水平,包括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并按照血脂异常评定标准分析人群检测结果.结果:总体血脂水平随年龄增长而增高,40~50岁组检出率高.总体血脂异常发生率为61.2%.男性占73.8%、女性占48.2%.TC、TG、LDL-C水平随年龄增长而增高(P<0.01),HDL-C水平随年龄的增长而降低(P<0.01).结论:商丘市职业人群血脂异常发生率较高.高血脂检出率随年龄增长而增高,中年以男性、老年女性为显著.男性与女性血脂代谢异常发生率存在明显差异.

    作者:张爱荣 刊期: 2010年第13期

  • 单纯翼状胬肉两种改良术式的疗效比较

    目的:比较角膜缘干细胞移植与翼状胬肉切除联合应用丝裂霉素C治疗翼状胬肉的疗效.方法:将110例(126只眼)随机分为两组,角膜缘干细胞移植组(54例62只眼),丝裂霉素C组(56例64只眼),术后随访6至12个月,比较两方法的疗效.结果:角膜缘干细胞移植组3例复发,复发率为4.8%;丝裂霉素C组11例复发,复发率为17.2%.结论:两种方法均可降低翼状胬肉的复发率,但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恢复快,复发率低是治疗翼状胬肉的理想方法.

    作者:高昕;崔珊珊 刊期: 2010年第13期

  • 积极护理干预对预防产后尿潴留的体会

    目的:探讨积极的护理干预对预防产后尿潴留的影响.方法:将2008年我院经阴道分娩的产妇(对照组)和2009年我院经阴道分娩的产妇(观察组)进行比较,对照组实施一般护理,观察组实施积极的护理干预,观察两组产后尿潴留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产后尿潴留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积极的护理干预能减轻产妇的痛苦,保障产妇身心健康,提高护理工作质量.

    作者:曾华娟 刊期: 2010年第13期

  • 唑来膦酸联合局部放疗治疗骨转移癌的观察及护理

    目的:总结唑来膦酸联合局部放疗治疗多发性骨转移癌的护理要点.方法:对确诊为骨转移癌的患者46例,采用唑来膦酸联合局部放疗,落实心理护理、用药护理、饮食护理、放疗期间的护理、疼痛及病理性骨折的观察护理.结果:本组病例均顺利完成治疗计划,疼痛缓解总有效率为91.3%.结论:通过对骨转移瘤行唑来膦酸联合局部放疗治疗观察护理,达到有效控制疼痛,预防和治疗病理性骨折,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期的目标.

    作者:梁云芳 刊期: 2010年第13期

  • 经皮给药治疗小儿A群轮状病毒腹泻的疗效观察和护理

    目的:探讨经皮给药治疗小儿A群轮状病毒腹泻的临床疗效和护理.方法:对188例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经皮给药)94例,对照组(常规治疗)94例,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探讨其护理方法.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疗效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经皮给药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所以经皮给药结合对症护理和预防病毒感染,能明显改善小儿A群轮状病毒腹泻的病情,临床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黄燕;方亦倩 刊期: 2010年第13期

  • 60例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类风湿关节炎(RA)的有效治疗方法.方法:将60例RA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口服正清风痛宁20~40 mg,tid,甲氨蝶呤(MTX)7.5 mg,每周1次;对照组口服MTX 15 mg,每周1次,两组疗程均为12周.对两组患者治疗后进行综合疗效评定.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略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剂量正清风痛宁联合MTX治疗RA有效.

    作者:丁红 刊期: 2010年第13期

  • 护理干预对鼻内镜手术患者并发症的影响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鼻内镜手术并发症的影响.方法:总结147例鼻内镜手术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经验.结果:本组147例鼻内镜手术患者中,术后出现并发症11例(7.48%).其中,鼻腔出血3例,眶周淤血及皮下气肿3例,鼻腔粘连4例,呼吸道并发症1例.结论:采取针对性预防护理措施可有效减轻或防止鼻内镜手术并发症的发生,减少患者不适并促进其康复.

    作者:张瑞芝 刊期: 2010年第13期

  • 便血患者结肠镜检查的护理配合分析

    目的:探讨便血患者结肠镜检查的护理配合.方法:我科2007年5月~2009年5月门诊进行结肠镜检查的患者926例,随机分为护理配合组500例,对照组426例.观察两组患者紧张、恐惧的程度及肠镜前端达回盲部所需时间.结果:两组病例均完成检查,护理配合组至回盲部时间(9.85±5.60)min,对照组至回盲部时间(15.58±8.50)min;护理配合组紧张程度Ⅲ级94例(18.80%),对照组紧张程度Ⅲ级169例(39.67%).结论:综合护理配合组患者的紧张、恐惧程度明显少于对照组,患者的配合良好,达回盲部时间短,使检查更加顺利,减少了检查时间,减轻了患者的痛苦,能够更全面地对肠道进行检查,减少误诊及漏诊.充分说明对便血患者积极进行综合全面的护理配合是非常重要和必要的措施.

    作者:王靖 刊期: 2010年第13期

  • 清洁工医院感染的防范对策

    目的:了解清洁人员标准预防知识掌握和防护针刺伤能力情况,实施有效干预降低清洁工医院感染的发生率.方法:2009年6月随机抽取在医院临床和医技科室工作的清洁人员30名,进行问卷和访谈形式的调查.结果:清洁工的标准预防知识和防护针刺伤能力等方面存在严重问题.结论:重视清洁人员标准预防的教育,加强职业防护管理,正确实施防护措施,以防止医院感染的发生.

    作者:臧永坤 刊期: 2010年第13期

  • 大面积脑梗死30例临床分析

    目的:对大面积脑梗死的临床表现、并发症及治疗方面进行临床分析,以进一步提高大面积脑梗死的诊治水平.方法:对我院2007年9月~2009年2月收治的30例大面积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大面积脑梗死是脑梗死中较严重的一种,占脑血管病的10%~15%,主要危险因素有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房颤及颈动脉粥样硬化等,其并发症多,预后较差,病死率及致残率均高,存活者遗留不同程度的神经功能缺损症状.脑疝、肺部感染及多脏器功能衰竭是主要死亡原因.控制脑水肿、降颅压是治疗的关键,预防并发症是降低病死率的重要措施.结论:大面积脑梗死在临床表现、体征、实验室检查及病程上有其自己的特点,如能早期诊断合理治疗,对提高疗效、降低病死率均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谭俊杰 刊期: 2010年第13期

  • 酮洛芬软胶囊的制备

    目的:研究酮洛芬软胶囊的制备工艺.方法:通过单因素考察确定酮洛芬软胶囊的处方及工艺,并通过小鼠热板法考察确定酮洛芬软胶囊的镇痛作用.结果:聚乙二醇6000为助悬剂、明胶:甘油=1.0:0.9、明胶保存温度选取55~65℃.结论:制备的酮洛芬软胶囊保持了原有的镇痛效果.

    作者:朱澄云;闫心丽;田大丰;李英;蒋笑丰;阚启明 刊期: 2010年第13期

中国医药导报杂志

中国医药导报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医学科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