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振华
目的:探讨急性重症脑卒中患者肺部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及有效的护理方法.方法:收集2006年2月~2009年1月在我院内科入住的210例急性重症脑卒中患者,进行回顾性调查,并对引起肺部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进行分析.重点总结对急性重症脑卒中存在肺部感染患者进行早期积极治疗、预防和护理方法.结果:210例患者中并发肺部感染者56例,发生率为26.67%,与内源性因素(年龄、球麻痹、意识障碍),外源性因素(侵入性检查、治疗、药物应用等)密切相关.56例患者通过积极的治疗、预防和护理,30例患者病情好转出院;8例患者家属放弃治疗自动出院:18例患者病情加重合并其他并发症,抢救无效死亡.结论:掌握急性重症脑卒中并发肺部感染的相关因素,积极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可预防和减少肺部感染的发生,减少致残率和死亡率.
作者:孙琼;葛珺 刊期: 2010年第13期
目的:探讨妊娠合并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CIN)的处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4月~2009年4月在我院行宫颈脱落细胞学检查(TCT)有异常的妊娠期妇女23例进行宫颈多点活检、HPV分析及随访情况.结果:妊娠期TCT异常患者活检提示,阴性9例(39.1%),CIN Ⅰ型10例(43.5%),CIN Ⅱ型3例(13.0%).CIN Ⅲ型1例(4.3%);分娩后6~8周内随访CIN好转的患者18例(78.3%),未好转的患者5例(21.7%);在所有患者中HPV免疫组化的分析,其中阳性7例(30.4%),阴性9例(69.6%).结论:妊娠合并CIN患者产后多数可自行逆转,大多数妊娠期CIN病例不需要特殊治疗.
作者:庞迤 刊期: 2010年第13期
目的:观察患者对两种拔针的疼痛反应、针眼出血和皮下淤血、血液及药液外溢情况.方法:对100例住院输液患者进行健侧手背静脉输液后拔针对比观察,专人操作.常规组采用传统拔针法(用无菌干棉球按压穿刺点上方,迅速拔出针头).改良组采用改良拔针法(先反折并挤压近针头端软管,迅速拔出针头,再按压刺点上方,输液侧上肢抬高90°,放松挤压的软管).结果:常规组疼痛发生率明显高于改良组(P<0.01).两组均能达到止血效果,改良组能有效防止针头处血液及药液外溢.结论:改良组能明显减轻患者疼痛,预防皮下淤血和血液及药液外溢的发生.
作者:刘菲;王志敏;吕华;马淑凤 刊期: 2010年第13期
目的:探讨肿瘤化疗后骨髓抑制患者的护理措施.方法:回顾总结108例肿瘤化疗并发骨髓抑制患者的护理措施.结果:108例肿瘤化疗并发骨髓抑制患者,出现皮肤感染和皲裂11例.口腔溃疡58例,不同程度的发热64例,齿龈出血18例;经精心治疗及护理未造成严重后果.结论:护理人员细心的照顾,周密的计划,细致的观察,认真地对待,能够减少并发症,及时发现疾病的变化,为患者创造一个利于疾病康复的护理流程和计划,改善肿瘤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王俊梅 刊期: 2010年第13期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对急性梗阻性肾功能衰竭患者的影响.方法:80例急性梗阻性肾功能衰竭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和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心理干预护理措施.干预前后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及抑郁自评量表(SDS)进行测评,测定并比较两组患者心理焦虑、抑郁状态及血压、心率的变化.结果:观察组心理焦虑、抑郁状态、血压、心率异常程度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实施心理干预可明显改善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有助于患者的康复.
作者:高伟燚;严雪珍;杨海超;许汉标 刊期: 2010年第13期
目的:探讨银杏达莫注射液联合尼莫地平治疗早期脑梗死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近年来收治的16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两组患者的l临床疗效经统计学分析,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经统计学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银杏达莫注射液联合尼莫地平治疗早期脑梗死的临床效果确切.
作者:赵桂林 刊期: 2010年第13期
目的:探讨发散性思维训练在精神科护理培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以63名精神科护士和实习护士为研究对象,在临床护理教学中进行发散性思维培训.在培训前和培训结束后,分别进行创造性思维测验、发散性思维测验、创造性个性测验和案例分析考核.结果:培训前后创造性思维测验、发散性思维测验、创造性个性测验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培训前后护士案例分析质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发散性思雏训练对提高精神科护士创造力有积极作用.
作者:陈志祥;张轶杰;王琦珠;马润娟 刊期: 2010年第13期
目的:探讨早期手术对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的治疗价值,以选择佳手术时机.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6年4月~2008年4月手术治疗的新鲜胸腰椎爆裂性骨折68例,按伤后接受手术时间(72 h以内及72 h以后)将患者分为A、B两个治疗组,进行术前及术后影像学观察指标与神经损伤恢复程度比较.通过影像学检查观察伤椎高度恢复、Cobb角及椎管占位情况,脊髓损伤的神经功能按ASIA2000标准进行分级及评分.结果:68例随访12~24个月,平均15个月.术后68例患者的伤椎高度、Cobb角及椎管占位均获得明显改善;组间比较.A组患者的改善情况较B组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神经损伤恢复结果提示,A、B两组术后均有不同程度的恢复.A组患者的恢复程度较B组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术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疗效显著,伤后手术时间越早,术后脊髓神经功能恢复越好;在全身情况允许时,对脊髓损伤患者尽可能在早期行内固定减压手术,以大程度地恢复脊髓神经功能.
作者:陈世忠 刊期: 2010年第13期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排便护理的要点及临床护理效果.方法:对2005年1月~2009年12月收治的无心力衰竭、休克、心律失常等严重并发症的38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排便护理并进行试验性改进.结果:38例中,发生便秘者8例,3例出现排便时头昏、心悸,无死亡.结论:通过对38例心肌梗死患者排便的护理,使患者便秘的发生率明显降低,减少了因便秘导致患者用力排便而引起的心律失常等严重并发症,降低了猝死的发生率.
作者:王瑞霞;崔文芳 刊期: 2010年第13期
目的:探讨脑卒中吞咽困难患者进行舌肌训练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脑卒中吞咽困难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60例和对照组60例,对照组进行营养神经、改善循环等常规康复治疗,治疗组常规康复治疗外使用舌肌训练器进行舌肌训练5周.评估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言语、吞咽、临床体征情况.结果:治疗组言语、吞咽、临床体征恢复情况优于对照组,两组间有显著性差异.结论:脑卒中吞咽困难患者进行舌肌训练疗效确切,方法简便,易于推广.
作者:于春艳;祖艳红;白丽;王娜 刊期: 2010年第13期
目的:探讨Pilon骨折的内固定效果.方法:运用AO三叶型钢板治疗Pilon骨折患者18例.结果:18例患者术后均获得良好的复位、固定,术后经10个月~4年的随访,其疗效参照Mazur评定标准:优6例,良7例,可4例,差1例,优良率为72.2%.结论:AO三叶型钢板是治疗Pilon骨折的理想内固定方法.
作者:崔德铮;赵家驹 刊期: 2010年第13期
目的:比较角膜缘干细胞移植与翼状胬肉切除联合应用丝裂霉素C治疗翼状胬肉的疗效.方法:将110例(126只眼)随机分为两组,角膜缘干细胞移植组(54例62只眼),丝裂霉素C组(56例64只眼),术后随访6至12个月,比较两方法的疗效.结果:角膜缘干细胞移植组3例复发,复发率为4.8%;丝裂霉素C组11例复发,复发率为17.2%.结论:两种方法均可降低翼状胬肉的复发率,但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恢复快,复发率低是治疗翼状胬肉的理想方法.
作者:高昕;崔珊珊 刊期: 2010年第13期
目的:探讨胸腺肽在渗出性胸膜炎治疗中的作用,为以后结核病防治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我院2009年1~5月门诊及住院病例52例,分为胸腺肽组和非胸腺肽组,并对两组疗效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两组1个月时胸腔积液完全吸收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χ2=4.74,P<0.05);胸腺肽组较非胸腺肽组胸腔积液吸收平均快14.2~43.4 d(p<0.05).6个月时两组总有效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χ2=0.157,P>0.05).结论:胸腺肽在结核性渗出性胸膜炎的治疗中有一定的作用,能促进液体吸收,但从较长疗效看,不建议常规使用.
作者:刘梅枝 刊期: 2010年第13期
随着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对药品经营企业的监督管理,药品经营企业的质量管理日趋完善与提高,但在首营审批、原有供货商及在营品种管理以及购进药品验收三个方面还需要加强控制与完善.
作者:李英丽;齐文波 刊期: 2010年第13期
随着我国信息化进程的不断推进,药检管理工作也进入了计算机网络化管理的时代.药品检验管理系统在药检所日常管理工作,保证药检工作高效、顺利运转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依靠计算机网络实现药品检验数据的网络传输,加强对药品检验流程的监控是药品检验所工作的核心业务.
作者:丁华;沈忱;马晓璐 刊期: 2010年第13期
目的:探讨PCI术后再灌注损伤的护理措施.方法:总结分析2例经桡动脉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患者术后出现再灌注损伤的护理观察及实施有效抢救措施.结果:2例患者经过临床正确治疗及精心护理,痊愈出院.结论:充分做好术前护理以及术后护理,严密观察患者反应,严密监测生命体征变化,有利于手术顺利进行和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大大提高介入治疗的成功率.
作者:张友爱;何秋娴 刊期: 2010年第13期
目的:观察固肾化瘀涤痰法治疗高血压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6例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6例和对照组30例.治疗组以固肾化瘀涤痰法予自拟方加减,对照组予硝苯地平缓释片.结果:治疗组在改善症状、减少西药不良反应方面均优于对照组.结论:固肾化瘀涤痰法治疗高血压有独特的优势,效果优于单纯用硝苯地平缓释片.
作者:潘颖 刊期: 2010年第13期
高职院校的考试模式改革,已有许多宏观论述,但对于具体问题的研究比较少,本文通过对以前高职<药学服务技术>课程考试模式不足的认识,提出对高职<药学服务技术>课程考试模式改革的具体方法,经过几年的实行后,得到了反思.
作者:刘振华 刊期: 2010年第13期
目的:探索肺结节病临床治疗的思路.方法:经电视胸腔镜取肺门或纵隔淋巴结活组织、开胸取肺组织、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支气管针吸活组织、支气管取肺组织、支气管镜取支气管黏膜、浅表淋巴结、皮肤结节等方法确诊病例36例,归纳分析其临床症状、影像学特点、血钙及血管紧张素转化酶(ACE)值的变化.结果:肺结节病患者临床表现多样,无特异性,有较典型的影像学表现,某些血生化指标升高,纵隔镜或支气管镜肺活检等检查能确诊.结论:详细的病史与特征性影像、早期进行活检是确诊的依据,其他血钙、ACE等升高对诊断肺结节病有一定的参考作用,糖皮质激素可以改善肺结节病患者的临床症状与影像表现.
作者:张向东 刊期: 2010年第13期
对91例胆管疾病患者施行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加十二指肠乳头切开取石,对患者术前、术中及术后护理工作进行总结.术前向患者做好解释工作,术中配合医生协助患者翻身,严格无菌操作,术后进行饮食指导,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及病情变化,做好心理护理,可减轻患者痛苦及术后并发症.
作者:高红宇;孙晓坤;姜晶;许淼 刊期: 2010年第13期